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9章 传承
目录:一世富贵| 作者:安化军| 类别:历史军事
在淅沥的雨声中,徐平就着煤油灯,把李觏的殿试文赋仔仔细细看了一遍,放到桌子上对李觏道:“四平八稳,无大错漏,应该是能 科举取士,考的是文采,是对历代朝政的理解,而不是经义文章。官场不是学堂,要的是治世济民,而不是置政事于不顾专心于阐述先贤文章的人。所以第一就是不取以奇谈怪论吸引眼球的人,再次要有劝上治下之仁心,最后才是看文采。不要以为四平八稳是平庸,这是科举取人最基本的要求。”
李觏出身贫寒,父亲耕读一生,却不曾应举。他随着父亲学习,都是野路子,再加上十四岁父亲去世之后寡母拉扯他非常辛苦,有些愤世嫉俗的意思。反应到文章上,就是经常不按常规,好自己抒议论,总是有点离经叛道的味道。
这是应科举的大忌,科举是选拔官员的,不是寻找儒学理论家。徐平一直担心的就是他这一点改不过来,自己的经术之学又拿不出手,才给他机会广访名师。现在看来效果还不错,科举文章不会给人惊奇的感觉。
殿试黜落最多不过两三成,文章没有出格的地方,这进士就握在手里了。至于名次等第只能看考官的看法,毕竟李觏也没有那一见就令人赞叹的文采,名次不会太高。
高第进士自然有许多仕途上的便利,但等次低了也不是没有出路。宰相张士逊中进士时一百多名,范仲淹只是乙科,年轻时是蹉跎了点,只要真有本事还是有熬出头的机会。
听了徐平的话,李觏也感到高兴。
家贫母老待养不能择禄,这是文人士大夫的基本要求,只要有出路就是好的。他自己也知道自己的毛病,学问广博但不精深,往往在不经意间就犯了忌讳,与别人相比应举分外艰难。只有中了进士,有了安身立命的本钱,才有扬自己学问的机会。
见徐平今天的心情不错,李觏道:“难得今天先生有闲,来京城之前,我曾作了几篇《礼论》的文章,不知能否一起看了指点于我?”
徐平道:“拿来我看。中了进士之后,这些学问就可以做起来,不必像以前一样汲汲于科举文章。进士是个门槛,过了之后只管按自己的意思做学问。”
李觏转身回房,不多时拿了几张纸稿过,恭恭敬敬地交到徐平手里。
徐平就着灯光,一页一页看下去。他看得很粗,所谓观其大意而已,并没有仔仔细细地去抠字眼。他受的是不寻章摘句的教育,已经习惯了。
李觏受荀子的影响很深,把礼视为一切的根本,仕、义、智、信都由礼生开来。也一样认为礼的来源是人的**,人生下来要活着,要吃饭,要娶妻生子繁衍后代,这些都是人生来就有的本能**,是客观存在。
礼就是从这些**中升华出来,不过荀子认为是要对这些**加以限制,以礼来制约不及于乱。从这个角度来说,荀子讲礼天然包含了法的内容,同时也包含了仪制的内容。
李觏更进一步,荀子还是认为人的本来**是乱的根源,有恶的意味,而李觏则认为这些**是正面的,虽然需要礼来制约,但**本身并没有错。
徐平早就知道李觏在学术上尊荀子抑孟子的一派,甚至到了视孟子为仇敌的地步,看了他的这些文章也不觉得奇怪。
不过李觏由这种对礼的认识,进而引出了“义利并重”的思想,还是让徐平觉得有些新奇。讲实话,虽然李觏在徐平面前以学生自居,但两人从来没谈论过学术问题。都说言传身教,徐平这里是只有身教而没有言传。
所谓学问,往往不过是一句话,但学问不在这一句话上,而在怎么掰开来讲清楚了让人理解并接受上。所以李觏的“义利并重”是学问,徐平不管说是劳动创造价值,还是讲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都不是学问,而仅仅只是一句话而已。
把文章放在桌子上,徐平想了一会,问李觏:“今天在金明池,我与范待制等馆阁人员钓鱼赏景,说起了一件事。范待制讲,天下之财有定数,在官则不在民。这话常常听听人讲起,但我想来想去,却觉得未必是这个道理。”
听徐平质疑这个观点,李觏很想张嘴反驳,不过没说出口,生生把话压在了心里。与徐平的师生关系虽然不正规,基本的礼仪他也不会违反。
看着李觏的样子,徐平笑了笑,问道:“你文章里讲了人之欲自然是礼,这个是有道理的,暂且不谈。只说由人欲而生的财,比如说,一个人走在路上,口渴了,看见前面有棵梨树,上面梨子大而肥美,便摘了一个吃了解渴。那么我问你,这梨子到了这个人的手上,算不算是他的财呢?”
“恕学生愚昧,当先看这梨树有没有主人,有主人便是偷窃了,又何谈人财呢?”
听了这话,徐平笑道:“我既然如此说,这树自然是无主之物,不然何必问你?我是在认真跟你谈事情,又不是瓦子里的说书人,跟你打这种哑谜!”
“先生恕罪,是学生想得差了。既然是无主之物,这梨子自然是这人的财产。”
“那我问你,这人得了一个梨子,或者多摘几个有了几个梨子,作为他的财产。那这财产是从哪里来的呢?”
“自然是从梨树上来,梨子要从梨树上长出来。这道理简单明白,先生因何问?”
“到底这人有了这些梨子,是因为梨树呢,还是因为他动手摘了呢?梨树在那里,如果他不去摘,梨子怎么也不会是他的。他花摘一个梨子的力气,便得一个梨子,花摘两个梨子的力气,便得两个梨子。那这几个梨子的财产,为何不说是他花力气得来的?”
“先生,总得先有梨子,他花力气才能得到,根本还是在梨子上。”
徐平点了点头:“那我问你,圣人收门生,必纳束脩。这束脩自然也成了圣人的财产,对不对?那圣人的这些财产从哪里来?”
李觏有些迟疑:“自然是门生交来——”
“为什么不说是圣人教导学生劳心劳力赚来的呢?”
见李觏欲言又止,徐平道:“今天我跟你讲这些,不是讲来玩笑,实在是白天范待制的那一句天下之财有定数,让我不能苟同。这财到底从哪里来?是天上掉下来的,还是人花力气赚出来的?如果是花力气赚出来的,那么花更大的力气是不是就会有更多财富?那天下之财还有没有定数?像邕州并没有甘蔗长在那里,是蔗糖务的人花了无数力气开田种了甘蔗榨粮出来才了白糖的财富,这财富从哪里来的?依我说,天下之财并没有定数,只要人肯花力气,会花力气,就可以生出更多的财富来。”
说到这里,徐平站起身来,来回踱步,口中道:“所以,说天下之财有定数是不对的,在官则在民更不对。这还不仅仅是花力气,还要会花力气。比如我庄子里先前一个人只能种十亩地,有了那些新式农具,便能够轻松种三五十亩。这不是平空多出财富来了吗?这财富从哪里来的?因为会使力气了!”
见李觏有些迷惑,徐平又道:“李觏啊,讲清楚了财富从哪里来,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件事。我们理财官员,一旦岁入增多,因为风调雨顺还好,如果不是,则难免就会受到朝臣搜刮民财的弹劾。但实际是这样吗?有的时候,只是让百姓能够用同样的力气创造出更多的财富来,水涨则船高,朝廷岁入自然也就增多了。这个道理并不算难懂,比如官贷耕牛给百姓,他们就能种更多的地,朝廷自然也就可以收更多的税。但是一到三司理财的时候,就有人说与民争利,捆住三司的手脚。于国于民,这都是大害。”
李觏道:“先生的意思是——”
“刚才看你的《礼论》,讲到‘义利并重’,我也是有感而。仅仅讲‘义利并重’还是远远不够的,你应该讲清楚利从何来,要让所有的人都明白,官方收到的利不是搜刮百姓而来,而是给了他们更好的条件,创造出了更多的财富收来的。这种利,自然是越多越好,官府的岁入高了,百姓得利也多了。仅仅多收赋税自然不行,但官府帮助百姓创造更多的财富,岁入年年升高是好事!”
说到这里,徐平转过身来,看着李觏道:“人的双手,是能够创造财富的!我们所有财富,自然是要借助天地所赐物产,但根本上还是靠人的双手创造出来的。朝廷理财,这才是根本,也只有这样,才能理直气壮地多收钱粮。学问学问,李觏,你如果能够把这个问题讲清楚了,才是真学问,必将成为流传后世的一代宗师!”(未完待续。)8
</br>
李觏出身贫寒,父亲耕读一生,却不曾应举。他随着父亲学习,都是野路子,再加上十四岁父亲去世之后寡母拉扯他非常辛苦,有些愤世嫉俗的意思。反应到文章上,就是经常不按常规,好自己抒议论,总是有点离经叛道的味道。
这是应科举的大忌,科举是选拔官员的,不是寻找儒学理论家。徐平一直担心的就是他这一点改不过来,自己的经术之学又拿不出手,才给他机会广访名师。现在看来效果还不错,科举文章不会给人惊奇的感觉。
殿试黜落最多不过两三成,文章没有出格的地方,这进士就握在手里了。至于名次等第只能看考官的看法,毕竟李觏也没有那一见就令人赞叹的文采,名次不会太高。
高第进士自然有许多仕途上的便利,但等次低了也不是没有出路。宰相张士逊中进士时一百多名,范仲淹只是乙科,年轻时是蹉跎了点,只要真有本事还是有熬出头的机会。
听了徐平的话,李觏也感到高兴。
家贫母老待养不能择禄,这是文人士大夫的基本要求,只要有出路就是好的。他自己也知道自己的毛病,学问广博但不精深,往往在不经意间就犯了忌讳,与别人相比应举分外艰难。只有中了进士,有了安身立命的本钱,才有扬自己学问的机会。
见徐平今天的心情不错,李觏道:“难得今天先生有闲,来京城之前,我曾作了几篇《礼论》的文章,不知能否一起看了指点于我?”
徐平道:“拿来我看。中了进士之后,这些学问就可以做起来,不必像以前一样汲汲于科举文章。进士是个门槛,过了之后只管按自己的意思做学问。”
李觏转身回房,不多时拿了几张纸稿过,恭恭敬敬地交到徐平手里。
徐平就着灯光,一页一页看下去。他看得很粗,所谓观其大意而已,并没有仔仔细细地去抠字眼。他受的是不寻章摘句的教育,已经习惯了。
李觏受荀子的影响很深,把礼视为一切的根本,仕、义、智、信都由礼生开来。也一样认为礼的来源是人的**,人生下来要活着,要吃饭,要娶妻生子繁衍后代,这些都是人生来就有的本能**,是客观存在。
礼就是从这些**中升华出来,不过荀子认为是要对这些**加以限制,以礼来制约不及于乱。从这个角度来说,荀子讲礼天然包含了法的内容,同时也包含了仪制的内容。
李觏更进一步,荀子还是认为人的本来**是乱的根源,有恶的意味,而李觏则认为这些**是正面的,虽然需要礼来制约,但**本身并没有错。
徐平早就知道李觏在学术上尊荀子抑孟子的一派,甚至到了视孟子为仇敌的地步,看了他的这些文章也不觉得奇怪。
不过李觏由这种对礼的认识,进而引出了“义利并重”的思想,还是让徐平觉得有些新奇。讲实话,虽然李觏在徐平面前以学生自居,但两人从来没谈论过学术问题。都说言传身教,徐平这里是只有身教而没有言传。
所谓学问,往往不过是一句话,但学问不在这一句话上,而在怎么掰开来讲清楚了让人理解并接受上。所以李觏的“义利并重”是学问,徐平不管说是劳动创造价值,还是讲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都不是学问,而仅仅只是一句话而已。
把文章放在桌子上,徐平想了一会,问李觏:“今天在金明池,我与范待制等馆阁人员钓鱼赏景,说起了一件事。范待制讲,天下之财有定数,在官则不在民。这话常常听听人讲起,但我想来想去,却觉得未必是这个道理。”
听徐平质疑这个观点,李觏很想张嘴反驳,不过没说出口,生生把话压在了心里。与徐平的师生关系虽然不正规,基本的礼仪他也不会违反。
看着李觏的样子,徐平笑了笑,问道:“你文章里讲了人之欲自然是礼,这个是有道理的,暂且不谈。只说由人欲而生的财,比如说,一个人走在路上,口渴了,看见前面有棵梨树,上面梨子大而肥美,便摘了一个吃了解渴。那么我问你,这梨子到了这个人的手上,算不算是他的财呢?”
“恕学生愚昧,当先看这梨树有没有主人,有主人便是偷窃了,又何谈人财呢?”
听了这话,徐平笑道:“我既然如此说,这树自然是无主之物,不然何必问你?我是在认真跟你谈事情,又不是瓦子里的说书人,跟你打这种哑谜!”
“先生恕罪,是学生想得差了。既然是无主之物,这梨子自然是这人的财产。”
“那我问你,这人得了一个梨子,或者多摘几个有了几个梨子,作为他的财产。那这财产是从哪里来的呢?”
“自然是从梨树上来,梨子要从梨树上长出来。这道理简单明白,先生因何问?”
“到底这人有了这些梨子,是因为梨树呢,还是因为他动手摘了呢?梨树在那里,如果他不去摘,梨子怎么也不会是他的。他花摘一个梨子的力气,便得一个梨子,花摘两个梨子的力气,便得两个梨子。那这几个梨子的财产,为何不说是他花力气得来的?”
“先生,总得先有梨子,他花力气才能得到,根本还是在梨子上。”
徐平点了点头:“那我问你,圣人收门生,必纳束脩。这束脩自然也成了圣人的财产,对不对?那圣人的这些财产从哪里来?”
李觏有些迟疑:“自然是门生交来——”
“为什么不说是圣人教导学生劳心劳力赚来的呢?”
见李觏欲言又止,徐平道:“今天我跟你讲这些,不是讲来玩笑,实在是白天范待制的那一句天下之财有定数,让我不能苟同。这财到底从哪里来?是天上掉下来的,还是人花力气赚出来的?如果是花力气赚出来的,那么花更大的力气是不是就会有更多财富?那天下之财还有没有定数?像邕州并没有甘蔗长在那里,是蔗糖务的人花了无数力气开田种了甘蔗榨粮出来才了白糖的财富,这财富从哪里来的?依我说,天下之财并没有定数,只要人肯花力气,会花力气,就可以生出更多的财富来。”
说到这里,徐平站起身来,来回踱步,口中道:“所以,说天下之财有定数是不对的,在官则在民更不对。这还不仅仅是花力气,还要会花力气。比如我庄子里先前一个人只能种十亩地,有了那些新式农具,便能够轻松种三五十亩。这不是平空多出财富来了吗?这财富从哪里来的?因为会使力气了!”
见李觏有些迷惑,徐平又道:“李觏啊,讲清楚了财富从哪里来,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件事。我们理财官员,一旦岁入增多,因为风调雨顺还好,如果不是,则难免就会受到朝臣搜刮民财的弹劾。但实际是这样吗?有的时候,只是让百姓能够用同样的力气创造出更多的财富来,水涨则船高,朝廷岁入自然也就增多了。这个道理并不算难懂,比如官贷耕牛给百姓,他们就能种更多的地,朝廷自然也就可以收更多的税。但是一到三司理财的时候,就有人说与民争利,捆住三司的手脚。于国于民,这都是大害。”
李觏道:“先生的意思是——”
“刚才看你的《礼论》,讲到‘义利并重’,我也是有感而。仅仅讲‘义利并重’还是远远不够的,你应该讲清楚利从何来,要让所有的人都明白,官方收到的利不是搜刮百姓而来,而是给了他们更好的条件,创造出了更多的财富收来的。这种利,自然是越多越好,官府的岁入高了,百姓得利也多了。仅仅多收赋税自然不行,但官府帮助百姓创造更多的财富,岁入年年升高是好事!”
说到这里,徐平转过身来,看着李觏道:“人的双手,是能够创造财富的!我们所有财富,自然是要借助天地所赐物产,但根本上还是靠人的双手创造出来的。朝廷理财,这才是根本,也只有这样,才能理直气壮地多收钱粮。学问学问,李觏,你如果能够把这个问题讲清楚了,才是真学问,必将成为流传后世的一代宗师!”(未完待续。)8
</br>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一世富贵》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一世富贵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