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499. 1549章:杨柳堆烟,暮霭无重数
目录:逍遥江山| 作者:一景之月| 类别:都市言情
--
-->
穿过几天石板小道,便是一座湖石假山,小巧玲珑,峰峦绝壁,山洞蹬道一应俱全,与东侧的假山遥遥相对,任谁看了都忍不住在心里赞了声“好一个地道的江南小院”。
杨峥一路走一路看,越深入越觉得这院子曲折幽深,让人想起欧阳公的《蝶恋花》:“深深深,杨柳堆烟,暮霭无重数……”同时狭长的过廊也给人一种凝重感,沿着过廊一直往前走,过思到门一个厅,眼前陡然开阔,使人如临梦幻,就像一个长期在黑暗中行走的人,突然跨上一步就置身于光明之中一样,恍然不知所措。亭台楼阁、小桥流水、长廊曲折,绵延数理。
在长廊的尽头,见一座小亭子,亭子一面通街,前后设有河埠。粉墙黛瓦,映衬着小桥流水,颇有江南水乡风韵。
杨峥暗叹好一处处境通幽处的亭台,便与高航一前一后走了过去。
听得动静,亭子里立即走出七个人来,恭敬的站在一旁恭迎。
杨峥路上听高航说过,这无六人都是黎朝六部的尚书,迫于囚徒困境的遭遇,今日一早便联袂而来,杨峥急忙迎了上去,脸上挂着招牌式的笑容,老远就对着六人拱手道:“诸位大人,杨某来迟了,还请诸位见谅?”
六部尚书中,素来以吏部尚书为老大,这六人显然是保留了这个习惯,六人以以吏部尚书为首,一字儿排开,同时对杨峥抱拳行礼。
起先他们还有些担心,生怕对方是个不好说话的主儿,可就这么一会儿功夫,六人各自松了一口气,彼此看了一眼,只觉得眼前的这个大明官儿似不是那么不好说话之人,内心深处暗暗庆幸自己早早做出了这一步。
“都不要这么客气了,如今都是一家人了,都进去说话可好?”一旁的王通道。
众人点头应答,当下以杨峥为首,其次王通、跟着才是对方的六部尚书跟了进来。
众人落了座,早有仆人送上了茶汤,彼此喝了几口后,对方的吏部尚书道:“我等早就听说大人的大名,只是没想到大人这般年纪,果然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了?”
其他五个尚书纷纷点头表示附和。
杨峥呵呵一笑道:“尚书大人说笑了,如果我看得更远一点的话,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说起来我这点微薄的名声算不得什么?”
六人显然是头一次听到这么有趣的话儿,各自楞了一下,但细细一番回味,却又几分道理,不由得暗自心道:“早就听说这个杨大人诗文名动天下,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啊!”
“杨大人说笑了,安南这局面旁人没看到,我们这几个老家伙可是看得清清楚楚,从一座孤城,到如今差不多拥有了整个安南的大势,若说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杨大人未免太过谦了吧?”吏部尚书打了个呵呵恭维的道。
其余五人又是一阵附和,从两番谈话,杨峥基本上能看出,所谓的六部尚书,差不多都是以眼前这个白胡子老头为首了,他一时不知对方来意,也不好贸然相问,只好喝着茶汤与之说些不痛不痒的话儿。
如此寒颤了几句,话题才有对方的吏部尚书拉入了正题:“不瞒大人,这番我等前来一来大人来安南差不多一年多了,我等几个老家伙也没来看看,所以今日起了个大早,就是为了先来登门给看看大人!“
杨峥忙道:“诸位大人太客气了,应该是我去看看你们才是,只是一直政务繁忙,没抽出空闲,今日听说六位大人前来,这不,马不停蹄的赶来了,照顾不周之处,还请六位大人莫要见怪才是?“
六人忙连称惶恐,双方寒暄几句,重新再回到方才的话题,当然了这会儿寒暄的功夫,有吏部尚书自我介绍了一番,又挨着个儿彼此自我介绍一番,六人分别是李潮生、马昆、柳泉、朱虹、王朝、范青,以李潮生为首,这次他们正是听从了李潮生的建议,背叛了各自的一干同仁,前来了交州,除了是眼前的义安城的局面不容乐观外,更大的愿意,还在于六人在黎朝过得并不惬意,在听说了杨峥给出的优待条件后,六人立即动心了,到了这个年纪,若说想在仕途上还有多大的发展,那是自欺欺人,但若能谋取点好处,那还是愿意的,这也是他们执意要来见见杨峥的原因了?“
对于他们的目的,杨峥倒也能猜出一二,所以他并不着急,他相信对方会说出他们的目的,对于眼前的局面,对方能留下来,无论是对自己还是眼前的局面无疑是大大有利,因此只要对方的要求不是那么过分,也不是不可以答应,这也是他答应来见他们的愿意之一了,在这等僵局的情况下,任何一个能给对手沉重打击的机会,事无大小,都是十分重要的,所以他一来就没有摆出胜利者的嘴脸,甚至连他这个安南经略的二品封疆大吏正儿八经的大明官儿也没好意思拿出来,处处表现出一副低姿态,目的很明显,那就是让对方觉得自己很少说话,这一趟没有白来。
要说在这种气氛的烘托下,效果还是很明显的,至少眼前这六个老头对他的印象很不错,该说的也大大方方的说了出来,内心深处的那点担心也一五一十表现了出来,话儿一旦说开了,有些事情就预示着有一番好结果。
几个老头的要求并不大,说到底对于杨峥在交州实行的大明南京的那一套,他们并不反对,但意见也不是没有,毕竟他们是身居六部的尚书大人,在黎朝也是正儿八经的二品官儿,手握实权,若非局面容不得他们不得不就此做出选择的话,他们未必会走出这一步,交州的尚书虽也是尚书,但谁都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所以他们才有了点想法,想法很简单能在不要实权外,大明朝廷能多个点好处?“
这番话儿说得曲曲折折,但总算是在融洽的气氛中让杨峥明白了他们的目的,要说这黎利在制度上全部照搬了大明的制度,但在官员的俸禄上,却与大明有所不同,他自即位第二天,就亲自制定了有别于大明的俸禄标准,这套标准细说起来,就是 用德行高低来显示爵位高低,按功劳大小来制定俸禄多少,虽然是最低一级的官吏,还享有上等农夫的收入,对外能够做到奉公守法,丢掉私念。对内完全可以赡养家人,周济亲友,说白了就是高薪养廉,黎利当初这么做一方面是想取得百官的支持,另一方面也是展现自己不同的一面,可以说这个举措还是有一点的效果,如不少官儿对他诛杀陈鹄多有不满,但碍于俸禄不低,也不多言了,谁不想多要点银子,就如现在,这些尚书可以不要权,但不能不要银子。
在一番欢快的气氛下,六人满脸热切的看着杨峥,等待着他的作答。
杨峥却是一脸的平淡,似根本不在意一般,却又不说话,这可急坏了对方,吏部尚书李潮生是个急脾气,见杨峥不答话,忍不住将身子向前倾斜了些许,陪着笑容道:“杨大人,你看……?“
杨峥呵呵一笑道:“这事儿……?”
众人心头一紧,目光死死地盯着杨峥。
杨峥不紧不慢的喝干了一杯茶汤道:“诸位大人可知我大明官员的俸禄么?”
几个人一听面色登时一变,他们如今的年纪已超过六十,从二十岁开始做官,足足做了四十几年的官,与大明打交道的二十年里,早已将大明官员的俸禄摸得一清二楚,哪有不知道的,听了这话儿,六人各自看了一眼,内心深处颇有些悔恨之意,黎利虽爱杀人,但给的银子还不少,这大明的官儿看似风光,俸禄却是低得可怜,自己就算是做了尚书,银子也没多少,哪能养活自己的一大家子,是以杨峥话儿一落,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竟谁也没说话。
也不知过了多久,才听得李潮生咬牙道:“回大人的话儿,这个本官知道,按照大明的规矩,七品:岁该俸九十石。内本色俸、五十四石。折色俸、三十六石。本色俸内、除支米一十二石外。折银俸三十五石。折绢俸七石。共该银二十六两九钱五分。折色俸内、折布俸一十八石。该银五钱四分。折钞俸一十八石。该本色钞三百六十贯;合计一年约领大米1,105公斤、27两五钱白银及宝钞360贯,足够12口人一年的开销,再加上贵国所有的外命妇、诰命夫人有自己的年俸,并不包含在官员支俸中,地方官府的行政、人事、伙食开销也不需要地方官员负责,再加上七品优免田赋80亩,免丁徭8人,又再加上稍为大一点官多半有兼俸比如夏原吉领户部尚书、太子少傅、少保三俸,加上外命妇的俸给,各边镇守各官尚有1~20顷的养廉田,这些都不需要“孝敬”京官,也不需要被被内务府或皇帝巧立名目讹诈),看似名目不少,但俸禄却很少?”
^^^^^^^^^^^^^^^^^^^^^^^^^^^^^^^^^^^^^^^^^^^^^^^^^^^
第三更送上,请围观,请订阅了,来晚了,请见谅啊!
-->
穿过几天石板小道,便是一座湖石假山,小巧玲珑,峰峦绝壁,山洞蹬道一应俱全,与东侧的假山遥遥相对,任谁看了都忍不住在心里赞了声“好一个地道的江南小院”。
杨峥一路走一路看,越深入越觉得这院子曲折幽深,让人想起欧阳公的《蝶恋花》:“深深深,杨柳堆烟,暮霭无重数……”同时狭长的过廊也给人一种凝重感,沿着过廊一直往前走,过思到门一个厅,眼前陡然开阔,使人如临梦幻,就像一个长期在黑暗中行走的人,突然跨上一步就置身于光明之中一样,恍然不知所措。亭台楼阁、小桥流水、长廊曲折,绵延数理。
在长廊的尽头,见一座小亭子,亭子一面通街,前后设有河埠。粉墙黛瓦,映衬着小桥流水,颇有江南水乡风韵。
杨峥暗叹好一处处境通幽处的亭台,便与高航一前一后走了过去。
听得动静,亭子里立即走出七个人来,恭敬的站在一旁恭迎。
杨峥路上听高航说过,这无六人都是黎朝六部的尚书,迫于囚徒困境的遭遇,今日一早便联袂而来,杨峥急忙迎了上去,脸上挂着招牌式的笑容,老远就对着六人拱手道:“诸位大人,杨某来迟了,还请诸位见谅?”
六部尚书中,素来以吏部尚书为老大,这六人显然是保留了这个习惯,六人以以吏部尚书为首,一字儿排开,同时对杨峥抱拳行礼。
起先他们还有些担心,生怕对方是个不好说话的主儿,可就这么一会儿功夫,六人各自松了一口气,彼此看了一眼,只觉得眼前的这个大明官儿似不是那么不好说话之人,内心深处暗暗庆幸自己早早做出了这一步。
“都不要这么客气了,如今都是一家人了,都进去说话可好?”一旁的王通道。
众人点头应答,当下以杨峥为首,其次王通、跟着才是对方的六部尚书跟了进来。
众人落了座,早有仆人送上了茶汤,彼此喝了几口后,对方的吏部尚书道:“我等早就听说大人的大名,只是没想到大人这般年纪,果然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了?”
其他五个尚书纷纷点头表示附和。
杨峥呵呵一笑道:“尚书大人说笑了,如果我看得更远一点的话,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说起来我这点微薄的名声算不得什么?”
六人显然是头一次听到这么有趣的话儿,各自楞了一下,但细细一番回味,却又几分道理,不由得暗自心道:“早就听说这个杨大人诗文名动天下,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啊!”
“杨大人说笑了,安南这局面旁人没看到,我们这几个老家伙可是看得清清楚楚,从一座孤城,到如今差不多拥有了整个安南的大势,若说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杨大人未免太过谦了吧?”吏部尚书打了个呵呵恭维的道。
其余五人又是一阵附和,从两番谈话,杨峥基本上能看出,所谓的六部尚书,差不多都是以眼前这个白胡子老头为首了,他一时不知对方来意,也不好贸然相问,只好喝着茶汤与之说些不痛不痒的话儿。
如此寒颤了几句,话题才有对方的吏部尚书拉入了正题:“不瞒大人,这番我等前来一来大人来安南差不多一年多了,我等几个老家伙也没来看看,所以今日起了个大早,就是为了先来登门给看看大人!“
杨峥忙道:“诸位大人太客气了,应该是我去看看你们才是,只是一直政务繁忙,没抽出空闲,今日听说六位大人前来,这不,马不停蹄的赶来了,照顾不周之处,还请六位大人莫要见怪才是?“
六人忙连称惶恐,双方寒暄几句,重新再回到方才的话题,当然了这会儿寒暄的功夫,有吏部尚书自我介绍了一番,又挨着个儿彼此自我介绍一番,六人分别是李潮生、马昆、柳泉、朱虹、王朝、范青,以李潮生为首,这次他们正是听从了李潮生的建议,背叛了各自的一干同仁,前来了交州,除了是眼前的义安城的局面不容乐观外,更大的愿意,还在于六人在黎朝过得并不惬意,在听说了杨峥给出的优待条件后,六人立即动心了,到了这个年纪,若说想在仕途上还有多大的发展,那是自欺欺人,但若能谋取点好处,那还是愿意的,这也是他们执意要来见见杨峥的原因了?“
对于他们的目的,杨峥倒也能猜出一二,所以他并不着急,他相信对方会说出他们的目的,对于眼前的局面,对方能留下来,无论是对自己还是眼前的局面无疑是大大有利,因此只要对方的要求不是那么过分,也不是不可以答应,这也是他答应来见他们的愿意之一了,在这等僵局的情况下,任何一个能给对手沉重打击的机会,事无大小,都是十分重要的,所以他一来就没有摆出胜利者的嘴脸,甚至连他这个安南经略的二品封疆大吏正儿八经的大明官儿也没好意思拿出来,处处表现出一副低姿态,目的很明显,那就是让对方觉得自己很少说话,这一趟没有白来。
要说在这种气氛的烘托下,效果还是很明显的,至少眼前这六个老头对他的印象很不错,该说的也大大方方的说了出来,内心深处的那点担心也一五一十表现了出来,话儿一旦说开了,有些事情就预示着有一番好结果。
几个老头的要求并不大,说到底对于杨峥在交州实行的大明南京的那一套,他们并不反对,但意见也不是没有,毕竟他们是身居六部的尚书大人,在黎朝也是正儿八经的二品官儿,手握实权,若非局面容不得他们不得不就此做出选择的话,他们未必会走出这一步,交州的尚书虽也是尚书,但谁都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所以他们才有了点想法,想法很简单能在不要实权外,大明朝廷能多个点好处?“
这番话儿说得曲曲折折,但总算是在融洽的气氛中让杨峥明白了他们的目的,要说这黎利在制度上全部照搬了大明的制度,但在官员的俸禄上,却与大明有所不同,他自即位第二天,就亲自制定了有别于大明的俸禄标准,这套标准细说起来,就是 用德行高低来显示爵位高低,按功劳大小来制定俸禄多少,虽然是最低一级的官吏,还享有上等农夫的收入,对外能够做到奉公守法,丢掉私念。对内完全可以赡养家人,周济亲友,说白了就是高薪养廉,黎利当初这么做一方面是想取得百官的支持,另一方面也是展现自己不同的一面,可以说这个举措还是有一点的效果,如不少官儿对他诛杀陈鹄多有不满,但碍于俸禄不低,也不多言了,谁不想多要点银子,就如现在,这些尚书可以不要权,但不能不要银子。
在一番欢快的气氛下,六人满脸热切的看着杨峥,等待着他的作答。
杨峥却是一脸的平淡,似根本不在意一般,却又不说话,这可急坏了对方,吏部尚书李潮生是个急脾气,见杨峥不答话,忍不住将身子向前倾斜了些许,陪着笑容道:“杨大人,你看……?“
杨峥呵呵一笑道:“这事儿……?”
众人心头一紧,目光死死地盯着杨峥。
杨峥不紧不慢的喝干了一杯茶汤道:“诸位大人可知我大明官员的俸禄么?”
几个人一听面色登时一变,他们如今的年纪已超过六十,从二十岁开始做官,足足做了四十几年的官,与大明打交道的二十年里,早已将大明官员的俸禄摸得一清二楚,哪有不知道的,听了这话儿,六人各自看了一眼,内心深处颇有些悔恨之意,黎利虽爱杀人,但给的银子还不少,这大明的官儿看似风光,俸禄却是低得可怜,自己就算是做了尚书,银子也没多少,哪能养活自己的一大家子,是以杨峥话儿一落,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竟谁也没说话。
也不知过了多久,才听得李潮生咬牙道:“回大人的话儿,这个本官知道,按照大明的规矩,七品:岁该俸九十石。内本色俸、五十四石。折色俸、三十六石。本色俸内、除支米一十二石外。折银俸三十五石。折绢俸七石。共该银二十六两九钱五分。折色俸内、折布俸一十八石。该银五钱四分。折钞俸一十八石。该本色钞三百六十贯;合计一年约领大米1,105公斤、27两五钱白银及宝钞360贯,足够12口人一年的开销,再加上贵国所有的外命妇、诰命夫人有自己的年俸,并不包含在官员支俸中,地方官府的行政、人事、伙食开销也不需要地方官员负责,再加上七品优免田赋80亩,免丁徭8人,又再加上稍为大一点官多半有兼俸比如夏原吉领户部尚书、太子少傅、少保三俸,加上外命妇的俸给,各边镇守各官尚有1~20顷的养廉田,这些都不需要“孝敬”京官,也不需要被被内务府或皇帝巧立名目讹诈),看似名目不少,但俸禄却很少?”
^^^^^^^^^^^^^^^^^^^^^^^^^^^^^^^^^^^^^^^^^^^^^^^^^^^
第三更送上,请围观,请订阅了,来晚了,请见谅啊!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逍遥江山》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逍遥江山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