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087章 孙吴历史上的主要人物(上)
目录:汉末三国志| 作者:三国魏家| 类别:历史军事
和之前一样,已经介绍过的人物就不重复了,这里主要简单说一下前文没有详细介绍过的孙韶、步骘、步协、步阐、严、程秉、阚泽、薛综、薛、薛莹、凌统、凌操、徐盛、潘璋、丁奉、朱然、施绩、吕范、吕据、朱桓、朱异、朱据、虞翻、张温、骆统、吾粲、吕岱、周鲂、钟离牧、潘、是仪、胡综、吴范、刘、赵达、张布、濮阳兴、万、张悌、留赞、留略、留平、聂友、王蕃、楼玄、贺邵、韦曜、华等人。顶点小说 US.C更新最快
【孙韶】
孙韶,字公礼,吴郡人。孙韶的伯父孙河,本姓俞,孙策很喜爱他,便赐姓孙,将他列名孙氏家族之中。
建安九年(04),孙河被杀,孙韶统帅孙河的军队,被孙权任命为承烈校尉。后任广陵太守、偏将军。黄初元年(0),孙权受封吴王,升任他为扬威将军,封建德侯。在曹丕最后一次南伐时,曾经领五百人敢死队,袭击曹丕。黄龙元年(9),孙权称帝,任命孙韶为镇北将军。孙权后加任孙韶兼任幽州牧,假节。赤乌四年(41),孙韶去世。
【步骘、步协、步阐】
步骘,字子山。徐州临淮淮阴人。他最初避难江东,于孙权统事后,被召为主记。后游历吴地,又任海盐县长,还任东曹掾,出领鄱阳太守。建安十五年(10),转交州刺史、立武中郎将,率军接管往交州,追拜使持节、征南中郎将。次年,以平定交州功,加平戎将军,封广信侯。后迁右将军、左护军,改封临湘侯。孙权称帝后,拜骠骑将军,领冀州牧,后因冀州分与蜀汉而解牧职。又都督西陵。赤乌九年(46),代陆逊为丞相。次年,步骘去世。
步骘驻守西陵二十年,曹魏的边境将士都敬仰他的威信。他性情宽弘,很得人心,喜怒不形与声色,无论对内还是对外总是表现得十分恭敬。在二宫之争时,步骘属于鲁王一党。
步协,步骘之长子。赤乌十年(47)步骘逝世,步协嗣父之任,继统步骘所领,加为抚军将军。后来蜀国被魏国所灭,东吴闻知此事,见百城无主,遂有兼蜀之志,命步协率众西征,却为罗宪所阻。
步阐,字仲思,步骘的次子。他继承父兄业,为西陵督,加昭武将军,封西亭侯。曾经劝谏孙皓迁都武昌,后来孙皓召其为绕帐督,步阑遂反,投靠晋朝,司马炎派遣车骑将军羊祜、荆州刺史杨肇前往接应。孙皓使陆抗西行讨伐,步阐兵败被杀。
【严、程秉、阚泽】
严,字曼才,徐州彭城人,当时的著名学者。性情忠厚,待人以诚。他因为中原动乱而避乱江东,与诸葛瑾、步骘是好朋友,被张昭推荐给孙权作骑都尉、从事中郎。
建安二十二年(17),横江将军鲁肃去世,孙权打算让严接替其位。严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没有能力对抗在荆州的关羽和北面的曹魏,便坚决不接受此任命。后来担任尚书令。严享年七十八岁。著有《孝经传》、《潮水论》。
程秉,字德枢,汝南南顿人。三国时期的著名儒学家。起初跟随郑玄,后来北方荒乱而到交州避难,期间与刘熙考究五经大义,因此通绕五经。后来交趾太守士燮任命程秉为长史。吴大帝孙权听闻程秉的名声,于是以礼征召他,程秉到后,被任命为太子太傅。后来因病在任职期间逝世。程秉著有《周易摘》、《尚书驳》、《论语弼》,凡三万余言。
阚泽,字德润,会稽郡山阴县人,三国时期的学者。少年时家贫,只得向别人抄书,于是博学多闻。汉末被举为孝廉,出任钱塘长,升郴县令。孙权为骠骑将军时,征召他为西曹掾。后官至中书令、太子太傅,封都乡侯。虞翻称其为“盖蜀之扬雄”、“今之仲舒”。赤乌六年(4)卒,孙权为之痛惜,数日不食。阚泽曾撰有《乾象历注》一书,今已佚。另有《九章算术》,亦不存。据传,阚泽对圆周率也很有研究,祖冲之对圆周率的精确计算就是借鉴了他的成果。
【薛综、薛、薛莹】
薛综,字敬文,沛郡竹邑人。少时避乱至交州,师从刘熙。士燮归附孙权,召其为五官中郎将,出任合浦、交太守。后从征至九真,回朝任谒者仆射,后升任尚书仆射,又改任选曹尚书。曾经劝阻孙权北伐公孙渊。赤乌五年(4),他担任太子少傅,兼任选部职任。次年,薛综去世。薛综是当时名儒,著有诗赋难论数万言,集为《私载》,并著有《五宗图述》、《二京解》。
薛,薛综之子。曾多次奉吴国君主之命出使蜀国,见证了蜀国末期的民生凋敝。建衡元年(69)他作为陆军统帅南下平定交趾之乱,一度和部下陶璜不和,后来主动认错,归途中病逝。
薛莹,字道言,沛郡竹邑人,三国时期文学家,出任吴国左国史、光禄勋,吴太子少傅薛综之子,薛之弟,曾经为孙皓写降书,入晋为散骑常侍。
【凌统、凌操】
凌操,吴郡余杭人。早年跟随孙策转战江东。孙权统军后,凌操随其征伐黄祖,被甘宁射杀。
凌统,字公绩,凌操之子,少有名盛,为人有国士之风。多次战役中表现出色,官至偏将军。孙权最后一次讨伐黄祖时作为先锋,斩杀黄祖麾下大将张硕,后又最先攻取城池,参加了赤壁之战、江陵之战等重要战役。接着随军攻破皖城,升为荡寇中将,任沛国丞相。又随吕蒙夺取刘备的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夺取三郡后回师,从益阳直往合肥,时为右部督。在张辽威震逍遥津时,拼命救出了孙权,担任偏将军,最后因病去世。
【徐盛、潘璋、丁奉】
徐盛,字文向,徐州琅邪莒县人。早年徐盛抗击黄祖,因功升为中郎将。刘备伐吴时,徐盛跟随陆逊攻下蜀军多处屯营;曹休伐吴时,徐盛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以少抗多,成功防御。因前后战功,徐盛先后升任建武将军、安东将军,任庐江太守。后来,曹丕大举攻吴,吴国依徐盛的建议在建业外围筑上围墙,曹丕被迫退走。黄武年间,徐盛病逝,其官爵由儿子徐楷继承。
潘璋,字文,兖州东郡发干人。潘璋年轻时家贫,跟随孙权后得到其赏识,加上其作战勇猛,不断升迁,其一生为孙权东征西讨,在合肥之战、追擒关羽、夷陵之战、江陵保卫战中多次立下战功。但其为人奢侈贪财。经常设立军市,又劫杀将士以获得财物,但孙权念其有功未予深究。
甘宁去世后,由潘璋兼领其部众。孙权称帝后,任命潘璋为右将军。嘉禾三年(4),潘璋去世,孙权下令其部队交由吕岱接管。
丁奉,字承渊,庐江人,是孙吴的四代老臣。他年少时以骁勇为小将,经常奋勇杀敌,屡立功勋,此后又于太元二年(5)的东兴之战中“雪中奋短兵”,大破进犯东吴的魏军。吴景帝孙休在位时,丁奉设计除掉了东吴的权臣孙,被拜为大将军,后为右大司马、左军师,建衡三年(71)去世。死后被孙皓追究责任,儿子丁温被杀,全家被流放。
【朱然、施绩】
朱然,原名施然,字义封,丹阳故鄣人。是毗陵侯朱治的外甥,后来被朱治收养。孙权统事后,朱然历任、馀姚长、山阴令、临川太守,加折冲校尉,率军平定山贼。曾随吕蒙擒杀关羽,以功迁昭武将军,封西安乡侯。吕蒙死后,朱然代替吕蒙镇守江陵。
夷陵之战中,与陆逊合力大破刘备,拜征北将军,封永安侯。曹丕三路伐吴时,朱然坚守江陵,曹真、夏侯尚、张等魏将围攻江陵六月之久,朱然从此“名震敌国”。之后,朱然先后攻打江夏和樊城,都未成功;而两次出征中均有所斩获。最后官至左大司马、右军师。赤乌十二年(49),朱然病逝,年六十八。孙权为其素服举哀。
施绩,字公绪,亦名朱绩,朱然之子,孙亮登基后恢复本姓“施”。在二宫之争时,施绩拒绝了鲁王的招揽,选择支持太子孙和,其父亲朱然去世后,他承袭父亲的事业,担任平魏将军、乐乡督。王昶来袭后,施绩守卫江陵,联合奋威将军诸葛融企图反扑王昶,结果诸葛融爽约,施绩兵败。施绩和诸葛家的关系就此进一步恶化。孙亮继位后,施绩被任命为镇东将军。诸葛恪被孙峻杀死后,施绩被派往公安处理诸葛融等人。
孙上台后,施绩联络蜀国,以防备万一。孙休除去孙后,施绩便被任命为上大将军、都护督,主要负责荆州事物,孙皓即位后,施绩被任命为左大司马,而右大司马则由丁奉担任。建衡二年(70),施绩去世。
【孙韶】
孙韶,字公礼,吴郡人。孙韶的伯父孙河,本姓俞,孙策很喜爱他,便赐姓孙,将他列名孙氏家族之中。
建安九年(04),孙河被杀,孙韶统帅孙河的军队,被孙权任命为承烈校尉。后任广陵太守、偏将军。黄初元年(0),孙权受封吴王,升任他为扬威将军,封建德侯。在曹丕最后一次南伐时,曾经领五百人敢死队,袭击曹丕。黄龙元年(9),孙权称帝,任命孙韶为镇北将军。孙权后加任孙韶兼任幽州牧,假节。赤乌四年(41),孙韶去世。
【步骘、步协、步阐】
步骘,字子山。徐州临淮淮阴人。他最初避难江东,于孙权统事后,被召为主记。后游历吴地,又任海盐县长,还任东曹掾,出领鄱阳太守。建安十五年(10),转交州刺史、立武中郎将,率军接管往交州,追拜使持节、征南中郎将。次年,以平定交州功,加平戎将军,封广信侯。后迁右将军、左护军,改封临湘侯。孙权称帝后,拜骠骑将军,领冀州牧,后因冀州分与蜀汉而解牧职。又都督西陵。赤乌九年(46),代陆逊为丞相。次年,步骘去世。
步骘驻守西陵二十年,曹魏的边境将士都敬仰他的威信。他性情宽弘,很得人心,喜怒不形与声色,无论对内还是对外总是表现得十分恭敬。在二宫之争时,步骘属于鲁王一党。
步协,步骘之长子。赤乌十年(47)步骘逝世,步协嗣父之任,继统步骘所领,加为抚军将军。后来蜀国被魏国所灭,东吴闻知此事,见百城无主,遂有兼蜀之志,命步协率众西征,却为罗宪所阻。
步阐,字仲思,步骘的次子。他继承父兄业,为西陵督,加昭武将军,封西亭侯。曾经劝谏孙皓迁都武昌,后来孙皓召其为绕帐督,步阑遂反,投靠晋朝,司马炎派遣车骑将军羊祜、荆州刺史杨肇前往接应。孙皓使陆抗西行讨伐,步阐兵败被杀。
【严、程秉、阚泽】
严,字曼才,徐州彭城人,当时的著名学者。性情忠厚,待人以诚。他因为中原动乱而避乱江东,与诸葛瑾、步骘是好朋友,被张昭推荐给孙权作骑都尉、从事中郎。
建安二十二年(17),横江将军鲁肃去世,孙权打算让严接替其位。严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没有能力对抗在荆州的关羽和北面的曹魏,便坚决不接受此任命。后来担任尚书令。严享年七十八岁。著有《孝经传》、《潮水论》。
程秉,字德枢,汝南南顿人。三国时期的著名儒学家。起初跟随郑玄,后来北方荒乱而到交州避难,期间与刘熙考究五经大义,因此通绕五经。后来交趾太守士燮任命程秉为长史。吴大帝孙权听闻程秉的名声,于是以礼征召他,程秉到后,被任命为太子太傅。后来因病在任职期间逝世。程秉著有《周易摘》、《尚书驳》、《论语弼》,凡三万余言。
阚泽,字德润,会稽郡山阴县人,三国时期的学者。少年时家贫,只得向别人抄书,于是博学多闻。汉末被举为孝廉,出任钱塘长,升郴县令。孙权为骠骑将军时,征召他为西曹掾。后官至中书令、太子太傅,封都乡侯。虞翻称其为“盖蜀之扬雄”、“今之仲舒”。赤乌六年(4)卒,孙权为之痛惜,数日不食。阚泽曾撰有《乾象历注》一书,今已佚。另有《九章算术》,亦不存。据传,阚泽对圆周率也很有研究,祖冲之对圆周率的精确计算就是借鉴了他的成果。
【薛综、薛、薛莹】
薛综,字敬文,沛郡竹邑人。少时避乱至交州,师从刘熙。士燮归附孙权,召其为五官中郎将,出任合浦、交太守。后从征至九真,回朝任谒者仆射,后升任尚书仆射,又改任选曹尚书。曾经劝阻孙权北伐公孙渊。赤乌五年(4),他担任太子少傅,兼任选部职任。次年,薛综去世。薛综是当时名儒,著有诗赋难论数万言,集为《私载》,并著有《五宗图述》、《二京解》。
薛,薛综之子。曾多次奉吴国君主之命出使蜀国,见证了蜀国末期的民生凋敝。建衡元年(69)他作为陆军统帅南下平定交趾之乱,一度和部下陶璜不和,后来主动认错,归途中病逝。
薛莹,字道言,沛郡竹邑人,三国时期文学家,出任吴国左国史、光禄勋,吴太子少傅薛综之子,薛之弟,曾经为孙皓写降书,入晋为散骑常侍。
【凌统、凌操】
凌操,吴郡余杭人。早年跟随孙策转战江东。孙权统军后,凌操随其征伐黄祖,被甘宁射杀。
凌统,字公绩,凌操之子,少有名盛,为人有国士之风。多次战役中表现出色,官至偏将军。孙权最后一次讨伐黄祖时作为先锋,斩杀黄祖麾下大将张硕,后又最先攻取城池,参加了赤壁之战、江陵之战等重要战役。接着随军攻破皖城,升为荡寇中将,任沛国丞相。又随吕蒙夺取刘备的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夺取三郡后回师,从益阳直往合肥,时为右部督。在张辽威震逍遥津时,拼命救出了孙权,担任偏将军,最后因病去世。
【徐盛、潘璋、丁奉】
徐盛,字文向,徐州琅邪莒县人。早年徐盛抗击黄祖,因功升为中郎将。刘备伐吴时,徐盛跟随陆逊攻下蜀军多处屯营;曹休伐吴时,徐盛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以少抗多,成功防御。因前后战功,徐盛先后升任建武将军、安东将军,任庐江太守。后来,曹丕大举攻吴,吴国依徐盛的建议在建业外围筑上围墙,曹丕被迫退走。黄武年间,徐盛病逝,其官爵由儿子徐楷继承。
潘璋,字文,兖州东郡发干人。潘璋年轻时家贫,跟随孙权后得到其赏识,加上其作战勇猛,不断升迁,其一生为孙权东征西讨,在合肥之战、追擒关羽、夷陵之战、江陵保卫战中多次立下战功。但其为人奢侈贪财。经常设立军市,又劫杀将士以获得财物,但孙权念其有功未予深究。
甘宁去世后,由潘璋兼领其部众。孙权称帝后,任命潘璋为右将军。嘉禾三年(4),潘璋去世,孙权下令其部队交由吕岱接管。
丁奉,字承渊,庐江人,是孙吴的四代老臣。他年少时以骁勇为小将,经常奋勇杀敌,屡立功勋,此后又于太元二年(5)的东兴之战中“雪中奋短兵”,大破进犯东吴的魏军。吴景帝孙休在位时,丁奉设计除掉了东吴的权臣孙,被拜为大将军,后为右大司马、左军师,建衡三年(71)去世。死后被孙皓追究责任,儿子丁温被杀,全家被流放。
【朱然、施绩】
朱然,原名施然,字义封,丹阳故鄣人。是毗陵侯朱治的外甥,后来被朱治收养。孙权统事后,朱然历任、馀姚长、山阴令、临川太守,加折冲校尉,率军平定山贼。曾随吕蒙擒杀关羽,以功迁昭武将军,封西安乡侯。吕蒙死后,朱然代替吕蒙镇守江陵。
夷陵之战中,与陆逊合力大破刘备,拜征北将军,封永安侯。曹丕三路伐吴时,朱然坚守江陵,曹真、夏侯尚、张等魏将围攻江陵六月之久,朱然从此“名震敌国”。之后,朱然先后攻打江夏和樊城,都未成功;而两次出征中均有所斩获。最后官至左大司马、右军师。赤乌十二年(49),朱然病逝,年六十八。孙权为其素服举哀。
施绩,字公绪,亦名朱绩,朱然之子,孙亮登基后恢复本姓“施”。在二宫之争时,施绩拒绝了鲁王的招揽,选择支持太子孙和,其父亲朱然去世后,他承袭父亲的事业,担任平魏将军、乐乡督。王昶来袭后,施绩守卫江陵,联合奋威将军诸葛融企图反扑王昶,结果诸葛融爽约,施绩兵败。施绩和诸葛家的关系就此进一步恶化。孙亮继位后,施绩被任命为镇东将军。诸葛恪被孙峻杀死后,施绩被派往公安处理诸葛融等人。
孙上台后,施绩联络蜀国,以防备万一。孙休除去孙后,施绩便被任命为上大将军、都护督,主要负责荆州事物,孙皓即位后,施绩被任命为左大司马,而右大司马则由丁奉担任。建衡二年(70),施绩去世。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汉末三国志》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汉末三国志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