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80章 永乐剔红
目录:天下珍玩| 作者:九年尘| 类别:都市言情
而且这件漆盒,保存得不算太好,虽说没有什么裂纹或者长过毛的痕迹,但却也够脏的,盒面的图案都看不太清楚了,红漆雕纹里,布满了黑色的污垢。
唐易又仔细看了看,内外都没落款。这漆盒面上,雕刻的好像是一处宅院,里面有两人喝茶赏花,有类似小童的仆人的人在忙着伺候备茶。
漆层很厚,雕工其实相当细腻,不过被污垢掩盖了罢了。
冯青山一看,唐易居然按照行价买了件清末仿明万历的五彩小盘,一时有些奇怪。但是又看到唐易拿着漆盒摸来摸去,比看盘子还认真,顿时也似乎明白了几分。
但是摊主他不知道唐易的情况啊,还以为唐易怕吃亏,还想再讲讲价儿,觉得漆盒不值钱,所以才这么仔细地看。
最后,唐易还是花三万买下了这件老仿的万历五彩小盘。当然,重点其实是这一件漆盒。
离开了摊子不近了,冯青山才小声道,“这好像是件‘剔红’,工艺看不真切,不过内胆还行,而且看老。看来这摊主是真不懂漆器,他在瓷器上水平不低,这儿却蒙眼了。还真应了那句话,术业有专攻啊!”
“老爷子有眼力,这不光是看老的问题,这是件永乐剔红漆雕圆盒,图案是访友品茶赏花,雕工精湛,包浆熟润,精品啊!”唐易笑着应道。
“永乐剔红?你有把握?”冯青山露出惊讶的表情。
“从漆层的厚度、雕工技法,还有包浆来看,基本没问题。就是太脏了,回去清理一下就行了。”
剔红,又叫红雕漆,是一种漆器的加工工艺,在木胎或者金属胎上,一层层髹红漆,通常至少几十层,多的呢,能到一两百层,然后在红漆半干未干的时候,加以雕刻。
这种技法,早就有了,不过是宋元时期才成熟起来,明清达到鼎盛。
这里面最出名的,就是明代的永乐剔红。为什么呢?主要是永乐皇帝朱棣他特别喜欢剔红漆器。
永乐皇帝从南到北迁都,这是件大事儿。就是现在随便想想也能知道,迁都之后,那得有多少事儿要干啊!政事都未必忙得过来,可是这永乐皇帝迁都之后,立即着手从各地征调漆雕高手,汇集京城,大力发展剔红技法。
成立官作,大加奖励,剔红漆器的高精尖技术,随着迁都,从南方到北方,蓬勃发展起来。
所以说,永乐年间的剔红漆器,水平特别高,传世的精品相对也多。
除了剔红,漆器还有剔黑、剔黄、剔彩、剔犀等等。多说一句剔犀,一般用红黑两种漆,交替涂层,然后雕刻,刀口断面就会出现漆层交叠,有点儿像犀牛角的断面,所以才有了这个称呼。
这些技法,工艺差不多,就是漆的颜色不同。红色呢,最受欢迎,这容易理解,喜庆吉祥的颜色嘛。
永乐剔红漆器,有出土的,也有传世的,有官造的,也有民坊的。完整的传世精品,经常在拍卖会上出个几百万的价儿。目前最高的拍卖纪录,就是两件永乐剔红的盒子,一件牡丹纹,一件云龙纹,都过了千万的高价。
漆这种原料倒是不贵,而且漆器一般都不大,这精品漆器的之所以能出高价,和瓷器有点儿像,主要是在于工艺的繁复和艺术审美价值。
漆雕的难度在于掌握漆的状态。干了,太脆,一雕出渣子,那肯定不行;湿了,太黏,挂刀,还雕不成形。所以火候是很难掌握的。即便掌握了火候,这种半干未干的状态持续时间不长,需要雕工娴熟,迅速成品。
所以一件精美的剔红漆器,的确是很难得的。
关于剔红漆器,还有件事儿。虽然史料记载宋元时期剔红漆雕在技术上就已经成形了,但是华夏目前发现最早的能确证的剔红漆器,应该是元代的。而倭国,却有宋代剔红漆器的藏品。
当然,宋代剔红漆层少,雕工浅,真要上拍,未必有明代永乐或者清代乾隆的剔红漆器价高,但是在唐易看来,仍旧算是个遗憾。
漆器一般被划进杂项这个类别,冯青山知道唐易眼力高,但是没想到说起漆器还这么熟透,不由多问了一句,“这漆器现在作假的多么?”
“什么没有作假?唉,这个真是避无可避。”唐易叹了一口气。
“主要还是看包浆?”
“对,包浆是最关键的。剔红漆器的包浆,算是最难做的。判断漆器包浆,这个主要靠手,那种老漆皮入手的感觉不一样。现在做旧,主要用草酸,这种包浆比较轻滑,没有那种细腻入骨的感觉。”唐易解释道。
“怪不得你摸得多,看得少!”冯青山笑道。
“看,主要看看底胎就行了,因为剔红漆器绝大部分不带款儿。也就出现过永乐针划款和宣德填金款,不过这两种传下来的东西市面儿上很少见。底胎看仔细了,能看出材质,老木料和老金属的那种质感不一样。现在低端仿品有的用塑料做胎,一眼的事儿。”
冯青山连连点头,“这瓷都鬼市,居然让你淘了件永乐剔红,真是有点儿逆天的感觉!”
“我看,现在天也亮了,我们重点还是看看瓷片吧,瓷片里真东西多。”唐易接口道。
“嗯,大体也看得差不多了,看看瓷片也好。”冯青山点点头。
这个鬼市上,专门卖瓷片的摊子也有不少,便宜的几十块一片儿,贵的也不过千儿八百,几千的就算很贵了。明清官窑,要是烧得不合标准,是要敲碎了处理掉的,所以瓷都挖出的官窑瓷片,确实不少。除了明清官窑瓷片,还有宋元瓷片,以及明清民窑的瓷片。
买瓷片的,主要是三种人,一种是买来学习的瓷器构造和工艺的;一种是特别痴迷瓷器,完整器也收藏,瓷片也收藏。还有一种,就是作假者,买来是为了研究如何以假乱真。
当然了,瓷片里也不是没有好东西,有些特别珍罕的瓷器,带有典型特征的瓷片也不便宜。同时,瓷片里也不是没有假货,甚至,售价几百块几十块的瓷片,也有假的,因为成本可能只有几块钱。
唐易又仔细看了看,内外都没落款。这漆盒面上,雕刻的好像是一处宅院,里面有两人喝茶赏花,有类似小童的仆人的人在忙着伺候备茶。
漆层很厚,雕工其实相当细腻,不过被污垢掩盖了罢了。
冯青山一看,唐易居然按照行价买了件清末仿明万历的五彩小盘,一时有些奇怪。但是又看到唐易拿着漆盒摸来摸去,比看盘子还认真,顿时也似乎明白了几分。
但是摊主他不知道唐易的情况啊,还以为唐易怕吃亏,还想再讲讲价儿,觉得漆盒不值钱,所以才这么仔细地看。
最后,唐易还是花三万买下了这件老仿的万历五彩小盘。当然,重点其实是这一件漆盒。
离开了摊子不近了,冯青山才小声道,“这好像是件‘剔红’,工艺看不真切,不过内胆还行,而且看老。看来这摊主是真不懂漆器,他在瓷器上水平不低,这儿却蒙眼了。还真应了那句话,术业有专攻啊!”
“老爷子有眼力,这不光是看老的问题,这是件永乐剔红漆雕圆盒,图案是访友品茶赏花,雕工精湛,包浆熟润,精品啊!”唐易笑着应道。
“永乐剔红?你有把握?”冯青山露出惊讶的表情。
“从漆层的厚度、雕工技法,还有包浆来看,基本没问题。就是太脏了,回去清理一下就行了。”
剔红,又叫红雕漆,是一种漆器的加工工艺,在木胎或者金属胎上,一层层髹红漆,通常至少几十层,多的呢,能到一两百层,然后在红漆半干未干的时候,加以雕刻。
这种技法,早就有了,不过是宋元时期才成熟起来,明清达到鼎盛。
这里面最出名的,就是明代的永乐剔红。为什么呢?主要是永乐皇帝朱棣他特别喜欢剔红漆器。
永乐皇帝从南到北迁都,这是件大事儿。就是现在随便想想也能知道,迁都之后,那得有多少事儿要干啊!政事都未必忙得过来,可是这永乐皇帝迁都之后,立即着手从各地征调漆雕高手,汇集京城,大力发展剔红技法。
成立官作,大加奖励,剔红漆器的高精尖技术,随着迁都,从南方到北方,蓬勃发展起来。
所以说,永乐年间的剔红漆器,水平特别高,传世的精品相对也多。
除了剔红,漆器还有剔黑、剔黄、剔彩、剔犀等等。多说一句剔犀,一般用红黑两种漆,交替涂层,然后雕刻,刀口断面就会出现漆层交叠,有点儿像犀牛角的断面,所以才有了这个称呼。
这些技法,工艺差不多,就是漆的颜色不同。红色呢,最受欢迎,这容易理解,喜庆吉祥的颜色嘛。
永乐剔红漆器,有出土的,也有传世的,有官造的,也有民坊的。完整的传世精品,经常在拍卖会上出个几百万的价儿。目前最高的拍卖纪录,就是两件永乐剔红的盒子,一件牡丹纹,一件云龙纹,都过了千万的高价。
漆这种原料倒是不贵,而且漆器一般都不大,这精品漆器的之所以能出高价,和瓷器有点儿像,主要是在于工艺的繁复和艺术审美价值。
漆雕的难度在于掌握漆的状态。干了,太脆,一雕出渣子,那肯定不行;湿了,太黏,挂刀,还雕不成形。所以火候是很难掌握的。即便掌握了火候,这种半干未干的状态持续时间不长,需要雕工娴熟,迅速成品。
所以一件精美的剔红漆器,的确是很难得的。
关于剔红漆器,还有件事儿。虽然史料记载宋元时期剔红漆雕在技术上就已经成形了,但是华夏目前发现最早的能确证的剔红漆器,应该是元代的。而倭国,却有宋代剔红漆器的藏品。
当然,宋代剔红漆层少,雕工浅,真要上拍,未必有明代永乐或者清代乾隆的剔红漆器价高,但是在唐易看来,仍旧算是个遗憾。
漆器一般被划进杂项这个类别,冯青山知道唐易眼力高,但是没想到说起漆器还这么熟透,不由多问了一句,“这漆器现在作假的多么?”
“什么没有作假?唉,这个真是避无可避。”唐易叹了一口气。
“主要还是看包浆?”
“对,包浆是最关键的。剔红漆器的包浆,算是最难做的。判断漆器包浆,这个主要靠手,那种老漆皮入手的感觉不一样。现在做旧,主要用草酸,这种包浆比较轻滑,没有那种细腻入骨的感觉。”唐易解释道。
“怪不得你摸得多,看得少!”冯青山笑道。
“看,主要看看底胎就行了,因为剔红漆器绝大部分不带款儿。也就出现过永乐针划款和宣德填金款,不过这两种传下来的东西市面儿上很少见。底胎看仔细了,能看出材质,老木料和老金属的那种质感不一样。现在低端仿品有的用塑料做胎,一眼的事儿。”
冯青山连连点头,“这瓷都鬼市,居然让你淘了件永乐剔红,真是有点儿逆天的感觉!”
“我看,现在天也亮了,我们重点还是看看瓷片吧,瓷片里真东西多。”唐易接口道。
“嗯,大体也看得差不多了,看看瓷片也好。”冯青山点点头。
这个鬼市上,专门卖瓷片的摊子也有不少,便宜的几十块一片儿,贵的也不过千儿八百,几千的就算很贵了。明清官窑,要是烧得不合标准,是要敲碎了处理掉的,所以瓷都挖出的官窑瓷片,确实不少。除了明清官窑瓷片,还有宋元瓷片,以及明清民窑的瓷片。
买瓷片的,主要是三种人,一种是买来学习的瓷器构造和工艺的;一种是特别痴迷瓷器,完整器也收藏,瓷片也收藏。还有一种,就是作假者,买来是为了研究如何以假乱真。
当然了,瓷片里也不是没有好东西,有些特别珍罕的瓷器,带有典型特征的瓷片也不便宜。同时,瓷片里也不是没有假货,甚至,售价几百块几十块的瓷片,也有假的,因为成本可能只有几块钱。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天下珍玩》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天下珍玩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