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三十五章 各自打算
目录:重回明末当皇帝| 作者:霰雪鸟| 类别:历史军事
台中城失陷的消息两天之后终于传到了台南,城破的时候清军在城中大肆屠杀,将城中的伤兵和家属以及后勤医务人员全部杀死了,包括营长连华在内的五百名士兵除一人送信外出,三人成功突围之外,全部牺牲,这也是中华军建军以来遭受的最惨重的伤亡了,而且是成建制的伤亡。
局面开始变得对中华军不利起来,台中城的位置十分的关键,他阻隔了基隆和台南陆上的联系,这个时候被清军占领之后,中华军只能走海路或者绕道从台东走,这样一来消息的传播就便的要迟滞一些,除非出动铁甲舰在这两座城市之间来回航行,用以交换消息,但是五艘铁甲舰都是中华军的主要战力,一旦用于其他用途只怕是对整个台南的防御起到不利的影响。
王佐才已经从基隆回来了两天了,就在他回来之后的一天,台中城失陷的消息传到了台南,整个中华军中都沉浸在一种悲伤和愤怒的气氛当中,走在大街上的感觉都是十分的压抑,王佐才叹了一口气,台中城这个地方当初要么直接放弃,要么派重兵防守,只派了五百人,距离基隆和台南都太远,两地来不及驰援,自然是立足不稳了。
“将军,他来了。”项玉的亲兵这个时候走了进来,轻声说道。
项玉停下了笔,对自己写下的这些歪歪扭扭的字感到很不满意,他叹了一口气,看来还是要让何安帮忙抄写了。
“带他进来!”他头也没抬,应了一声,低头似乎还在研究自己的字写不好的原因。
很快,士兵便带进来一人。这人正是王佐才,士兵将人带进来之后行了一礼便退出去了,王佐才连忙站得笔直行了一个军礼:“将军!”
“嗯,没事不要搞的那么严肃,坐吧!”项玉摆了摆手,见他神情严肃于是说道。
“是!”王佐才将椅子挪动到右边坐了下来。这个动作被项玉看在了眼中,古时候有文左武右这个说法,在以左为尊的时候这个中站位很形象的说明了文臣的地位要高于武将,不过在中华帝国里面并不实行这一套,不过人们多年来耳濡目染养成的习惯显然不是短时间之内就能够改变的。
“今天叫你来时想听一听你的汇报,这是你写的作战报告吧!”项玉举起了一份报告,正是之前王佐才上交上去的那一份作战报告。
“是末将写的,战斗的整个经过已经末将的总结都在里面。”王佐才一眼就认出了自己的笔迹,他心里有点点忐忑。项玉难道是专程为这件事情叫他过来的,难道是有什么不对的吗?
“不要紧张,不是叫你过来责罚你的!”项玉看到了他的神情的变化,于是笑道:“其实我对你的报告比较满意,你的总结做的很详细,比如说你在这里面说我们可以对清军也采用这样的战术,我想了一个词,嗯。就叫做奇袭捕捉。”
“我们可以集中两到三艘铁甲舰,在某一个地点和清军打几场强度有限的战斗。用我们战舰的优越性能,消耗清军的有生力量,这只是一个大方向,但是具体的战术我这个时候还没有想得太完善,因此便让人将你请过来了,我们来研究一下。看看这样的一个作战思路应该如何进行下去。”项玉进一步解释道。
三天之后,一艘全新的铁甲舰从台湾城北部的航道驶出了大海湾,这艘铁甲舰向东行驶了一段路程之后调头北上了。
这个时候在澎湖岛上,施琅正在训斥手下的几位将领,主要是吴英和汪明两人。这一次布下了天罗地网竟然还是一无所获,弹药消耗人力消耗颇巨,却没能留下对方,这简直就是清军的耻辱,更何况这还是在数万名士兵的眼皮子底下让敌人一艘孤零零的舰船給逃了,这对于军队的士气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士兵们见识了敌舰的威力之后日后对敌决战只怕是会留有阴影。
不过这几人好歹还不算是一事无成,至少将台中城给拔下来了,歼敌五百余人不说,还缴获了大批的武器装备,这让施琅的心情稍稍的好转一点。
他扫了一眼下面站着的三人,吴英和汪明脸上都极为忐忑似是十分害怕,只有董义神色镇定,显得气定神闲。
他一见之下就明白了,于是开口说道:“吴英、汪明,你们二人奉我将令,此次作战不力,未能完成本将交给你们的任务,原应重重责罚才是,但是眼下大敌当前,军心不稳,你二人之过本将暂且记下,待日后看你二人在战场上的表现再做定夺,你们两个服是不服?”
二人一听施琅这话,心知他所说的暂且记下就是放过他们一马,心里庆幸不已,这个时候自然连连称是,不敢顶犟。
施琅又看了董义一眼:“董将军陷城有功,本将自当为你上奏朝廷,奏请天子予以奖赏,还望你再加再励,莫要辜负了本将的一番心意。”
“多谢将军抬爱,末将誓死为朝廷效力,必当竭诚以报将军之恩情。”董义的这个时候连忙表达中心,他明白官大一级压死人的道理,施琅这人虽然耿直,但是好话多说总不是错。
施琅露出欣慰的表情,他对董义的表现还是比较满意的,“好了,本将要处理公务了,你们暂且退下吧。”
施琅挥了挥手,三人便退出帐外了。
清军这个时候攻下了台中城,这座城市对于清军来说同样很重要,所以董义请命率军驻扎,其实眼下军中能够调度的人不太多,施琅除了手底下的这些个部将之外,还有一支协从军,也就是清军的八旗兵,这些但是满人素来瞧不起汉人,所以调动起来不仅不方便,反而容易引起军中的摩擦,更有可能会对自己的权力形成掣肘,所以施琅从不打算动用他们。
眼下清廷赋予四万将士给他调度,粮食军饷一应俱全,这看起来是极大的信任,实际上施琅知道自己的处境十分危险,满人部族人少,对人多势众的汉人一直十分忌惮,他手中掌握着全国最为强大的一支水军,用的好是国之利器,用的不好危害会更大,所以施琅每一步都小心翼翼,每一天都将自己的所有行动让手底下的曹文书记录下来,上奏给朝廷,这是为了减轻朝廷的疑虑,好让朝堂上的那些人至少知道自己每天的动态,不然的话他上面没人,一有个风吹草动就可能直接将他现在拥有的一切给吹没了。
实际上在原来的历史上,直到康熙亲政多年之后,施琅才被委以重任,那时候康熙大权在握,身边也没有掣肘,朝堂里面也没有权臣干政,所以施琅的处境比较安全,康熙帝并不担心他会举兵反叛,因为难以成事。
但是眼下三番尚在,朝堂里面众人争权夺利,斗争不断,他这么一个汉臣还是个降臣,一不小心就会遭人暗算,不得不小心翼翼。
清军在攻下台中之后,将城中缴获的七八门火炮和一百多杆火枪运送到了澎湖岛上,这些事之前中华军的武器,经过他们的试用之后,发现不论是火枪还是火炮其射程和威力都比清军自己装备的要厉害得多,这引起了施琅的注意,他早在之前的海峡之争的时候,就对中华军海军舰船上面的火炮极有兴趣,根据清军的战报,敌人的火炮的射程犹在红衣大炮之上,炮声惊天动地,弹丸隔着五六里仍可击穿甲板,威力可见一斑。
这些火炮除了留下一门用以研究之外,剩下的全都被送交给朝廷,以表奏战功。
除了火炮之外,送来的一百多支火枪全都被施琅自己给留下来了,满人对于火炮比较有兴趣,对于火枪普遍都是兴趣缺缺,这和他们的实战经历有关,在之前和明军的大战之中,明军的火器的表现实在是乏善可陈,使得清军以为火枪不堪重用,所以自认为骑射无敌,便不把心思放在火枪上面了。
这些火枪显然要比这些火炮更令施琅感兴趣,原因就在于这些火枪的射程极远,比清军自己使用的火绳枪的射程要远至少四倍,这个结果让所有人都忍不住咂舌,如果敌人全部都是装备的这种火枪,那么他们在战场上将要取得绝对的射程优势,在很远的距离上面就能够对清军造成严重的杀伤,有人联想到八旗军的铁骑,在四五百米的距离上面,这些火枪就能够打击到骑兵,如果采取三段射的话,他们甚至可以完全压制住八旗骑兵的冲击,这让人简直无法相信。
不过令施琅稍感遗憾的是,清军中间随军的工匠们在具体的看过了这些火枪的结构之后,纷纷表示依靠目前军中的冶炼和制造水平,这些火枪都无法仿制,甚至不能进行修理,更为尴尬的是,这些火枪使用的子弹都是后装填的定装子弹,并且附有弹壳,这些子弹工匠们也制造不出来,因此有限的子弹打完之后这些火枪将变得毫无用处。
施琅心里连连叹息,这么好的装备可惜清军这边不能自己制造,不能全面的装备给部队,而敌军说不定已经普及了这种武器,那么在战场之上,敌军能够很轻易的取得火力上的优势了。
一想到这里,他又觉得自己制定的作战计划似乎是不太可行,这个时候在了解到了对方的武器装备的水平之后,先前的作战计划看来有必要进行修改了。(未完待续。)
局面开始变得对中华军不利起来,台中城的位置十分的关键,他阻隔了基隆和台南陆上的联系,这个时候被清军占领之后,中华军只能走海路或者绕道从台东走,这样一来消息的传播就便的要迟滞一些,除非出动铁甲舰在这两座城市之间来回航行,用以交换消息,但是五艘铁甲舰都是中华军的主要战力,一旦用于其他用途只怕是对整个台南的防御起到不利的影响。
王佐才已经从基隆回来了两天了,就在他回来之后的一天,台中城失陷的消息传到了台南,整个中华军中都沉浸在一种悲伤和愤怒的气氛当中,走在大街上的感觉都是十分的压抑,王佐才叹了一口气,台中城这个地方当初要么直接放弃,要么派重兵防守,只派了五百人,距离基隆和台南都太远,两地来不及驰援,自然是立足不稳了。
“将军,他来了。”项玉的亲兵这个时候走了进来,轻声说道。
项玉停下了笔,对自己写下的这些歪歪扭扭的字感到很不满意,他叹了一口气,看来还是要让何安帮忙抄写了。
“带他进来!”他头也没抬,应了一声,低头似乎还在研究自己的字写不好的原因。
很快,士兵便带进来一人。这人正是王佐才,士兵将人带进来之后行了一礼便退出去了,王佐才连忙站得笔直行了一个军礼:“将军!”
“嗯,没事不要搞的那么严肃,坐吧!”项玉摆了摆手,见他神情严肃于是说道。
“是!”王佐才将椅子挪动到右边坐了下来。这个动作被项玉看在了眼中,古时候有文左武右这个说法,在以左为尊的时候这个中站位很形象的说明了文臣的地位要高于武将,不过在中华帝国里面并不实行这一套,不过人们多年来耳濡目染养成的习惯显然不是短时间之内就能够改变的。
“今天叫你来时想听一听你的汇报,这是你写的作战报告吧!”项玉举起了一份报告,正是之前王佐才上交上去的那一份作战报告。
“是末将写的,战斗的整个经过已经末将的总结都在里面。”王佐才一眼就认出了自己的笔迹,他心里有点点忐忑。项玉难道是专程为这件事情叫他过来的,难道是有什么不对的吗?
“不要紧张,不是叫你过来责罚你的!”项玉看到了他的神情的变化,于是笑道:“其实我对你的报告比较满意,你的总结做的很详细,比如说你在这里面说我们可以对清军也采用这样的战术,我想了一个词,嗯。就叫做奇袭捕捉。”
“我们可以集中两到三艘铁甲舰,在某一个地点和清军打几场强度有限的战斗。用我们战舰的优越性能,消耗清军的有生力量,这只是一个大方向,但是具体的战术我这个时候还没有想得太完善,因此便让人将你请过来了,我们来研究一下。看看这样的一个作战思路应该如何进行下去。”项玉进一步解释道。
三天之后,一艘全新的铁甲舰从台湾城北部的航道驶出了大海湾,这艘铁甲舰向东行驶了一段路程之后调头北上了。
这个时候在澎湖岛上,施琅正在训斥手下的几位将领,主要是吴英和汪明两人。这一次布下了天罗地网竟然还是一无所获,弹药消耗人力消耗颇巨,却没能留下对方,这简直就是清军的耻辱,更何况这还是在数万名士兵的眼皮子底下让敌人一艘孤零零的舰船給逃了,这对于军队的士气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士兵们见识了敌舰的威力之后日后对敌决战只怕是会留有阴影。
不过这几人好歹还不算是一事无成,至少将台中城给拔下来了,歼敌五百余人不说,还缴获了大批的武器装备,这让施琅的心情稍稍的好转一点。
他扫了一眼下面站着的三人,吴英和汪明脸上都极为忐忑似是十分害怕,只有董义神色镇定,显得气定神闲。
他一见之下就明白了,于是开口说道:“吴英、汪明,你们二人奉我将令,此次作战不力,未能完成本将交给你们的任务,原应重重责罚才是,但是眼下大敌当前,军心不稳,你二人之过本将暂且记下,待日后看你二人在战场上的表现再做定夺,你们两个服是不服?”
二人一听施琅这话,心知他所说的暂且记下就是放过他们一马,心里庆幸不已,这个时候自然连连称是,不敢顶犟。
施琅又看了董义一眼:“董将军陷城有功,本将自当为你上奏朝廷,奏请天子予以奖赏,还望你再加再励,莫要辜负了本将的一番心意。”
“多谢将军抬爱,末将誓死为朝廷效力,必当竭诚以报将军之恩情。”董义的这个时候连忙表达中心,他明白官大一级压死人的道理,施琅这人虽然耿直,但是好话多说总不是错。
施琅露出欣慰的表情,他对董义的表现还是比较满意的,“好了,本将要处理公务了,你们暂且退下吧。”
施琅挥了挥手,三人便退出帐外了。
清军这个时候攻下了台中城,这座城市对于清军来说同样很重要,所以董义请命率军驻扎,其实眼下军中能够调度的人不太多,施琅除了手底下的这些个部将之外,还有一支协从军,也就是清军的八旗兵,这些但是满人素来瞧不起汉人,所以调动起来不仅不方便,反而容易引起军中的摩擦,更有可能会对自己的权力形成掣肘,所以施琅从不打算动用他们。
眼下清廷赋予四万将士给他调度,粮食军饷一应俱全,这看起来是极大的信任,实际上施琅知道自己的处境十分危险,满人部族人少,对人多势众的汉人一直十分忌惮,他手中掌握着全国最为强大的一支水军,用的好是国之利器,用的不好危害会更大,所以施琅每一步都小心翼翼,每一天都将自己的所有行动让手底下的曹文书记录下来,上奏给朝廷,这是为了减轻朝廷的疑虑,好让朝堂上的那些人至少知道自己每天的动态,不然的话他上面没人,一有个风吹草动就可能直接将他现在拥有的一切给吹没了。
实际上在原来的历史上,直到康熙亲政多年之后,施琅才被委以重任,那时候康熙大权在握,身边也没有掣肘,朝堂里面也没有权臣干政,所以施琅的处境比较安全,康熙帝并不担心他会举兵反叛,因为难以成事。
但是眼下三番尚在,朝堂里面众人争权夺利,斗争不断,他这么一个汉臣还是个降臣,一不小心就会遭人暗算,不得不小心翼翼。
清军在攻下台中之后,将城中缴获的七八门火炮和一百多杆火枪运送到了澎湖岛上,这些事之前中华军的武器,经过他们的试用之后,发现不论是火枪还是火炮其射程和威力都比清军自己装备的要厉害得多,这引起了施琅的注意,他早在之前的海峡之争的时候,就对中华军海军舰船上面的火炮极有兴趣,根据清军的战报,敌人的火炮的射程犹在红衣大炮之上,炮声惊天动地,弹丸隔着五六里仍可击穿甲板,威力可见一斑。
这些火炮除了留下一门用以研究之外,剩下的全都被送交给朝廷,以表奏战功。
除了火炮之外,送来的一百多支火枪全都被施琅自己给留下来了,满人对于火炮比较有兴趣,对于火枪普遍都是兴趣缺缺,这和他们的实战经历有关,在之前和明军的大战之中,明军的火器的表现实在是乏善可陈,使得清军以为火枪不堪重用,所以自认为骑射无敌,便不把心思放在火枪上面了。
这些火枪显然要比这些火炮更令施琅感兴趣,原因就在于这些火枪的射程极远,比清军自己使用的火绳枪的射程要远至少四倍,这个结果让所有人都忍不住咂舌,如果敌人全部都是装备的这种火枪,那么他们在战场上将要取得绝对的射程优势,在很远的距离上面就能够对清军造成严重的杀伤,有人联想到八旗军的铁骑,在四五百米的距离上面,这些火枪就能够打击到骑兵,如果采取三段射的话,他们甚至可以完全压制住八旗骑兵的冲击,这让人简直无法相信。
不过令施琅稍感遗憾的是,清军中间随军的工匠们在具体的看过了这些火枪的结构之后,纷纷表示依靠目前军中的冶炼和制造水平,这些火枪都无法仿制,甚至不能进行修理,更为尴尬的是,这些火枪使用的子弹都是后装填的定装子弹,并且附有弹壳,这些子弹工匠们也制造不出来,因此有限的子弹打完之后这些火枪将变得毫无用处。
施琅心里连连叹息,这么好的装备可惜清军这边不能自己制造,不能全面的装备给部队,而敌军说不定已经普及了这种武器,那么在战场之上,敌军能够很轻易的取得火力上的优势了。
一想到这里,他又觉得自己制定的作战计划似乎是不太可行,这个时候在了解到了对方的武器装备的水平之后,先前的作战计划看来有必要进行修改了。(未完待续。)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重回明末当皇帝》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重回明末当皇帝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