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百一十七章 上海知府
目录:大明舰队| 作者:铁血坦克兵| 类别:历史军事
♂
地处长江口的上海,这座新兴城市已经超过了北京和南京,成为东方最大的城市,上海知县姚廷遴(字纯如)也水涨船高,就在上海衙门不用挪动地盘,就从七品知县,一路升为六品知州,五品知州,四品知府,现在又变成正三品的知府,和顺天府、应天府这些高级的知府一样的品级了!
原本被清廷改名成江宁府的南京,现在又被改回南京的名字了,原江宁府衙门,换了一个牌子,变成应天府衙门。
顺天府目前还在清廷手中,等今后收回北京之后,王新宇打算把顺天府、应天府和上海府的知府品级再次提高,变成和总督一样品级的正二品,甚至是从一品大员!
位于上海城隍庙附近的上海老城区内,上海知府衙门就设在老城区,知府大人姚廷遴坐在知府衙门的客厅内,正在宴请黄宗羲、祁班孙、顾炎武和方以智等一批江南名人。
“姚府尹真是可喜可贺啊!四年前还是七品县令,今天已经升为三品知府了!”祁班孙拱了一下手道。
黄宗羲哈哈大笑:“还是纯如老弟有眼光啊!四年前王爷请你去当嘉兴同知都不去,宁可在上海当七品知县。当年好多人还嘲笑纯如老弟太傻呢,如今看来,纯如老弟才是真正的先知先觉啊!”
区区四年时间,从七品县令升为三品高官,这提升速度确实坐火箭了,姚廷遴就地升级,连衙门都没有挪动,就一路升官,确实令人羡慕。不过这姚廷遴事实上也是能人了,他出生于崇祯元年,崇祯十四年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此人很有才华,但一直没有考取功名,而且此人敢说实话。
真实历史上,范文程的第三子范承勋出任两江总督的时候,范大汉奸的儿子居然被康熙和历史学家都标榜为清正廉洁的好官,但是姚廷遴写的书里面,就真实记录了范承勋的种种劣迹,姚廷遴在他的书里面写道:范总督南下视察上海,场面豪华奢侈不必说,犒赏、礼仪却件件照收不误,县中费银五千两。海关官特备豪华游船从苏州赶到上海,摆酒于船内,演戏饮酒而去,礼金亦费五百两。做到两省总督,下僚送礼,一概全收,贪婪极矣。自称文正公之后,岂料文正公之子孙,有如是不肖哉。
姚廷遴极有才华,由于他是明朝时期浙江布政使姚永济的从孙,到了清朝的时候又担任过一段时间县吏,加上他精通医学,当年王新宇攻下浙江,急需用人,于是黄宗羲等人就推荐了此人。
虽然姚廷遴没有考取功名,但是在黄宗羲等江南士子眼中,是姚廷遴不愿意考取清廷伪朝的功名,所以就推荐了此人。
这姚廷遴也确实是一个能人,自从担任上海知县以来,城市建设工作就做得非常好,在这四年之内,上海滩上出现了一栋栋豪华的大楼,从苏州河往南,沿着黄浦江铺设了一条水泥马路,被称之为外滩。苏州河以北,沿着黄浦江,修建了大量的码头仓库,各种工厂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上海。
姚廷遴一心投入到城市规划建设中,他还亲自参与,设计了上海未来发展的蓝图,规划了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码头区等,即将修建的京沪铁路(南京到上海)也在规划之中,目前正在修建一条从闸北区通往吴淞口的铁路。
从闸北区通往吴淞口的铁路,把苏州河以北的住宅区、工业区和码头连接在一起。这条铁路可以办客运,从住宅区出来,去上班的人们能够搭乘轨道马车去工业区和码头上班;工业区生产出的货物,也能通过在这条铁路上运行的轨道马车,送往码头,装上船运送往南洋再转运去欧洲,或者漂洋过海送往对岸的美洲。
当年的土地都集中在地主士绅手中,要建设城区,建造工厂,修建铁路,建造码头仓库,城市建设要发展,这一切都需要征地。
上海滩附近的农田,因为地处水网地区,地势低洼,并不适合种植最赚钱的桑田、棉田和茶林,都是一大片的水稻田。
从明中期张居正执行一条鞭法开始,江南地区就极少生产稻谷了,当地的收入主要是以桑田和茶林为主,因为从明中期开始,农民交税缴纳的是银子,地主收租也是收银子,而土地肥沃的浙江,农业税自然也比较高。既然收税改成收银子,那么种植桑叶和茶叶这些高利润的农作物,岂不是比种植水稻更加划算?
所以说从明朝中期开始,浙江真正富裕的士绅都是依靠丝绸和茶叶的收入,而天下粮仓也从江南转移到了湖广。
地势低洼的上海滩,却不适合种植经济作物,所以当地人仍然是种植水稻为主。其实在那个年代,依靠种植水稻的江南地主,并不是那么有钱的。上海滩一带人口密集,人均土地面积并不多,很多小地主家里也就是二十亩地,真正的大地主,都在嘉兴、苏州、杭州和宁波等地。上海滩附近是以小地主为主。二十亩地租给农民,一年每亩地收成三石左右,卖给粮商也就是三两银子最多了。
农民交地租是一半,也就是上交一两半银子。
拥有二十亩水稻田的地主,一年全家的地租收入不过三十两白银。此外这些小地主都是没有功名之人,还要交二两银子的税收,只剩下二十八两。这二十八两白银的年收入,只比一名琼州军的普通小兵高一点,还不如一名小军官的收入了。
所幸的是,上海滩河网地区鱼虾资源丰富,这样那些小地主才能勉强维持家用。若是碰到灾年,那真的是地主家里都没有余粮了。
而有门路的大地主大士绅,他们不会留在这里守着没有多少收益的水稻田,而是大量兼并桑田和茶林,而且他们身上有功名,可以免税!
再加上因为清军来到江南之后,江南不少士绅被杀,大量土地落入到旗人手中。明军收复了江南之后,驱赶了旗人,很多农田于是被分配给了农民,所以江南田价从明末时期每亩二十两银子,跌到现在的五两银子。
正因为水稻田价格下跌,这也给姚廷遴征地修建城市创造了好机会。
地处长江口的上海,这座新兴城市已经超过了北京和南京,成为东方最大的城市,上海知县姚廷遴(字纯如)也水涨船高,就在上海衙门不用挪动地盘,就从七品知县,一路升为六品知州,五品知州,四品知府,现在又变成正三品的知府,和顺天府、应天府这些高级的知府一样的品级了!
原本被清廷改名成江宁府的南京,现在又被改回南京的名字了,原江宁府衙门,换了一个牌子,变成应天府衙门。
顺天府目前还在清廷手中,等今后收回北京之后,王新宇打算把顺天府、应天府和上海府的知府品级再次提高,变成和总督一样品级的正二品,甚至是从一品大员!
位于上海城隍庙附近的上海老城区内,上海知府衙门就设在老城区,知府大人姚廷遴坐在知府衙门的客厅内,正在宴请黄宗羲、祁班孙、顾炎武和方以智等一批江南名人。
“姚府尹真是可喜可贺啊!四年前还是七品县令,今天已经升为三品知府了!”祁班孙拱了一下手道。
黄宗羲哈哈大笑:“还是纯如老弟有眼光啊!四年前王爷请你去当嘉兴同知都不去,宁可在上海当七品知县。当年好多人还嘲笑纯如老弟太傻呢,如今看来,纯如老弟才是真正的先知先觉啊!”
区区四年时间,从七品县令升为三品高官,这提升速度确实坐火箭了,姚廷遴就地升级,连衙门都没有挪动,就一路升官,确实令人羡慕。不过这姚廷遴事实上也是能人了,他出生于崇祯元年,崇祯十四年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此人很有才华,但一直没有考取功名,而且此人敢说实话。
真实历史上,范文程的第三子范承勋出任两江总督的时候,范大汉奸的儿子居然被康熙和历史学家都标榜为清正廉洁的好官,但是姚廷遴写的书里面,就真实记录了范承勋的种种劣迹,姚廷遴在他的书里面写道:范总督南下视察上海,场面豪华奢侈不必说,犒赏、礼仪却件件照收不误,县中费银五千两。海关官特备豪华游船从苏州赶到上海,摆酒于船内,演戏饮酒而去,礼金亦费五百两。做到两省总督,下僚送礼,一概全收,贪婪极矣。自称文正公之后,岂料文正公之子孙,有如是不肖哉。
姚廷遴极有才华,由于他是明朝时期浙江布政使姚永济的从孙,到了清朝的时候又担任过一段时间县吏,加上他精通医学,当年王新宇攻下浙江,急需用人,于是黄宗羲等人就推荐了此人。
虽然姚廷遴没有考取功名,但是在黄宗羲等江南士子眼中,是姚廷遴不愿意考取清廷伪朝的功名,所以就推荐了此人。
这姚廷遴也确实是一个能人,自从担任上海知县以来,城市建设工作就做得非常好,在这四年之内,上海滩上出现了一栋栋豪华的大楼,从苏州河往南,沿着黄浦江铺设了一条水泥马路,被称之为外滩。苏州河以北,沿着黄浦江,修建了大量的码头仓库,各种工厂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上海。
姚廷遴一心投入到城市规划建设中,他还亲自参与,设计了上海未来发展的蓝图,规划了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码头区等,即将修建的京沪铁路(南京到上海)也在规划之中,目前正在修建一条从闸北区通往吴淞口的铁路。
从闸北区通往吴淞口的铁路,把苏州河以北的住宅区、工业区和码头连接在一起。这条铁路可以办客运,从住宅区出来,去上班的人们能够搭乘轨道马车去工业区和码头上班;工业区生产出的货物,也能通过在这条铁路上运行的轨道马车,送往码头,装上船运送往南洋再转运去欧洲,或者漂洋过海送往对岸的美洲。
当年的土地都集中在地主士绅手中,要建设城区,建造工厂,修建铁路,建造码头仓库,城市建设要发展,这一切都需要征地。
上海滩附近的农田,因为地处水网地区,地势低洼,并不适合种植最赚钱的桑田、棉田和茶林,都是一大片的水稻田。
从明中期张居正执行一条鞭法开始,江南地区就极少生产稻谷了,当地的收入主要是以桑田和茶林为主,因为从明中期开始,农民交税缴纳的是银子,地主收租也是收银子,而土地肥沃的浙江,农业税自然也比较高。既然收税改成收银子,那么种植桑叶和茶叶这些高利润的农作物,岂不是比种植水稻更加划算?
所以说从明朝中期开始,浙江真正富裕的士绅都是依靠丝绸和茶叶的收入,而天下粮仓也从江南转移到了湖广。
地势低洼的上海滩,却不适合种植经济作物,所以当地人仍然是种植水稻为主。其实在那个年代,依靠种植水稻的江南地主,并不是那么有钱的。上海滩一带人口密集,人均土地面积并不多,很多小地主家里也就是二十亩地,真正的大地主,都在嘉兴、苏州、杭州和宁波等地。上海滩附近是以小地主为主。二十亩地租给农民,一年每亩地收成三石左右,卖给粮商也就是三两银子最多了。
农民交地租是一半,也就是上交一两半银子。
拥有二十亩水稻田的地主,一年全家的地租收入不过三十两白银。此外这些小地主都是没有功名之人,还要交二两银子的税收,只剩下二十八两。这二十八两白银的年收入,只比一名琼州军的普通小兵高一点,还不如一名小军官的收入了。
所幸的是,上海滩河网地区鱼虾资源丰富,这样那些小地主才能勉强维持家用。若是碰到灾年,那真的是地主家里都没有余粮了。
而有门路的大地主大士绅,他们不会留在这里守着没有多少收益的水稻田,而是大量兼并桑田和茶林,而且他们身上有功名,可以免税!
再加上因为清军来到江南之后,江南不少士绅被杀,大量土地落入到旗人手中。明军收复了江南之后,驱赶了旗人,很多农田于是被分配给了农民,所以江南田价从明末时期每亩二十两银子,跌到现在的五两银子。
正因为水稻田价格下跌,这也给姚廷遴征地修建城市创造了好机会。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明舰队》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明舰队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