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32章 襄国的变化
目录:求生在西晋末| 作者:疯子161414| 类别:历史军事
自进入永昌元年,辽东便暗中抓紧时间布置出兵讨伐石勒的事宜,可对外却仍装出一副天下无事的样子。
除了以训练的名义将各攻击部队悄悄调至前线外,粮草、军械亦在源源不断往各地囤积。
为了防备不被石勒现,在很多情况下,辽东不得不利用夜幕进行部队调动,为此大大影响到备战任务进展。可是为了保证取得战役胜利,也只能如此。
与此同时,卫朔多次在报纸上公开表示支持天子,让外界以为辽东关注的重点依然是江东。
但是辽东这些伎俩瞒过一般人还行,想要骗过精明的石勒却有点儿困难。
最近两年辽东军没有对外扩张,让不少羯胡都放松了警惕,唯有石勒却始终对辽东抱有深深警惕。
眼下正是隆冬时节,在石勒统治下的襄国城内外,是一副白雪皑皑的样子。
由于多年来冀州不曾燃起战火,再加上石勒、张宾的确用心治理地方,倒也让襄国出现难得的兴旺之象。
其实在石勒立足襄国之前,根本就不懂得经营地方,其打仗所需军粮除一部分自给以外,大多数皆靠抢掠而来。
待石勒占据襄国,得到张宾等汉族精英辅佐之后,才改变了以往强盗式打仗风格,渐渐懂得进行了农业生产。
甚至石勒还任命了右常侍霍浩为“劝课大夫”,与他人一起“循行州郡,核定户籍,劝课农桑”。
如此经过数年努力,石勒治下农业生产虽然还比不了辽东,但也算小有成绩。
眼前的襄国城已不复刚占据时的破败,石勒耗费巨资在原有赵都建筑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和扩建。不但按周礼建宗庙社稷灵台,还营造东西官署,历数年方完成了城池建设。
当襄国城完成建设之后,石勒就将自己的族人全都搬迁到城内居住,让襄国城内的羯胡人一度高达三十万之多。
再加上其他胡虏,整座城市已完全被胡人占据,其中留在城内的晋民尚不足十万人。
襄国除了胡虏众多外,另一个明显不属于华夏的象征便是城内寺院众多,这显然是佛图澄的功劳。
佛图澄靠着神秘的神通手段,嬴得了石勒信任,被其当国师供养,于是襄国和邺城两地佛寺骤增,和尚云集。
当今襄国繁华如斯,生活着好几十万人口,包括汉、羯、匈奴、鲜卑、氐、羌等各族人,甚至在大街上还能见到深目高鼻卷头并拉着骆驼的康居商人。
积雪覆盖在修葺一新的街道与城池上,因为刚过完春节之故,街道上行人明显比以往多了一些,若是仔细观察就会现,大多数民众行走方向赫然是城内最大的寺庙。
石勒没有因佛图澄北上辽东而迁怒于佛教,反而在张宾的建议下,重新招揽了新的僧人,以取信于佛教信徒。并不是石勒宽宏大量,而是因为羯族大部分人都信仰了佛教,若石勒敢强行压制佛教,很有可能引不可预测的动乱。
但不管怎样,两年来,经过石勒不断努力,襄国实力有所增加,并走出青州之败的阴影,各地民生逐渐得到恢复。
唯一美中不足的便是当地商旅较少,大多数商队更多的选择了去长安、晋阳或者蓟城等辽东治下进行交易。
但是谁也不能否认,石勒通过减少赋税,赈济灾民,还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襄国城内汉胡之间的对立,甚至还有不少数典忘祖之辈为石勒歌功颂德,称其为乱世英主。
此刻,在襄国城主干道旁的一家酒楼上,两名客人正凭窗而坐。其中一个是汉人儒生打扮,其头已花白,虽然眼睛看起来炯炯有神,但神色之间难掩疲惫,在汉人儒生对面则是个深目高鼻的胡虏。
两个人盯着窗外街景看个不停,其中汉人儒生看着街道上来往寥寥的商旅,叹息一声道:“主公,自辽东崛起使得每年来往襄国、邺城两地的商队锐减不少,这个月的税收恐怕又要下降不少,都是宾无能,无力为主公分忧。”
这个汉人儒生非是旁人,正是石勒麾下的谋主——张宾张孟孙。
而坐在其对面的中年胡人,则正是大名鼎鼎的中原霸主——羯胡石勒。
近年来随着辽东商业逐渐繁荣,再加上辽东对襄国的刻意封锁,导致进入襄国的商旅日益减少,让羯胡征收的税赋大幅度减少,大大影响到襄国财政收入。
面对襄国商旅不兴,连张宾、夔安、程遐等大才都束手无策,石勒自然也无能为力,只能一边看着冷冷清清的街道愁眉不展,一边对辽东暗骂不已。
石勒望着张宾几乎快要完全变白的头和那一脸的疲倦之色,不禁有些心疼道:“孟孙,你千万要保重自己身体啊!我襄国大业可不能没有先生的保驾护航。”
石勒的眼前总是一幕幕回放着张宾协助他建立霸业的情景:从张宾提剑军门大呼请见开始来投奔,期初未受到重视,到屡次建议百百中而成为石勒智囊团的谋主。真是“机不虚,算无遗策”。
毫不夸张地说,成就石勒基业的奠基人,张宾的功劳是最大的。
历史上张宾真是对石勒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担任右长史、大执法,封濮阳侯之后,他官高爵显,位冠僚,却又时时处处谦虚谨慎,虚怀若谷,始终保持低调,从不拉帮结派,在朝堂则直言敢谏,言必有中。
看着石勒真心关心自己的样子,要说张宾不感动绝不可能,有那么一瞬间他差点儿要对石勒和盘托出。好在关键时刻理智战胜了感情,走到今天这一步,石勒无法回头,张宾又何尝不是呢?
“臣多谢主公关心,唉,若是不能解决商旅问题,襄国与辽东之间差距会越来越大。”
石勒突然颓废道:“莫非天命真不在勒?自卫朔崛起辽东,我襄国便处处不利,不但在军事上被辽东死死压制,眼下更是连民生展上也远远落后于辽东,日后辽东军一旦倾力南下,襄国拿什么来抵抗?”
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羯族王者,此时脸上浮现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态。每当石勒想起是自己大意放弃幽州,给了卫朔崛起的机会,悔恨就会充满全身,痛彻心扉。
但石勒毕竟是一代枭雄,不过一会儿功夫便将颓废、伤感全都驱散,重新又变成那个人人畏惧的羯胡王者。
“近来辽东平静的有些诡异,我总是担心辽东会突然动袭击。襄国虽然在河北一线布置了三十万大军,但我这心里总是感到不安,若是能再抽调些兵力到冀州一线就好了。”
张宾闻言,心中一动道:“主公不必懊恼,辽东虽强并非无可匹敌。原本襄国因南北皆是强敌,需要分别驻重兵把守。但眼下江东内部将有内乱爆,主公完全可将淮南一线兵力调至中原、河北,以加强两地兵力。”
“江东真的要乱了?”
石勒顿时兴奋了,虽说自淮南大战之后襄国与江东之间一直相安无事,但彼此双方都很清楚,这不是真正的和平。谁也不敢保证,未来辽东军南下时,江东不会北上趁火打劫?
为了以防万一,石勒甚至在淮南留下十万大军驻守。
可如果江东此时陷入内乱,石勒不但不用再担心南方被江东偷袭,甚至还能调淮南大军北上支援河北、中原。若是石勒想孤注一掷的话,完全可集中兵力先行对辽东动攻击。
石勒笑了笑,拉着张宾的手亲热道:“我有孟孙相助,又何惧什么辽东?”(未完待续。)8
</br>
除了以训练的名义将各攻击部队悄悄调至前线外,粮草、军械亦在源源不断往各地囤积。
为了防备不被石勒现,在很多情况下,辽东不得不利用夜幕进行部队调动,为此大大影响到备战任务进展。可是为了保证取得战役胜利,也只能如此。
与此同时,卫朔多次在报纸上公开表示支持天子,让外界以为辽东关注的重点依然是江东。
但是辽东这些伎俩瞒过一般人还行,想要骗过精明的石勒却有点儿困难。
最近两年辽东军没有对外扩张,让不少羯胡都放松了警惕,唯有石勒却始终对辽东抱有深深警惕。
眼下正是隆冬时节,在石勒统治下的襄国城内外,是一副白雪皑皑的样子。
由于多年来冀州不曾燃起战火,再加上石勒、张宾的确用心治理地方,倒也让襄国出现难得的兴旺之象。
其实在石勒立足襄国之前,根本就不懂得经营地方,其打仗所需军粮除一部分自给以外,大多数皆靠抢掠而来。
待石勒占据襄国,得到张宾等汉族精英辅佐之后,才改变了以往强盗式打仗风格,渐渐懂得进行了农业生产。
甚至石勒还任命了右常侍霍浩为“劝课大夫”,与他人一起“循行州郡,核定户籍,劝课农桑”。
如此经过数年努力,石勒治下农业生产虽然还比不了辽东,但也算小有成绩。
眼前的襄国城已不复刚占据时的破败,石勒耗费巨资在原有赵都建筑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和扩建。不但按周礼建宗庙社稷灵台,还营造东西官署,历数年方完成了城池建设。
当襄国城完成建设之后,石勒就将自己的族人全都搬迁到城内居住,让襄国城内的羯胡人一度高达三十万之多。
再加上其他胡虏,整座城市已完全被胡人占据,其中留在城内的晋民尚不足十万人。
襄国除了胡虏众多外,另一个明显不属于华夏的象征便是城内寺院众多,这显然是佛图澄的功劳。
佛图澄靠着神秘的神通手段,嬴得了石勒信任,被其当国师供养,于是襄国和邺城两地佛寺骤增,和尚云集。
当今襄国繁华如斯,生活着好几十万人口,包括汉、羯、匈奴、鲜卑、氐、羌等各族人,甚至在大街上还能见到深目高鼻卷头并拉着骆驼的康居商人。
积雪覆盖在修葺一新的街道与城池上,因为刚过完春节之故,街道上行人明显比以往多了一些,若是仔细观察就会现,大多数民众行走方向赫然是城内最大的寺庙。
石勒没有因佛图澄北上辽东而迁怒于佛教,反而在张宾的建议下,重新招揽了新的僧人,以取信于佛教信徒。并不是石勒宽宏大量,而是因为羯族大部分人都信仰了佛教,若石勒敢强行压制佛教,很有可能引不可预测的动乱。
但不管怎样,两年来,经过石勒不断努力,襄国实力有所增加,并走出青州之败的阴影,各地民生逐渐得到恢复。
唯一美中不足的便是当地商旅较少,大多数商队更多的选择了去长安、晋阳或者蓟城等辽东治下进行交易。
但是谁也不能否认,石勒通过减少赋税,赈济灾民,还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襄国城内汉胡之间的对立,甚至还有不少数典忘祖之辈为石勒歌功颂德,称其为乱世英主。
此刻,在襄国城主干道旁的一家酒楼上,两名客人正凭窗而坐。其中一个是汉人儒生打扮,其头已花白,虽然眼睛看起来炯炯有神,但神色之间难掩疲惫,在汉人儒生对面则是个深目高鼻的胡虏。
两个人盯着窗外街景看个不停,其中汉人儒生看着街道上来往寥寥的商旅,叹息一声道:“主公,自辽东崛起使得每年来往襄国、邺城两地的商队锐减不少,这个月的税收恐怕又要下降不少,都是宾无能,无力为主公分忧。”
这个汉人儒生非是旁人,正是石勒麾下的谋主——张宾张孟孙。
而坐在其对面的中年胡人,则正是大名鼎鼎的中原霸主——羯胡石勒。
近年来随着辽东商业逐渐繁荣,再加上辽东对襄国的刻意封锁,导致进入襄国的商旅日益减少,让羯胡征收的税赋大幅度减少,大大影响到襄国财政收入。
面对襄国商旅不兴,连张宾、夔安、程遐等大才都束手无策,石勒自然也无能为力,只能一边看着冷冷清清的街道愁眉不展,一边对辽东暗骂不已。
石勒望着张宾几乎快要完全变白的头和那一脸的疲倦之色,不禁有些心疼道:“孟孙,你千万要保重自己身体啊!我襄国大业可不能没有先生的保驾护航。”
石勒的眼前总是一幕幕回放着张宾协助他建立霸业的情景:从张宾提剑军门大呼请见开始来投奔,期初未受到重视,到屡次建议百百中而成为石勒智囊团的谋主。真是“机不虚,算无遗策”。
毫不夸张地说,成就石勒基业的奠基人,张宾的功劳是最大的。
历史上张宾真是对石勒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担任右长史、大执法,封濮阳侯之后,他官高爵显,位冠僚,却又时时处处谦虚谨慎,虚怀若谷,始终保持低调,从不拉帮结派,在朝堂则直言敢谏,言必有中。
看着石勒真心关心自己的样子,要说张宾不感动绝不可能,有那么一瞬间他差点儿要对石勒和盘托出。好在关键时刻理智战胜了感情,走到今天这一步,石勒无法回头,张宾又何尝不是呢?
“臣多谢主公关心,唉,若是不能解决商旅问题,襄国与辽东之间差距会越来越大。”
石勒突然颓废道:“莫非天命真不在勒?自卫朔崛起辽东,我襄国便处处不利,不但在军事上被辽东死死压制,眼下更是连民生展上也远远落后于辽东,日后辽东军一旦倾力南下,襄国拿什么来抵抗?”
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羯族王者,此时脸上浮现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态。每当石勒想起是自己大意放弃幽州,给了卫朔崛起的机会,悔恨就会充满全身,痛彻心扉。
但石勒毕竟是一代枭雄,不过一会儿功夫便将颓废、伤感全都驱散,重新又变成那个人人畏惧的羯胡王者。
“近来辽东平静的有些诡异,我总是担心辽东会突然动袭击。襄国虽然在河北一线布置了三十万大军,但我这心里总是感到不安,若是能再抽调些兵力到冀州一线就好了。”
张宾闻言,心中一动道:“主公不必懊恼,辽东虽强并非无可匹敌。原本襄国因南北皆是强敌,需要分别驻重兵把守。但眼下江东内部将有内乱爆,主公完全可将淮南一线兵力调至中原、河北,以加强两地兵力。”
“江东真的要乱了?”
石勒顿时兴奋了,虽说自淮南大战之后襄国与江东之间一直相安无事,但彼此双方都很清楚,这不是真正的和平。谁也不敢保证,未来辽东军南下时,江东不会北上趁火打劫?
为了以防万一,石勒甚至在淮南留下十万大军驻守。
可如果江东此时陷入内乱,石勒不但不用再担心南方被江东偷袭,甚至还能调淮南大军北上支援河北、中原。若是石勒想孤注一掷的话,完全可集中兵力先行对辽东动攻击。
石勒笑了笑,拉着张宾的手亲热道:“我有孟孙相助,又何惧什么辽东?”(未完待续。)8
</br>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求生在西晋末》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求生在西晋末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