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4章 谁当主考官
目录:权掌大宋| 作者:晚来鱼词| 类别:历史军事
刘沆突然把话题给牵扯到晏几道身上了,很明显他是想刺激晏殊。
晏殊最是钟爱自己的这个小儿子,要是他真能在十四岁也考中进士,二晏之名怕是要流传下去了。
刘沆说完这话,晏几道淡然一笑,他人虽小,但刘沆的意图他还是看得出来的。
“刘大人竟然知道晚辈,晚辈真是有些受宠若惊,至于刘大人说的晚辈十四岁中进士一事,这可不是我们在这里说说就能成的,毕竟如今的考卷可都是糊名的。”
科举考试从隋唐开始,到宋朝的时候实行糊名制,甚至还要誊写,一些权贵之地甚至还要另外加考一场,以免出现舞弊的事情发生。
在中国历史上,科举考试最为公正的应该就要数宋了,明朝虽然也很公正,但明朝的党争实在太厉害,皇帝的权力京城被那些阁老给争夺,因此科举并不算特别的公平。
相反,宋朝是文人治国,对于文人很重视,为了拉拢读书人的心,让谁只要有才情就能当官,抛却身份地位之别,宋朝的科举一般情况下都是很公正的。
不过晏几道说这话的意思可不是想说糊名制,他真正的意思只是警告。
刘沆是个聪明人,听到晏几道的话后顿时就吃了一惊,他没有想到晏几道小小年纪竟然能说出这话来,他听得明白,晏几道其实是想说这中不中进士应该是皇上决定的,他们怎么能做主,他刘沆刚才说那话是有些逾越的。
不过刘沆却假装听不明白,笑道:“糊名虽糊名,但这也难以掩盖晏贤侄的才华不是?”
说到这里,刘沆笑了兄:“明天的早朝只怕圣上就要开始讨论这事了,一天自然很难讨论下来,晏大人若是有意。可要尽早通知晚辈,告辞。”
春风轻柔,木叶清脆,刘沆说完这话之后就离开了,晏殊直到刘沆离开之后,才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旁边的晏几道见此,道:“爹爹不必为儿子担心,儿子自信能够在今年拿个进士回来,就算没有那刘沆的帮助,也一定能。”
少年当不畏虎。少年当有霸气,当自信,晏殊觉得自己的儿子能这样很不错,只不过朝堂上的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若是他没有入过官场,他可能还会认同晏几道说的这些,还会觉得只要有才就一定能够中进士,可他入了官场,看过太多悲欢离合,也自然懂得凡事不是说你有才就行的。
比如说前两年当了一个小官。但很快就致仕的柳永柳三变,他的才情是他晏殊见过的最好的,就连他都不敢说自己写的词一定能超过柳永写的。
可就是这么一个有才情的人,却偏偏是仕途上走的不顺。很多年前考试,屡试不第,还被皇上批了个什么且填词去,以至于到了年老才终于混了个小官当当。
柳永的才情很高。可他就能轻易考中进士吗?
在晏殊的心里,他对自己的儿子是没有多少信心的,毕竟他才十四岁。今年来京城的考生可能很多,而今年的情况跟他十四岁那年的情况又有不同。
晏殊当年十四岁中进士不假,但却是赐进士,当年他只是因为词写的好才被赐了进士,像什么进士科的那些诗赋文章之类的,他根本就没有写。
可今年不行,自己的儿子想要中进士,就必须进士考。
想到这些,晏殊的心里多少已经有了决定。
--------------------------------------------
次日早朝,因为大家都知道是主考官之争的日子,所以大臣上了大殿之后,都显得十分紧张,不时的想要向三位皇子那边瞄上一眼。
自从三位皇子被封王后,他们已经有资格来上早朝了,所以在早朝上,三人的表现很是受人关注。
赵祯将主考官的事情提上来后,刘沆立马就站出来推荐了晏殊,昨天他回到府上没多久,就立马得到了晏殊的回信,晏殊的回信有点快,这让他很吃惊,不过这也正说明他们之前的猜测是对的,晏殊对于自己的这个小儿子是寄予了厚望的。
“圣上,臣推荐晏殊晏大人,晏大人虽然已经致仕,但仍旧老当益壮,而且他是我大宋难得的神童,若是能让他来当主考官,必定能为我大宋选拔出不少人才来。”
刘沆此言一出,众人顿时一惊,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刘沆会拉拢到晏殊,他们很奇怪,一向比泥鳅还滑的晏殊怎么会参与党争?
他要是要争这个主考官,其他人怕是没有希望。
众所周知,晏殊在朝中的名声很好,才情很高,高的是很多人都难以企及的,至少赵渊支持的冯才在晏殊跟前是差了一截的。
不过就算差了一截,他们该推荐还是要推荐的。
就在刘沆推荐晏殊之后,庞吉立马就站了出来的,道:“圣上,臣推荐冯才冯大人,冯大人才情不输,才真的是老当益壮。”
“庞太师,你所说的老当益壮可是有特指,我可听说这冯大人都七十多了啊。”刘沆当仁不让,话语之中颇有攻击性,显然在是讽刺冯才七十多少每晚必御一女的事情。
庞吉眉头微凝,对刘沆这种揭人短处的行为很是不耻,因此很不客气的就斗了起来。
“刘大人,晏大人虽然比冯才年轻,但他毕竟已经不在朝为官了,让他来当主考官恐怕不合适吧?而且我听说最近晏大人的身子骨不是很好,只能在府上陪自己的儿孙了吧。”
“………………”
刘沆和庞吉之前就有过矛盾,此时因为主考官的事情,皆是谁都不让,顿时在朝堂上争了个不休,但赵沐等人却显得很平静,他们很清楚,想要争取主考官的职位,这样争吵是绝对不行的,要拿出让人无可反驳的证据才行。
或者说,主考官必须有他能让人信服的本事才行。
赵祯见刘沆和庞吉又吵上了,眉头微凝,心里大是厌恶,一声高喝后,道:“肃静,朝堂之上这般争吵成何体统。”
刘沆和庞吉两人顿时停了下来,赵祯满意的点点头,望着群臣问道:“诸位爱卿可还有谁要推荐?”(未完待续。)
晏殊最是钟爱自己的这个小儿子,要是他真能在十四岁也考中进士,二晏之名怕是要流传下去了。
刘沆说完这话,晏几道淡然一笑,他人虽小,但刘沆的意图他还是看得出来的。
“刘大人竟然知道晚辈,晚辈真是有些受宠若惊,至于刘大人说的晚辈十四岁中进士一事,这可不是我们在这里说说就能成的,毕竟如今的考卷可都是糊名的。”
科举考试从隋唐开始,到宋朝的时候实行糊名制,甚至还要誊写,一些权贵之地甚至还要另外加考一场,以免出现舞弊的事情发生。
在中国历史上,科举考试最为公正的应该就要数宋了,明朝虽然也很公正,但明朝的党争实在太厉害,皇帝的权力京城被那些阁老给争夺,因此科举并不算特别的公平。
相反,宋朝是文人治国,对于文人很重视,为了拉拢读书人的心,让谁只要有才情就能当官,抛却身份地位之别,宋朝的科举一般情况下都是很公正的。
不过晏几道说这话的意思可不是想说糊名制,他真正的意思只是警告。
刘沆是个聪明人,听到晏几道的话后顿时就吃了一惊,他没有想到晏几道小小年纪竟然能说出这话来,他听得明白,晏几道其实是想说这中不中进士应该是皇上决定的,他们怎么能做主,他刘沆刚才说那话是有些逾越的。
不过刘沆却假装听不明白,笑道:“糊名虽糊名,但这也难以掩盖晏贤侄的才华不是?”
说到这里,刘沆笑了兄:“明天的早朝只怕圣上就要开始讨论这事了,一天自然很难讨论下来,晏大人若是有意。可要尽早通知晚辈,告辞。”
春风轻柔,木叶清脆,刘沆说完这话之后就离开了,晏殊直到刘沆离开之后,才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旁边的晏几道见此,道:“爹爹不必为儿子担心,儿子自信能够在今年拿个进士回来,就算没有那刘沆的帮助,也一定能。”
少年当不畏虎。少年当有霸气,当自信,晏殊觉得自己的儿子能这样很不错,只不过朝堂上的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若是他没有入过官场,他可能还会认同晏几道说的这些,还会觉得只要有才就一定能够中进士,可他入了官场,看过太多悲欢离合,也自然懂得凡事不是说你有才就行的。
比如说前两年当了一个小官。但很快就致仕的柳永柳三变,他的才情是他晏殊见过的最好的,就连他都不敢说自己写的词一定能超过柳永写的。
可就是这么一个有才情的人,却偏偏是仕途上走的不顺。很多年前考试,屡试不第,还被皇上批了个什么且填词去,以至于到了年老才终于混了个小官当当。
柳永的才情很高。可他就能轻易考中进士吗?
在晏殊的心里,他对自己的儿子是没有多少信心的,毕竟他才十四岁。今年来京城的考生可能很多,而今年的情况跟他十四岁那年的情况又有不同。
晏殊当年十四岁中进士不假,但却是赐进士,当年他只是因为词写的好才被赐了进士,像什么进士科的那些诗赋文章之类的,他根本就没有写。
可今年不行,自己的儿子想要中进士,就必须进士考。
想到这些,晏殊的心里多少已经有了决定。
--------------------------------------------
次日早朝,因为大家都知道是主考官之争的日子,所以大臣上了大殿之后,都显得十分紧张,不时的想要向三位皇子那边瞄上一眼。
自从三位皇子被封王后,他们已经有资格来上早朝了,所以在早朝上,三人的表现很是受人关注。
赵祯将主考官的事情提上来后,刘沆立马就站出来推荐了晏殊,昨天他回到府上没多久,就立马得到了晏殊的回信,晏殊的回信有点快,这让他很吃惊,不过这也正说明他们之前的猜测是对的,晏殊对于自己的这个小儿子是寄予了厚望的。
“圣上,臣推荐晏殊晏大人,晏大人虽然已经致仕,但仍旧老当益壮,而且他是我大宋难得的神童,若是能让他来当主考官,必定能为我大宋选拔出不少人才来。”
刘沆此言一出,众人顿时一惊,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刘沆会拉拢到晏殊,他们很奇怪,一向比泥鳅还滑的晏殊怎么会参与党争?
他要是要争这个主考官,其他人怕是没有希望。
众所周知,晏殊在朝中的名声很好,才情很高,高的是很多人都难以企及的,至少赵渊支持的冯才在晏殊跟前是差了一截的。
不过就算差了一截,他们该推荐还是要推荐的。
就在刘沆推荐晏殊之后,庞吉立马就站了出来的,道:“圣上,臣推荐冯才冯大人,冯大人才情不输,才真的是老当益壮。”
“庞太师,你所说的老当益壮可是有特指,我可听说这冯大人都七十多了啊。”刘沆当仁不让,话语之中颇有攻击性,显然在是讽刺冯才七十多少每晚必御一女的事情。
庞吉眉头微凝,对刘沆这种揭人短处的行为很是不耻,因此很不客气的就斗了起来。
“刘大人,晏大人虽然比冯才年轻,但他毕竟已经不在朝为官了,让他来当主考官恐怕不合适吧?而且我听说最近晏大人的身子骨不是很好,只能在府上陪自己的儿孙了吧。”
“………………”
刘沆和庞吉之前就有过矛盾,此时因为主考官的事情,皆是谁都不让,顿时在朝堂上争了个不休,但赵沐等人却显得很平静,他们很清楚,想要争取主考官的职位,这样争吵是绝对不行的,要拿出让人无可反驳的证据才行。
或者说,主考官必须有他能让人信服的本事才行。
赵祯见刘沆和庞吉又吵上了,眉头微凝,心里大是厌恶,一声高喝后,道:“肃静,朝堂之上这般争吵成何体统。”
刘沆和庞吉两人顿时停了下来,赵祯满意的点点头,望着群臣问道:“诸位爱卿可还有谁要推荐?”(未完待续。)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权掌大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权掌大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