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汉末三国志 正文 第076章 注定破裂的曹孙联盟

正文 第076章 注定破裂的曹孙联盟

目录:汉末三国志| 作者:三国魏家| 类别:历史军事

    在孙权联合曹丕之前,他们就不是完全没有矛盾的,在曹丕放弃襄樊后,孙权一度派将领陈邵趁机夺取,后曹丕反悔,又将襄樊夺回。

    后来曹丕虽然承认了孙权的臣服,并且也没有在夷陵之战时趁机南下,但双方的合作已经出现了问题,孙权先后排赵咨、沈珩出使魏国,结果二者回来后均向孙权提及了备战一事,曹孙之间的联合说到底只是权宜而已。

    【襄樊乱局】

    在关羽退兵之后,实际上襄樊之战还有后续的,当时吕蒙夺取了江陵,孙权随后也赶到了,并且驻扎在荆州。曹操死后,朝臣们认为樊城、襄阳缺乏粮,不能抵御吴军,请=猪=猪=岛=小说=召守将曹仁回驻宛城。

    司马懿则表示:“孙权刚刚打败关羽,正是他想和魏国结好的时候,一定不敢为患。襄阳是水陆交通要地,不能放弃。”曹丕没听其建议,命曹仁放火烧毁襄樊二城。后来孙权果然没来入侵,曹丕悔之不及。

    但孙权看到了襄樊曹丕不要了之后,就派出一个名叫陈邵的将领趁机占领其地,曹丕为了弥补自己的错误,于是派曹仁与徐晃讨伐陈邵,将其击败,重新夺回襄阳,曹仁还派其麾下将军高迁等徙汉水之南的未开化之民到汉水之北。

    历史上关羽打襄樊打得是累死累活,最终连自己性命都丢掉了也没能将襄樊其中任何一座城池打下来,结果自己退兵不久,就让孙权捡便宜捡到了手里,这的确是造化弄人啊!不过当时孙权在得罪刘备之后,已经不敢在得罪曹丕了,所以他虽然夺下了襄樊,却从头到尾只派了一个小将出面,基本态度就是能占便宜就占,占不了也无所谓,所以后来襄樊二城轻松的被曹丕夺回,襄樊一带的乱局就此才真正的告一段落。

    【赵咨使魏】

    孙权在曹丕称臣之后,先后派赵咨、沈珩出使魏国,答谢曹丕。

    孙权在任命陆逊为大都督对抗刘备的同时派遣都尉赵咨出使魏国。当时魏文帝曹丕问赵咨:“吴王是怎样的君主?”赵咨回答说:“他是聪明仁智、雄才大略的君主。”曹丕问其具体情形,赵咨回答说:“从普通阶层中起用鲁肃,是他的聪明;在一般兵士中提拔吕蒙,是他的明智;俘获于禁而不杀,是他的仁慈;攻取荆州而兵不血刃,是他的智慧;占领三州之地而虎视天下,是他的雄才;屈身称臣于您,是他的谋略。”

    据《吴书》记载,赵咨字德度,南阳人,博闻多记,应对辩捷,孙权被封为吴王后,提拔其为中大夫,并且派他出使魏国。魏文帝曹丕问他:“吴王很有学问吗?”赵咨说:“吴王有战船万艘,军队百万,任用贤能,志在治理天下,闲暇时则博览经典,披阅史籍,吸收书中的精华奇纱这处,而不仿效愚腐书生的作法,只在书中寻章摘句做文章。”文帝问:“吴可以征服吗?”赵咨回答说:“大国有征讨小国的军队,小国则有充分的防备。”文帝接着问:“吴把魏看成是祸难吗?”赵咨对答说:“吴有大军百万,有长江和汉水护城,还有什么祸难!”文帝问:“吴像你这样的人才有几人?”赵咨回答道:“特别聪明通达的人,有八、九十位;像我这样的人,车载斗量,数不胜数。”

    当时赵咨频繁出使魏国,人们都很敬重他。孙权听说也很欣赏他,拜其为骑都尉。赵咨对孙权说:“据我观察北方最终是不能守盟约的,今日之计,朝廷继承汉朝已经四百年了,应东南之运,应该改年号,正服色,以应天顺民。”孙权采纳了其建议。

    【沈珩使魏】

    后来曹丕打算封孙权的长子孙登为侯,孙权以孙登年幼为借口,上书辞谢,重新派遣西曹掾沈珩前去致谢,并上地方特产贡品。同年孙权自己立孙登为吴王太子,确定其为自己的继承人。

    据《吴书》记载,珩字仲山,吴郡人,少综经艺,尤善春秋内、外传。权以珩有智谋,能专对,乃使至魏。魏文帝问曰:“吴嫌魏东向乎?”珩曰:“不嫌。”曰:“何以?”曰:“信恃旧盟,言归于好,是以不嫌。若魏渝盟,自有豫备。”又问:“闻太子当来,宁然乎?”珩曰:“臣在东朝,朝不坐,宴不与,若此之议,无所闻也。”文帝善之,乃引珩自近,谈语终日。珩随事响应,无所屈服。珩还言曰:“臣密参侍中刘晔,数为贼设奸计,终不久悫。臣闻兵家旧论,不恃敌之不我犯,恃我之不可犯,今为朝廷虑之。且当省息他役,惟务农桑以广军资;脩缮舟车,增作战具,令皆兼盈;抚养兵民,使各得其所;揽延英俊,奖励将士,则天下可图矣。”以奉使有称,封永安乡侯,官至少府。

    【权宜的联合】

    历史上曹丕和孙权之间联合的基础是非常薄弱的,直白一点就是孙权求着和曹魏谈和,而曹丕只是希望从中尽量占便宜而已,他们之间的合作基础并不牢靠。

    曹丕上位后,天下的局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此时蜀汉集团已经失去了荆州、失去上庸等地,还损失了关羽等优秀将领,对于曹魏的威胁已经大大降低。但对于东吴而言,他们在得到了荆州的同时,也失去了观望的资格,面对刘备极可能的报复,孙权不得不尽量讨好曹丕,以避免可能的两面夹击。

    在孙权联合曹丕之初,他就已经处于了一个被动的局面,家大业大的曹魏胃口也是很大的,孙权在名义上还是曹魏的附庸,所以曹丕在和孙权使者的交流中表现的很强势。

    赵咨、沈珩作为使者都很明白二者的联合是多么的脆弱,曹丕的要求越来越多,孙权不可能一直满足他,所以他们之间的关系早晚破裂,孙权知道这一点,所以他对于曹丕的要求是能满足就满足,不能满足就拖。

    毕竟孙权所害怕的是刘备和曹丕,而不是刘备或曹丕,等到陆逊将刘备击退后,孙权就有资本和曹丕对抗了。

    ps:这周应该能把曹丕三路大军南伐结束,这也差不多是这一卷最后一个大的剧情篇了,后面刘备死后,总结一下,就准备开始下一卷。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汉末三国志》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汉末三国志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