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汉末三国志 正文 第012章 出色的胜利,精彩的一役

正文 第012章 出色的胜利,精彩的一役

目录:汉末三国志| 作者:三国魏家| 类别:历史军事

    总体而言在渭南之战关中联军并没有对于曹操造成多大的威胁,他们在军力以及谋略上都彻底处于下风。

    【事后曹公之答】

    在渭南之战结束后,将领就很多不解的问题咨询曹操,从其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到马超和韩遂输得一点不冤。

    事后,曹操麾下有将领问曹操:“开始时,贼兵守卫潼关,渭水以北没有防守之兵,我们不从河东出去攻打冯翊,反而在潼关与敌兵对峙,拖延许久才北渡黄河,这是为何?”

    当时,贼兵每到一支部队,曹操就面露喜色。众将不能理解敌军兵力增强了,曹操为什么反而高兴,后来就有人问曹操他高兴的原因。

    曹操就回答:“关中地域辽阔,如果贼兵各自依险阻抵抗,征伐他们,没有一二年的时间不能平定。如今都聚集于此,虽然人数众多,但都彼此不和,没有统一的主帅。这样,消灭敌人容易成功,我所以高兴。”

    【出色的胜利,精彩的一役】

    历史上关中之所以难打,并不是因为关中军队兵强马壮,而是关中易守难攻,防御方在地利上具有极大的优势,甚至有着“百二秦关”的说法,所以想进攻关中,首先要消除关中联军的地利。

    当时曹操就是通过假意集中兵力压迫潼关,从而调集敌军注意力,让徐晃等人得以轻松渡河,建立了前沿基地,为曹操军的后续行动打下了良好基础。

    据《山阳公载记》记载,马超得知曹操准备渡河之后,准备在渭河北岸据守,不让曹军渡河,而韩遂则提议“半渡击之”,最后马超听从了韩遂的意见,但结果曹操有惊无险,成功渡河,使得马韩联军彻底处于了劣势。

    曹操事后评价:马兒不死,吾无葬地也”,可见曹操对于马超评价之高。不过我个人认为韩遂的建议并不是没有道理的,马超的提议虽然稳妥,但对于关中军队未必有利。

    首先,曹操虽然是在七月份亲自带领大军出征关中,在八月逼近潼关,但马超、韩遂在三月份就已经决定叛乱,并且在之后在潼关一带就已经开始与曹仁对峙,从三月一直到九月份,这对于关中联军的粮草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长时间的对峙已经消耗了关中诸侯的不少的兵粮,其中包括韩遂在内不少人还是从凉州来支援,这补给线更是漫长,在九月份又开始入冬,关中诸侯们的后勤情况可以预见并不是太好,尤其关中一带在经过董卓之乱和李郭之乱后,流失了大量的人口,战前百姓们又逃了一批,经济环境绝对谈不上好,为了对抗曹操,援军还是不断到来,这对于本身就已经陷入困难的后勤补给更是雪上加霜,所以关中诸侯们并没有和曹操持久战的本钱。

    这个时候,韩遂提议“半渡击之”其实就是毕其功于一役,争取最短的时间内结束战斗,从战斗过程来看,马超的袭击对于曹操部队还是造成了相当程度的打击,但并没能趁这个机会彻底击败曹操,这是非常令人惋惜的。

    而关中联军失去地利之后,其实对于曹操军的威胁就已经大幅降低了。关中联军虽然兵力不少,但其中战力比较强也就只有马超和韩遂两部,其他诸侯则兵力弱小,多为乌合之众,关中联军在鱼龙混杂的情况下军力实际上是没有曹操军强的。

    马超、韩遂等人对此也是心知肚明,再加上补给的压力,所以他们再次向求和请降,并且承诺了让出了更多的利益,曹操不想就此放过他们,但为了迷惑关中诸侯们,却假意答应这使得以马超、韩遂为首的关中联军大大放松了警惕,甚至不少人没有建造营垒。

    之后曹操更是在贾诩的提议下使出了“离间之计”,成功的离间了联军中两大统帅马超和韩遂之间的关系,使得马超等人对于韩遂充满了猜疑,两者在短时间内无法在齐心合力,就在这个时间点上曹操下了战书,给了联军致命一击。

    在决战中,曹操一开始并没有倾尽全力,而是先用部分普通部队对敌,然后在突然派出自己的精锐骑兵(应该是虎豹骑)一举制胜。而关中联军内部诸侯还在因为韩遂和曹操之间的关系而各怀心思,无法团结一致,自然抵挡不了曹操的猛烈袭击,就此惨败。

    可以说关中诸侯们在军力上、谋略上、发挥上都远不如曹操,还失去了地利,中了对方的离间之计而无法团结,这一仗输那是必然的了。

    渭南之战是曹操在北方亲自指挥的最后一战,这一战胜利之后,曹操彻底控制了原来大汉的中央司隶,将三辅纳入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内,并且还重创了马超和韩遂等西部诸侯,为后来夏侯渊平定凉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渭南之战也是曹操一生中最具代表性的成功作战之一,被后世所推崇备至,这是一场非常经典精彩的战役,将当时曹操的军事和谋略水平发挥的淋漓尽致。

    注:如果曹操在赤壁之战前保持了这个水准,刘备、孙权、周瑜等人估计能死八百次。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汉末三国志》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汉末三国志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