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朝中无能者啊
目录:明帝国| 作者:黄昏前面| 类别:历史军事
北京,紫禁城,乾清宫。
明显有点操劳过度的崇祯皇帝,在身体不支之下,不得不放下手中的事,小憩片刻。
忠心耿耿的太监王承恩侍立在一边,眉眼没有任何的动作,一副老僧入定的样子。但他却是全神贯注留意崇祯皇帝的反应,以便随时听候皇帝的传唤。
“承恩,大同战事又起啊,不知道曹越能不能击败来犯之流寇!”崇祯皇帝突然轻轻地问了一句。
“万岁爷,你别担心,有驸马爷在,定能击败来犯的流寇,保大同平安,”瞄了眼依然闭着眼睛的崇祯皇帝后,王承恩小声地回答道:“上次建奴来袭,驸马爷就在城外击败了建奴,耿仲明的近万人马被全歼,最后多铎也慌忙逃回了盛京。流寇的战斗力远不如建奴,相信驸马爷定能再立奇功。”
崇祯皇帝已经下过旨意,准备将坤兴公主朱媺娖下嫁曹越,因此王承恩就改口称曹越为驸马爷,以示自己的尊重。如今的王承恩对曹越有着非常复杂的情感,这个给予他丰厚回报的年轻人,他总觉得来日不可限量,甚至有可能成为朝中一个非常有势力的人,因此他给予格外的重视。
他又担心曹越坐大,到时不可控,皇帝的权威也受到挑战。他这个秉笔太监所有一切都是皇帝给了,崇祯皇帝如果出了意外,那他也跟着倒霉。因此他不希望曹越成为一个权势滔天的军阀。
但现在好像又只有曹越才能守住大同,击败流寇,替皇帝分忧。他想来起去,在曹越势力没有膨胀的时候,他还是要好生支持一下这位准驸马爷。
“希望如此,”崇祯皇帝微微地睁开了眼睛,还叹了口气,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真想不到,才几年时间,流寇之势就如此坐大,朕却无能为力,任其在陕西、河南一带猖狂,如今其大军更是打到山西来了,唉,朝中无人可以替朕分忧也。”
崇祯皇帝的案前,摆着一份刚刚收到的紧急军报,那是从河南开封送来的。军报中说,李自成率大军围困开封,开封危在旦夕,恳请朝廷立即救援。
刘宗敏、李岩的十几万人马快速北上,准备攻打太原和大同,而李自成、牛金星、宋献策等流寇主要人物,则率近二十余万人马,在河南及陕西境内大举战事,一副不把河南和陕西完全攻取不罢休的态势。他们攻下洛阳后,再兵锋直指开封。如果开封陷落,河南全境几乎就被他们占领了。
崇祯皇帝对军事虽然不是太在行,但他也看出来了,刘宗敏、李岩的十几万人马北上攻打太原、大同,兵锋指向京师,其实并不是真的想打北京,甚至不一定要攻太原和大同,这从刘宗敏的大军在太原城外远远地虚晃了一枪,就掉头离开的举动中可以看出来。崇祯皇帝在与大臣们商量后,得出结论,那就是这两支人马是佯攻,目的就是牵制北方的大明官军,让官军无力救援河南和陕西。
但刘宗敏继续北上,试图与李岩部联合攻打大同,却让崇祯皇帝和他的大臣们大惑不解,为何流寇要攻打兵力更雄厚的大同,而不是太原,或者其他重镇?难道他们与曹越有仇?还是另有所图?
开封城连续送来急报,说遭到流寇的猛烈攻击,危在旦夕,请求朝廷派大军救援。开封遭到流寇大规模攻击,这坐实了此前崇祯皇帝和其他大臣商量后得出的结论,流寇的真实意图还是在河南及陕西,并不是现在就想染指北方。但刘宗敏和李岩的大军继续往大同攻击,这一点没有很好的理论可以解释,崇祯皇帝陷入了迷茫,有点不知道如何应对,而朝中大臣,也是各执己见,纷争不断,根本没有人可以替他解忧,这让崇祯皇帝非常恼怒。
河南将陷流寇之手,这是板上钉钉的事,但崇祯皇帝对此有点无能为力的感觉。与京畿近在咫尺的大同城遭到流寇的攻击,朝廷都没能力派出援军,只能凭曹越自己那点人马折腾,河南的乱事,又拿什么去救?弄不清楚流寇的真实意图,国库又无钱粮,朝廷能调度的人马又少的可怜,朝中更无可用之统帅,这让崇祯皇帝备感心力憔悴。
如果有一合适的统帅人选,崇祯皇帝当然可以下诏征召一部人马,救援河南,即使兵力少一点,也能让流寇有所忌惮。洪承畴当然是最合适的人选,但辽东又不能少了他,崇祯皇帝不敢调洪承畴去督师河南、陕西,怕折东墙补西墙之举让建奴有机可趁,把好不容易取得优势的辽东局势破坏。
建奴在年前打到北京城下之事,还是让崇祯皇帝有所顾忌,生怕相似的情景再出现。但除了洪承畴,崇祯皇帝又实在想不出来,何人可以胜任。
非常清楚崇祯这一句“朝中无人可以替朕分忧”代表何意的王承恩,想了好一会后,终于小心翼翼地说了一句:“万岁爷,其实奴婢觉得,有一个人可以替万岁爷分忧。”
“是何人?你说是曹越吗?”崇祯皇帝眼皮都没抬,有气无力的说道:“曹越固然是员战将,但他年纪太轻,没有统帅大军的经验,他当一个总兵已经很多人不服,再让他去督师几地,他能服众吗?”
“万岁爷,奴婢说的不是驸马爷,而是另外的人!”
“是何人?”崇祯皇帝一下子睁大了眼睛。
“孙传庭!”
这三个字从王承恩嘴里轻轻地说出来后,崇祯皇帝刹那间眼睛都亮了起来。不过他并没有马上表态,而是再次闭上眼睛,认真地思考起来。
王承恩很知趣地闭上了眼睛,没再说话。他非常清楚崇祯皇帝,刚才崇祯的眼神变化已经清晰地说明了一切。其实,王承恩胆敢在崇祯皇帝面前举荐孙传庭,还是因为曹越的关系。
曹越在写给他秘信中,大概说了一下如今的局势,并说自己猜测流寇可能的攻取目标不是大同,而是整个河南,还有陕西,他希望朝廷能举大军,由一能人统帅,狠狠打击一下流寇的气焰。曹越在信中说到了如今被崇祯皇帝下狱的孙传庭,说朝中除了洪承畴能堪大任外,就只有这个孙老头了。
因为穿越前读过一些史料,曹越大概知道明末到底有哪些能人,孙传庭的大名他当然清楚,其事迹也大概了解,历史书中也记载了孙传庭的能力,其人差点扭转了天下大势,将李自成彻底消灭。
因为知道这些,曹越就在信中希望王承恩能在崇祯皇帝面前举荐一下孙传庭。王承恩再次收到曹越的厚礼后,也没负曹越所望,在非常合适的时候向崇祯皇帝提了孙传庭的名。但崇祯皇帝会不会赦免孙传庭的罪责,重新启用,这王承恩就不敢保证了。
崇祯皇帝认真地想了一下后,终于缓缓地睁开了眼睛,对王承恩吩咐道:“承恩,马上传旨,把孙传庭从大牢里提出来,朕亲自召见!”
“是,万岁爷!”王承恩听了此话后,心里松了口气,马上去传令了。
明显有点操劳过度的崇祯皇帝,在身体不支之下,不得不放下手中的事,小憩片刻。
忠心耿耿的太监王承恩侍立在一边,眉眼没有任何的动作,一副老僧入定的样子。但他却是全神贯注留意崇祯皇帝的反应,以便随时听候皇帝的传唤。
“承恩,大同战事又起啊,不知道曹越能不能击败来犯之流寇!”崇祯皇帝突然轻轻地问了一句。
“万岁爷,你别担心,有驸马爷在,定能击败来犯的流寇,保大同平安,”瞄了眼依然闭着眼睛的崇祯皇帝后,王承恩小声地回答道:“上次建奴来袭,驸马爷就在城外击败了建奴,耿仲明的近万人马被全歼,最后多铎也慌忙逃回了盛京。流寇的战斗力远不如建奴,相信驸马爷定能再立奇功。”
崇祯皇帝已经下过旨意,准备将坤兴公主朱媺娖下嫁曹越,因此王承恩就改口称曹越为驸马爷,以示自己的尊重。如今的王承恩对曹越有着非常复杂的情感,这个给予他丰厚回报的年轻人,他总觉得来日不可限量,甚至有可能成为朝中一个非常有势力的人,因此他给予格外的重视。
他又担心曹越坐大,到时不可控,皇帝的权威也受到挑战。他这个秉笔太监所有一切都是皇帝给了,崇祯皇帝如果出了意外,那他也跟着倒霉。因此他不希望曹越成为一个权势滔天的军阀。
但现在好像又只有曹越才能守住大同,击败流寇,替皇帝分忧。他想来起去,在曹越势力没有膨胀的时候,他还是要好生支持一下这位准驸马爷。
“希望如此,”崇祯皇帝微微地睁开了眼睛,还叹了口气,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真想不到,才几年时间,流寇之势就如此坐大,朕却无能为力,任其在陕西、河南一带猖狂,如今其大军更是打到山西来了,唉,朝中无人可以替朕分忧也。”
崇祯皇帝的案前,摆着一份刚刚收到的紧急军报,那是从河南开封送来的。军报中说,李自成率大军围困开封,开封危在旦夕,恳请朝廷立即救援。
刘宗敏、李岩的十几万人马快速北上,准备攻打太原和大同,而李自成、牛金星、宋献策等流寇主要人物,则率近二十余万人马,在河南及陕西境内大举战事,一副不把河南和陕西完全攻取不罢休的态势。他们攻下洛阳后,再兵锋直指开封。如果开封陷落,河南全境几乎就被他们占领了。
崇祯皇帝对军事虽然不是太在行,但他也看出来了,刘宗敏、李岩的十几万人马北上攻打太原、大同,兵锋指向京师,其实并不是真的想打北京,甚至不一定要攻太原和大同,这从刘宗敏的大军在太原城外远远地虚晃了一枪,就掉头离开的举动中可以看出来。崇祯皇帝在与大臣们商量后,得出结论,那就是这两支人马是佯攻,目的就是牵制北方的大明官军,让官军无力救援河南和陕西。
但刘宗敏继续北上,试图与李岩部联合攻打大同,却让崇祯皇帝和他的大臣们大惑不解,为何流寇要攻打兵力更雄厚的大同,而不是太原,或者其他重镇?难道他们与曹越有仇?还是另有所图?
开封城连续送来急报,说遭到流寇的猛烈攻击,危在旦夕,请求朝廷派大军救援。开封遭到流寇大规模攻击,这坐实了此前崇祯皇帝和其他大臣商量后得出的结论,流寇的真实意图还是在河南及陕西,并不是现在就想染指北方。但刘宗敏和李岩的大军继续往大同攻击,这一点没有很好的理论可以解释,崇祯皇帝陷入了迷茫,有点不知道如何应对,而朝中大臣,也是各执己见,纷争不断,根本没有人可以替他解忧,这让崇祯皇帝非常恼怒。
河南将陷流寇之手,这是板上钉钉的事,但崇祯皇帝对此有点无能为力的感觉。与京畿近在咫尺的大同城遭到流寇的攻击,朝廷都没能力派出援军,只能凭曹越自己那点人马折腾,河南的乱事,又拿什么去救?弄不清楚流寇的真实意图,国库又无钱粮,朝廷能调度的人马又少的可怜,朝中更无可用之统帅,这让崇祯皇帝备感心力憔悴。
如果有一合适的统帅人选,崇祯皇帝当然可以下诏征召一部人马,救援河南,即使兵力少一点,也能让流寇有所忌惮。洪承畴当然是最合适的人选,但辽东又不能少了他,崇祯皇帝不敢调洪承畴去督师河南、陕西,怕折东墙补西墙之举让建奴有机可趁,把好不容易取得优势的辽东局势破坏。
建奴在年前打到北京城下之事,还是让崇祯皇帝有所顾忌,生怕相似的情景再出现。但除了洪承畴,崇祯皇帝又实在想不出来,何人可以胜任。
非常清楚崇祯这一句“朝中无人可以替朕分忧”代表何意的王承恩,想了好一会后,终于小心翼翼地说了一句:“万岁爷,其实奴婢觉得,有一个人可以替万岁爷分忧。”
“是何人?你说是曹越吗?”崇祯皇帝眼皮都没抬,有气无力的说道:“曹越固然是员战将,但他年纪太轻,没有统帅大军的经验,他当一个总兵已经很多人不服,再让他去督师几地,他能服众吗?”
“万岁爷,奴婢说的不是驸马爷,而是另外的人!”
“是何人?”崇祯皇帝一下子睁大了眼睛。
“孙传庭!”
这三个字从王承恩嘴里轻轻地说出来后,崇祯皇帝刹那间眼睛都亮了起来。不过他并没有马上表态,而是再次闭上眼睛,认真地思考起来。
王承恩很知趣地闭上了眼睛,没再说话。他非常清楚崇祯皇帝,刚才崇祯的眼神变化已经清晰地说明了一切。其实,王承恩胆敢在崇祯皇帝面前举荐孙传庭,还是因为曹越的关系。
曹越在写给他秘信中,大概说了一下如今的局势,并说自己猜测流寇可能的攻取目标不是大同,而是整个河南,还有陕西,他希望朝廷能举大军,由一能人统帅,狠狠打击一下流寇的气焰。曹越在信中说到了如今被崇祯皇帝下狱的孙传庭,说朝中除了洪承畴能堪大任外,就只有这个孙老头了。
因为穿越前读过一些史料,曹越大概知道明末到底有哪些能人,孙传庭的大名他当然清楚,其事迹也大概了解,历史书中也记载了孙传庭的能力,其人差点扭转了天下大势,将李自成彻底消灭。
因为知道这些,曹越就在信中希望王承恩能在崇祯皇帝面前举荐一下孙传庭。王承恩再次收到曹越的厚礼后,也没负曹越所望,在非常合适的时候向崇祯皇帝提了孙传庭的名。但崇祯皇帝会不会赦免孙传庭的罪责,重新启用,这王承恩就不敢保证了。
崇祯皇帝认真地想了一下后,终于缓缓地睁开了眼睛,对王承恩吩咐道:“承恩,马上传旨,把孙传庭从大牢里提出来,朕亲自召见!”
“是,万岁爷!”王承恩听了此话后,心里松了口气,马上去传令了。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明帝国》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明帝国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