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大明1617 正文 第三百八十章 田契

正文 第三百八十章 田契

目录:大明1617| 作者:淡墨青衫| 类别:都市言情

    张瀚笑道:“商会现在可是五千两一股,不便宜啊。”

    卢先春道:“大人也不必瞒我们,现在天成卫有不少仓库,每日均有大量车马把货物往北送,这商会的利润相当可观,就算是赔钱,我等也都无话可说。”

    按照这几个武官的资产,把地都卖了再凑一凑,满可以弄个两三股的商会股本,今年张瀚已经打算按股分红,根据利润,一股就能分千两以上,这几个武官卖田的收入换成股本,等于把自家的田产翻了几倍上去。

    尚致庸道:“下官等也是为子孙考虑,大人年富力强,和裕升最少还能兴盛五十年,一辈人能顾到孙辈甚至玄孙一辈已经不错,上对的起祖宗,下对的起子孙。”

    张瀚与李慎明对视一眼,接着看向众人,点头道:“既然这样,我就允了……遵路兄,叫伙计上菜吧,说了半天,都饿坏了。”

    听了张瀚的话,各人都赔笑起来。

    ……

    午后张瀚和李慎明回到了李庄,沿途他们看了一些刚修好的水渠,这些渠靠西南,主要是引的桑干河与桑干河的支流,现在还没有封冰,河水的流速很快,因为在大河上造了一些水利工程,引入到小河和沟渠里的水量很充足。

    眼看着清流沽沽的流淌着,滋润着沿渠道两边的田地,隔几百亩地就有一个单车水车,千把亩地里再有一个双车,水车可以不停的引水到田亩里,田地里又有纵横交叉的地垄,水流不断的流入,农人们站在地里,把水不断的均匀撒在麦苗之上。

    在此之前的秋粮已经收下来,麦子刚出不久,需要隔一段时间浇一次水,隔一阵补一次肥,在大雪将田地彻底盖住之前,这些工作都是要做好的。

    路过的一些村庄的庄头都是整划好的晒场,下雪前这里堆积了大量的秋粮,多是杂粮,有黍,高粱,黑豆一类,现在这些粮食已经被收好入库,只在场院和各家的门口堆积了大量的秸秆,这些东西在这个时代是宝贝,在后世人们头疼这些秸秆的处理,只能一焚了之,这个时代却是要用它来烧锅煮饭,也用来烧坑取暖,也可以用这些秸秆捆扎起来当草束去卖,一大束总能卖几个钱到手。

    “再辛苦一个月吧。”张瀚对一群聚集过来的农人说道:“吃不得辛苦,就不要想有好收成。”

    这些百姓都很紧张,张瀚对他们来说就是天上的人物,甚至有传言张瀚是正经的星宿下凡,虽不是文曲星君,但比文曲星君还厉害……那么多举人和秀才老爷都拿老天没法子,可张大人就可以降伏这不好的天时……今年入秋,凡是李庄体系内的这几万亩地,不论是李庄还是别的庄子,收成都比别处高出三到四倍,就是说人家收一石,张瀚的地要收四石,人家收不到一石的,张瀚的地也能收三石多。

    有人亲眼看到有一些地收了六石还多,那原本就是水田,加上肥田和选种等事,一亩地收了七百来斤,在后世这个产量是很低,在这个时代却几乎给人“万斤一亩”的冲击感。

    没有什么人敢说话,张瀚向众人笑笑,脸色十分和蔼,他在马上继续行走,田埂并不好走,只容两三人并行,不过张瀚喜欢骑行在这样的窄小道路上,看着四周的变化,暗自欣喜。

    人们还是没怎么敢吭声,不过当张瀚经过时,一个中年汉子突然跪下叩头,不少人恍然大悟,纷纷跪下。

    这些人都算是张瀚的佃农,也有一些是自耕农,因为离水渠近,交纳一定的费用后可以引水,也是管庄的事给了不少人教训,人们知道用强的是没有水用的,好商好量,还可以拖欠着,但该给的就得给。

    小张大人就是这样,说体恤就是体恤,说规矩就是规矩,两者不容有一点儿混淆。

    人们纷纷跪下,嘴里说着感激的话,这一下说话的人就变得多起来。

    张瀚在马上频频抬手,示意各人起来,无奈人们一直要等他骑马走远,这才一脸崇敬的站起身来。

    临近李庄时,张瀚对李慎明道:“其实我做的也不多,而且也是为自己,不料百姓就是如此感激。”

    李慎明瞪眼道:“怎么没做多少,你看他们身上穿的厚实棉袄,脸上有肉,小孩有糖吃,过年能吃上肉,还要怎地?你的军医院还替穷苦百姓看病,就收个成本费,还都是名医,光是这几条,就已经够他们给你立长生牌位了!”

    ……

    抵达签押房后,张瀚简单的擦抹了一下脸,醒了醒神,就立刻叫李遇春和田季堂,还有夏希平几个都过来。

    各人一进屋就看到田契,李遇春最欢喜,拿在手里看了看,说道:“这一下好,除了魏同知和张佥事,这两个还有大宗的田亩之外,两卫的土地,值得拿的大块田亩,几乎都到手了。”

    李祥符笑道:“要紧的是能同这边连在一起,不是零星散乱的土地。”

    他又气道:“近来有很多人造谣,说我们要拼命收地,强迫人家卖田,咱们附近的人还好,有一些人巴不得卖给咱们,有一些田主就很不悦意,远一些的,干脆提起我们大人就骂,好象咱们已经做了多少恶事似的!”

    李祥符是老成人,性格也温厚,能叫他气成这样的,当然也不是一般的事情。

    李遇春反看的开,淡淡的道:“也不能全怪他们,收成不好,各人心气都不佳,田亩这东西,不少人看的跟性命一样,咱们大人现在又是守备兼两卫指挥,卫所军官向来都是巧取豪夺,人家有疑心并不奇怪。”

    李祥符嘿嘿一笑,说道:“咱们偏不要他们的地,气死他们才好。”

    李遇春没再说什么,但显然并不以李祥府的话以为然。

    张瀚对李遇春倒很欣赏,不少人说这二柜只顾着收粮,别的事都不管,其实张瀚倒觉得这样的李遇春不坏,最少能把自己的份内事做好。

    张瀚对夏希平道:“咱们现在一共多少地,先别算魏、张二人的地。”

    “不算他们,只管今天这几个人的,加上还有一些千户,百户和几个大户的地,咱们现在一共有九万七千零五十三亩地。”

    夏希平摊开一张地图,也是军政司制图局的功劳,地图上有一些颜色不一的色块,中间是李庄,摊大饼一样把四周的田亩逐渐摊开。

    “往南,一直抵桑干河,往北,一直到南洋河,接近新平堡和桦门堡地界,也靠近大山的山脉。”夏希平继续

    道:“李庄原本有丁九百七十五人,加上新得的土地佃农,有民户三百七十五户,丁五百六十一人,军户四千六百七十五户,丁一万一千七百三十五人,加起来共有佃农丁口一万三千二百七十一人。”

    张瀚道:“他们一共才不到六万亩地,倒用了一万多佃农,平均一丁种不到六亩,也真是低效的很了。”

    “这也没有办法。”李遇春插话道:“山西向来就是山多人多地少,所以才有经商之风大盛。如河南,河南,山东,经商的人远不及山西为多,因为他们地多。”

    张瀚轻轻点头,河南才是当时的农业大省,也是人口大省,田亩很多,州县多,丁口数量也是极多,不过赋税额度不比山西高多少,因为河南是大省,什么都多,但商业乏力,只有一个开封,民间不富裕,种田的效率也低,农田远不及江南和湖北高产,大明的主要粮食产区就不是河南,河南能自给自足就不错了,商业上北方是山西,京师,山东为主,河南不在运河线上,商业也很落后。

    “人多好嘛。”李慎明在一边喝着茶,轻声笑道:“现在咱们就是缺人。”

    “是很缺人。”田季堂在一旁道:“李庄三个局现在用工五千一百人,还有在学校里就读的有一千九百多学员,但现在工人缺额还有三成,随着机器增多,需要的工人数字也更多。”

    田季堂说完,面无表情的补充道:“还不算灵丘和遵化,还有各地骡马行,帐局,所缺的人手,当然还不算各地商团在补充兵额。嗯,还不算大人预计要开设的一些新的工场。”

    “我的天!”李慎明以手抚额,大声道:“这不是还差着几万人!”

    张瀚哼了一声,说道:“你还不明白什么叫工业化?这就是了!”

    ……

    蒋奎用脚使劲在地上踩了踩,又深深吸了口气,终于展颜笑道:“好,终于又到家了。”

    他们是从飞狐岭进的山西……此前是打天津到畿南,再从河北地界过飞狐岭,然后再北上,直抵蔚州。

    这里也算是张瀚的势力范围的最外延,蔚州有亲藩,城中有一个郡王,并不是卫所,以州官之治,隶属于大同府。

    蒋奎一行人没有进州城,他们路过时还是上午,不必耽搁赶路的脚程,在途中经过了一个骡马和帐局分店之后,傍晚时分,在蔚州抵李庄的一半行程处歇脚。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明1617》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明1617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