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获救
目录:大明1617| 作者:淡墨青衫| 类别:都市言情
一听说是和记的战兵,两个壮达就决定暂且不继续向前。
由于八旗高层早就有令在先,遇到人数相当的和记兵马可以避免交战,所以就算两个壮达避战也不会受到处罚。
但女真人普遍不服气,他们的眼中露出野兽般的光芒,李方等人就站在江岸,拉开长长的队列,掩护大量的辽民继续逃走,甚至逃民之中很多是东江败兵,他们无心抵抗也无力抵抗,但在前方有一群和记军人站在江边掩护自己时,这此败兵眼中显露出了感激的光芒。
此前的东江兵与商团军不少摩擦,有很多人敌视商团军人,在此时此刻,李方一个小小的举措也是替商团军拉回了不少分数。
两个壮达彼此对视着,他们有些犹豫,是等大队人马赶过来,还是试探着去打一下?
几个马甲按捺不住,跃跃欲试,一个壮达挥了下手,他们从东边的侧翼立刻出发,向前飞驰而去。
更多逃难的人开始慌乱起来,李方也是做了一下手式,几个行动组员往马甲飞驰而来的方向迎过去。
他们自发组成了一个六人射击小组,在马甲飞驰而来的路线上,无数逃民四散而逃,象一群被碾压而过的蝼蚁。
马甲们飞驰向前,解弓在手,抽取箭矢搭在弦上,这一切动作都如电光火石,虽然马速极快,却丝毫不影响这些马甲的动作。
这些马甲骑术不在蒙古人之下,弓箭强劲有力,虽然马上驰放相当困难,但马甲也可以在马背上完成射箭的动作。
只是他们却并没有过于迫前,六支火铳随着马匹的移动而转动着枪口,马甲们都明白,这些和记商团军的火铳威力极大,虽然精准度远不及他们的步弓,如果他们下马步射,火铳手不是对手,而在马上驰射,精准度也要大打折扣,并且弓箭威力也下降了,而对方的步铳却能打放更远,一旦被击中就几乎死定了。
来回飞驰几次之后,马甲们没找到动手的契机,只能又策马后退。
在这样的对峙下,大量的辽民穿过李方等人摆开的防线,顺利逃亡出去。
这时在阵列之后终于出现了陈继盛的将旗,驻在宽甸和江口一带的成建制的东江兵出现了,大约有千人左右,他们也是来掩护出逃的辽民,虽然太晚,也好过始终没有出现。
一见这样的情形,两个壮达都松了口气,这一下他们的撤退不会被上头责骂甚至惩罚了,一千多东江明军在此,就算东江兵装备不行,战斗意志还是不错的,指望三十多个马甲击败一千多东江兵显然也是不可能的事,这可不是两年多前的柳河之战,一个牛录百十来个男丁埋伏下来,歼灭了过千来犯的辽西军,东江兵的战斗意志可比辽西军强多了。
两个壮达分别引领着两翼马甲撤退,他们缓缓而退,小心提防着商团军会有什么举措,不过明显李方等人不愿多事,他们还是站在江岸边缘静静矗立着,连一铳也没有乱放。
一个壮达抹了把额角的冷汗,有点心事重重的样子。他四十来岁,几乎参加了女真人一统诸部的所有战事,还有对大明的所有战事,眼前这些对手是他从未经历过的,有辽西军的装备和东江兵的意志,超过女真人的训练水平,远超过大明的犀利火器,这个敌人相当难缠,如果是明军的话,刚刚骑兵迫近的时候怕是已经火铳声大作了,而商团军不为所动,根本没露出一丝破绽。
看着女真人退走,李方也是松了口气,他带着人是过来执行找人的任务,不是跑来和女真人硬碰硬的,行动组的成员擅长各种见不得人的刺杀任务,潜伏,急行,下毒,溜门撬锁都行,正面博杀也是好手,但这种军阵厮杀肯定不如正经的战兵,打起来未必能占多大便宜,很可能是相当惨烈的结果。
还好陈继盛带人赶过来了,估计是陈副将自己的主张,毛文龙现在跑到云从岛上去了,可没有这闲心管逃难的辽民。
“李头儿,找到了。”
正在李方庆幸的时候,几个组员兴高采烈的跑过来,两人怀里分别抱着两个小娃儿,一个三岁多,一个不到两岁,都还在睡着,眼角都挂着泪珠。
“唉,小孩子吓坏了吧。”李方叹息一声,这一路逃亡,大人都吓了个半死,也有很多人死在半途,小孩子要忍受饥饿和寒冷,还有在人群中混乱的逃亡,那种惊心动魄连大人都忍不住哭叫,小孩子更怕是忍不住。
据李方所知,在当年辽东逃民中大量的孩童死在途中,小孩子对饥饿和疾病还有寒冷的抵抗力太差了,逃亡途中很容易发烧,没有任何医药可治,连热水也没有,当然只有死路一条,一个母亲怀中抱着高烧的孩童,眼睁睁看着儿子或女儿挣扎着死去,这种苦难很难用文字形容出来。
甚至在逃亡途中,为了不惊动守备的女真兵马,很多当母亲的亲手掐死哭叫的孩子,一个孩子的性命和几十人乃至几百人相比实在是太小了,哪怕每个孩子都是母亲的最爱,但和几百人的性命相比,当母亲的只能牺牲自己的孩子,很多妇人在后来都疯了,这种事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这一片土地上太多类似的惨事,李方根本不愿回忆联想太多,他对着一个二十来岁的妇人感慨了一句,见对方神思不属,便赶紧道:“我们是军情司的人,你们的丈夫也就是我们的同僚,你们就是我们的嫂子。现在好了,我们会把你们带到宽甸安置下来,会有吃食和热水和冬衣,会有房子和暖坑,两位嫂子放心吧。”
已经有队员把罐头和白面馒头取出来,给两个妇人和两个少女,赵贵的妻子已经哭起来,大丫也是眼中含泪,她们总算明白了丈夫说的见到和记的人就好了,但惊魂初定之后,妇人们都开始想念在后金那边的丈夫,如果他们也过来就好了,李方的话相当暖人,给妇人们一种回到宗族大家庭的感觉。有几个行动组员一直叫她们嫂子,话语十分亲近,而他们刚刚的表现也令妇人们心安,敢正面对抗女真人的兵马,这两个妇人也是头一次见到,和记的强大和自信,就在刚刚的对峙中展现无余。
李方没有和两个妇人多说,他带着集合好的三队组员开始后撤。
在商团军人们后撤时,很多辽民自发的在喝彩叫好。
人们惊魂初定,但由衷的感激这些替他们挡住那些马甲的商团军人们。
最少有几千人在对峙期间逃过江口,跑到对面的密林,还有几千人因为李方等人而得救。
在几里开外的后方,肯定有更多的女真人在兜转包围那些没有跑掉的铁山难民,皇太极对丁口数还是很看重的,打击朝鲜有好几层战略目标,抢朝鲜粮食和禁止朝鲜收容辽东难民,这两个目标都相当的重要,现在看来也是很成功,东江镇在铁山的粮食生产基地算毁了,后来果然也没有恢复过来,到崇祯年间东江忍受了相当大的饥饿,一方面是朝廷供给不力,登莱方面的支持减少,另一方面就是铁山基地被打残了,伤了元气,一直没有恢复过来。
李方带着大丫等人往宽甸方向走,走过江口之后李方主动去见陈继盛,见面之后也没有下跪,李方只是抱了个拳,说道:“见过陈副将。”
“哦,你们是军情司的人吧?”宽甸里陈继盛算地头蛇,商团军算强龙,双方摩擦了两三年,现在算是都接受彼此的存在了,陈继盛对和记的内部职司也不再是两眼一抹黑,最少从眼前看来,他知道这些人是和记军情司的行动人员。
李方拱手一礼,答道:“我等确是十二团派出来的人,来接的是我们军人的家属,陈将军也知道,十二团里有不少辽东逃民加入我们商团军。”
这说的也是事实。
陈继盛微微点头……不过陈继盛更知道,十二团的辽民多半是不肯去台湾的人,家属要么送到台湾去了,要么就是失去了所有家人的光棍,只有少量的军属也是在十二团的基地附近屯堡里种地,几千人的家属,不管是南下台湾还是留在宽甸,以和记的财力安置起来都是毫无压力。陈继盛去过十二团的地盘,真是堪称兵强马壮,连家属的生活水平都不低,屯堡附近都是山涧平地,土地肥沃水利充足,粮食收成很好,加上有和记的船只不停的送补给来,不仅十二团的军人吃的饱,连家属们生活一段时间后都长胖了许多。
这种差距是全方位的,十二团的炮兵每天都在打放火炮训练,那些昂贵的火炮在山坡上推上推下,不断轰击,每天消耗的火药硫磺和炮弹简直是天文数字,东江镇只有少量低质粗陋的火器,硫磺火药炮弹均是不足,只能在要紧时候推出来当一锤定音的利器,而十二团坐拥威力巨大的精良火器,每天消耗的火药就是东江镇一年所需了,这种差距只会叫人产生一种无力之感,这是根本无法追赶的差距。
由于八旗高层早就有令在先,遇到人数相当的和记兵马可以避免交战,所以就算两个壮达避战也不会受到处罚。
但女真人普遍不服气,他们的眼中露出野兽般的光芒,李方等人就站在江岸,拉开长长的队列,掩护大量的辽民继续逃走,甚至逃民之中很多是东江败兵,他们无心抵抗也无力抵抗,但在前方有一群和记军人站在江边掩护自己时,这此败兵眼中显露出了感激的光芒。
此前的东江兵与商团军不少摩擦,有很多人敌视商团军人,在此时此刻,李方一个小小的举措也是替商团军拉回了不少分数。
两个壮达彼此对视着,他们有些犹豫,是等大队人马赶过来,还是试探着去打一下?
几个马甲按捺不住,跃跃欲试,一个壮达挥了下手,他们从东边的侧翼立刻出发,向前飞驰而去。
更多逃难的人开始慌乱起来,李方也是做了一下手式,几个行动组员往马甲飞驰而来的方向迎过去。
他们自发组成了一个六人射击小组,在马甲飞驰而来的路线上,无数逃民四散而逃,象一群被碾压而过的蝼蚁。
马甲们飞驰向前,解弓在手,抽取箭矢搭在弦上,这一切动作都如电光火石,虽然马速极快,却丝毫不影响这些马甲的动作。
这些马甲骑术不在蒙古人之下,弓箭强劲有力,虽然马上驰放相当困难,但马甲也可以在马背上完成射箭的动作。
只是他们却并没有过于迫前,六支火铳随着马匹的移动而转动着枪口,马甲们都明白,这些和记商团军的火铳威力极大,虽然精准度远不及他们的步弓,如果他们下马步射,火铳手不是对手,而在马上驰射,精准度也要大打折扣,并且弓箭威力也下降了,而对方的步铳却能打放更远,一旦被击中就几乎死定了。
来回飞驰几次之后,马甲们没找到动手的契机,只能又策马后退。
在这样的对峙下,大量的辽民穿过李方等人摆开的防线,顺利逃亡出去。
这时在阵列之后终于出现了陈继盛的将旗,驻在宽甸和江口一带的成建制的东江兵出现了,大约有千人左右,他们也是来掩护出逃的辽民,虽然太晚,也好过始终没有出现。
一见这样的情形,两个壮达都松了口气,这一下他们的撤退不会被上头责骂甚至惩罚了,一千多东江明军在此,就算东江兵装备不行,战斗意志还是不错的,指望三十多个马甲击败一千多东江兵显然也是不可能的事,这可不是两年多前的柳河之战,一个牛录百十来个男丁埋伏下来,歼灭了过千来犯的辽西军,东江兵的战斗意志可比辽西军强多了。
两个壮达分别引领着两翼马甲撤退,他们缓缓而退,小心提防着商团军会有什么举措,不过明显李方等人不愿多事,他们还是站在江岸边缘静静矗立着,连一铳也没有乱放。
一个壮达抹了把额角的冷汗,有点心事重重的样子。他四十来岁,几乎参加了女真人一统诸部的所有战事,还有对大明的所有战事,眼前这些对手是他从未经历过的,有辽西军的装备和东江兵的意志,超过女真人的训练水平,远超过大明的犀利火器,这个敌人相当难缠,如果是明军的话,刚刚骑兵迫近的时候怕是已经火铳声大作了,而商团军不为所动,根本没露出一丝破绽。
看着女真人退走,李方也是松了口气,他带着人是过来执行找人的任务,不是跑来和女真人硬碰硬的,行动组的成员擅长各种见不得人的刺杀任务,潜伏,急行,下毒,溜门撬锁都行,正面博杀也是好手,但这种军阵厮杀肯定不如正经的战兵,打起来未必能占多大便宜,很可能是相当惨烈的结果。
还好陈继盛带人赶过来了,估计是陈副将自己的主张,毛文龙现在跑到云从岛上去了,可没有这闲心管逃难的辽民。
“李头儿,找到了。”
正在李方庆幸的时候,几个组员兴高采烈的跑过来,两人怀里分别抱着两个小娃儿,一个三岁多,一个不到两岁,都还在睡着,眼角都挂着泪珠。
“唉,小孩子吓坏了吧。”李方叹息一声,这一路逃亡,大人都吓了个半死,也有很多人死在半途,小孩子要忍受饥饿和寒冷,还有在人群中混乱的逃亡,那种惊心动魄连大人都忍不住哭叫,小孩子更怕是忍不住。
据李方所知,在当年辽东逃民中大量的孩童死在途中,小孩子对饥饿和疾病还有寒冷的抵抗力太差了,逃亡途中很容易发烧,没有任何医药可治,连热水也没有,当然只有死路一条,一个母亲怀中抱着高烧的孩童,眼睁睁看着儿子或女儿挣扎着死去,这种苦难很难用文字形容出来。
甚至在逃亡途中,为了不惊动守备的女真兵马,很多当母亲的亲手掐死哭叫的孩子,一个孩子的性命和几十人乃至几百人相比实在是太小了,哪怕每个孩子都是母亲的最爱,但和几百人的性命相比,当母亲的只能牺牲自己的孩子,很多妇人在后来都疯了,这种事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这一片土地上太多类似的惨事,李方根本不愿回忆联想太多,他对着一个二十来岁的妇人感慨了一句,见对方神思不属,便赶紧道:“我们是军情司的人,你们的丈夫也就是我们的同僚,你们就是我们的嫂子。现在好了,我们会把你们带到宽甸安置下来,会有吃食和热水和冬衣,会有房子和暖坑,两位嫂子放心吧。”
已经有队员把罐头和白面馒头取出来,给两个妇人和两个少女,赵贵的妻子已经哭起来,大丫也是眼中含泪,她们总算明白了丈夫说的见到和记的人就好了,但惊魂初定之后,妇人们都开始想念在后金那边的丈夫,如果他们也过来就好了,李方的话相当暖人,给妇人们一种回到宗族大家庭的感觉。有几个行动组员一直叫她们嫂子,话语十分亲近,而他们刚刚的表现也令妇人们心安,敢正面对抗女真人的兵马,这两个妇人也是头一次见到,和记的强大和自信,就在刚刚的对峙中展现无余。
李方没有和两个妇人多说,他带着集合好的三队组员开始后撤。
在商团军人们后撤时,很多辽民自发的在喝彩叫好。
人们惊魂初定,但由衷的感激这些替他们挡住那些马甲的商团军人们。
最少有几千人在对峙期间逃过江口,跑到对面的密林,还有几千人因为李方等人而得救。
在几里开外的后方,肯定有更多的女真人在兜转包围那些没有跑掉的铁山难民,皇太极对丁口数还是很看重的,打击朝鲜有好几层战略目标,抢朝鲜粮食和禁止朝鲜收容辽东难民,这两个目标都相当的重要,现在看来也是很成功,东江镇在铁山的粮食生产基地算毁了,后来果然也没有恢复过来,到崇祯年间东江忍受了相当大的饥饿,一方面是朝廷供给不力,登莱方面的支持减少,另一方面就是铁山基地被打残了,伤了元气,一直没有恢复过来。
李方带着大丫等人往宽甸方向走,走过江口之后李方主动去见陈继盛,见面之后也没有下跪,李方只是抱了个拳,说道:“见过陈副将。”
“哦,你们是军情司的人吧?”宽甸里陈继盛算地头蛇,商团军算强龙,双方摩擦了两三年,现在算是都接受彼此的存在了,陈继盛对和记的内部职司也不再是两眼一抹黑,最少从眼前看来,他知道这些人是和记军情司的行动人员。
李方拱手一礼,答道:“我等确是十二团派出来的人,来接的是我们军人的家属,陈将军也知道,十二团里有不少辽东逃民加入我们商团军。”
这说的也是事实。
陈继盛微微点头……不过陈继盛更知道,十二团的辽民多半是不肯去台湾的人,家属要么送到台湾去了,要么就是失去了所有家人的光棍,只有少量的军属也是在十二团的基地附近屯堡里种地,几千人的家属,不管是南下台湾还是留在宽甸,以和记的财力安置起来都是毫无压力。陈继盛去过十二团的地盘,真是堪称兵强马壮,连家属的生活水平都不低,屯堡附近都是山涧平地,土地肥沃水利充足,粮食收成很好,加上有和记的船只不停的送补给来,不仅十二团的军人吃的饱,连家属们生活一段时间后都长胖了许多。
这种差距是全方位的,十二团的炮兵每天都在打放火炮训练,那些昂贵的火炮在山坡上推上推下,不断轰击,每天消耗的火药硫磺和炮弹简直是天文数字,东江镇只有少量低质粗陋的火器,硫磺火药炮弹均是不足,只能在要紧时候推出来当一锤定音的利器,而十二团坐拥威力巨大的精良火器,每天消耗的火药就是东江镇一年所需了,这种差距只会叫人产生一种无力之感,这是根本无法追赶的差距。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明1617》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明1617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