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074章 少为人知的董昭
目录:汉末三国志| 作者:三国魏家| 类别:历史军事
在曹操麾下诸多谋士中,董昭的知名度并不高,也不在五大谋士之列,但董昭对于曹魏的作用并不低,他不仅是曹操迁都许昌的核心谋臣之一,还是曹操封公称王的主要参与者,他本人的谋略能力也不比五大谋士差不多,是当时少数几个顶级谋士之一。
董昭的个人能力在袁绍麾下时就已经有所表现,他本人很早就已经看好曹操,在张杨麾下时就帮助过曹操,表达过善意。
在追随曹操之前,董昭先后在袁绍以及张杨麾下任职。董昭在年轻时被举为孝廉,就任瘿陶长、柏人县县令。后袁绍任命他为参军。当时,公孙瓒来袭,兵力强盛,钜鹿太守李邵和郡中仕宦认为公孙瓒兵力强盛,都想要归属于他。袁绍听说了,让董昭兼任钜鹿太守。袁绍问:“你用什么办法制御他们?”董昭回答说:“凭我一个人的微力,不能消弥众人的预谋,我想假作应合同意的样子,引诱他们说出实情,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临时权变来制驭他们。计策只能临时想出,现在没法预先谈论。”
当时钜鹿郡里的大姓人家孙伉等几十人是主要的策划者,鼓动官吏和百姓。董昭到了郡里,伪造了一份袁绍的檄文告诉全郡说:“得到贼人的侦察兵安平、张吉的口供,他们会来进攻钜鹿,贼方原孝廉孙伉等人作为内应,此檄文传到郡中,即将孙伉等逮捕军法从事,只惩罚他们本人,妻儿不予连坐。”董昭依照檄文的控诉、命令,将孙伉等人立即斩首。全郡人惊惶恐慌,董昭挨个予以安慰,于是全都安定下来。事情结束后,董昭向袁绍汇报,袁绍十分赞许。
恰逢魏郡太守栗攀被士兵所害,袁绍就让董昭兼任魏郡太守。当时全郡境内秩序大乱,贼人数以万计,他们派使者相互往来,进行买卖贸易。董昭十分重视这种情况,找机会在他们中间进行离间,乘他们力量虚弱时发兵征讨,打得贼方大败。两天内三传捷报。
本来董昭在袁绍麾下待的还不错,但因为他的弟弟董访在张邈军中,袁绍和张邈发生矛盾后,袁绍听信谗言想要治董昭的罪,董昭就借觐见汉献帝的名义,脱离了袁绍。不过董昭在半路上又被张杨拦了下来,就此又被迫成为了张杨的部下。
历史上曹操能挟天子而令诸侯,最终迁都许昌,董昭是其中非常关键的一个人物。
当时曹操想和朝廷联络,需要经过张杨的地盘,张杨一开始不想借路,是董昭劝服了他,曹操的使者因此才能到达长安,张杨这才向朝廷通报曹操的情况,又上表荐举曹操。董昭又替曹操写信给长安的各个将领如李傕、郭汜等人,根据他们的地位轻重不同分别表示殷勤友好。张杨也派遣使臣去见曹操。曹操赠给张杨犬马金帛,从此与西部地区有了往来。
后来在张杨的帮助下献帝来到洛阳,董昭也重新回到了朝廷,并没有和张杨再出去。当时朝廷内部韩暹、杨奉、董承及张杨等人矛盾很深,董昭因为杨奉兵马最强而缺乏外部援助,以曹操的名义写信拉拢杨奉,这些都帮了曹操大忙,事后曹操因此担任镇东将军,还继承他父亲的爵位,升为费亭侯。
所以后来曹操听从荀彧等人建议迎天子到洛阳后,很快就找到了董昭和他商谈,董昭告诉曹操得作非常之人,要做非常之事,对付杨奉等人需要暂时麻痹,找借口拖住,然后快刀斩乱麻,速度迁都。
曹操听从了董昭的建议,并且取得了重大的成功,将天子和朝廷控制在了手中,可以说如果没有董昭的帮助,曹操在洛阳人生地不熟,想迁都,想挟天子而令诸侯,除非冒天下之大不韪直接出兵,否则很难成功的。
归顺曹操后,董昭劝降薛洪、缪尚,提醒曹操注意刘备,劝袁春卿投诚,襄樊会战时董昭还提议祸水南引,告诉关羽孙权有变。
在建安三年(198)(应该是199)董昭的旧主张杨为了支援好友吕布出兵被部下杨丑所杀,眭固又杀了杨丑,带领张杨部下屯军射犬,欲投奔袁绍。曹操消灭吕布后前来讨伐眭固,当时张杨的长史薛洪、河内太守缪尚守城池,董昭单身入城,将他们劝降。
建安四年(199),曹操派刘备阻击袁术,董昭提醒曹操可能有变,曹操表示他已经答应刘备了。事后,刘备果然叛变。
建安九年(204),曹操进兵围困邺城。袁绍的同族袁春卿是魏郡太守,正在城里,他的父亲袁元长住在扬州,曹操派人把他接了来。董昭写信给袁春卿劝其投降,好像并没能成功,破城后,曹操以董昭为谏议大夫。
建安十二年(207),曹操远征乌桓,运粮困难,在董昭的建议下开凿了平虏、泉州二渠入海通运,解决了运粮问题。曹操上表封董昭为千秋亭侯,转拜司空军祭酒。
建安二十四年(219),关羽包围樊城,声势强盛,孙权为了对付关羽联络曹操,要求曹操对计策保密,大臣们都说应该保密,只有董昭认为表面上需要保密,实际上却应该将这个消息泄露给曹仁和关羽,然后让关羽和孙权相互残杀。
这个事情我个人认为是董昭在谋略方面的代表作之一,足够的腹黑和虚伪,完全以自我利益为主。
首先在表面上答应保密,不仅表示合作的诚意,麻痹了孙权,保证了江东不出变数,事后出了就算问题也可以找借口推掉;其次,将这个秘密泄露出去,可以给予守卫樊城的曹仁等人增加信心和希望,对己方有大利,对于关羽而言,就算他不退兵,也会产生疑心,军中士气也会有所动摇,这一加一减影响就很大了;最后董昭还算到了关羽的想法,知道关羽会犹豫不决,不太可能因此很直接退兵。
所以董昭说完之后,曹操直接采纳了他的建议,事后徐晃击退关羽,孙权夺取了荆州,董昭是有大功的。
在这一时期董昭历任河南尹、冀州牧、徐州牧、魏郡太守等职,多有功劳,深受曹操器重。
ps:讨论历史,首先要知晓历史,对于汉末三国历史而言,迁都许昌不谈董昭,诸葛亮北伐不谈曹睿,蜀汉灭国不谈陈衹,还谈什么三国。
注:昭书与春卿曰:“盖闻孝者不背亲以要利,仁者不忘君以徇私,志士不探乱以徼幸,智者不诡道以自危。足下大君,昔避内难,南游百越,非疏骨肉,乐彼吴会,智者深识,独或宜然。曹公愍其守志清恪,离群寡俦,故特遣使江东,或迎或送,今将至矣。就令足下处偏平之地,依德义之主,居有泰山之固,身为乔松之偶,以义言之,犹宜背彼向此,舍民
趣父也。且邾仪父始与隐公盟,鲁人嘉之,而不书爵,然则王所未命,爵尊不成,春秋之义也。况足下今日之所讬者乃危乱之国,所受者乃矫诬之命乎?苟不逞之与群,而厥父之不恤,不可以言孝。忘祖宗所居之本朝,安非正之奸职,难可以言忠。忠孝并替,难以言智。又足下昔日为曹公所礼辟,夫戚族人而疏所生,内所寓而外王室,怀邪禄而叛知己,远福祚而近危亡,弃明义而收大耻,不亦可惜邪!若能翻然易节,奉帝养父,委身曹公,忠孝不坠,荣名彰矣。宜深留计,早决良图。”
董昭的个人能力在袁绍麾下时就已经有所表现,他本人很早就已经看好曹操,在张杨麾下时就帮助过曹操,表达过善意。
在追随曹操之前,董昭先后在袁绍以及张杨麾下任职。董昭在年轻时被举为孝廉,就任瘿陶长、柏人县县令。后袁绍任命他为参军。当时,公孙瓒来袭,兵力强盛,钜鹿太守李邵和郡中仕宦认为公孙瓒兵力强盛,都想要归属于他。袁绍听说了,让董昭兼任钜鹿太守。袁绍问:“你用什么办法制御他们?”董昭回答说:“凭我一个人的微力,不能消弥众人的预谋,我想假作应合同意的样子,引诱他们说出实情,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临时权变来制驭他们。计策只能临时想出,现在没法预先谈论。”
当时钜鹿郡里的大姓人家孙伉等几十人是主要的策划者,鼓动官吏和百姓。董昭到了郡里,伪造了一份袁绍的檄文告诉全郡说:“得到贼人的侦察兵安平、张吉的口供,他们会来进攻钜鹿,贼方原孝廉孙伉等人作为内应,此檄文传到郡中,即将孙伉等逮捕军法从事,只惩罚他们本人,妻儿不予连坐。”董昭依照檄文的控诉、命令,将孙伉等人立即斩首。全郡人惊惶恐慌,董昭挨个予以安慰,于是全都安定下来。事情结束后,董昭向袁绍汇报,袁绍十分赞许。
恰逢魏郡太守栗攀被士兵所害,袁绍就让董昭兼任魏郡太守。当时全郡境内秩序大乱,贼人数以万计,他们派使者相互往来,进行买卖贸易。董昭十分重视这种情况,找机会在他们中间进行离间,乘他们力量虚弱时发兵征讨,打得贼方大败。两天内三传捷报。
本来董昭在袁绍麾下待的还不错,但因为他的弟弟董访在张邈军中,袁绍和张邈发生矛盾后,袁绍听信谗言想要治董昭的罪,董昭就借觐见汉献帝的名义,脱离了袁绍。不过董昭在半路上又被张杨拦了下来,就此又被迫成为了张杨的部下。
历史上曹操能挟天子而令诸侯,最终迁都许昌,董昭是其中非常关键的一个人物。
当时曹操想和朝廷联络,需要经过张杨的地盘,张杨一开始不想借路,是董昭劝服了他,曹操的使者因此才能到达长安,张杨这才向朝廷通报曹操的情况,又上表荐举曹操。董昭又替曹操写信给长安的各个将领如李傕、郭汜等人,根据他们的地位轻重不同分别表示殷勤友好。张杨也派遣使臣去见曹操。曹操赠给张杨犬马金帛,从此与西部地区有了往来。
后来在张杨的帮助下献帝来到洛阳,董昭也重新回到了朝廷,并没有和张杨再出去。当时朝廷内部韩暹、杨奉、董承及张杨等人矛盾很深,董昭因为杨奉兵马最强而缺乏外部援助,以曹操的名义写信拉拢杨奉,这些都帮了曹操大忙,事后曹操因此担任镇东将军,还继承他父亲的爵位,升为费亭侯。
所以后来曹操听从荀彧等人建议迎天子到洛阳后,很快就找到了董昭和他商谈,董昭告诉曹操得作非常之人,要做非常之事,对付杨奉等人需要暂时麻痹,找借口拖住,然后快刀斩乱麻,速度迁都。
曹操听从了董昭的建议,并且取得了重大的成功,将天子和朝廷控制在了手中,可以说如果没有董昭的帮助,曹操在洛阳人生地不熟,想迁都,想挟天子而令诸侯,除非冒天下之大不韪直接出兵,否则很难成功的。
归顺曹操后,董昭劝降薛洪、缪尚,提醒曹操注意刘备,劝袁春卿投诚,襄樊会战时董昭还提议祸水南引,告诉关羽孙权有变。
在建安三年(198)(应该是199)董昭的旧主张杨为了支援好友吕布出兵被部下杨丑所杀,眭固又杀了杨丑,带领张杨部下屯军射犬,欲投奔袁绍。曹操消灭吕布后前来讨伐眭固,当时张杨的长史薛洪、河内太守缪尚守城池,董昭单身入城,将他们劝降。
建安四年(199),曹操派刘备阻击袁术,董昭提醒曹操可能有变,曹操表示他已经答应刘备了。事后,刘备果然叛变。
建安九年(204),曹操进兵围困邺城。袁绍的同族袁春卿是魏郡太守,正在城里,他的父亲袁元长住在扬州,曹操派人把他接了来。董昭写信给袁春卿劝其投降,好像并没能成功,破城后,曹操以董昭为谏议大夫。
建安十二年(207),曹操远征乌桓,运粮困难,在董昭的建议下开凿了平虏、泉州二渠入海通运,解决了运粮问题。曹操上表封董昭为千秋亭侯,转拜司空军祭酒。
建安二十四年(219),关羽包围樊城,声势强盛,孙权为了对付关羽联络曹操,要求曹操对计策保密,大臣们都说应该保密,只有董昭认为表面上需要保密,实际上却应该将这个消息泄露给曹仁和关羽,然后让关羽和孙权相互残杀。
这个事情我个人认为是董昭在谋略方面的代表作之一,足够的腹黑和虚伪,完全以自我利益为主。
首先在表面上答应保密,不仅表示合作的诚意,麻痹了孙权,保证了江东不出变数,事后出了就算问题也可以找借口推掉;其次,将这个秘密泄露出去,可以给予守卫樊城的曹仁等人增加信心和希望,对己方有大利,对于关羽而言,就算他不退兵,也会产生疑心,军中士气也会有所动摇,这一加一减影响就很大了;最后董昭还算到了关羽的想法,知道关羽会犹豫不决,不太可能因此很直接退兵。
所以董昭说完之后,曹操直接采纳了他的建议,事后徐晃击退关羽,孙权夺取了荆州,董昭是有大功的。
在这一时期董昭历任河南尹、冀州牧、徐州牧、魏郡太守等职,多有功劳,深受曹操器重。
ps:讨论历史,首先要知晓历史,对于汉末三国历史而言,迁都许昌不谈董昭,诸葛亮北伐不谈曹睿,蜀汉灭国不谈陈衹,还谈什么三国。
注:昭书与春卿曰:“盖闻孝者不背亲以要利,仁者不忘君以徇私,志士不探乱以徼幸,智者不诡道以自危。足下大君,昔避内难,南游百越,非疏骨肉,乐彼吴会,智者深识,独或宜然。曹公愍其守志清恪,离群寡俦,故特遣使江东,或迎或送,今将至矣。就令足下处偏平之地,依德义之主,居有泰山之固,身为乔松之偶,以义言之,犹宜背彼向此,舍民
趣父也。且邾仪父始与隐公盟,鲁人嘉之,而不书爵,然则王所未命,爵尊不成,春秋之义也。况足下今日之所讬者乃危乱之国,所受者乃矫诬之命乎?苟不逞之与群,而厥父之不恤,不可以言孝。忘祖宗所居之本朝,安非正之奸职,难可以言忠。忠孝并替,难以言智。又足下昔日为曹公所礼辟,夫戚族人而疏所生,内所寓而外王室,怀邪禄而叛知己,远福祚而近危亡,弃明义而收大耻,不亦可惜邪!若能翻然易节,奉帝养父,委身曹公,忠孝不坠,荣名彰矣。宜深留计,早决良图。”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汉末三国志》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汉末三国志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