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百三十二章:大乱斗升级
目录:大明书童| 作者:法大小蒋| 类别:历史军事
沈链既然是6炳的贴身侍卫,那么他自然应该跟着6炳。≧网 6炳去哪,沈链就去哪,6炳去严嵩家,沈链就跟着去严嵩家…
要说沈链这个人的特点之一,便是嫉恶如仇,平时见到那个小奸小恶,他都得过去踢上一脚,更何况是严嵩这种大奸大恶?
于是每次跟着6炳到严嵩家吃饭,他的态度表现得就很明显:老子就是不爽!不仅是不爽,而且还和严世藩干过几架。
也是,就严世藩那肥头大耳色眯眯的样子,谁看见了,不想过去踹他一脚?更何况是嫉恶如仇的沈链。
幸好仗着6炳的维护,严氏父子也不敢把沈链怎么样,因为6炳实在是不好惹,人家是锦衣卫最高指挥使,和皇帝吃一个奶长大的,救过皇帝的命,你能比得了么?
回头要是6指挥使不爽了,给你院子里塞点兵器龙袍,然后再告诉朱厚熜,说你要谋反,你想哭都没地哭去。
不过虽然6炳老去严嵩家,沈链却知道6炳是个好人,最起码算不得一个坏人。再说人家对自己那么好,处处维护自己,沈链也不傻,自然知道感激6炳,可是对严氏父子,他是越来越恨之入骨。
当然,这种东西都是相对的,沈链恨严氏父子,严氏父子也讨厌他,尤其是严世藩,可是被他踹过好几脚呢…
矛盾逐渐累积,终将会有爆的一天,而引燃这个爆点的火种,无疑就是前不久生的俺答寇乱京城的事。
沈链对严氏父子平日间如何贪污**、生活糜烂可是太清楚了,而当他目睹了俺答造成的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局面后,更是义愤填膺。
可气的是身为内阁辅的严嵩,却是坐视不管,反而任由鞑子劫掠。沈链再也忍不了了,他知道自己的力量太弱小,可他就是咽不下这口气,因此在一次酒醉之后,他愤而写下了一封弹劾严嵩的奏疏,历数严嵩十大罪状。
当然,他似乎都知道了会是个什么结局,因为他在奏疏的结尾中写道:明知臣言一出,结怨权奸,必无幸事,但与其纵奸误国,毋宁效死全忠。今日诛嵩以谢天下,明日戮臣以谢嵩,臣虽死无余恨矣。
不过奈何严嵩当政,仍是深受宠信,沈链这封奏折写得再好,也不可能扳倒严嵩,因此他很快便得到了自己的结局:处以仗刑,配居庸关外。
6炳时候才得知了这件事,不过已经晚了,他也没有任何办法。他还是很理性的,他不可能为了一个沈链,真的和严嵩闹翻了脸,况且真要对付严嵩,他也没有万全的胜算,总之,他不会去和严嵩作对的,因为他太了解这个老头的能量了。
他所能做的,就是保证沈链不会被行刑的人打死,然后尽力保住他的命,再去送他最后一程。
“你这又是何必呢?”
“扫除奸恶,天理!”
也许就是在看着沈链离去背影的那一刻,6炳才真正意识到了自己的懦弱,自己的不堪。自己虽然有如此权势,但某种程度上来说,竟比不上一个沈链。
也许在那一刻,6炳也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知道自己是时候该改变方向了,自己是有能力,选择自己的道路的。
不过6炳护得了沈链一时,却护不得沈链一时。六年之后,在严世藩的指使下,沈链被杀害于宣府,是为泄愤。沈链的两个儿子沈衮、沈褒也被抓进监狱,活活打死,是为斩草除根。
日子就这样不紧不慢地过着,仇鸾和严嵩这两条饿狗,也一直在互相咬着。不过他们都没犯什么大错,所以也很难让对方抓住什么把柄,至于一些贪污**,生活糜烂等小节,可能别人不行,但对于这两个炙手可热的人来说,这还不叫个事,朱厚熜更不可能因为这种事去对他们进行大大的处罚。
于是他们采取了更为稳妥也更为老套的方式,那就是相互告状。其实这个事情,说不上有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影响因素很多,但其中一个很关键的因素,那就是告状的人是谁。
比如沈链奏折写得再好也没有用,可仇鸾说得就有用,因为仇鸾受到朱厚熜的宠信啊,因为仇鸾又做了一件大事啊。
原来前些日子俺答又在边境闹腾,作为戎政府总督的仇大将军怎么能够不管呢?于是仇鸾又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谈判…
仗他肯定是不敢打的,所以也只能这样了。于是仇鸾令自己的心腹时义携重金出塞,贿赂结俺答的义子脱脱,说是愿意和俺答开放边市贸易,只求俺答不动兵。
俺答一直就比较渴望能够开放边市贸易,因此乐得答应,于是二人议定,每年开春秋两市,俺答送过来战马,大明送过去日常用品,例如盐啊铁啊什么的。
当然,仇鸾和朱厚熜说的时候,就不能这样了。他的奏报自然是再次击退鞑靼,获得大胜!当然,现在咱们大明有问题啊,战马奇缺啊,自己养得也不好,因此想从鞑子那买点。他们已经被吓怕了,非常乐意卖给咱们战马,只求随便给他们点东西就行。
本来就是普通的边市贸易,却让仇鸾吹得自己多么多么牛逼,俺答多么多么怂,而且朱厚熜再次相信了这个战功卓著的大将军…
而且彭岳一直赞成开边市贸易,因此在仇鸾、彭岳等人的支持下,边市贸易就这样开放了,而且一开始的时候,效果还不错,因此朱厚熜愈加信任仇鸾,认为他帮助自己解决了一件大事。
就在这种情况下,仇鸾对严嵩的诋毁也就奏效了。朱厚熜开始渐渐地疏远严嵩,只令徐阶、李本等人入值内阁,也不怎么召见严嵩了。严嵩面对这种情况,只能是干着急,却也暂时没什么办法。
当然,开放边市贸易也不是没有人反对,其中言辞最激烈的就是一个叫杨继盛的兵部车驾司员外郎。从这件事上也可以看出,反对边市贸易的,真的不一定都是坏人,比如这个杨继盛就是一个大大的直臣,当然,他还有一个更响亮的外号:明朝第一硬汉…(未完待续。)8
</br>
要说沈链这个人的特点之一,便是嫉恶如仇,平时见到那个小奸小恶,他都得过去踢上一脚,更何况是严嵩这种大奸大恶?
于是每次跟着6炳到严嵩家吃饭,他的态度表现得就很明显:老子就是不爽!不仅是不爽,而且还和严世藩干过几架。
也是,就严世藩那肥头大耳色眯眯的样子,谁看见了,不想过去踹他一脚?更何况是嫉恶如仇的沈链。
幸好仗着6炳的维护,严氏父子也不敢把沈链怎么样,因为6炳实在是不好惹,人家是锦衣卫最高指挥使,和皇帝吃一个奶长大的,救过皇帝的命,你能比得了么?
回头要是6指挥使不爽了,给你院子里塞点兵器龙袍,然后再告诉朱厚熜,说你要谋反,你想哭都没地哭去。
不过虽然6炳老去严嵩家,沈链却知道6炳是个好人,最起码算不得一个坏人。再说人家对自己那么好,处处维护自己,沈链也不傻,自然知道感激6炳,可是对严氏父子,他是越来越恨之入骨。
当然,这种东西都是相对的,沈链恨严氏父子,严氏父子也讨厌他,尤其是严世藩,可是被他踹过好几脚呢…
矛盾逐渐累积,终将会有爆的一天,而引燃这个爆点的火种,无疑就是前不久生的俺答寇乱京城的事。
沈链对严氏父子平日间如何贪污**、生活糜烂可是太清楚了,而当他目睹了俺答造成的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局面后,更是义愤填膺。
可气的是身为内阁辅的严嵩,却是坐视不管,反而任由鞑子劫掠。沈链再也忍不了了,他知道自己的力量太弱小,可他就是咽不下这口气,因此在一次酒醉之后,他愤而写下了一封弹劾严嵩的奏疏,历数严嵩十大罪状。
当然,他似乎都知道了会是个什么结局,因为他在奏疏的结尾中写道:明知臣言一出,结怨权奸,必无幸事,但与其纵奸误国,毋宁效死全忠。今日诛嵩以谢天下,明日戮臣以谢嵩,臣虽死无余恨矣。
不过奈何严嵩当政,仍是深受宠信,沈链这封奏折写得再好,也不可能扳倒严嵩,因此他很快便得到了自己的结局:处以仗刑,配居庸关外。
6炳时候才得知了这件事,不过已经晚了,他也没有任何办法。他还是很理性的,他不可能为了一个沈链,真的和严嵩闹翻了脸,况且真要对付严嵩,他也没有万全的胜算,总之,他不会去和严嵩作对的,因为他太了解这个老头的能量了。
他所能做的,就是保证沈链不会被行刑的人打死,然后尽力保住他的命,再去送他最后一程。
“你这又是何必呢?”
“扫除奸恶,天理!”
也许就是在看着沈链离去背影的那一刻,6炳才真正意识到了自己的懦弱,自己的不堪。自己虽然有如此权势,但某种程度上来说,竟比不上一个沈链。
也许在那一刻,6炳也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知道自己是时候该改变方向了,自己是有能力,选择自己的道路的。
不过6炳护得了沈链一时,却护不得沈链一时。六年之后,在严世藩的指使下,沈链被杀害于宣府,是为泄愤。沈链的两个儿子沈衮、沈褒也被抓进监狱,活活打死,是为斩草除根。
日子就这样不紧不慢地过着,仇鸾和严嵩这两条饿狗,也一直在互相咬着。不过他们都没犯什么大错,所以也很难让对方抓住什么把柄,至于一些贪污**,生活糜烂等小节,可能别人不行,但对于这两个炙手可热的人来说,这还不叫个事,朱厚熜更不可能因为这种事去对他们进行大大的处罚。
于是他们采取了更为稳妥也更为老套的方式,那就是相互告状。其实这个事情,说不上有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影响因素很多,但其中一个很关键的因素,那就是告状的人是谁。
比如沈链奏折写得再好也没有用,可仇鸾说得就有用,因为仇鸾受到朱厚熜的宠信啊,因为仇鸾又做了一件大事啊。
原来前些日子俺答又在边境闹腾,作为戎政府总督的仇大将军怎么能够不管呢?于是仇鸾又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谈判…
仗他肯定是不敢打的,所以也只能这样了。于是仇鸾令自己的心腹时义携重金出塞,贿赂结俺答的义子脱脱,说是愿意和俺答开放边市贸易,只求俺答不动兵。
俺答一直就比较渴望能够开放边市贸易,因此乐得答应,于是二人议定,每年开春秋两市,俺答送过来战马,大明送过去日常用品,例如盐啊铁啊什么的。
当然,仇鸾和朱厚熜说的时候,就不能这样了。他的奏报自然是再次击退鞑靼,获得大胜!当然,现在咱们大明有问题啊,战马奇缺啊,自己养得也不好,因此想从鞑子那买点。他们已经被吓怕了,非常乐意卖给咱们战马,只求随便给他们点东西就行。
本来就是普通的边市贸易,却让仇鸾吹得自己多么多么牛逼,俺答多么多么怂,而且朱厚熜再次相信了这个战功卓著的大将军…
而且彭岳一直赞成开边市贸易,因此在仇鸾、彭岳等人的支持下,边市贸易就这样开放了,而且一开始的时候,效果还不错,因此朱厚熜愈加信任仇鸾,认为他帮助自己解决了一件大事。
就在这种情况下,仇鸾对严嵩的诋毁也就奏效了。朱厚熜开始渐渐地疏远严嵩,只令徐阶、李本等人入值内阁,也不怎么召见严嵩了。严嵩面对这种情况,只能是干着急,却也暂时没什么办法。
当然,开放边市贸易也不是没有人反对,其中言辞最激烈的就是一个叫杨继盛的兵部车驾司员外郎。从这件事上也可以看出,反对边市贸易的,真的不一定都是坏人,比如这个杨继盛就是一个大大的直臣,当然,他还有一个更响亮的外号:明朝第一硬汉…(未完待续。)8
</br>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明书童》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明书童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