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11章 准备入殓
目录:抬棺匠| 作者:陈八仙| 类别:散文诗词
擦完死者面部,我掰开死者的嘴,将牙齿擦拭一番,然后用尸巾清理他鼻孔的污垢,这一切进行的非常顺利,我心头的不安渐渐放了下来,手头上的动作也逐渐快了起来,很快就将死者面部清理干净。
我正准备扔下尸巾的时候,主家说话了,他说:“眼角还有颗眼屎!”
我扭过头,定情一瞧,左眼的位置的确有颗眼屎,若不仔细看的话,很难发现,我用尸巾包裹着手指,试图抹掉那颗眼屎。
忽然,房内刮起一股凉风,我忍不住打了一个寒颤,扭头向后看去,发现房内其它东西并没有动静,唯独我站的这个位置有风。
有点不对劲,这是我脑中的第一个想法,我也顾不上那么多,连忙伸手擦掉那颗眼屎。
就在我触碰死者眼睛的时候,死者双眼陡然睁开,直愣愣地盯着我,眼神很空洞,里面泛着鱼肚白。
说句心里话,刚开始那一瞬间,我心里害怕极了,差点扔下尸巾就跑了,但,看到死者并没有动弹,那股害怕劲才消失。
反倒是主家三兄弟,看到死者睁开眼睛,吓得连忙跪了下去,拼命磕头,说:“爹啊,我们兄弟三人对您可是尽心尽意,您老千万莫要吓唬我们。”
我平复一下心情,将主家三兄弟扶起来,说:“莫怕,这是正常反应,并不是你们做得不好。”
主家三兄弟颤颤巍巍的站了起来,问我是不是真的,我说是真的,他们才松出一口气,让我一定要办好丧事,金钱方面愿意再加五千。
白来的钱,我肯定不会拒绝,更何况刚才睁眼那一下,我也被吓了一跳,我跟他们说会用尽全力办好这场丧事,死者眨眼的事让他们不要告诉八仙,我怕八仙们知道这事,会拒绝抬棺,到时候就难办了。
都是农村人,他们也懂这种事不能外传,当下就保证不会说出去,但是,一个难题出现在我们面前,怎样让死者闭眼。
我将死者的眼睛摁下去几次,结果都睁开了,就在我们难办的时候,老王来了,他一看死者睁着眼,先是愣了愣,后又问我咋回事。
老王跟我的关系,是亦师亦友,我对他也没有隐瞒,就告诉他一些事,但是,死者是那种命没告诉他,一是怕他害怕,二是我觉得他会让我推掉这场丧事。
他听后,说:“这有么子难办,用胶水粘起来就行了。”说完,他递了一瓶胶水给我。
看着他那熟练的样子,居然让我产生一种错觉,这家伙应该不会早就准备胶水了吧?
我接过胶水,滴了两滴在死者眼中,再将他眼皮压在胶水上,不一会儿功夫,死者两只眼睛紧紧的闭着,乍一看,死的很安详。
弄好这个,我问老王:“棺材弄到堂屋没有?”他说弄过去了,我又问他搬棺材有没有什么怪事,他说一切都很正常。
我一听,总算遇到一件还算正常的事,就让主家三兄弟将死者的嫡亲叫到门口站着,等待入殓。
待主家三兄弟走后,我让老王搭把手,将寿衣穿在死者身上,然后取一枚铜钱放在死者嘴里,随后又取一枚金元宝在死者左手,一枚银元宝在死者右手。
这么一番做法,也是有缘由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而这个礼又以丧事最为浓重。
我放在死者嘴里的铜钱,被称为含口’,又称含口、饭含,指的就是给死者嘴里含物的习俗,《礼记》的杂记下篇,有这么一句话,‘凿巾以饭’,《后汉书》中的礼仪志也有提到,‘登遐,饭含珠玉如礼’,其意思就是让死者顺利度过冥河。
古人认为,冥河上有船,也就有负责摆渡的舟子,死者渡河,就应该像人间一样,付钱给舟子,否则有可能受到舟子的责难,甚至无法渡河,死者又回来找子孙的麻烦,死者嘴里含的钱就是付给舟子的船费。
而金、银元宝,其实就是陪葬品,民间讲究让死者左手持金,右手持银,多数人都会让死者左手拿着一两重的金元宝,右手拿着一两种的银元宝,发展至今日,金、银元宝大多数都是用假的代替,之所以还会采用这种习俗,就是老祖宗传来的礼仪。
弄好这些东西,我跟老王都是出了一身冷汗,老王还好些,只是后背有些湿,我则大汗淋漓,毕竟这是第一次,说不害怕,那是吹牛的。
我们俩休息一会儿后,老王问我,接下来怎么弄,我让他替我把死者扛到堂屋去,我需要去棺材那边布置一番,这么短的距离我相信老王应该可以应付,毕竟八仙除了抬棺材,像这种背尸的活也会接一些。
老王点了点头,问:“背尸这个红包给你,还是…”
我说:“老王,假如你相信我,这场丧事的红包一个不要接,全部给我。假如不相信我,我只能告诉你,死者有点问题,拿了红包可能会遭报应。”
老王听后,沉默了一会儿,说:“我相信你!”
我没有跟他再说什么,怕忍不住把死者是那种命告诉他,这样会害了他,我一个人提着一个麻袋、一叠黄纸向堂屋走去。
来到堂屋的时候,屋内除了一口大黑棺,就是一个神坛,上面摆放着一些祖先牌位以及一个香盅,棺材是掀开的,棺材盖竖在一旁。
像这种棺材一般较为讲究,棺材四周的木料都是用松柏木,忌讳用柳木,松柏象征长寿,柳树不结籽,会导致绝嗣,有的地方会掺一些杉木,据说完全用松柏木做会早天雷打,但是,在我们这边没有这些风俗,棺材底一般都是用七星板,有求寿之意在里面。
我打开麻袋,将里面的谷灰撒在棺材底上,然后又在谷灰上面撒一层黄纸,最后又来找一床棉褥子铺在上面。(谷灰,稻谷的外壳点燃焚烧,剩下的残渣。)
刚弄好棺材,老王背着死者就来了,后面跟着死者的一众嫡亲,又是一番惊天地,泣鬼神的哀嚎。
我示意老王站在堂屋外不要进来,并让主家找来一块瓦片放在棺材的前方。
然后,我朝棺材作了三个揖,顺手捞起早已准备好的哭丧棒,围着棺材转了七圈,最后停在瓦片面前。
我正准备扔下尸巾的时候,主家说话了,他说:“眼角还有颗眼屎!”
我扭过头,定情一瞧,左眼的位置的确有颗眼屎,若不仔细看的话,很难发现,我用尸巾包裹着手指,试图抹掉那颗眼屎。
忽然,房内刮起一股凉风,我忍不住打了一个寒颤,扭头向后看去,发现房内其它东西并没有动静,唯独我站的这个位置有风。
有点不对劲,这是我脑中的第一个想法,我也顾不上那么多,连忙伸手擦掉那颗眼屎。
就在我触碰死者眼睛的时候,死者双眼陡然睁开,直愣愣地盯着我,眼神很空洞,里面泛着鱼肚白。
说句心里话,刚开始那一瞬间,我心里害怕极了,差点扔下尸巾就跑了,但,看到死者并没有动弹,那股害怕劲才消失。
反倒是主家三兄弟,看到死者睁开眼睛,吓得连忙跪了下去,拼命磕头,说:“爹啊,我们兄弟三人对您可是尽心尽意,您老千万莫要吓唬我们。”
我平复一下心情,将主家三兄弟扶起来,说:“莫怕,这是正常反应,并不是你们做得不好。”
主家三兄弟颤颤巍巍的站了起来,问我是不是真的,我说是真的,他们才松出一口气,让我一定要办好丧事,金钱方面愿意再加五千。
白来的钱,我肯定不会拒绝,更何况刚才睁眼那一下,我也被吓了一跳,我跟他们说会用尽全力办好这场丧事,死者眨眼的事让他们不要告诉八仙,我怕八仙们知道这事,会拒绝抬棺,到时候就难办了。
都是农村人,他们也懂这种事不能外传,当下就保证不会说出去,但是,一个难题出现在我们面前,怎样让死者闭眼。
我将死者的眼睛摁下去几次,结果都睁开了,就在我们难办的时候,老王来了,他一看死者睁着眼,先是愣了愣,后又问我咋回事。
老王跟我的关系,是亦师亦友,我对他也没有隐瞒,就告诉他一些事,但是,死者是那种命没告诉他,一是怕他害怕,二是我觉得他会让我推掉这场丧事。
他听后,说:“这有么子难办,用胶水粘起来就行了。”说完,他递了一瓶胶水给我。
看着他那熟练的样子,居然让我产生一种错觉,这家伙应该不会早就准备胶水了吧?
我接过胶水,滴了两滴在死者眼中,再将他眼皮压在胶水上,不一会儿功夫,死者两只眼睛紧紧的闭着,乍一看,死的很安详。
弄好这个,我问老王:“棺材弄到堂屋没有?”他说弄过去了,我又问他搬棺材有没有什么怪事,他说一切都很正常。
我一听,总算遇到一件还算正常的事,就让主家三兄弟将死者的嫡亲叫到门口站着,等待入殓。
待主家三兄弟走后,我让老王搭把手,将寿衣穿在死者身上,然后取一枚铜钱放在死者嘴里,随后又取一枚金元宝在死者左手,一枚银元宝在死者右手。
这么一番做法,也是有缘由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而这个礼又以丧事最为浓重。
我放在死者嘴里的铜钱,被称为含口’,又称含口、饭含,指的就是给死者嘴里含物的习俗,《礼记》的杂记下篇,有这么一句话,‘凿巾以饭’,《后汉书》中的礼仪志也有提到,‘登遐,饭含珠玉如礼’,其意思就是让死者顺利度过冥河。
古人认为,冥河上有船,也就有负责摆渡的舟子,死者渡河,就应该像人间一样,付钱给舟子,否则有可能受到舟子的责难,甚至无法渡河,死者又回来找子孙的麻烦,死者嘴里含的钱就是付给舟子的船费。
而金、银元宝,其实就是陪葬品,民间讲究让死者左手持金,右手持银,多数人都会让死者左手拿着一两重的金元宝,右手拿着一两种的银元宝,发展至今日,金、银元宝大多数都是用假的代替,之所以还会采用这种习俗,就是老祖宗传来的礼仪。
弄好这些东西,我跟老王都是出了一身冷汗,老王还好些,只是后背有些湿,我则大汗淋漓,毕竟这是第一次,说不害怕,那是吹牛的。
我们俩休息一会儿后,老王问我,接下来怎么弄,我让他替我把死者扛到堂屋去,我需要去棺材那边布置一番,这么短的距离我相信老王应该可以应付,毕竟八仙除了抬棺材,像这种背尸的活也会接一些。
老王点了点头,问:“背尸这个红包给你,还是…”
我说:“老王,假如你相信我,这场丧事的红包一个不要接,全部给我。假如不相信我,我只能告诉你,死者有点问题,拿了红包可能会遭报应。”
老王听后,沉默了一会儿,说:“我相信你!”
我没有跟他再说什么,怕忍不住把死者是那种命告诉他,这样会害了他,我一个人提着一个麻袋、一叠黄纸向堂屋走去。
来到堂屋的时候,屋内除了一口大黑棺,就是一个神坛,上面摆放着一些祖先牌位以及一个香盅,棺材是掀开的,棺材盖竖在一旁。
像这种棺材一般较为讲究,棺材四周的木料都是用松柏木,忌讳用柳木,松柏象征长寿,柳树不结籽,会导致绝嗣,有的地方会掺一些杉木,据说完全用松柏木做会早天雷打,但是,在我们这边没有这些风俗,棺材底一般都是用七星板,有求寿之意在里面。
我打开麻袋,将里面的谷灰撒在棺材底上,然后又在谷灰上面撒一层黄纸,最后又来找一床棉褥子铺在上面。(谷灰,稻谷的外壳点燃焚烧,剩下的残渣。)
刚弄好棺材,老王背着死者就来了,后面跟着死者的一众嫡亲,又是一番惊天地,泣鬼神的哀嚎。
我示意老王站在堂屋外不要进来,并让主家找来一块瓦片放在棺材的前方。
然后,我朝棺材作了三个揖,顺手捞起早已准备好的哭丧棒,围着棺材转了七圈,最后停在瓦片面前。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抬棺匠》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抬棺匠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