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汉末三国志 正文 第062章 公孙渊背盟

正文 第062章 公孙渊背盟

目录:汉末三国志| 作者:三国魏家| 类别:历史军事

    公孙渊夺位上台之后得到了曹魏的认可,曹睿不听刘晔劝谏承认了公孙渊在辽东的领导地位,公孙渊上台后积极和孙权联络,双方关系渐深。火然文.

    孙权在汉末三国时期的外交能力是相当强悍的,曾经一度将刘备、曹丕等耍的团团转,然而善泳者溺于水,后来孙权在辽东的外交方面也栽了一个大跟头。

    太和二年(228),公孙渊逼夺叔父公孙恭之位。魏明帝曹睿承认了其地位,拜公孙渊为扬烈将军、辽东太守。

    当时辽东太守公孙渊夺位之后,擅行自立,派遣使者上表陈述。刘晔认为公孙氏是汉朝时所任用的,所以世袭辽东太守官位,由于山水海陆阻隔,地处偏远,所以胡夷之民难于制驭,世袭权位日子很久。现在如果不将公孙渊诛杀,以后必定造成祸患。如果他们怀有二心,又依恃武力,那时要再行诛杀,事情就难办了。不如趁他刚刚上任,既有自己的势力,也有自己的仇人,出其不意,兵临城下,开设赏赐招募的条件,可不劳动军队而平定,然而曹睿未听。

    公孙渊上台之后,孙权也派出使者和他联络,二者关系渐深。黄龙元年(229),孙权于武昌正式登基为帝,建国号为吴,同年孙权派校尉张刚、管笃出使辽东。

    公孙渊本人也是暗地怀有二心,多次与吴国联系,特别是太和六年(232),吴主孙权派周贺率舟百余护使臣渡海抵辽东,诱招辽东太守公孙渊背魏联吴。曹叡得知后欲讨伐,朝臣以为公孙渊受封重爵,与吴隔海,不会舍近求远,奉主吴国。孙资分析后,力主加兵辽东,歼灭吴军,使公孙渊畏惧不敢叛逆。于是同年明帝曹睿遣殇夷将军田豫循海路、幽州刺史王雄循陆路,一起进攻盘踞辽东的公孙渊。

    散骑常侍蒋济劝谏说:“但凡不是意欲吞并本朝的敌国,不是反叛本朝的臣子,都不宜随便征伐。如果攻而不克,是逼其为反贼。所以说‘虎狼当路,不治狐狸。先除大害,小害自已’。(虎狼挡住道路,不要急着去消灭狐狸。先除掉大害,小害自然就会停止)就算攻克其地,他的百姓不足以强国,他的财产不足以富国,若一旦失败,却又徒招公孙渊的怨恨。”曹叡先不听,还是派田豫等进攻,最后只是略有斩获。

    当时朝廷想派人领兵征讨,一时又找不出合适人选。中领军杨暨推荐田豫,于是任命田豫以汝南太守职都督青州诸军事,持朝廷符节,前往征讨。这时,东吴派人与公孙渊相勾结。魏明帝曹睿认为敌人强大,又要渡海打仗,于是下诏让田豫停止进军。

    那个时候恰好孙权也派遣将军周贺、校尉裴潜乘船渡海到辽东,向公孙渊求购马匹。田豫认为敌船将要返回,加之天晚风急,敌人害怕风浪,漂到东边又无岸,肯定会在成山靠岸的,而成山没有藏船的地方,只能沿海岸停泊。他巡察山势,阻住险要路段,列兵把守。于是进入成山,登上汉武旧观。敌船返回,无路可逃,果然遇到狂风,很多船都触礁沉没,敌兵随波浪爬到岸上,魏军抓获了很多俘虏。起初,很多将领都嘲笑田豫在这里空等敌人。等敌人被击败后,他们又都争相出谋划策,请求追到海上去截取船只。田豫担心那些可走的士兵会决一死战,不同意他们的意见。吴将周贺于成山被斩杀。

    曹睿虽然最后还是停止了田豫和王雄的军事行动,但对于公孙渊依然产生了很大的打击,由于畏惧曹魏,公孙渊在吴国嘉禾元年(232)派遣校尉宿舒、阆中令孙综向孙权称籓,并献上貂马,以求外援。

    公孙渊的这个举动使得孙权异常的高兴,毕竟孙吴建国最晚,国力不如曹魏,资历不如蜀汉,还曾经被迫向曹魏称臣,这时能得到公孙渊的投靠还是有着很大意义的。

    于是在嘉禾二年(233),孙权封公孙渊为燕王,大赦天下。并且在同年三月,孙权送宿舒、孙综返归辽东,并派太常张弥、执金吾许晏、将军贺达等领兵万人,带上金银财宝奇货异物,加上“九锡”之礼的全套用品,经海路送给公孙渊。

    孙权的这个举动,当时并不为大臣们所认可。举朝大臣,自丞相顾雍而下全都规劝孙权,认为公孙渊其人不可信,对他的恩宠礼遇不要太过分,只需派遣官兵数百人护送宿舒、孙琮回去即可,孙权到底还是没有接受规劝。

    然而公孙渊得知这个消息以后,他也蒙了。为什么?孙权跨的步子太大了,公孙渊根本就不敢接受孙权的册封,他只要接受了燕王的称号,就等于彻底和曹魏决裂了,这并不是公孙渊想要的,公孙渊派出使者向孙权称藩,是企图得到孙吴的支援,希望孙权帮助他牵制曹魏,而不是自己彻底投靠孙权和曹睿对着干,毕竟当时孙吴弱远在千里之外,而曹魏强近在咫尺,公孙渊不是没有自知之明,他不敢真的和曹睿撕破脸。

    没准公孙渊看来,你孙权派了这么多军队过来,还封我当燕王,没准就是拿我当炮灰呢?而且孙权还真有可能就是这么想的。

    于是公孙渊背盟了,他诱斩吴使,吞下了东吴的部队和珍宝,然后将吴国使者的首级献给明帝。

    明帝知道后很高兴,孙权一次性损失万余部队,丢了面子还失了里子,这可不是一个小亏。于是他拜公孙渊为大司马,封乐浪公,还让公孙渊继续持节任辽东太守,统领诸郡。

    历史上公孙渊的这次背盟行动是相当成功的,对于辽东集团而言,他们首先要保证的是自身的安全,而不是称王称帝,公孙渊的先祖公孙度当年那么嚣张都没敢直接称王当靶子,公孙渊也不傻啊。

    公孙渊通过出卖孙权的行动重新获得了曹魏的信任,再次缓和了双方之间的关系,这个买卖是很划算的,毕竟公孙渊为什么要联络孙权,向其称藩,不久是害怕曹魏讨伐吗,现在出卖了孙权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何乐而不为。至于孙权的感受,反正江东隔着大海又打不过来,管他干什么!

    注:

    吴书载渊表权曰:“臣伏惟遭天地反易,遇无妄之运;王路未夷,倾侧扰攘。自先人以来,历事汉、魏,阶缘际会,为国效节,继世享任,得守藩表,犹知符命未有攸归。每感厚恩,频辱显使,退念人臣交不越境,是以固守所执,拒违前使。虽义无二信,敢忘大恩!陛下镇抚,长存小国,前后裴校尉、葛都尉等到,奉被敕诫,圣旨弥密,重纨累素,幽明备着,所以申示之事,言提其耳。臣昼则讴吟,宵则发梦,终身诵之,志不知足。季末凶荒,乾坤否塞,兵革未戢,人民荡析。

    仰此天命将有眷顾,私从一隅永瞻云日。今魏家不能采录忠善,褒功臣之后,乃令谗斗得行其志,听幽州刺史、东莱太守诳误之言,猥兴州兵,图害臣郡。臣不负魏,而魏绝之。盖闻人臣有去就之分;田饶适齐,乐毅走赵,以不得事主,故保有道之君;陈平、耿况,亦鷪时变,卒归于汉,勒名帝籍。伏惟陛下德不再出,时不世遇,是以慺慺怀慕自纳,望远视险,有如近易。诚愿神谟蚤定洪业,奋六师之势,收河、洛之地,为圣代宗。天下幸甚!”

    孙权诏曰:“朕以不德,肇受元命,夙夜兢兢,不遑假寝。思平世难,救济黎庶,上答神祗,下慰民望。是以眷眷,勤求俊杰,将与戮力,共定海内,苟在同心,与之偕老。今使持节督幽州领青州牧辽东太守燕王,久胁贼虏,隔在一方,虽乃心於国,其路靡缘。今因天命,远遣二使,款诚显露,章表殷勤,朕之得此,何喜如之!虽汤遇伊尹,周获吕望,世祖未定而得河右,方之今日,岂复是过?普天一统,於是定矣。书不云乎,‘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其大赦天下,与之更始,其明下州郡,咸使闻知。特下燕国,奉宣诏恩,令普天率土备闻斯庆。”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汉末三国志》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汉末三国志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