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水行周 第七百零八章 感触
目录:逆水行周| 作者:米糕羊| 类别:历史军事
游泳池,游了两个多小时的宇文温,披着浴巾坐在池边胡床上,听孙子宇文旭讲解水战科目学习心得。
同样游了两个多小时泳的皇太孙,目前化名“余九元”,在军校学习,是一个军校生,因为现在是暑假才有空来洛阳,而他讲解的水战阵型,当年还是宇文温最先提出来的。
蒸汽动力船只(含船载火炮)的作战方式,对于这个时代的人们来说是新的军事学说,但对于宇文温而言,并不是什么未知领域。
所以,宇文旭算是班门弄斧,但他却不知道那战术教材的作者“余文乐”,实际上就是自己的祖父。
“如今官军的战船,是木壳包铁甲的铁甲船,两舷有大量火炮,船首有撞角,并有船首炮,这种舰首炮是旋转炮台,后装弹,用的是开花弹,威力很大。”
“但远距离开火的命中率感人,毕竟是在水上,船身颠簸,瞄准不易。”
“这种铁甲船,适用的阵型是‘v’形阵,也就是雁形阵,船首对敌,冲锋时船首炮开火,然后用撞角撞击敌船,就像这般...”
宇文旭用船模摆出两军对抗阵势,“己方”铁甲船以雁形阵发动正面冲击,一边用船首炮轰击,一边用船首对准敌船撞过去。
当己方船队撞入敌群,和敌船交错,铁甲船两侧的火炮便开火,将左右两侧的敌船打得浓烟滚滚。
这样的接战阵型,可以最大限度发挥铁甲船的火力优势(船首炮和两舷炮)、动力优势(高速撞击)。
并且,在内河湖泊里,这样的战斗阵型可以缩小船队的正面宽度,和敌人交战时就从正面冲过去,压迫敌军正面接战,不需要什么迂回,避免采用因为水域狭小而导致船队施展不开。
宇文温听完孙子的讲解,反问:“若是海战,不存在交战水域狭窄的问题,双方船队有足够的迂回空间,你光靠着雁形阵压过去,对方可以迂回、避开,从侧翼反击,如之奈何?”
宇文旭有些疑惑:“祖父,如今在大洋之上,哪来的敌军能和官军蒸汽船对抗?”
宇文温笑了笑:“叛军。”
“啊...叛军...”宇文旭想了想,回答:“还是雁形阵,或者横阵,船和船之间适当拉大距离,排开宽阔正面,将迂回的敌军船队一部分咬住、吃掉。”
宇文温闻言,开始摆弄船模,将“己方”船只排成接近“一”字形的横队,船首迎敌,而将敌方的船只排成纵队。
宇文旭见着这种交战阵型,觉得有些奇怪:接战之初,己方横队,各船首炮可以集中炮击敌军纵队前列战船。
然后,当敌方船队中中部穿过己方阵线时(双方构成十字),己方船只的两舷炮可以轰击。
当敌方船队经过己方阵线后,己方船只船尾炮(有旋转炮台),同样可以击中炮击敌船队形中的某一艘船,所以对方这是在找死么?
宇文旭带着疑问,和祖父推演起战局来。
他是“己方”,而祖父是敌方。
两军接近,敌军纵队忽然右转舵,向着己方左翼切入,因为纵队的航速较快,而己方横队想要向一边转向会很慢,所以对方的战术得以实现:
那就是战船炮战的最佳火力投射态势:“丁”字头对敌,己方在丁字的一横处,用舷侧火炮对敌,可以集中火力炮击。
这一变阵,让己方横队左翼伤亡惨重,而敌方纵队完成了一次“丁”字头攻势后,以逆时针旋转的移动轨迹,快速绕到己方横阵的右翼,再次构成了一次“丁”字头攻势。
敌方各船,用舷侧火炮集中火力炮击己方右翼战船,很快便将右翼摧毁。
两次接战,己方因为横队队形,只能发挥船首炮的威力,又不能及时转向,导致己方侧翼总是被敌方集中火力炮击,根本就招架不住。
宇文旭看着这样的结果,冷汗都冒出来了:“这和课堂上教的不一样啊。”
“不,课堂上肯定教了,只是你没领悟。”宇文温将船只‘复位’,提点孙子:“当蒸汽动力用于战船,船队的行动渐渐不受风向影响,当火炮用于战船,那么,如何最大限度发挥总体火力,就是水战获胜诀窍、”
“你要记住,无论是内河水战,还是外洋海战,船队最大限度发挥火力,并以此进行机动达成战术,是战斗的核心思想。”
“所以,抢‘丁’字头中的那一‘横’,是最重要的,而纵队的灵活性毋庸置疑,那么,接战前,己方以单纵队或多纵队进入交战区,然后发挥速度优势,构成对敌的‘丁’字头,才能确保胜利。”
宇文旭听着祖父的讲解,又用船模进行模拟,很快便领悟到己方抢‘丁’字头、避免敌方抢到‘丁’字头的重要性。
宇文温给孙子模拟的海战,当然有原型,那就是清末的甲午海战。
那一战,北洋水师以横队进入交战,船首迎敌,而日军以纵队进入交战,充分发挥了火力优势。
这一战,后人多对北洋水师以落后的横队接战颇多质疑,但实际上,这不能怪北洋水师的将领指挥水平有问题,因为在北洋水师建军的时候,横队接战是世界各国海军的时髦战法。
十九世纪后半期,军事技术快速发展,蒸汽船取代帆船、旋转炮台舰炮的广泛运用,使得世界各海军强国对于新形势下的海战该怎么打有很多争论。
这时,一场蒸汽动力铁甲舰之间的大规模海战爆发了,那就是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发生的利萨海战。
利萨海战的结果,是奥匈帝国舰队获胜,其舰队以横队接敌,靠着船首炮发挥横队火力优势,然后撞入敌阵,用撞角撞击敌舰队,随后切入各船近距离混战。
所以,当时最时髦的海军战术,就是横队迎敌,发挥船首火力构成t字头优势,经过中距离交战后,各舰撞击敌船后进入近战。
于是,利萨海战过后,海军强国们建造的铁甲舰,其设计思想,大多都是为了满足横队战术火力最大化(船首火力)及撞击战术需要。
北洋水师购买的铁甲舰,就是这种船型,适用于横队战术,也就是船首对敌时,己方主要火炮能够瞄准前方。用的是实心穿甲弹。
然而,到了十九世纪末,随着军事技术的发展,海军作战战术又有了改进,随着管退炮的普及(射速增加)、炸药的运用(开花弹),传统的纵队抢“t”字头的战术再度“复活”。
日军的战船,装备了速射炮、开花弹,战术以纵队战术为主,而且战舰的航速提高,于是在甲午海战中,靠着航速和射速,以及更科学、更容易发挥火力的纵队抢“t”字头战术,将北洋水师击败。
本来,北洋水师的将领已经发现海军军事技术有了大幅变化,希望朝廷拨款购置新船,或者购置速射炮和开花弹,但清廷舍不得花钱。
或者基于内斗原因,拒绝拨款。
其他官员也觉得,朝廷花了重金买回来的铁甲舰,怎么才过了十来年就落伍了?一定是你们这帮丘八想骗钱,所以故意夸大其词、危言耸听!
这种想法也不能说没道理,问题是那个时代,正碰上军事技术大爆发,军事装备及军事学说更新换代很快,十年前流行的战术、战船,可能十年后就落伍,想要跟上潮流,就得花大价钱。
然而清廷终究还是没有花这笔钱给北洋水师进行“升级”,于是,建军时世界先进的铁甲舰,后来已经落伍了。
宇文温看着孙子摆弄船模,想到北洋水师的落伍,又想想眼前时局,颇有感触。
本来,这个时间段的历史潮流是加强皇权,自西晋以来的南北朝乱世结束,期间经过隋的短暂统一和战乱,到了唐朝终于天下稳定下来。
虚弱了数百年的皇权再度振作,逐渐强化,并将相权肢解,独相变成群相,中古时代的帝国成形。
但是,宇文温的出现及所作所为,打乱了历史进程。
天下依旧一统,皇权强化,并且肢解了相权,然而蒸汽机、电报、炸药、火轮船、火车的出现,短时间内改变了生产力和经济结构。
这个时候,时代潮流本该是皇权逐渐加强,是帝制时代,却因为蒸汽机的提前出现和快速改良、普及,使得时代即将进入皇权削弱、君主立宪的工业时代。
庄园经济快速瓦解,不但门阀世家赖以为生的经济基础即将完蛋,传统的小农经济,也要被工场手工业经济,甚至工厂大规模生产经济所取代。
于是,构建在小农经济之上的传统皇权开始根基不稳,但是,皇权此刻才刚刚取得对相权的明显优势。
时代的发展太快了,本来靠着照抄唐宋制度(规避缺点)、强化科举就能过着快乐皇帝生活的宇文温,发现正是自己的发明创造,让强化皇权的制度刚开始成形就面临变革:
当工业时代降临时,君主立宪的潮流必然涌动,而刚刚加强了皇权的皇帝,正在为大权在握而陶醉时,又要面临分权的艰难选择。
如果没有蒸汽机,他大可放心强化皇权,削弱相权,以科举官僚取代贵族官僚,用火器化军队抵御外敌,然后安排好储君,日子就这么顺顺畅畅过下去。
皇位顺利传给儿子,再传给孙子。
这样的制度,毫无疑问是历史同期最好的制度,一如北洋水师订购的定远、镇远两艘铁甲舰,设计、建造时是一流水准。
但是,时代的变化太快了,工业时代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他之前苦心构建的一套制度,已经开始不合时宜了。
北洋水师落伍了,后果是悲惨的,他构建的政治制度,也许现在还能正常运转,可到了将来,孙子辈的时候,孙子有能力、有勇气对其进行“现代化改造”么?
清廷舍不得钱,舍不得给北洋水师购买新船,或者增购速射炮和开花弹,他的儿孙,舍得放权、舍得对制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么?
宇文温看着孙子,看着船模,想到了许多。
本来照抄唐宋的制度并规避不足之处,即可过太平日子,再或者,借鉴明清的制度,就能确保皇权稳固,但现在,却类似清末“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都是他造成的。
乾隆皇帝潇洒走完一生,最后还搞了个内禅,做太上皇把名声刷爆,却把烂摊子留给儿子嘉庆,嘉庆无法解决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只能看着问题越来越严重,却无能为力。
所以,宇文温觉得自己有责任收拾这个烂摊子,不能光想着退休,内禅做太上皇刷名声,却把问题留给儿子去解决。
同样游了两个多小时泳的皇太孙,目前化名“余九元”,在军校学习,是一个军校生,因为现在是暑假才有空来洛阳,而他讲解的水战阵型,当年还是宇文温最先提出来的。
蒸汽动力船只(含船载火炮)的作战方式,对于这个时代的人们来说是新的军事学说,但对于宇文温而言,并不是什么未知领域。
所以,宇文旭算是班门弄斧,但他却不知道那战术教材的作者“余文乐”,实际上就是自己的祖父。
“如今官军的战船,是木壳包铁甲的铁甲船,两舷有大量火炮,船首有撞角,并有船首炮,这种舰首炮是旋转炮台,后装弹,用的是开花弹,威力很大。”
“但远距离开火的命中率感人,毕竟是在水上,船身颠簸,瞄准不易。”
“这种铁甲船,适用的阵型是‘v’形阵,也就是雁形阵,船首对敌,冲锋时船首炮开火,然后用撞角撞击敌船,就像这般...”
宇文旭用船模摆出两军对抗阵势,“己方”铁甲船以雁形阵发动正面冲击,一边用船首炮轰击,一边用船首对准敌船撞过去。
当己方船队撞入敌群,和敌船交错,铁甲船两侧的火炮便开火,将左右两侧的敌船打得浓烟滚滚。
这样的接战阵型,可以最大限度发挥铁甲船的火力优势(船首炮和两舷炮)、动力优势(高速撞击)。
并且,在内河湖泊里,这样的战斗阵型可以缩小船队的正面宽度,和敌人交战时就从正面冲过去,压迫敌军正面接战,不需要什么迂回,避免采用因为水域狭小而导致船队施展不开。
宇文温听完孙子的讲解,反问:“若是海战,不存在交战水域狭窄的问题,双方船队有足够的迂回空间,你光靠着雁形阵压过去,对方可以迂回、避开,从侧翼反击,如之奈何?”
宇文旭有些疑惑:“祖父,如今在大洋之上,哪来的敌军能和官军蒸汽船对抗?”
宇文温笑了笑:“叛军。”
“啊...叛军...”宇文旭想了想,回答:“还是雁形阵,或者横阵,船和船之间适当拉大距离,排开宽阔正面,将迂回的敌军船队一部分咬住、吃掉。”
宇文温闻言,开始摆弄船模,将“己方”船只排成接近“一”字形的横队,船首迎敌,而将敌方的船只排成纵队。
宇文旭见着这种交战阵型,觉得有些奇怪:接战之初,己方横队,各船首炮可以集中炮击敌军纵队前列战船。
然后,当敌方船队中中部穿过己方阵线时(双方构成十字),己方船只的两舷炮可以轰击。
当敌方船队经过己方阵线后,己方船只船尾炮(有旋转炮台),同样可以击中炮击敌船队形中的某一艘船,所以对方这是在找死么?
宇文旭带着疑问,和祖父推演起战局来。
他是“己方”,而祖父是敌方。
两军接近,敌军纵队忽然右转舵,向着己方左翼切入,因为纵队的航速较快,而己方横队想要向一边转向会很慢,所以对方的战术得以实现:
那就是战船炮战的最佳火力投射态势:“丁”字头对敌,己方在丁字的一横处,用舷侧火炮对敌,可以集中火力炮击。
这一变阵,让己方横队左翼伤亡惨重,而敌方纵队完成了一次“丁”字头攻势后,以逆时针旋转的移动轨迹,快速绕到己方横阵的右翼,再次构成了一次“丁”字头攻势。
敌方各船,用舷侧火炮集中火力炮击己方右翼战船,很快便将右翼摧毁。
两次接战,己方因为横队队形,只能发挥船首炮的威力,又不能及时转向,导致己方侧翼总是被敌方集中火力炮击,根本就招架不住。
宇文旭看着这样的结果,冷汗都冒出来了:“这和课堂上教的不一样啊。”
“不,课堂上肯定教了,只是你没领悟。”宇文温将船只‘复位’,提点孙子:“当蒸汽动力用于战船,船队的行动渐渐不受风向影响,当火炮用于战船,那么,如何最大限度发挥总体火力,就是水战获胜诀窍、”
“你要记住,无论是内河水战,还是外洋海战,船队最大限度发挥火力,并以此进行机动达成战术,是战斗的核心思想。”
“所以,抢‘丁’字头中的那一‘横’,是最重要的,而纵队的灵活性毋庸置疑,那么,接战前,己方以单纵队或多纵队进入交战区,然后发挥速度优势,构成对敌的‘丁’字头,才能确保胜利。”
宇文旭听着祖父的讲解,又用船模进行模拟,很快便领悟到己方抢‘丁’字头、避免敌方抢到‘丁’字头的重要性。
宇文温给孙子模拟的海战,当然有原型,那就是清末的甲午海战。
那一战,北洋水师以横队进入交战,船首迎敌,而日军以纵队进入交战,充分发挥了火力优势。
这一战,后人多对北洋水师以落后的横队接战颇多质疑,但实际上,这不能怪北洋水师的将领指挥水平有问题,因为在北洋水师建军的时候,横队接战是世界各国海军的时髦战法。
十九世纪后半期,军事技术快速发展,蒸汽船取代帆船、旋转炮台舰炮的广泛运用,使得世界各海军强国对于新形势下的海战该怎么打有很多争论。
这时,一场蒸汽动力铁甲舰之间的大规模海战爆发了,那就是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发生的利萨海战。
利萨海战的结果,是奥匈帝国舰队获胜,其舰队以横队接敌,靠着船首炮发挥横队火力优势,然后撞入敌阵,用撞角撞击敌舰队,随后切入各船近距离混战。
所以,当时最时髦的海军战术,就是横队迎敌,发挥船首火力构成t字头优势,经过中距离交战后,各舰撞击敌船后进入近战。
于是,利萨海战过后,海军强国们建造的铁甲舰,其设计思想,大多都是为了满足横队战术火力最大化(船首火力)及撞击战术需要。
北洋水师购买的铁甲舰,就是这种船型,适用于横队战术,也就是船首对敌时,己方主要火炮能够瞄准前方。用的是实心穿甲弹。
然而,到了十九世纪末,随着军事技术的发展,海军作战战术又有了改进,随着管退炮的普及(射速增加)、炸药的运用(开花弹),传统的纵队抢“t”字头的战术再度“复活”。
日军的战船,装备了速射炮、开花弹,战术以纵队战术为主,而且战舰的航速提高,于是在甲午海战中,靠着航速和射速,以及更科学、更容易发挥火力的纵队抢“t”字头战术,将北洋水师击败。
本来,北洋水师的将领已经发现海军军事技术有了大幅变化,希望朝廷拨款购置新船,或者购置速射炮和开花弹,但清廷舍不得花钱。
或者基于内斗原因,拒绝拨款。
其他官员也觉得,朝廷花了重金买回来的铁甲舰,怎么才过了十来年就落伍了?一定是你们这帮丘八想骗钱,所以故意夸大其词、危言耸听!
这种想法也不能说没道理,问题是那个时代,正碰上军事技术大爆发,军事装备及军事学说更新换代很快,十年前流行的战术、战船,可能十年后就落伍,想要跟上潮流,就得花大价钱。
然而清廷终究还是没有花这笔钱给北洋水师进行“升级”,于是,建军时世界先进的铁甲舰,后来已经落伍了。
宇文温看着孙子摆弄船模,想到北洋水师的落伍,又想想眼前时局,颇有感触。
本来,这个时间段的历史潮流是加强皇权,自西晋以来的南北朝乱世结束,期间经过隋的短暂统一和战乱,到了唐朝终于天下稳定下来。
虚弱了数百年的皇权再度振作,逐渐强化,并将相权肢解,独相变成群相,中古时代的帝国成形。
但是,宇文温的出现及所作所为,打乱了历史进程。
天下依旧一统,皇权强化,并且肢解了相权,然而蒸汽机、电报、炸药、火轮船、火车的出现,短时间内改变了生产力和经济结构。
这个时候,时代潮流本该是皇权逐渐加强,是帝制时代,却因为蒸汽机的提前出现和快速改良、普及,使得时代即将进入皇权削弱、君主立宪的工业时代。
庄园经济快速瓦解,不但门阀世家赖以为生的经济基础即将完蛋,传统的小农经济,也要被工场手工业经济,甚至工厂大规模生产经济所取代。
于是,构建在小农经济之上的传统皇权开始根基不稳,但是,皇权此刻才刚刚取得对相权的明显优势。
时代的发展太快了,本来靠着照抄唐宋制度(规避缺点)、强化科举就能过着快乐皇帝生活的宇文温,发现正是自己的发明创造,让强化皇权的制度刚开始成形就面临变革:
当工业时代降临时,君主立宪的潮流必然涌动,而刚刚加强了皇权的皇帝,正在为大权在握而陶醉时,又要面临分权的艰难选择。
如果没有蒸汽机,他大可放心强化皇权,削弱相权,以科举官僚取代贵族官僚,用火器化军队抵御外敌,然后安排好储君,日子就这么顺顺畅畅过下去。
皇位顺利传给儿子,再传给孙子。
这样的制度,毫无疑问是历史同期最好的制度,一如北洋水师订购的定远、镇远两艘铁甲舰,设计、建造时是一流水准。
但是,时代的变化太快了,工业时代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他之前苦心构建的一套制度,已经开始不合时宜了。
北洋水师落伍了,后果是悲惨的,他构建的政治制度,也许现在还能正常运转,可到了将来,孙子辈的时候,孙子有能力、有勇气对其进行“现代化改造”么?
清廷舍不得钱,舍不得给北洋水师购买新船,或者增购速射炮和开花弹,他的儿孙,舍得放权、舍得对制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么?
宇文温看着孙子,看着船模,想到了许多。
本来照抄唐宋的制度并规避不足之处,即可过太平日子,再或者,借鉴明清的制度,就能确保皇权稳固,但现在,却类似清末“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都是他造成的。
乾隆皇帝潇洒走完一生,最后还搞了个内禅,做太上皇把名声刷爆,却把烂摊子留给儿子嘉庆,嘉庆无法解决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只能看着问题越来越严重,却无能为力。
所以,宇文温觉得自己有责任收拾这个烂摊子,不能光想着退休,内禅做太上皇刷名声,却把问题留给儿子去解决。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逆水行周》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逆水行周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