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1章 消息 (求推荐、月票)
目录:大明的脊梁| 作者:烟头不灭| 类别:历史军事
“杨铭现在在干嘛?”沉默了许久,杨延和才抬头朝一旁的小吏问道:“他还在蜀中准备成亲?”
“回杨公!”小吏恭敬道:“据礼部传来的消息杨铭已经去思南了!还有,蜀中方面也有消息,说杨铭.....”
“说他什么?”毛纪在一旁问道。
“蜀中那边说杨铭大肆收购粮食,总计有五十万石之多,小人估计虽然不至于有五十万石但是想来也不会少于三十万石!”小吏说话有些忐忑,他知道几位大佬对杨铭的事情都很在意,杨铭作为一个七品县令无论出于什么情况收购如此多的粮食都算是逾越了,不过杨铭做这件事没有藏着掖着,那便是正大光明。
“三十万石!”蒋冕的眉头皱了皱,这可不是一点儿粮食,别说他一个小小的思南县吃不完即便是捎带上他恩师李道远的整个铜仁府只怕也是吃不完,收集这么多粮食他到底想干嘛?
这个问题不只是他在想,正处于御书房的嘉靖此时也在思索。
“还有其他的消息吗?”杨延和闭上了眼睛,继续问道:“按他的路子不可能没点儿交代吧?礼部的人还没有回来?”
“回来了,和工部的人坐的漕船直接抵京的,不过工部那边似乎有要事不仅所有人包括前往蜀中的工匠,就连礼部的那些人以及随员都被他们请去了工部,小的真要向您禀告呢,看样子这次工部那边似乎发生了什么大事!”说到这儿,他赶紧朝门外看了看着才小声道:“好像礼部的人被他们扣下了,具体什么原因小的也不清楚,不过礼部的人似乎没有反抗看起来好像理所当然似的!”
“哦?”杨延和一脸诧异。什么时候工部那边居然有如此大的胆子轻易扣人?
蒋冕微微一笑,对杨延和道:“杨公难道还看不出来,工部那边想必是在杨铭哪儿捞了什么好处,而且这事恐怕也不小,不然的话你礼部的那些人指不准早就翻天了还能等着人来通报?“
毛纪也是哈哈一笑:“不错,正是如此!不过我看还是让人去工部一趟。把人给传过来先问问为好,毕竟贵州那边的事情才是要紧的,杨铭手里那么多粮食不妨就分一些出去救救急也好!”
“不可!”杨延和道:“杨铭既然弄粮食,自然是有他的打算,维之,你可别忘了那小子可不是一个简单的货色,指不定又在打什么算盘,不过现在最要紧的还是将那几个礼部的官员叫过来问问再说,毕竟他们也在蜀中呆了那么久多多少少也知道点事情。”
蒋冕和毛纪都点了点头。正如杨延和所说的那样毕竟他们身在京师,对于蜀中或者是贵州方面得到的消息那也只是只言片语,这一层层传过来未免有些不准,能把几个当事人叫来问一问那显然是极好的。
不等三分吩咐,便立刻有小吏前往工部叫人。
其实内阁和工部衙门相隔并不远,无非就是隔了几条街而已,因为是内阁的人出门办差一路上基本上就没有什么阻拦,不大一会去洪城办差的那位礼官便已经来到了内阁。
虽然是在京城为官。内阁却并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进来的,其实不用问既然让他来内阁自然是要问杨铭的情况。一路上她早已经在心里打好了腹稿,甚至那位工部的官员也一并跟了过来,毕竟水泥的事情并不小其运用之广功效之神奇他也不得不上报,本来工部是打算在朝堂上上奏的,不过现在既然礼部的人要去内阁了他们自然也就没有保守秘密的必要了,出了安排安歇工匠在京城的郊外试制水泥外这件事总的说来已经不关他们的事情了。当然....该有的功劳也不会少他们的。
两人跟着小吏一路畅通无阻。
“下管见过杨公、蒋公、毛公!”
.....
两人上前见礼!
这时候房间里只剩下他们五个人。
杨延和看向礼部的官员,他主官礼部说来也算是他的上官于是便先问道:“听说杨铭已经去思南了?”
“回杨公,杨探花成亲之时李道远,李知府也带人去了洪城,似乎贵州那边情况不太好。所以听杨探花说三日之后便出发前往思南,只是.....”他看了看杨延和然后又望了望一旁的工部官员才道:“杨探花似乎有意在思南那边烧制瓷砖,而且价格极低,成亲当日便已经有蜀中士绅订购八千万块之多!”
“什么?”杨延和一惊!
八千万块!
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瓷器的价格在大明不算贵,但是价格也不会低到哪儿去,他虽然不知道这瓷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东西,但是以他的想象只要与瓷器粘上边那就不会便宜的多离谱,那么八千万块瓷砖会有多大的利润这已经是明摆着的事情了。
“多少钱一块?”毛纪也来了兴趣,问道:“那瓷砖是干什么的?”
“回毛公!瓷砖就是一块四方的薄片,表面上釉光滑无比分纯色以及彩色两种,纯色者为单一颜色,或是纯白或是纯红,而彩色便是在这瓷砖的上面画画或者题字,这两种瓷砖价格都不尽相同,纯色的杨探花标价是十文,而彩色的是十二文,只不过因为是成亲而且是第一次他只要了八文和十文一块!”
“八文一块!”蒋冕呵呵一笑,看向杨延和道:“这可是不小的一笔银子啊!杨公,你看他这算是赔本赚吆喝还是做的赔本生意啊?”
其实蒋冕自己都不相信杨铭会做赔本买卖,可是这价格确实又有些让他琢磨不透,这个价格可以说根本就没有人做的出来,毕竟无论是任何东西都有一个成本,显然做一块瓷砖的成本比一个瓷碗的成本根本就少不到哪儿去,如此一来那杨铭这个买卖就有点儿让人摸不着头脑了。
毕竟杨铭金手指的名号可不是吹出来的,他敢卖八文那么久一定有赚头,否则的话他怎么可能会卖?
可是他怎么都想不通这钱从哪里赚!
ps:第一更送上!515红包节快乐!烟头就不去凑热闹了,大家开心!
(未完待续。)
“回杨公!”小吏恭敬道:“据礼部传来的消息杨铭已经去思南了!还有,蜀中方面也有消息,说杨铭.....”
“说他什么?”毛纪在一旁问道。
“蜀中那边说杨铭大肆收购粮食,总计有五十万石之多,小人估计虽然不至于有五十万石但是想来也不会少于三十万石!”小吏说话有些忐忑,他知道几位大佬对杨铭的事情都很在意,杨铭作为一个七品县令无论出于什么情况收购如此多的粮食都算是逾越了,不过杨铭做这件事没有藏着掖着,那便是正大光明。
“三十万石!”蒋冕的眉头皱了皱,这可不是一点儿粮食,别说他一个小小的思南县吃不完即便是捎带上他恩师李道远的整个铜仁府只怕也是吃不完,收集这么多粮食他到底想干嘛?
这个问题不只是他在想,正处于御书房的嘉靖此时也在思索。
“还有其他的消息吗?”杨延和闭上了眼睛,继续问道:“按他的路子不可能没点儿交代吧?礼部的人还没有回来?”
“回来了,和工部的人坐的漕船直接抵京的,不过工部那边似乎有要事不仅所有人包括前往蜀中的工匠,就连礼部的那些人以及随员都被他们请去了工部,小的真要向您禀告呢,看样子这次工部那边似乎发生了什么大事!”说到这儿,他赶紧朝门外看了看着才小声道:“好像礼部的人被他们扣下了,具体什么原因小的也不清楚,不过礼部的人似乎没有反抗看起来好像理所当然似的!”
“哦?”杨延和一脸诧异。什么时候工部那边居然有如此大的胆子轻易扣人?
蒋冕微微一笑,对杨延和道:“杨公难道还看不出来,工部那边想必是在杨铭哪儿捞了什么好处,而且这事恐怕也不小,不然的话你礼部的那些人指不准早就翻天了还能等着人来通报?“
毛纪也是哈哈一笑:“不错,正是如此!不过我看还是让人去工部一趟。把人给传过来先问问为好,毕竟贵州那边的事情才是要紧的,杨铭手里那么多粮食不妨就分一些出去救救急也好!”
“不可!”杨延和道:“杨铭既然弄粮食,自然是有他的打算,维之,你可别忘了那小子可不是一个简单的货色,指不定又在打什么算盘,不过现在最要紧的还是将那几个礼部的官员叫过来问问再说,毕竟他们也在蜀中呆了那么久多多少少也知道点事情。”
蒋冕和毛纪都点了点头。正如杨延和所说的那样毕竟他们身在京师,对于蜀中或者是贵州方面得到的消息那也只是只言片语,这一层层传过来未免有些不准,能把几个当事人叫来问一问那显然是极好的。
不等三分吩咐,便立刻有小吏前往工部叫人。
其实内阁和工部衙门相隔并不远,无非就是隔了几条街而已,因为是内阁的人出门办差一路上基本上就没有什么阻拦,不大一会去洪城办差的那位礼官便已经来到了内阁。
虽然是在京城为官。内阁却并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进来的,其实不用问既然让他来内阁自然是要问杨铭的情况。一路上她早已经在心里打好了腹稿,甚至那位工部的官员也一并跟了过来,毕竟水泥的事情并不小其运用之广功效之神奇他也不得不上报,本来工部是打算在朝堂上上奏的,不过现在既然礼部的人要去内阁了他们自然也就没有保守秘密的必要了,出了安排安歇工匠在京城的郊外试制水泥外这件事总的说来已经不关他们的事情了。当然....该有的功劳也不会少他们的。
两人跟着小吏一路畅通无阻。
“下管见过杨公、蒋公、毛公!”
.....
两人上前见礼!
这时候房间里只剩下他们五个人。
杨延和看向礼部的官员,他主官礼部说来也算是他的上官于是便先问道:“听说杨铭已经去思南了?”
“回杨公,杨探花成亲之时李道远,李知府也带人去了洪城,似乎贵州那边情况不太好。所以听杨探花说三日之后便出发前往思南,只是.....”他看了看杨延和然后又望了望一旁的工部官员才道:“杨探花似乎有意在思南那边烧制瓷砖,而且价格极低,成亲当日便已经有蜀中士绅订购八千万块之多!”
“什么?”杨延和一惊!
八千万块!
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瓷器的价格在大明不算贵,但是价格也不会低到哪儿去,他虽然不知道这瓷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东西,但是以他的想象只要与瓷器粘上边那就不会便宜的多离谱,那么八千万块瓷砖会有多大的利润这已经是明摆着的事情了。
“多少钱一块?”毛纪也来了兴趣,问道:“那瓷砖是干什么的?”
“回毛公!瓷砖就是一块四方的薄片,表面上釉光滑无比分纯色以及彩色两种,纯色者为单一颜色,或是纯白或是纯红,而彩色便是在这瓷砖的上面画画或者题字,这两种瓷砖价格都不尽相同,纯色的杨探花标价是十文,而彩色的是十二文,只不过因为是成亲而且是第一次他只要了八文和十文一块!”
“八文一块!”蒋冕呵呵一笑,看向杨延和道:“这可是不小的一笔银子啊!杨公,你看他这算是赔本赚吆喝还是做的赔本生意啊?”
其实蒋冕自己都不相信杨铭会做赔本买卖,可是这价格确实又有些让他琢磨不透,这个价格可以说根本就没有人做的出来,毕竟无论是任何东西都有一个成本,显然做一块瓷砖的成本比一个瓷碗的成本根本就少不到哪儿去,如此一来那杨铭这个买卖就有点儿让人摸不着头脑了。
毕竟杨铭金手指的名号可不是吹出来的,他敢卖八文那么久一定有赚头,否则的话他怎么可能会卖?
可是他怎么都想不通这钱从哪里赚!
ps:第一更送上!515红包节快乐!烟头就不去凑热闹了,大家开心!
(未完待续。)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明的脊梁》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明的脊梁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