第二百七十六节 难民聚集
目录:回到明末当军阀| 作者:狂人阿Q| 类别:历史军事
杨潮之所以设一个书生练武,这样被这时代的书生人看做苛刻,甚至是侮辱性的条件,是有深深考量的。
因为大明的文人太缺乏血性了。
而这些人有掌控着文化,导致主体文化中就越来越缺乏血性,而文化又将民族,熏陶的越来越虚弱。
这是一个长期文化发展的结果,大致是从宋代开始的,也是跟科举制度完善伴随形成的。
科举本身是没有错误的,但是科举的内容却太偏科了,全面偏向文字能力。
所以一个个书生从小就沉浸在读四书五经中,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造成身体越来越弱,连书生的形象都变成了‘文弱’二字。
是统治者有意为之,还是无意为之,杨潮也说不好。
但是却很清楚,随着掌握文化的书生身体因为长期不运动而弱化后,带有他们精神意志的文化,也就会越来越弱化。
其实男人天生都是好斗的,君不见农村不受教育的野孩子,哪有不打架的,不说人了,就是雄性动物都必须争斗,否则就没有地盘,就没有配偶,好斗是雄性生物的天性,自然包括男人。
但是这些书生一个个因为身体变弱,加上沉浸在文字道德之中,渐渐的这种文化教育就压制了他们的好斗天性,变得没有血性,而他们之后又推动文化更进一步走向文弱,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宋代之前这种情况还不明显,第一是因为科举不算发达,没有形成一种书生拼命学文的风气,第二当时的儒家也还带有上古之风,并不完全摒弃武学。孔子提倡的君子六艺中可是包括射艺的。
看看唐代就知道了,这是被评为中国最为刚烈的时代之一,从长孙无忌那样的文官可以跟着唐太宗一起冲锋陷阵。从魏征这样的名臣主张将草原上的突厥人完全屠杀就可以看出,虽然有些种族灭绝的味道在里面。但是反应的是一种文人无比刚烈的性情。
结果一代之隔的宋代,就开始了嫉妒弱化,书生不在习练箭术,反而是一心埋首经典之中。
要说这些人读书也是很有毅力的,十年寒窗,忍受着贫困的生活,那很是苦读啊,能读出来的无一不是智商极高的人尖子。但是却耗空了身体力量,变得文弱。
这也不能怪这些人,制度就是这样,他们练武没有出路,读书才有出路,所以一个个寒门子弟,就把所有的精力放在读书学文上,练武哪里有时间,再说了也未必有条件,穷文富武。练武的花费可比读书要多得多了,寒门根本就负担不起。
因此是制度将这些有毅力,有恒心。智力顶尖的书生逼到了弃武从文这条路上来的。
杨潮还改变不了制度问题,但他是一个有行动力的实干派,信奉的是不讲理由,不讲条件,只管干的哲学思想,所以杨潮打算从自己做起。
自己招来这一批书生,当然是最窘困那一批,否则不可能答应这样的苛刻条件,智商上也不算是顶尖。否则也不可能连个秀才都考不上。
但是杨潮宁可用这些不算顶尖的人,也要坚持训练书生。为此将大批聪明人挡在门外。
除了长期考虑,想要给民族文化中重新注入血性的初衷。其实也有短期的考量在里面,毕竟这些书生虽然一个个身份上是杨潮的幕僚,但是将来不可避免是要上战场的,不需要他们拼命,但是他们得做到不被吓得逃跑。
这种胆量上的东西,是光靠纪律遏制不住的,你必须训练他们,让他们强壮,然后才有胆气,就像海州知州明知道国法难容,偏偏就是受不了成千上万虏兵压来的恐惧,弃城逃跑了。如果杨潮手下这批书生,也是那样,就算自己定出严格的军规,他们也会不由自主的想逃,只有将他们的体魄练的强壮,给他们一个壮胆的凭恃他们才可能不会临阵脱逃。
当然有机会的话,杨潮还是希望能够改变制度的,不推翻科举,那玩意本来就是中国人发展出来的最精华的东西,被西方人极为推崇,后来英国人第一个学习,建立了公务员考试制度,倒是中国人反倒是要打倒她,再从西方引进变种。
换成杨潮,只需要稍加改动,就能彻底改观,比如在科举内容中加入一些实际能用到的东西,比如刑部招收人的话,就要考律法,兵部招人的话,那就考兵法,而不像现在这样,无论什么都只靠四书五经,那只能招收一大批只会说仁义道德他们自己都不信的假道学。
当然每一个人都需要锻炼身体,这也是必须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吗,好容易培养出来了,结果短命,那是国家的损失。
因为这些长期和短期的考量,杨潮才在军中训练这些书生。
当然这些书生不是士兵,他们只需要接受基础训练,也不需要上阵打仗,他们的名字也不会编入兵册,他们是杨潮的幕僚,而不是士兵,否则就是这些书生也不会来了。
但是经过一次次观察,这些士兵的掌握能力确实很差,明明都是聪明人,却练习军姿、步伐等技能还比不上一个打鱼的军户,这跟脑子大概关系不大,跟肌肉记忆更紧密一些吧。
所以已经两个月过去了,这些书生的步伐训练还没有完成,而同期开始训练的海州民壮,已经练习刺杀一个月了。
当然海州民壮进步这么快绝对不是因为他们比书生强了那么多,而是因为他们的基础好,杨潮在海州可是带了两个月的,从来没间断训练这些人,因此这些人来到南京后,只需要适应性训练一下,恢复一下,就可以进行武艺刺杀训练了。
而且根据情况反馈。他们的刺杀练的也差不多了,下一步就该被分到各个不同的把总旗总队中,开始更专业的鸟铳、弓箭甚至骑兵训练了。
至于海州新到的这批民壮。虽然还在站军姿阶段,但是没人怀疑一两个月后。他们可能就能走出新兵营了,反倒是他们的前辈那批书生兵能不能出去,还不一定呢。
看了看情况后,杨潮也没有专门干预什么,就离开了,自己建立的这一套体系,已经慢慢走入正轨了,如同一台机器。可以自我运转,杨潮要做的就是监督这台机器正常运转,不至于失控就好。
练兵是金勇老金的事情,老金做的还是不错的,而且还有一大批过去的老兵专门转为练兵教官,就是金勇都很轻松了,更不用说杨潮了。
所以杨潮很快就离开了军营,回去处理其他事情,比如开荒了,比如修军营了等等。
一切都井井有条。开荒在大量的士兵兄弟父母的积极努力下,一片片荒地被平整出来,现在都先撒上草籽。杨潮承诺按照市价收购草料,毕竟杨潮要养马。
说起那批马,现在只剩下六千多匹了,在海州的时候是一万匹,离开海州的时候就剩下九千匹,到了淮安只有八千多匹,等全部到南京的时候,本就剩下了七千来匹马。
尽管杨潮从孝陵卫中请来了几个专门养马的马夫,可是依然阻止不了这些战马对江南气候的不适应。依然不断有战马生病,不过经过马夫精心照顾。黑豆、小米等精饲料喂养着,渐渐好了起来。现在已经不在掉膘,等彻底恢复的时候,杨潮就该练骑兵了。
但是也不可能一直给战马为精饲料,马夫说马还是要吃草的,不然也是要生病的,所以种草就是很有必要的,蒙古人占据中原近百年,也带来了各种牧草,孝陵卫的皇家园林中就长年养马,里面有人工种植的大片草场,因此草籽并不难找。
杨潮种上几万亩的牧草,再加上米糠等物就足以养活上万匹战马了,所以这批战马杨潮到不担心养不起,而是担心会病死了。
除了开荒,种草和养马的事情外,就是码头的事情了。
前年杨潮就将码头清了出来,不过却也只是过去的水营码头,用巨木固定泥沙,掏空出一些水道停放船舶,停靠战船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停靠民船就不够便利了。
所以跟史可法商定要做海贸之后,杨潮就开始重建码头,依然包给白匠头,让他将木头码头重修成砖石码头,而且不用水营码头南边不远的龙江关码头样本,而是杨潮亲自给白匠头设计的码头。
杨潮是学建筑的,画点码头图纸还是易如反掌,而且都不用详细画出来,只需要给个简图,白匠头这样的专家就能完善出来了,倒是真画出详细的三视图,白匠头还要担心看不看得懂呢。
杨潮设计的新码头,将从秦淮河水营一带一直延伸到长江边,长期规划绵长五百丈,拥有一百个泊位,其中十座是可以停泊三千吨巨舰的,三十座可以停泊千吨大船,其余也都是相当可观的码头,停靠杨潮的三桅大船没有任何问题。
对此白匠头又是苦心劝了杨潮一番,他说的挺有道理,南京附近没有那么大的船,不需要建那么大的码头,但是杨潮的计划中,海贸一开,很多船都是要从新江口直接出航进入大海的,他不介意在合适的时候,让郑家的船队直接停靠到新江口来,但是那要等朝廷对郑家放心的时候。
另外杨潮还打算自己建造超级大船,杨潮不可能一直依赖郑家,迟早杨潮是要直接通海贸易的,既然有条件,自然要给自己未来的船队打造好基地了。
所以白匠头除了默默腹诽杨潮败家子之外,也只能继续帮忙承揽下码头工程了。
其实杨潮的资金压力也很大,码头一开,最近就有些入不敷出了。
开荒对杨潮来说还不算什么,航运的利润就足以支撑了,但是打算开海贸后,花销突然就大了起来。
港口自不用说,造船也不得不花钱,虽然木材是史可法提供的,建造也派发给了龙江船厂劳役,但是杨潮还真不敢放心,如果是史可法到真的可以不用花一分钱从船厂拿出船来,但是这些船是杨潮的,杨潮就不敢挑战船厂的潜规则了,不说别的,就是那些船工粗制滥造就足够杨潮喝一壶了。
跟船厂的姚匠头商议过后,杨潮答应每艘三桅大船给船厂三百两银子的常例,姚匠头答应帮杨潮精心打造。
而史可法调拨的大料,经过姚匠头计算,足够建造五十艘三桅赶缯船了,经过私下商议,船厂也答应不黑了史可法的材料,都帮杨潮打造成战船,但杨潮要一次性给姚匠头一万两银子,杨潮也答应了,本来他只能得到三十艘,额外的二十艘一万两银子,平均每艘才五百两,也相当便宜了。
因此杨潮需要给船厂两万两银子,营房还在重修,过去的左司大营自然完善,可是新的兵营虽然也经过整修,可是设施不够完善,比如就没有左司营房里的浴室,因此需要添置。
而且一个千总营也不可能满足杨潮将来的扩军,因此至少还得重修前部或者后部千总营,以这两个营房的废弃状态,修复跟重建也差不了多少,这又是至少上万两银子的工程。
但是真正耗钱的,还是港口码头,长达五百丈,两里多长的港口,就是放在后世,也是不小的港口了,全部完工没有几十万,上百万两银子是不可能修成的,一般只能依靠国家力量,而杨潮要一己之力修建,确实压力很大。
哪怕从淮安抢回来的银子还有十多万,金钗楼里还能分到十万两分红,航运今年还能赚到五六万两银子,但相比码头造价依然是杯水车薪,好在码头工程款不是一次拨付,而是分工程量逐步支付,但是也足够让杨潮紧张未来很多年了,在养兵之余大概不会有剩余。
幸好人工足够便宜,码头攻城吸引了大量无业百姓前来,只是他们拖家带口在码头上搭建窝棚,一家子都在码头上生活,还真是造成了不小的麻烦。(未完待续)
因为大明的文人太缺乏血性了。
而这些人有掌控着文化,导致主体文化中就越来越缺乏血性,而文化又将民族,熏陶的越来越虚弱。
这是一个长期文化发展的结果,大致是从宋代开始的,也是跟科举制度完善伴随形成的。
科举本身是没有错误的,但是科举的内容却太偏科了,全面偏向文字能力。
所以一个个书生从小就沉浸在读四书五经中,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造成身体越来越弱,连书生的形象都变成了‘文弱’二字。
是统治者有意为之,还是无意为之,杨潮也说不好。
但是却很清楚,随着掌握文化的书生身体因为长期不运动而弱化后,带有他们精神意志的文化,也就会越来越弱化。
其实男人天生都是好斗的,君不见农村不受教育的野孩子,哪有不打架的,不说人了,就是雄性动物都必须争斗,否则就没有地盘,就没有配偶,好斗是雄性生物的天性,自然包括男人。
但是这些书生一个个因为身体变弱,加上沉浸在文字道德之中,渐渐的这种文化教育就压制了他们的好斗天性,变得没有血性,而他们之后又推动文化更进一步走向文弱,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宋代之前这种情况还不明显,第一是因为科举不算发达,没有形成一种书生拼命学文的风气,第二当时的儒家也还带有上古之风,并不完全摒弃武学。孔子提倡的君子六艺中可是包括射艺的。
看看唐代就知道了,这是被评为中国最为刚烈的时代之一,从长孙无忌那样的文官可以跟着唐太宗一起冲锋陷阵。从魏征这样的名臣主张将草原上的突厥人完全屠杀就可以看出,虽然有些种族灭绝的味道在里面。但是反应的是一种文人无比刚烈的性情。
结果一代之隔的宋代,就开始了嫉妒弱化,书生不在习练箭术,反而是一心埋首经典之中。
要说这些人读书也是很有毅力的,十年寒窗,忍受着贫困的生活,那很是苦读啊,能读出来的无一不是智商极高的人尖子。但是却耗空了身体力量,变得文弱。
这也不能怪这些人,制度就是这样,他们练武没有出路,读书才有出路,所以一个个寒门子弟,就把所有的精力放在读书学文上,练武哪里有时间,再说了也未必有条件,穷文富武。练武的花费可比读书要多得多了,寒门根本就负担不起。
因此是制度将这些有毅力,有恒心。智力顶尖的书生逼到了弃武从文这条路上来的。
杨潮还改变不了制度问题,但他是一个有行动力的实干派,信奉的是不讲理由,不讲条件,只管干的哲学思想,所以杨潮打算从自己做起。
自己招来这一批书生,当然是最窘困那一批,否则不可能答应这样的苛刻条件,智商上也不算是顶尖。否则也不可能连个秀才都考不上。
但是杨潮宁可用这些不算顶尖的人,也要坚持训练书生。为此将大批聪明人挡在门外。
除了长期考虑,想要给民族文化中重新注入血性的初衷。其实也有短期的考量在里面,毕竟这些书生虽然一个个身份上是杨潮的幕僚,但是将来不可避免是要上战场的,不需要他们拼命,但是他们得做到不被吓得逃跑。
这种胆量上的东西,是光靠纪律遏制不住的,你必须训练他们,让他们强壮,然后才有胆气,就像海州知州明知道国法难容,偏偏就是受不了成千上万虏兵压来的恐惧,弃城逃跑了。如果杨潮手下这批书生,也是那样,就算自己定出严格的军规,他们也会不由自主的想逃,只有将他们的体魄练的强壮,给他们一个壮胆的凭恃他们才可能不会临阵脱逃。
当然有机会的话,杨潮还是希望能够改变制度的,不推翻科举,那玩意本来就是中国人发展出来的最精华的东西,被西方人极为推崇,后来英国人第一个学习,建立了公务员考试制度,倒是中国人反倒是要打倒她,再从西方引进变种。
换成杨潮,只需要稍加改动,就能彻底改观,比如在科举内容中加入一些实际能用到的东西,比如刑部招收人的话,就要考律法,兵部招人的话,那就考兵法,而不像现在这样,无论什么都只靠四书五经,那只能招收一大批只会说仁义道德他们自己都不信的假道学。
当然每一个人都需要锻炼身体,这也是必须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吗,好容易培养出来了,结果短命,那是国家的损失。
因为这些长期和短期的考量,杨潮才在军中训练这些书生。
当然这些书生不是士兵,他们只需要接受基础训练,也不需要上阵打仗,他们的名字也不会编入兵册,他们是杨潮的幕僚,而不是士兵,否则就是这些书生也不会来了。
但是经过一次次观察,这些士兵的掌握能力确实很差,明明都是聪明人,却练习军姿、步伐等技能还比不上一个打鱼的军户,这跟脑子大概关系不大,跟肌肉记忆更紧密一些吧。
所以已经两个月过去了,这些书生的步伐训练还没有完成,而同期开始训练的海州民壮,已经练习刺杀一个月了。
当然海州民壮进步这么快绝对不是因为他们比书生强了那么多,而是因为他们的基础好,杨潮在海州可是带了两个月的,从来没间断训练这些人,因此这些人来到南京后,只需要适应性训练一下,恢复一下,就可以进行武艺刺杀训练了。
而且根据情况反馈。他们的刺杀练的也差不多了,下一步就该被分到各个不同的把总旗总队中,开始更专业的鸟铳、弓箭甚至骑兵训练了。
至于海州新到的这批民壮。虽然还在站军姿阶段,但是没人怀疑一两个月后。他们可能就能走出新兵营了,反倒是他们的前辈那批书生兵能不能出去,还不一定呢。
看了看情况后,杨潮也没有专门干预什么,就离开了,自己建立的这一套体系,已经慢慢走入正轨了,如同一台机器。可以自我运转,杨潮要做的就是监督这台机器正常运转,不至于失控就好。
练兵是金勇老金的事情,老金做的还是不错的,而且还有一大批过去的老兵专门转为练兵教官,就是金勇都很轻松了,更不用说杨潮了。
所以杨潮很快就离开了军营,回去处理其他事情,比如开荒了,比如修军营了等等。
一切都井井有条。开荒在大量的士兵兄弟父母的积极努力下,一片片荒地被平整出来,现在都先撒上草籽。杨潮承诺按照市价收购草料,毕竟杨潮要养马。
说起那批马,现在只剩下六千多匹了,在海州的时候是一万匹,离开海州的时候就剩下九千匹,到了淮安只有八千多匹,等全部到南京的时候,本就剩下了七千来匹马。
尽管杨潮从孝陵卫中请来了几个专门养马的马夫,可是依然阻止不了这些战马对江南气候的不适应。依然不断有战马生病,不过经过马夫精心照顾。黑豆、小米等精饲料喂养着,渐渐好了起来。现在已经不在掉膘,等彻底恢复的时候,杨潮就该练骑兵了。
但是也不可能一直给战马为精饲料,马夫说马还是要吃草的,不然也是要生病的,所以种草就是很有必要的,蒙古人占据中原近百年,也带来了各种牧草,孝陵卫的皇家园林中就长年养马,里面有人工种植的大片草场,因此草籽并不难找。
杨潮种上几万亩的牧草,再加上米糠等物就足以养活上万匹战马了,所以这批战马杨潮到不担心养不起,而是担心会病死了。
除了开荒,种草和养马的事情外,就是码头的事情了。
前年杨潮就将码头清了出来,不过却也只是过去的水营码头,用巨木固定泥沙,掏空出一些水道停放船舶,停靠战船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停靠民船就不够便利了。
所以跟史可法商定要做海贸之后,杨潮就开始重建码头,依然包给白匠头,让他将木头码头重修成砖石码头,而且不用水营码头南边不远的龙江关码头样本,而是杨潮亲自给白匠头设计的码头。
杨潮是学建筑的,画点码头图纸还是易如反掌,而且都不用详细画出来,只需要给个简图,白匠头这样的专家就能完善出来了,倒是真画出详细的三视图,白匠头还要担心看不看得懂呢。
杨潮设计的新码头,将从秦淮河水营一带一直延伸到长江边,长期规划绵长五百丈,拥有一百个泊位,其中十座是可以停泊三千吨巨舰的,三十座可以停泊千吨大船,其余也都是相当可观的码头,停靠杨潮的三桅大船没有任何问题。
对此白匠头又是苦心劝了杨潮一番,他说的挺有道理,南京附近没有那么大的船,不需要建那么大的码头,但是杨潮的计划中,海贸一开,很多船都是要从新江口直接出航进入大海的,他不介意在合适的时候,让郑家的船队直接停靠到新江口来,但是那要等朝廷对郑家放心的时候。
另外杨潮还打算自己建造超级大船,杨潮不可能一直依赖郑家,迟早杨潮是要直接通海贸易的,既然有条件,自然要给自己未来的船队打造好基地了。
所以白匠头除了默默腹诽杨潮败家子之外,也只能继续帮忙承揽下码头工程了。
其实杨潮的资金压力也很大,码头一开,最近就有些入不敷出了。
开荒对杨潮来说还不算什么,航运的利润就足以支撑了,但是打算开海贸后,花销突然就大了起来。
港口自不用说,造船也不得不花钱,虽然木材是史可法提供的,建造也派发给了龙江船厂劳役,但是杨潮还真不敢放心,如果是史可法到真的可以不用花一分钱从船厂拿出船来,但是这些船是杨潮的,杨潮就不敢挑战船厂的潜规则了,不说别的,就是那些船工粗制滥造就足够杨潮喝一壶了。
跟船厂的姚匠头商议过后,杨潮答应每艘三桅大船给船厂三百两银子的常例,姚匠头答应帮杨潮精心打造。
而史可法调拨的大料,经过姚匠头计算,足够建造五十艘三桅赶缯船了,经过私下商议,船厂也答应不黑了史可法的材料,都帮杨潮打造成战船,但杨潮要一次性给姚匠头一万两银子,杨潮也答应了,本来他只能得到三十艘,额外的二十艘一万两银子,平均每艘才五百两,也相当便宜了。
因此杨潮需要给船厂两万两银子,营房还在重修,过去的左司大营自然完善,可是新的兵营虽然也经过整修,可是设施不够完善,比如就没有左司营房里的浴室,因此需要添置。
而且一个千总营也不可能满足杨潮将来的扩军,因此至少还得重修前部或者后部千总营,以这两个营房的废弃状态,修复跟重建也差不了多少,这又是至少上万两银子的工程。
但是真正耗钱的,还是港口码头,长达五百丈,两里多长的港口,就是放在后世,也是不小的港口了,全部完工没有几十万,上百万两银子是不可能修成的,一般只能依靠国家力量,而杨潮要一己之力修建,确实压力很大。
哪怕从淮安抢回来的银子还有十多万,金钗楼里还能分到十万两分红,航运今年还能赚到五六万两银子,但相比码头造价依然是杯水车薪,好在码头工程款不是一次拨付,而是分工程量逐步支付,但是也足够让杨潮紧张未来很多年了,在养兵之余大概不会有剩余。
幸好人工足够便宜,码头攻城吸引了大量无业百姓前来,只是他们拖家带口在码头上搭建窝棚,一家子都在码头上生活,还真是造成了不小的麻烦。(未完待续)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回到明末当军阀》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回到明末当军阀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