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一十五章 底蕴(下)
目录:大明的脊梁| 作者:烟头不灭| 类别:历史军事
这时候杨远显然有些害怕,最终还是灿灿的开口:“我想读书......”
杨远吞吞吐吐的样子中带着几分忐忑,又带着几分期待,还有几分不甘,他其实也是一个非常认真的人,从内心而言他自己也非常想要如同杨铭一般读书而功成名就,他缺乏的只是一个良好的启蒙。
刘夫子教书在很多人看来都算得上不凡,就整个大明朝来说也是如此,因为启蒙教育往往都是千篇一律,即使有了千字文和百家姓的现在依然让蒙童很难熟记住成千上万的汉子,像杨远这样根本就没有接触过书本几乎可以算得上成年人的杨家两兄弟来说就更显得艰难。
因为一般的孩童人小,所以思想比较简单,记性也很好,在这种相对成年人来说他们便更能记住,所以在刘夫子的教学中杨远哥俩的学习进度便成了垫底,也造就了两人孺子不可教也的名头。
杨铭因为是穿越男,虽然刘夫子教导的是繁体,但是对于他来说并不是问题,在后世比如宝岛以及很多的文献中都是用繁体文书写的,他又是文科出生的大学生,所以即使枯燥和无味,这对于他来说都不是问题,因此也成就了他的神童之名。
这就像是两个极端,一个聪敏好学,一个愚笨如猪,杨远和杨山都感觉压力山大,在渴望读书的同时又对文字充满着深深的恐惧。
“要读书?”老爷子的眉头不由得皱了皱,他根本就不看好杨远两兄弟,虽然同样是自己的孙子,但是无论是从三人表现出来的天赋来看还是从夫子传达的信息,他们两人都不是读书的料,他甚至非常觉得有些郁闷,难道这就是所谓的龙生九子?同样是杨家的种,这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嗯!”杨远点了点头,他和杨山不约而同的看向了杨铭,他们知道这个时候也只有自己这个三弟才能说的上话,即使是自己的老爹也不行。
杨铭并没有立即发言,他看出了老爷子还想说点儿什么。
果然,老爷子沉默片刻,瞬即又把它那个茶壶提起,嘴对嘴的喝了一小口,他这是在沉思,对于如今的杨家来说根本就不缺少几个读书的银钱,如果两个孙子争气,能读书,即使多花销一些他也觉得值,杨铭已经把名下的财产都告诉了他,这么大的家业如果没有几个信得过的人帮衬那肯定是不行的,可是当他又看了看杨远和杨山的时候又觉得有些难以抉择。
“你觉得呢?”最终老爷子并没有决断,而是看向了杨铭,在老爷子的心目中杨铭早已经不是当初那个狗蛋儿了,这是自己一家的骄傲,年仅十五的举人公,年仅十五便弄出这么一大份家业,这个孙子看问题必然比自己长远,只要杨铭开了口无论结果到底如何他都觉得按着杨铭的意思办。他觉得自己已经有脸面去见列祖列宗了,即使杨家短时间并不能一跃而就成为世家,但是只要有杨铭在,书香门第只是时间的长远而已,所以他一点儿也不担心,想到这里他眉头上的皱纹都消散不少。
杨铭看着老爷子那张重新变得笑眯眯的老脸也是开心,两位堂兄读书无非就是花些银钱而已,杨家如今还不在乎那点儿,他最期望的就是家里这样和睦的气氛,家里老爹这一辈虽然是三兄弟,但是从小到大,在他的记忆中从来就没有有过争吵,相反还很和睦。
当初李秀才送了杨铭宅子读书,那宅子青砖大瓦房自然是比以前的茅草屋强上不知道多少倍,可是大伯、二伯甚至两位伯母都从来没有过任何的想法,他们都一如既往的在田里劳作,相反的还用田地里的收成来贴补杨铭的笔墨钱,这样的家庭让他这个在前世对亲情已经变得淡漠的人来说深深的感到了一种温暖,一种真挚的情感。
“既然大哥、二哥愿意读书那便是好事情!”杨铭笑了笑,对杨远二人道:“这是小弟考虑不周了,两位兄长如今年岁颇大,如今从新入学确实比较难,不过....”
说到这里,杨远和杨山都不禁有些忐忑,前面说的好好的,这不过两个字一处,难不成不行了?
不仅是他们俩,屋子里的其他人都担心起来,每个人都知道,杨家不缺钱了,可是因此两位后辈不能读书难免有些遗憾,杨铭的话对于杨家来说其实就代表了老爷子的态度,如果从他嘴里说出不能读书那杨远他们也就没有读书的指望了。
可是。
可是他们又隐隐有些期待。
杨铭不是那种为了一点钱财就不顾亲情的人,可是这偌大的家财都是他转回来的,万一........
杨铭并没有人让众人失望,他只是略一思索便又继续道:“百家姓,千字文固然是启蒙的好书,不过显然并不是适合两位兄长,正好两日后我便要进京,在这进京之前我便立书一册供两位兄长启蒙之用吧!”
顿时,屋子里的气氛便变得轻松起来,他们都担心杨铭发达后变成六亲不认之徒,这样的人虽然不多,但是也并不是没有,在村里好多家庭几兄弟为了分店家产都可以反目成仇,何况供养两位读书人,这并不是一笔小数目,如果杨铭心疼钱财不让两位兄长继续读书那也无可厚非,毕竟杨远他们两实在是有点烂泥扶不上墙。
何氏觉得自己非常有脸面,对于儿子的做法她也很赞成,如今她在家里的地位显然高了许多,就连公公都不会如以前那边招呼自己做事,看着自己的儿子她真是百感交集。
十年时间,是年终她都不知道是如何过来的,虽然有新宅子住,但是生活上却非常拮据,若不是丈夫天天村里镇上拉货家里都不知道成什么样!
正当她要开口说点什么hi后杨铭却变得严肃起来。
“爷爷,大伯、二伯....两位兄长!”杨铭正色道:“我这即将的启蒙之法乃是我心血所得,当为杨家家传之物,不得传于他人!”
拼音不是大明朝的产物,这种能够快速提高启蒙速度的教材在现在绝对是一个启蒙神器,杨家没有源远流长的底蕴,但是却有拼音,这便是杨家的底蕴,有了它,杨家的子弟就不必再为启蒙而苦恼,如果愿意,仅凭着拼音他甚至可以只用两三年时间便打造出十个甚至上百个读书人出来!
ps:给大家拜年啦!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杨远吞吞吐吐的样子中带着几分忐忑,又带着几分期待,还有几分不甘,他其实也是一个非常认真的人,从内心而言他自己也非常想要如同杨铭一般读书而功成名就,他缺乏的只是一个良好的启蒙。
刘夫子教书在很多人看来都算得上不凡,就整个大明朝来说也是如此,因为启蒙教育往往都是千篇一律,即使有了千字文和百家姓的现在依然让蒙童很难熟记住成千上万的汉子,像杨远这样根本就没有接触过书本几乎可以算得上成年人的杨家两兄弟来说就更显得艰难。
因为一般的孩童人小,所以思想比较简单,记性也很好,在这种相对成年人来说他们便更能记住,所以在刘夫子的教学中杨远哥俩的学习进度便成了垫底,也造就了两人孺子不可教也的名头。
杨铭因为是穿越男,虽然刘夫子教导的是繁体,但是对于他来说并不是问题,在后世比如宝岛以及很多的文献中都是用繁体文书写的,他又是文科出生的大学生,所以即使枯燥和无味,这对于他来说都不是问题,因此也成就了他的神童之名。
这就像是两个极端,一个聪敏好学,一个愚笨如猪,杨远和杨山都感觉压力山大,在渴望读书的同时又对文字充满着深深的恐惧。
“要读书?”老爷子的眉头不由得皱了皱,他根本就不看好杨远两兄弟,虽然同样是自己的孙子,但是无论是从三人表现出来的天赋来看还是从夫子传达的信息,他们两人都不是读书的料,他甚至非常觉得有些郁闷,难道这就是所谓的龙生九子?同样是杨家的种,这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嗯!”杨远点了点头,他和杨山不约而同的看向了杨铭,他们知道这个时候也只有自己这个三弟才能说的上话,即使是自己的老爹也不行。
杨铭并没有立即发言,他看出了老爷子还想说点儿什么。
果然,老爷子沉默片刻,瞬即又把它那个茶壶提起,嘴对嘴的喝了一小口,他这是在沉思,对于如今的杨家来说根本就不缺少几个读书的银钱,如果两个孙子争气,能读书,即使多花销一些他也觉得值,杨铭已经把名下的财产都告诉了他,这么大的家业如果没有几个信得过的人帮衬那肯定是不行的,可是当他又看了看杨远和杨山的时候又觉得有些难以抉择。
“你觉得呢?”最终老爷子并没有决断,而是看向了杨铭,在老爷子的心目中杨铭早已经不是当初那个狗蛋儿了,这是自己一家的骄傲,年仅十五的举人公,年仅十五便弄出这么一大份家业,这个孙子看问题必然比自己长远,只要杨铭开了口无论结果到底如何他都觉得按着杨铭的意思办。他觉得自己已经有脸面去见列祖列宗了,即使杨家短时间并不能一跃而就成为世家,但是只要有杨铭在,书香门第只是时间的长远而已,所以他一点儿也不担心,想到这里他眉头上的皱纹都消散不少。
杨铭看着老爷子那张重新变得笑眯眯的老脸也是开心,两位堂兄读书无非就是花些银钱而已,杨家如今还不在乎那点儿,他最期望的就是家里这样和睦的气氛,家里老爹这一辈虽然是三兄弟,但是从小到大,在他的记忆中从来就没有有过争吵,相反还很和睦。
当初李秀才送了杨铭宅子读书,那宅子青砖大瓦房自然是比以前的茅草屋强上不知道多少倍,可是大伯、二伯甚至两位伯母都从来没有过任何的想法,他们都一如既往的在田里劳作,相反的还用田地里的收成来贴补杨铭的笔墨钱,这样的家庭让他这个在前世对亲情已经变得淡漠的人来说深深的感到了一种温暖,一种真挚的情感。
“既然大哥、二哥愿意读书那便是好事情!”杨铭笑了笑,对杨远二人道:“这是小弟考虑不周了,两位兄长如今年岁颇大,如今从新入学确实比较难,不过....”
说到这里,杨远和杨山都不禁有些忐忑,前面说的好好的,这不过两个字一处,难不成不行了?
不仅是他们俩,屋子里的其他人都担心起来,每个人都知道,杨家不缺钱了,可是因此两位后辈不能读书难免有些遗憾,杨铭的话对于杨家来说其实就代表了老爷子的态度,如果从他嘴里说出不能读书那杨远他们也就没有读书的指望了。
可是。
可是他们又隐隐有些期待。
杨铭不是那种为了一点钱财就不顾亲情的人,可是这偌大的家财都是他转回来的,万一........
杨铭并没有人让众人失望,他只是略一思索便又继续道:“百家姓,千字文固然是启蒙的好书,不过显然并不是适合两位兄长,正好两日后我便要进京,在这进京之前我便立书一册供两位兄长启蒙之用吧!”
顿时,屋子里的气氛便变得轻松起来,他们都担心杨铭发达后变成六亲不认之徒,这样的人虽然不多,但是也并不是没有,在村里好多家庭几兄弟为了分店家产都可以反目成仇,何况供养两位读书人,这并不是一笔小数目,如果杨铭心疼钱财不让两位兄长继续读书那也无可厚非,毕竟杨远他们两实在是有点烂泥扶不上墙。
何氏觉得自己非常有脸面,对于儿子的做法她也很赞成,如今她在家里的地位显然高了许多,就连公公都不会如以前那边招呼自己做事,看着自己的儿子她真是百感交集。
十年时间,是年终她都不知道是如何过来的,虽然有新宅子住,但是生活上却非常拮据,若不是丈夫天天村里镇上拉货家里都不知道成什么样!
正当她要开口说点什么hi后杨铭却变得严肃起来。
“爷爷,大伯、二伯....两位兄长!”杨铭正色道:“我这即将的启蒙之法乃是我心血所得,当为杨家家传之物,不得传于他人!”
拼音不是大明朝的产物,这种能够快速提高启蒙速度的教材在现在绝对是一个启蒙神器,杨家没有源远流长的底蕴,但是却有拼音,这便是杨家的底蕴,有了它,杨家的子弟就不必再为启蒙而苦恼,如果愿意,仅凭着拼音他甚至可以只用两三年时间便打造出十个甚至上百个读书人出来!
ps:给大家拜年啦!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明的脊梁》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明的脊梁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