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百六十章 工业
目录:大明1617| 作者:淡墨青衫| 类别:都市言情
♂
“啊?”常进有瞪起眼道:“还要扩军吗?”
“当然要了。”宋应星微笑道:“还有套部未除,西域未服,东虏未平,张大人是不可能停住脚步的。”
常进有有些沮丧的道:“文澜确实是这样的性格,其实依我看来,做做买卖生意,现在又得了青城,日后安全也有保障了,何必再打下去。”
“局正,不进则退啊。”宋应星沉声道:“大势我等看不清楚,不过在下在和裕升近两年时间,有一点还是很清楚的,张大人行事果决坚毅,既然他一意要提升军队的规模和战力,恐怕并非由来无因,而是有的放矢,未雨绸缪。”
“宋兄,”常进全突然换了称呼,两眼也是炯炯有神,他盯着宋应星,沉声道:“看你话里的意思,恐怕明年的会试不想去应试了吧?”
“当然了。”宋应星苦笑一声,说道:“家兄还是想去,不过昨日拿了一万的赏银,我看他的意思也活动了。其实,我们在这里效力两年,朝廷近来对和裕升的忌惮心思越来越重,还好天子是厚道人,没有做太多出格的事,但迟早还是会被朝臣左右。我看和裕升与大明撕破脸皮也是数年间事,现在青城的家属已经快搬取空了,只有少数人还留在此地。我看两年之内,各制造局和工场也多半要搬到北边去,这都是在为将来的事情做提前的打算和预备。以我兄弟二人的经历,恐怕很难置身事外,与其到时候被排挤甚至是东厂或锦衣卫逮拿审问,祸及家人,不如提前做些准备。”
“既然这样。”常进有道:“我会和文澜说,军情司会替你们把宗族的事处理好,把你们的家人接过来,按批次到青城和各军堡居住。”
宋应星站起身来,拱手躬身道:“此事就先谢过局正了。”
“闲话一句。”常进有摆了摆手,脸上又恢复了技工人员的那种刻板的书呆子气息,他看着宋应星道:“宋兄今日来,想必是有很要紧的事情?”
“对。”宋应星也是换成了一样的表情,他正色道:“张大人以前把纺织机的希望放在泰西人身上,结果对方的机器还不如我大明的机器好用。最少我大明的纺机可以用三锭,同时纺三根纱,效率不低。泰西那边还是单锭单纱,构造上也没有什么特殊之处。看来大人是误信情报了,泰西人的机器,没有什么神奇之处。”
“我也在考虑这事。”常进有道:“开挖南北渠,当初的想法灌溉是第一位的,这个目标已经达到了。现在又有引流来带动辊轧机器来压制铜钱和板甲等物,这也是替和裕升赚取了相当大的利益。但大人投入重金在北方开垦荒地,目标最终可能是百万亩以上,甚至达到数百万亩的规模,这些地方都是要大量种植棉花,要将整个北方的布匹市场抢下来,那可是一年几百万匹布的规模,利润十分可观。如果没有合适的纺机和织机,要如松江府那样大规模的纺织,我们大同这里的人手可是远远不足……”
“是啊。”常进有点头道:“松江和苏州两府,几乎家家户户的妇人都会当户纺织,我曾游历两地,亲眼看过,人家的纺机用的又快又好,一户数口之家,凭妇人一张纺机就能过的很好,咱们大同这里,虽然也多半自家纺布,但多数人纺的很慢,质量也差,甚至一个村也未必有几架纺机,而松江那边,却是家家户户都有,而且是纺来卖钱的,这两者的水平相差很大,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追上去的。”
松江那边确实是大明的纺织中心,规模无比之大,可以说是行销整个大明的最大型的生产中心,从种棉到纺织是整个一条龙的产业链条,和苏州一带的丝绸除了自用还出口不同,松江布的主要市场当然是在国内,而且北方除了山东有产棉和纺布区外,其余地方几乎是一片空白,北方的布除了少数的山东布之外,多半就是松江布,从最便宜的几钱一匹到几两甚至十几二十两一匹的高档货都有,光是类别就有几十种之多。
如果和裕升以后能出产百万匹以上规模的布匹,对山东布的打击是毁灭性的,松江布当然也会大受影响,其销售额度最少削减三成以上,但那就不关和裕升的事了。
“不知宋兄有什么想法?”
“钟表的齿轮。”宋应星也不卖关子,从怀中掏出一张草图来。
宋应星道:“这是我最近考虑过的结果,以钟表式的齿轮转动来带动纺锭,如果我们设计得法,不仅带动三锭,可以带动多锭,齿轮一端可以接水力带动的螺杆,这样可以利用水力,这就是水力纺织机了。”
“好,好……”常进有几乎整个人都趴在图纸上了。
一个研究人员赶紧把磨的透亮的水晶眼镜递了过来,这可是耶苏会的礼物,这个时代能磨好镜片的工匠连耶苏会那边也不多,大明这边可是一个也没有。
常进有戴上眼镜后,眼前果然清晰了很多,他按着图纸,两眼死盯着不放。
不少研究员都放弃了手头的工作,转而站在常进有身后来研究。
图纸上就是以黄道婆纺机为雏形,加上层层叠叠的钟表式的齿轮,以齿轮和螺杆来带动纱锭,另一端则是连接水力的构造。
如果能成功制造出来,大量的水力纺织机在沿南北渠两岸自动纺布,不仅是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成本,一个工人可以照顾好几架坊机,而且是二十四小时不停的纺布,人力纺布可是要休息的,睡觉,吃饭,这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机器和水流可是完全不需要!
不用仔细想,也能知道这些机器会把和裕升的布匹成本缩减到什么程度。
松江布最便宜的在原产地才卖三四钱银子一匹,这几年白银大量涌入江南一带,物价开始急剧攀升,现在松江布的布价节节攀升,在北方最少已经是一两五以上一匹了。
一个拥有十几亩地到三十亩地的自耕农家庭,如果风调雨顺又是无病无灾,去掉正赋和杂税摊派之后,一年的纯收入也就是六两到十两之间,一年的收入,也就是够买几匹布,可想而知百姓在购置衣服上的压力有多大了。
事实上一直到清末,衣服仍然是硬通货,特别是加了棉花的袄服,其价格足够农民在手头紧张的时候拿去换钱,用来购买农具种子盐等必须的生活用品,等天寒地冻时,再把棉袄给赎回来便是。
有很多地方,一家子只有一套衣袍可以外出做活,十几岁的女孩子光着屁股缩在被子里,这种极端的情况也不是没有。
常进有在图纸上重重一拍,说道:“好想法,好设计!”
“这只是想当然。”宋应星提醒他道:“要想成功,分锭的机器构造是很复杂的,要带动纱锭,不使其混乱,再纺出纱线,多锭的机器需要很多机关窍门……”
“会成功的。”常进有眼前的设计图纸就象是一个很大的座钟,钞锭就象是钟的座摆在底部一样,只要解决了构造衔接的问题,机器从图纸设计再到造出模型机,然后是实验机,最终投入生产造出大量的成机,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了。
“这就是文澜说的工业化的启蒙?”常进全的两眼,竟是有些湿润了!
真正的水力纺织机要在百年之后才由急需要摆脱人力桎梏的英国人搞了出来,在羊毛坊织业出现了羊吃人之后,英国人开始向棉布纺织进军,然后是水力纺机的出现,接下来又是解决了蒸汽机由曲杆运动往圆周运动的难题,瓦特等人把蒸汽机最终改良后,在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最大成果就是在纺织业。
大量的廉价又高产的布匹开始冲击全世界的市场,英国纱锭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到了几百万锭之多,其后一直到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初,整整二百年的时间,一个国家拥有多少纱锭已经成了工业化国家的标准!
日本也就是在先引入炼钢厂后开始大规模的发展了纺织业,到二十世纪初时由一个未开化的岛国一跃成为早期工业化国家,钢铁厂只是起步,真正使其获得第一桶金,创造早期大量利润支持国家继续前行的就是纺织业,日本的纱锭从无到有,到明治期间的几千枚纱锭迅速发展到拥有近四十万枚纱锭,从一个棉纱进口国转变为出口国,大量的日本布匹开始在中国倾销,用工业倾销来掠夺农业国的财富实在是太方便不过了。中国看似很大,但经济体是分散的一个个农户,以农户手工纺织的手法,只能满足少数人的自给自足,哪怕是在明朝也是不可能家家自己纺织,更何况在几百年后,社会流动性更大,小农经济破坏更加严重的清末民国时期。
可以说,在现在和三百多年以后,纱锭的数量和钢铁吨位数的意义是一样的,生产的钢铁吨位数是一个国家工业能力的基准,钢产量也是衡量国力的最佳标准,而纱锭数量,才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程度的标准,没有大量的纱锭就意味着没有真正的工业化,象清朝那样投入重金上马几个大型钢厂,完全没有摸着工业化的窍门所在,要知道,日本在明治时期在几千个纱锭的时候,同时期的美国已经拥有一千多万个纱锭了!
--------------
看看红票榜掉的名次很多啊,有些伤心,大家抛弃我了吗?
“啊?”常进有瞪起眼道:“还要扩军吗?”
“当然要了。”宋应星微笑道:“还有套部未除,西域未服,东虏未平,张大人是不可能停住脚步的。”
常进有有些沮丧的道:“文澜确实是这样的性格,其实依我看来,做做买卖生意,现在又得了青城,日后安全也有保障了,何必再打下去。”
“局正,不进则退啊。”宋应星沉声道:“大势我等看不清楚,不过在下在和裕升近两年时间,有一点还是很清楚的,张大人行事果决坚毅,既然他一意要提升军队的规模和战力,恐怕并非由来无因,而是有的放矢,未雨绸缪。”
“宋兄,”常进全突然换了称呼,两眼也是炯炯有神,他盯着宋应星,沉声道:“看你话里的意思,恐怕明年的会试不想去应试了吧?”
“当然了。”宋应星苦笑一声,说道:“家兄还是想去,不过昨日拿了一万的赏银,我看他的意思也活动了。其实,我们在这里效力两年,朝廷近来对和裕升的忌惮心思越来越重,还好天子是厚道人,没有做太多出格的事,但迟早还是会被朝臣左右。我看和裕升与大明撕破脸皮也是数年间事,现在青城的家属已经快搬取空了,只有少数人还留在此地。我看两年之内,各制造局和工场也多半要搬到北边去,这都是在为将来的事情做提前的打算和预备。以我兄弟二人的经历,恐怕很难置身事外,与其到时候被排挤甚至是东厂或锦衣卫逮拿审问,祸及家人,不如提前做些准备。”
“既然这样。”常进有道:“我会和文澜说,军情司会替你们把宗族的事处理好,把你们的家人接过来,按批次到青城和各军堡居住。”
宋应星站起身来,拱手躬身道:“此事就先谢过局正了。”
“闲话一句。”常进有摆了摆手,脸上又恢复了技工人员的那种刻板的书呆子气息,他看着宋应星道:“宋兄今日来,想必是有很要紧的事情?”
“对。”宋应星也是换成了一样的表情,他正色道:“张大人以前把纺织机的希望放在泰西人身上,结果对方的机器还不如我大明的机器好用。最少我大明的纺机可以用三锭,同时纺三根纱,效率不低。泰西那边还是单锭单纱,构造上也没有什么特殊之处。看来大人是误信情报了,泰西人的机器,没有什么神奇之处。”
“我也在考虑这事。”常进有道:“开挖南北渠,当初的想法灌溉是第一位的,这个目标已经达到了。现在又有引流来带动辊轧机器来压制铜钱和板甲等物,这也是替和裕升赚取了相当大的利益。但大人投入重金在北方开垦荒地,目标最终可能是百万亩以上,甚至达到数百万亩的规模,这些地方都是要大量种植棉花,要将整个北方的布匹市场抢下来,那可是一年几百万匹布的规模,利润十分可观。如果没有合适的纺机和织机,要如松江府那样大规模的纺织,我们大同这里的人手可是远远不足……”
“是啊。”常进有点头道:“松江和苏州两府,几乎家家户户的妇人都会当户纺织,我曾游历两地,亲眼看过,人家的纺机用的又快又好,一户数口之家,凭妇人一张纺机就能过的很好,咱们大同这里,虽然也多半自家纺布,但多数人纺的很慢,质量也差,甚至一个村也未必有几架纺机,而松江那边,却是家家户户都有,而且是纺来卖钱的,这两者的水平相差很大,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追上去的。”
松江那边确实是大明的纺织中心,规模无比之大,可以说是行销整个大明的最大型的生产中心,从种棉到纺织是整个一条龙的产业链条,和苏州一带的丝绸除了自用还出口不同,松江布的主要市场当然是在国内,而且北方除了山东有产棉和纺布区外,其余地方几乎是一片空白,北方的布除了少数的山东布之外,多半就是松江布,从最便宜的几钱一匹到几两甚至十几二十两一匹的高档货都有,光是类别就有几十种之多。
如果和裕升以后能出产百万匹以上规模的布匹,对山东布的打击是毁灭性的,松江布当然也会大受影响,其销售额度最少削减三成以上,但那就不关和裕升的事了。
“不知宋兄有什么想法?”
“钟表的齿轮。”宋应星也不卖关子,从怀中掏出一张草图来。
宋应星道:“这是我最近考虑过的结果,以钟表式的齿轮转动来带动纺锭,如果我们设计得法,不仅带动三锭,可以带动多锭,齿轮一端可以接水力带动的螺杆,这样可以利用水力,这就是水力纺织机了。”
“好,好……”常进有几乎整个人都趴在图纸上了。
一个研究人员赶紧把磨的透亮的水晶眼镜递了过来,这可是耶苏会的礼物,这个时代能磨好镜片的工匠连耶苏会那边也不多,大明这边可是一个也没有。
常进有戴上眼镜后,眼前果然清晰了很多,他按着图纸,两眼死盯着不放。
不少研究员都放弃了手头的工作,转而站在常进有身后来研究。
图纸上就是以黄道婆纺机为雏形,加上层层叠叠的钟表式的齿轮,以齿轮和螺杆来带动纱锭,另一端则是连接水力的构造。
如果能成功制造出来,大量的水力纺织机在沿南北渠两岸自动纺布,不仅是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成本,一个工人可以照顾好几架坊机,而且是二十四小时不停的纺布,人力纺布可是要休息的,睡觉,吃饭,这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机器和水流可是完全不需要!
不用仔细想,也能知道这些机器会把和裕升的布匹成本缩减到什么程度。
松江布最便宜的在原产地才卖三四钱银子一匹,这几年白银大量涌入江南一带,物价开始急剧攀升,现在松江布的布价节节攀升,在北方最少已经是一两五以上一匹了。
一个拥有十几亩地到三十亩地的自耕农家庭,如果风调雨顺又是无病无灾,去掉正赋和杂税摊派之后,一年的纯收入也就是六两到十两之间,一年的收入,也就是够买几匹布,可想而知百姓在购置衣服上的压力有多大了。
事实上一直到清末,衣服仍然是硬通货,特别是加了棉花的袄服,其价格足够农民在手头紧张的时候拿去换钱,用来购买农具种子盐等必须的生活用品,等天寒地冻时,再把棉袄给赎回来便是。
有很多地方,一家子只有一套衣袍可以外出做活,十几岁的女孩子光着屁股缩在被子里,这种极端的情况也不是没有。
常进有在图纸上重重一拍,说道:“好想法,好设计!”
“这只是想当然。”宋应星提醒他道:“要想成功,分锭的机器构造是很复杂的,要带动纱锭,不使其混乱,再纺出纱线,多锭的机器需要很多机关窍门……”
“会成功的。”常进有眼前的设计图纸就象是一个很大的座钟,钞锭就象是钟的座摆在底部一样,只要解决了构造衔接的问题,机器从图纸设计再到造出模型机,然后是实验机,最终投入生产造出大量的成机,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了。
“这就是文澜说的工业化的启蒙?”常进全的两眼,竟是有些湿润了!
真正的水力纺织机要在百年之后才由急需要摆脱人力桎梏的英国人搞了出来,在羊毛坊织业出现了羊吃人之后,英国人开始向棉布纺织进军,然后是水力纺机的出现,接下来又是解决了蒸汽机由曲杆运动往圆周运动的难题,瓦特等人把蒸汽机最终改良后,在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最大成果就是在纺织业。
大量的廉价又高产的布匹开始冲击全世界的市场,英国纱锭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到了几百万锭之多,其后一直到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初,整整二百年的时间,一个国家拥有多少纱锭已经成了工业化国家的标准!
日本也就是在先引入炼钢厂后开始大规模的发展了纺织业,到二十世纪初时由一个未开化的岛国一跃成为早期工业化国家,钢铁厂只是起步,真正使其获得第一桶金,创造早期大量利润支持国家继续前行的就是纺织业,日本的纱锭从无到有,到明治期间的几千枚纱锭迅速发展到拥有近四十万枚纱锭,从一个棉纱进口国转变为出口国,大量的日本布匹开始在中国倾销,用工业倾销来掠夺农业国的财富实在是太方便不过了。中国看似很大,但经济体是分散的一个个农户,以农户手工纺织的手法,只能满足少数人的自给自足,哪怕是在明朝也是不可能家家自己纺织,更何况在几百年后,社会流动性更大,小农经济破坏更加严重的清末民国时期。
可以说,在现在和三百多年以后,纱锭的数量和钢铁吨位数的意义是一样的,生产的钢铁吨位数是一个国家工业能力的基准,钢产量也是衡量国力的最佳标准,而纱锭数量,才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程度的标准,没有大量的纱锭就意味着没有真正的工业化,象清朝那样投入重金上马几个大型钢厂,完全没有摸着工业化的窍门所在,要知道,日本在明治时期在几千个纱锭的时候,同时期的美国已经拥有一千多万个纱锭了!
--------------
看看红票榜掉的名次很多啊,有些伤心,大家抛弃我了吗?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明1617》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明1617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