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六六二章 被坑的袁常
目录:三国之四世三公| 作者:120笑话| 类别:其他类型
北京城内一片欣欣向荣之色,每个行走在街上的百姓脸上都露出一种对生活充满了希望的神色,即便他们的身上或许还穿着破旧的麻布衣衫,却并不影响他们的心情。时不时的就能忙碌的百姓在街上热火朝天的劳动着。北京城的建设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现在的百姓对生活有了向往,他们干起活来不会有丝毫的偷懒,每一条街道都被修整的整整齐齐的,走在街上让人感到无比的踏实和安心。
“走过路过的不要错过咯,新鲜出炉的祖传炊饼,不好吃不要钱哟!”在街道旁边,一个满头银发的大爷正卖力的叫喊着,但是他的脸上却看不出沧桑之色,反而是布满了希望,让人看到就觉得舒爽的表情。
“大爷,你好,这炊饼怎么卖?”徐庶走到大爷面前,轻声询问到。
“公子,老汉的炊饼可是祖传的手艺,包准你好吃,量大又实惠,一个只要一文钱,吃一个就顶饱了。”
眼前徐庶看上去气质不俗,不像是普通百姓,若是在以往,大爷看到这种人定然不会推销自家的产品,那是能躲多远就躲多远,因为这种人通常都不会付钱,若是对方心情不好,说不定还会痛殴你一顿,还没地方讨回公道,只能怪自己倒霉。但是,自从新的幽州牧上任之后,坚决打击这种行为,不少世家大族的子弟被抓到之后,直接罚钱然后再送到狱中,关个十天半个月的,像以前那种靠关系或者花钱就想把人捞出来的事情已经没有了,故此,北京城内的世家大族的长辈都约束自家的子弟,不得在北京城内横行欺市,免得被袁常找到理由找他们的麻烦。所以,大爷一点都不虚。
“好的,这是一文钱,你收好。”徐庶从怀中掏出一文钱递给大爷,细细的尝一口,感觉味道确实不错,看了看大爷竹筐边上的旗子‘武氏祖传炊饼’,稍后倒是可以多买一些带回去让同僚们尝尝。不过,徐庶刚吃完饭从家中出来,肚子倒也不饿,之所以买下炊饼,主要的目的是想跟大爷聊聊天,体悟民情。
“武大爷,小子看你年纪应该也挺大了,怎么不在家中休息,还跑出来卖炊饼呢?”
“公子,老汉今年六十有二了,还能走能跑,为何要在家中坐吃等死呢?趁着现在还能帮娃儿赚一点是一点。”大爷咧着嘴,似乎很自豪的样子。
“哦,大爷,莫非你家孩子好吃懒做,不肯干活,所以你才要如此?”徐庶一副好奇宝宝的样子,也没有丝毫嫌弃的接过大爷递来的小木凳,就坐在大爷旁边。当然,徐庶自然明白大爷家的孩子肯定不是好吃懒做之人,否则,大爷的脸上就不会有那种充满了希望的表情,有这样的孩子的人,肯定不会有什么好心情。
“哎,公子这话可不能乱说,老汉的孩子都孝顺的很呐。”
武大爷有些激动的反驳着徐庶的话,这年头不孝可是会被定罪判刑的,这种话可不能乱说,不过他看出徐庶没有歹意,才没有生气,不然直接一筐的炊饼往他脸上砸过去。
“公子你看,那三个就是老汉我家的孩儿。他们可是老实本分,辛勤肯干的人,对老汉我也是很孝顺的。老汉我要出来卖炊饼,他们可是坚决不同意,若非老汉我坚持,还大骂了他们一顿,他们哪会让老汉我出门。如今老汉我还能做些事,多给他们攒些家底,等哪一天老汉我实在动不了,就让他们兄弟三人选一个出来接过这手艺,这可是祖传的手艺,不能丢啊!”
顺着大爷手指的方向,徐庶看到三个与大爷有些相似的年轻面孔,此刻正埋头苦干着,脸上的热情丝毫不减。或许是感应到大爷和徐庶的目光,三人都抬头看过来,见到自己老子和一个男子聊天,似乎都挺高兴的,憨厚的朝着这边笑了笑,随后继续埋头工作,没有丝毫要偷懒的意思。
“嗯,大爷你说的对,看他们的模样,确实孝顺之人,却也是辛勤之人。”徐庶点了点头,诚恳的称赞了一句。
“嘿嘿!”
自家孩儿被夸,大爷显得很高兴,咧嘴一笑,自得的说道:“那是,他们兄弟三人都随老汉我,老实本分,辛勤肯干,若是敢偷奸耍滑,看老汉我不打断他们的腿,幽州牧如此仁厚,咱们可不能给他拖后腿。”
“哦,大爷,为何你说幽州牧仁厚?这与令郎有何关系?”听到大爷说到了自己想听的话题,徐庶适时的抛出了问题。
“嗯?”
大爷惊疑一声,脸上露出了警惕之色,一脸防备的看着徐庶,似乎把他当成了坏人。
徐庶没想到大爷看着憨厚老实的外貌,实际上却是如此警惕,不过他也不惊慌,稳稳当当的说道:“大爷放心,小子并非歹人。小子是从隔壁冀州前来行商的,进城之后发现到处都在施工,然而百姓们做起事来都热情积极,一点都不像是在服劳役,因此有些好奇。见大爷你面善,一时想起逝去的祖父,便忍不住想要问问,若是大爷你不可说,那就当小子多嘴了。”
大爷又岂是徐庶的对手,三言两语便被徐庶给卸去了防备。
“原来如此,公子你不是幽州人,倒是可以理解。”大爷摇头晃脑的叹息了一声,似乎在感慨徐庶没有出生在幽州,见徐庶一脸的不解之色,或许是被徐庶那句‘逝去的祖父’给感染到了,当下他的神情也更加温和,出言解释道:“若是幽州的子民,不觉得幽州牧仁善,那良心真真是被狗啃了。自从新的幽州牧上任之后,咱们老百姓的日子是愈发的好过了,生活也有了奔头,只要老实本分的干活,都不愁吃穿,家里的日子都能好起来。公子你看看这街道边上,是不是与老汉我都差不多年纪的人在叫卖,他们家的孩子可都是在这附近干活的。要是在以往,咱们这些老骨头哪里敢上街叫卖,一不小心就被人打伤了,运气不好的,说不定就死了,找官府都没地方讲理。按老汉我说的,死了倒还好,就怕被打伤打残了,不治孩子们又不肯,治了就要掏空家底,拖累孩子们。但是,如今咱们这些老骨头都不用害怕了,堂堂正正的在这街上叫卖,谁敢欺辱我们,要问问幽州牧会不会答应,嘿嘿。”
徐庶再次举目望去,正如大爷所说的,街道两边叫卖的多是上了年纪的大爷大娘,而且每个人的脸上都很热情,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大爷,如此说来,现任的幽州牧确实仁善。不过,小子以前虽在冀州,但是也曾听闻前任幽州牧刘虞也是仁善,难道就不管这些事嘛?”徐庶依然是衣服好奇宝宝的表情,刘虞的名声确实不错,当然,这些都是传闻,至于实际情况如何,那就不得而知了。
“仁善?说起来倒也不错!”
武大爷的脸上露出一抹古怪的表情,说不出是在感慨还是嘲讽,只听他幽幽说道:“是啊,没错,确实仁善。对于我们这些寻常百姓而言,只要当官的不压榨迫害我们,都算得上是仁善了。当然,仁善的说法可不是咱们这些寻常百姓说的,都是那些读书人歌功颂德,在咱们眼里,前任幽州牧算得上是个好官。”
听了武大爷的话,徐庶顿时心头一震。
没错,普通的百姓只管自己的生活如何,会不会被当官的压榨迫害,若是当官的不会压榨迫害百姓那就是个好官,至于说仁善,大部分的百姓都没读过书,知道仁善是几个意思?而历朝历代,言论权都掌握在朝廷和世家大族的手上,他们怎么说百姓就怎么听,朝廷和统治者阶层怎么宣传一个人,百姓就觉得那个人是怎样的,或许也只有身处其镜的人才知道真实的情况。刘虞在幽州就任的时候没有压榨迫害百姓,而且还保护了世家大族的利益,那么,读书人自然会把他宣传成仁善的典范,而在幽州百姓的眼中,刘虞只是一个好官,因为刘虞没有压榨迫害他们,至于仁善那就不得而知了。
徐庶若是没有跟武大爷聊天,或许他也觉得刘虞是个仁善的官员,可是,从武大爷的口中他才得知,事实并非如此。而在这一刻,徐庶觉得袁常的新制度很有必要推行,因为新制度中有一条,但凡执政者必须从底层起步,并非如原先那般,被推举之后就可以直接当上高官。不要说县令只是个七品的官员,但是,这其实已经算是很大的官员了。富裕的县人口十几万,贫困的县也有数万,这样一想,就让人心惊了,一个人直接上任当县令,对于百姓而言有什么益处?要知道这些县令多是世家大族子弟出身,他们又有几个懂得民间疾苦?
“若非武大爷你所说,小子却是不知其中详情。”徐庶悠然长叹,似在感慨自己的愚昧,也似在感慨自己的无知。
“公子言重了,咱们的要求不高,只要日子能过得去就行了。”武大爷很是普通的一句话,但是却让人觉得这话中承载了多大的重量,让人觉得沉甸甸的。不过,紧接着武大爷的脸上露出狂热的表情,略显激动的说道:“以前咱们觉得日子只要能过得去就好了,但是现在,新的幽州牧上任之后,咱们的日子不仅是过得去,还会过得越来越好。就算我们自己不想日子过的好,幽州牧都不会答应,幽州牧是个真正仁善的好官。我们不管那些读书人怎么说,我们自己看得见,谁是真心为我们这些百姓的。所以,我们不能辜负幽州牧的好意,一定要努力让生活过的更好,这样也算是报答了幽州牧的厚爱。”
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在没有碰到袁常这样的官员之前,刘虞确实值得称颂。但是,跟袁常这样的官员一比,刘虞那就只能狗带了。朝廷和世家大族是喉舌不错,但是百姓也有自己的眼睛,有些事不是说就能行的,还要去做,这一切百姓都看在眼里一目了然。
“大爷你说的极是,幽州的百姓多幸运,能遇上这样的幽州牧。”
“嘿嘿,那是,所以老汉我替你感到可惜,没身在幽州。以老汉的眼里来看,公子的能力肯定不差,身在幽州的话只要努力,万贯家财必然不是梦想。”武大爷为徐庶惋惜了一阵,聊了这么些时间,跟徐庶愈发的熟稔,颇有些停不下来的趋势,当下又低声说道:“公子,老汉觉得与你有缘,不怕告诉你一件事。”
“大爷请讲,小子的口风紧实,必然不会说出去的。”徐庶看武大爷这神秘兮兮的表情,似乎要告诉他们什么秘密。
武大爷的目光在左右扫了扫,见无人靠近,这才说道:“其实,当初幽州牧有规定,家中独子者不得上工,身有疾病者也是如此,若家中有多个子女,必须留人在家中照顾老人。不过,老汉我三个孩子都出来做工,不仅仅是老汉,就老汉所知道的,街坊领居多是让家中子女出来做工。”
不用武大爷说,徐庶自然知道这一条规定。以往劳役是百姓最害怕的一件事情,如今这些百姓却是欢欣鼓舞,这就是差距。
徐庶脸上故意摆出一副不解的表情,问道:“大爷为何如此,莫非幽州牧给的工钱多?还有,就算工钱多,难道你们就不怕被克扣了?”
原本,袁常确实打算加工钱来提高百姓的积极性,但是,最后被郭嘉他们给劝下了。幽州的建设并不是一天两天,如今幽州府库的钱粮也不多,若是一下子提高待遇,对后期的建设反而会造成阻碍;而且,提高待遇只会破坏市场的有序进行。所以,在郭嘉等人的教育下,袁常算是明白了,其实官府一般给劳役的待遇不算差,只不过中间被层层剥削,最后到了劳役手上的不多,才让人觉得劳役是很悲苦的事情。
其实,袁常也是被那些穿越前辈给坑了,动不动就给自己手底下的百姓更好的待遇,来展示自己的王八之气,这样做是不符合市场规律的,多劳多得,付出多少,收获多少才是最正确的。
“走过路过的不要错过咯,新鲜出炉的祖传炊饼,不好吃不要钱哟!”在街道旁边,一个满头银发的大爷正卖力的叫喊着,但是他的脸上却看不出沧桑之色,反而是布满了希望,让人看到就觉得舒爽的表情。
“大爷,你好,这炊饼怎么卖?”徐庶走到大爷面前,轻声询问到。
“公子,老汉的炊饼可是祖传的手艺,包准你好吃,量大又实惠,一个只要一文钱,吃一个就顶饱了。”
眼前徐庶看上去气质不俗,不像是普通百姓,若是在以往,大爷看到这种人定然不会推销自家的产品,那是能躲多远就躲多远,因为这种人通常都不会付钱,若是对方心情不好,说不定还会痛殴你一顿,还没地方讨回公道,只能怪自己倒霉。但是,自从新的幽州牧上任之后,坚决打击这种行为,不少世家大族的子弟被抓到之后,直接罚钱然后再送到狱中,关个十天半个月的,像以前那种靠关系或者花钱就想把人捞出来的事情已经没有了,故此,北京城内的世家大族的长辈都约束自家的子弟,不得在北京城内横行欺市,免得被袁常找到理由找他们的麻烦。所以,大爷一点都不虚。
“好的,这是一文钱,你收好。”徐庶从怀中掏出一文钱递给大爷,细细的尝一口,感觉味道确实不错,看了看大爷竹筐边上的旗子‘武氏祖传炊饼’,稍后倒是可以多买一些带回去让同僚们尝尝。不过,徐庶刚吃完饭从家中出来,肚子倒也不饿,之所以买下炊饼,主要的目的是想跟大爷聊聊天,体悟民情。
“武大爷,小子看你年纪应该也挺大了,怎么不在家中休息,还跑出来卖炊饼呢?”
“公子,老汉今年六十有二了,还能走能跑,为何要在家中坐吃等死呢?趁着现在还能帮娃儿赚一点是一点。”大爷咧着嘴,似乎很自豪的样子。
“哦,大爷,莫非你家孩子好吃懒做,不肯干活,所以你才要如此?”徐庶一副好奇宝宝的样子,也没有丝毫嫌弃的接过大爷递来的小木凳,就坐在大爷旁边。当然,徐庶自然明白大爷家的孩子肯定不是好吃懒做之人,否则,大爷的脸上就不会有那种充满了希望的表情,有这样的孩子的人,肯定不会有什么好心情。
“哎,公子这话可不能乱说,老汉的孩子都孝顺的很呐。”
武大爷有些激动的反驳着徐庶的话,这年头不孝可是会被定罪判刑的,这种话可不能乱说,不过他看出徐庶没有歹意,才没有生气,不然直接一筐的炊饼往他脸上砸过去。
“公子你看,那三个就是老汉我家的孩儿。他们可是老实本分,辛勤肯干的人,对老汉我也是很孝顺的。老汉我要出来卖炊饼,他们可是坚决不同意,若非老汉我坚持,还大骂了他们一顿,他们哪会让老汉我出门。如今老汉我还能做些事,多给他们攒些家底,等哪一天老汉我实在动不了,就让他们兄弟三人选一个出来接过这手艺,这可是祖传的手艺,不能丢啊!”
顺着大爷手指的方向,徐庶看到三个与大爷有些相似的年轻面孔,此刻正埋头苦干着,脸上的热情丝毫不减。或许是感应到大爷和徐庶的目光,三人都抬头看过来,见到自己老子和一个男子聊天,似乎都挺高兴的,憨厚的朝着这边笑了笑,随后继续埋头工作,没有丝毫要偷懒的意思。
“嗯,大爷你说的对,看他们的模样,确实孝顺之人,却也是辛勤之人。”徐庶点了点头,诚恳的称赞了一句。
“嘿嘿!”
自家孩儿被夸,大爷显得很高兴,咧嘴一笑,自得的说道:“那是,他们兄弟三人都随老汉我,老实本分,辛勤肯干,若是敢偷奸耍滑,看老汉我不打断他们的腿,幽州牧如此仁厚,咱们可不能给他拖后腿。”
“哦,大爷,为何你说幽州牧仁厚?这与令郎有何关系?”听到大爷说到了自己想听的话题,徐庶适时的抛出了问题。
“嗯?”
大爷惊疑一声,脸上露出了警惕之色,一脸防备的看着徐庶,似乎把他当成了坏人。
徐庶没想到大爷看着憨厚老实的外貌,实际上却是如此警惕,不过他也不惊慌,稳稳当当的说道:“大爷放心,小子并非歹人。小子是从隔壁冀州前来行商的,进城之后发现到处都在施工,然而百姓们做起事来都热情积极,一点都不像是在服劳役,因此有些好奇。见大爷你面善,一时想起逝去的祖父,便忍不住想要问问,若是大爷你不可说,那就当小子多嘴了。”
大爷又岂是徐庶的对手,三言两语便被徐庶给卸去了防备。
“原来如此,公子你不是幽州人,倒是可以理解。”大爷摇头晃脑的叹息了一声,似乎在感慨徐庶没有出生在幽州,见徐庶一脸的不解之色,或许是被徐庶那句‘逝去的祖父’给感染到了,当下他的神情也更加温和,出言解释道:“若是幽州的子民,不觉得幽州牧仁善,那良心真真是被狗啃了。自从新的幽州牧上任之后,咱们老百姓的日子是愈发的好过了,生活也有了奔头,只要老实本分的干活,都不愁吃穿,家里的日子都能好起来。公子你看看这街道边上,是不是与老汉我都差不多年纪的人在叫卖,他们家的孩子可都是在这附近干活的。要是在以往,咱们这些老骨头哪里敢上街叫卖,一不小心就被人打伤了,运气不好的,说不定就死了,找官府都没地方讲理。按老汉我说的,死了倒还好,就怕被打伤打残了,不治孩子们又不肯,治了就要掏空家底,拖累孩子们。但是,如今咱们这些老骨头都不用害怕了,堂堂正正的在这街上叫卖,谁敢欺辱我们,要问问幽州牧会不会答应,嘿嘿。”
徐庶再次举目望去,正如大爷所说的,街道两边叫卖的多是上了年纪的大爷大娘,而且每个人的脸上都很热情,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大爷,如此说来,现任的幽州牧确实仁善。不过,小子以前虽在冀州,但是也曾听闻前任幽州牧刘虞也是仁善,难道就不管这些事嘛?”徐庶依然是衣服好奇宝宝的表情,刘虞的名声确实不错,当然,这些都是传闻,至于实际情况如何,那就不得而知了。
“仁善?说起来倒也不错!”
武大爷的脸上露出一抹古怪的表情,说不出是在感慨还是嘲讽,只听他幽幽说道:“是啊,没错,确实仁善。对于我们这些寻常百姓而言,只要当官的不压榨迫害我们,都算得上是仁善了。当然,仁善的说法可不是咱们这些寻常百姓说的,都是那些读书人歌功颂德,在咱们眼里,前任幽州牧算得上是个好官。”
听了武大爷的话,徐庶顿时心头一震。
没错,普通的百姓只管自己的生活如何,会不会被当官的压榨迫害,若是当官的不会压榨迫害百姓那就是个好官,至于说仁善,大部分的百姓都没读过书,知道仁善是几个意思?而历朝历代,言论权都掌握在朝廷和世家大族的手上,他们怎么说百姓就怎么听,朝廷和统治者阶层怎么宣传一个人,百姓就觉得那个人是怎样的,或许也只有身处其镜的人才知道真实的情况。刘虞在幽州就任的时候没有压榨迫害百姓,而且还保护了世家大族的利益,那么,读书人自然会把他宣传成仁善的典范,而在幽州百姓的眼中,刘虞只是一个好官,因为刘虞没有压榨迫害他们,至于仁善那就不得而知了。
徐庶若是没有跟武大爷聊天,或许他也觉得刘虞是个仁善的官员,可是,从武大爷的口中他才得知,事实并非如此。而在这一刻,徐庶觉得袁常的新制度很有必要推行,因为新制度中有一条,但凡执政者必须从底层起步,并非如原先那般,被推举之后就可以直接当上高官。不要说县令只是个七品的官员,但是,这其实已经算是很大的官员了。富裕的县人口十几万,贫困的县也有数万,这样一想,就让人心惊了,一个人直接上任当县令,对于百姓而言有什么益处?要知道这些县令多是世家大族子弟出身,他们又有几个懂得民间疾苦?
“若非武大爷你所说,小子却是不知其中详情。”徐庶悠然长叹,似在感慨自己的愚昧,也似在感慨自己的无知。
“公子言重了,咱们的要求不高,只要日子能过得去就行了。”武大爷很是普通的一句话,但是却让人觉得这话中承载了多大的重量,让人觉得沉甸甸的。不过,紧接着武大爷的脸上露出狂热的表情,略显激动的说道:“以前咱们觉得日子只要能过得去就好了,但是现在,新的幽州牧上任之后,咱们的日子不仅是过得去,还会过得越来越好。就算我们自己不想日子过的好,幽州牧都不会答应,幽州牧是个真正仁善的好官。我们不管那些读书人怎么说,我们自己看得见,谁是真心为我们这些百姓的。所以,我们不能辜负幽州牧的好意,一定要努力让生活过的更好,这样也算是报答了幽州牧的厚爱。”
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在没有碰到袁常这样的官员之前,刘虞确实值得称颂。但是,跟袁常这样的官员一比,刘虞那就只能狗带了。朝廷和世家大族是喉舌不错,但是百姓也有自己的眼睛,有些事不是说就能行的,还要去做,这一切百姓都看在眼里一目了然。
“大爷你说的极是,幽州的百姓多幸运,能遇上这样的幽州牧。”
“嘿嘿,那是,所以老汉我替你感到可惜,没身在幽州。以老汉的眼里来看,公子的能力肯定不差,身在幽州的话只要努力,万贯家财必然不是梦想。”武大爷为徐庶惋惜了一阵,聊了这么些时间,跟徐庶愈发的熟稔,颇有些停不下来的趋势,当下又低声说道:“公子,老汉觉得与你有缘,不怕告诉你一件事。”
“大爷请讲,小子的口风紧实,必然不会说出去的。”徐庶看武大爷这神秘兮兮的表情,似乎要告诉他们什么秘密。
武大爷的目光在左右扫了扫,见无人靠近,这才说道:“其实,当初幽州牧有规定,家中独子者不得上工,身有疾病者也是如此,若家中有多个子女,必须留人在家中照顾老人。不过,老汉我三个孩子都出来做工,不仅仅是老汉,就老汉所知道的,街坊领居多是让家中子女出来做工。”
不用武大爷说,徐庶自然知道这一条规定。以往劳役是百姓最害怕的一件事情,如今这些百姓却是欢欣鼓舞,这就是差距。
徐庶脸上故意摆出一副不解的表情,问道:“大爷为何如此,莫非幽州牧给的工钱多?还有,就算工钱多,难道你们就不怕被克扣了?”
原本,袁常确实打算加工钱来提高百姓的积极性,但是,最后被郭嘉他们给劝下了。幽州的建设并不是一天两天,如今幽州府库的钱粮也不多,若是一下子提高待遇,对后期的建设反而会造成阻碍;而且,提高待遇只会破坏市场的有序进行。所以,在郭嘉等人的教育下,袁常算是明白了,其实官府一般给劳役的待遇不算差,只不过中间被层层剥削,最后到了劳役手上的不多,才让人觉得劳役是很悲苦的事情。
其实,袁常也是被那些穿越前辈给坑了,动不动就给自己手底下的百姓更好的待遇,来展示自己的王八之气,这样做是不符合市场规律的,多劳多得,付出多少,收获多少才是最正确的。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三国之四世三公》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三国之四世三公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