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两百七十一章 船
目录:再启人生之再造盛唐| 作者:墨| 类别:散文诗词
经过了几天,李忱带了一干人等到了明州府。不过他们没有进明州,船场是在离明州有几里路的海边,因为行程的缘故,他们昨天没赶到明州,宿在了离明州不远的地方,所以第二天,他们直接就去了船场。
往船场的路上,可以看到不少人。运送木材的牛车,老牛默默的拖着沉重的车辆,偶尔会哞上一声。李忱突然想到一件很无聊的事情,听说发生火灾,很多动物都会跑,只有牛不会,它们会默默的在原地垂泪等死
这是母亲告诉他的,也不知道真假。据说牛活的太苦了,它自己又有智慧,不想从头到尾,起的跟鸡一样早,睡的和狗一样晚,整天忙碌的连轴转。
有很多穿越小说,都宣扬说马力比牛力强,教导农民养马代替牛来劳作。可是,农民不是笨蛋,千百年来用牛代替马,为何?因为马难养,牛好养。不看历朝历代马政,都逼的多少百姓造反吗?
王安石的,大家都知道。到明朝,鲁地也是不平静,比方说刘六刘七之乱。因为马政的缘故,逼的当地民众苦不堪言。
牛比马好养,耐粗饲。牛力固然不比马力,但是养马很麻烦的,把马当牛这样运用,它真的会死给你看。
‘人何尝不是如此呢?’,李忱突然感概起了人生。因为内心正在挣扎,要不要去航海。苏莱曼要回乡,这是个好机会。他可以接受老苏的人手,反正你都要退休了不是。
‘很危险的,你确定吗?’,又是一个声音,那个比较低沈阴柔的声音,李忱知道自己没疯,那只是自己心里的声音,‘可是你不去,难道要让中国走上历史轮回的道路吗?’,又是一个内心的声音,告诉李忱,非去不可。
很快,李忱没有继续纠结下去,因为远远可以看到一各大木屋,很高,很大,没有什么奇特的外观和装饰。李忱知道他到目的地了。
‘梁都头。’,‘李东家。’,经过通报,一个人迎了出来,李忱对来人打招呼。这位梁都头年纪不大,大概就三十来岁,可是已经是都头了,除了他的家世外,他自己本身也是有足够的能力。论家世造船世家,从他曾爷爷那辈就开始造船。到了他父亲,创建了这艘梁式造船场。到如今由他接手。
‘这里还是这么热闹。’,李忱好奇的看着远处,那边有一艘船正要下水。他不认为他刚好赶上了一艘船的下水,因为据梁都头说,这里几乎每天都有一艘船下水。算一算,一年大概有三百多艘了吧。这里的造船业真的很发达。
(不枉自己特别找过来。)李忱内心自嘲的说了句,(那点历史知识没丢掉阿。),明州和温州,是唐代的造船重镇。他那点不多的历史知识,没全部把这些丢掉。
当然,扬州也是。刘晏当初改革运河运输法,在扬州设了十个造船所,每年可以建造数百甚至上千艘船。事实上,整个大唐造船业都是很繁荣的,能造船的地方很多,不乏一年一千两百条的地方。那真是每天都有三、四艘船下水了。
至于为何舍近求远,那是因为,扬州造船是给运河用的。他来明州是为了造海船,要下海的。
‘看起来,进度赶的上吧。’,不再看船下水,李忱跟着梁都头走进造船场内,‘应该算赶的上吧,这怪船…’,梁都头一下子失言,急忙转圜,‘李东家这船,外型比较奇特,所以比较费工夫,不过梁某保证,不会耽误时候。’
李忱没介意他的失言,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肯造的师父,一点点小小失言,无所谓。毕竟他这船,真的怪。
李忱只是摸着船体,绕了一圈,仔细看着这船。这船承载了他的希望,才能让他百忙中,多花很多天,也要多来几趟看看。
现在戏园生意很火爆,虽然时隔这么久,可是那些寺庙的戏场,还是恢复不过来,因为就在二月间,朝廷降旨“不许供养佛牙”,规定:代州五台山及泗州普光寺、终南山五台寺、凤翔府法门寺等有佛指骨之处,严禁供养和瞻仰,如有一人送一钱者,背杖二十;若是僧尼在这些地方受一钱施舍者,背杖二十。
不知道全天下怎么样,至少扬州的寺庙,目前夹着尾巴做人,错了,夹着尾巴做比丘。也没心情恢复戏场生意。完全便宜了李忱。
他那个压箱底的歌剧院建筑,在春装展示后,正式开张。隔三岔五会有一些大戏表演,比方说三国。
一些有钱人喜欢来这里,彰显他们格调不同,不与那些贩夫走卒,挤在同一个地方欣赏。因为生意好,李忱最近还把西游也提上日程。
还有春茶和茶壶,随着新式泡茶法的推广热销,供不应求,虽然唐廷大肆裁员,略微影响了销售,官员都快要被开革出去,谁还有心情买什么茶具。可是因为商人还有一些大户捧场,销售还是很火爆。现在扬州,谁招待朋友喝茶,还用旧式的茶具、烹调方式,会成为人家笑柄的。只是,李忱感觉到很不满足,他想突然非常想要出海。
‘出海,海洋阿。’,李忱拍着船体,这船体下方,李忱可是下了血本,近水线的地方,贴了铜片,还不薄。这是为了增加船只的速度。
‘出海好阿,没有讨海人,咱这生意就过不去了。’,以为李忱是和自己说话,梁都头也说出感想。
‘说起来也真奇怪,跟咱定船的,很多都是胡人,那些蕃商。莫看来者多是唐人衣冠,可是都不是我唐人,真奇怪了。我大唐海疆都是些胡人把持着。’,听到这话,李忱一僵,这位梁都头说的一点都没错。
不是说大唐都没有人下海经商了,可是呢,大唐沿海,大概以泉州为界吧,大概,以北是新罗人的天下。以南则是胡商,阿拉伯商人,的天下。不是说这些地方不让唐人进入,而是唐人很少。
这也是李忱决定要出海的原因之一。不仅如此,他还要亲自出海。(未完待续。)
往船场的路上,可以看到不少人。运送木材的牛车,老牛默默的拖着沉重的车辆,偶尔会哞上一声。李忱突然想到一件很无聊的事情,听说发生火灾,很多动物都会跑,只有牛不会,它们会默默的在原地垂泪等死
这是母亲告诉他的,也不知道真假。据说牛活的太苦了,它自己又有智慧,不想从头到尾,起的跟鸡一样早,睡的和狗一样晚,整天忙碌的连轴转。
有很多穿越小说,都宣扬说马力比牛力强,教导农民养马代替牛来劳作。可是,农民不是笨蛋,千百年来用牛代替马,为何?因为马难养,牛好养。不看历朝历代马政,都逼的多少百姓造反吗?
王安石的,大家都知道。到明朝,鲁地也是不平静,比方说刘六刘七之乱。因为马政的缘故,逼的当地民众苦不堪言。
牛比马好养,耐粗饲。牛力固然不比马力,但是养马很麻烦的,把马当牛这样运用,它真的会死给你看。
‘人何尝不是如此呢?’,李忱突然感概起了人生。因为内心正在挣扎,要不要去航海。苏莱曼要回乡,这是个好机会。他可以接受老苏的人手,反正你都要退休了不是。
‘很危险的,你确定吗?’,又是一个声音,那个比较低沈阴柔的声音,李忱知道自己没疯,那只是自己心里的声音,‘可是你不去,难道要让中国走上历史轮回的道路吗?’,又是一个内心的声音,告诉李忱,非去不可。
很快,李忱没有继续纠结下去,因为远远可以看到一各大木屋,很高,很大,没有什么奇特的外观和装饰。李忱知道他到目的地了。
‘梁都头。’,‘李东家。’,经过通报,一个人迎了出来,李忱对来人打招呼。这位梁都头年纪不大,大概就三十来岁,可是已经是都头了,除了他的家世外,他自己本身也是有足够的能力。论家世造船世家,从他曾爷爷那辈就开始造船。到了他父亲,创建了这艘梁式造船场。到如今由他接手。
‘这里还是这么热闹。’,李忱好奇的看着远处,那边有一艘船正要下水。他不认为他刚好赶上了一艘船的下水,因为据梁都头说,这里几乎每天都有一艘船下水。算一算,一年大概有三百多艘了吧。这里的造船业真的很发达。
(不枉自己特别找过来。)李忱内心自嘲的说了句,(那点历史知识没丢掉阿。),明州和温州,是唐代的造船重镇。他那点不多的历史知识,没全部把这些丢掉。
当然,扬州也是。刘晏当初改革运河运输法,在扬州设了十个造船所,每年可以建造数百甚至上千艘船。事实上,整个大唐造船业都是很繁荣的,能造船的地方很多,不乏一年一千两百条的地方。那真是每天都有三、四艘船下水了。
至于为何舍近求远,那是因为,扬州造船是给运河用的。他来明州是为了造海船,要下海的。
‘看起来,进度赶的上吧。’,不再看船下水,李忱跟着梁都头走进造船场内,‘应该算赶的上吧,这怪船…’,梁都头一下子失言,急忙转圜,‘李东家这船,外型比较奇特,所以比较费工夫,不过梁某保证,不会耽误时候。’
李忱没介意他的失言,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肯造的师父,一点点小小失言,无所谓。毕竟他这船,真的怪。
李忱只是摸着船体,绕了一圈,仔细看着这船。这船承载了他的希望,才能让他百忙中,多花很多天,也要多来几趟看看。
现在戏园生意很火爆,虽然时隔这么久,可是那些寺庙的戏场,还是恢复不过来,因为就在二月间,朝廷降旨“不许供养佛牙”,规定:代州五台山及泗州普光寺、终南山五台寺、凤翔府法门寺等有佛指骨之处,严禁供养和瞻仰,如有一人送一钱者,背杖二十;若是僧尼在这些地方受一钱施舍者,背杖二十。
不知道全天下怎么样,至少扬州的寺庙,目前夹着尾巴做人,错了,夹着尾巴做比丘。也没心情恢复戏场生意。完全便宜了李忱。
他那个压箱底的歌剧院建筑,在春装展示后,正式开张。隔三岔五会有一些大戏表演,比方说三国。
一些有钱人喜欢来这里,彰显他们格调不同,不与那些贩夫走卒,挤在同一个地方欣赏。因为生意好,李忱最近还把西游也提上日程。
还有春茶和茶壶,随着新式泡茶法的推广热销,供不应求,虽然唐廷大肆裁员,略微影响了销售,官员都快要被开革出去,谁还有心情买什么茶具。可是因为商人还有一些大户捧场,销售还是很火爆。现在扬州,谁招待朋友喝茶,还用旧式的茶具、烹调方式,会成为人家笑柄的。只是,李忱感觉到很不满足,他想突然非常想要出海。
‘出海,海洋阿。’,李忱拍着船体,这船体下方,李忱可是下了血本,近水线的地方,贴了铜片,还不薄。这是为了增加船只的速度。
‘出海好阿,没有讨海人,咱这生意就过不去了。’,以为李忱是和自己说话,梁都头也说出感想。
‘说起来也真奇怪,跟咱定船的,很多都是胡人,那些蕃商。莫看来者多是唐人衣冠,可是都不是我唐人,真奇怪了。我大唐海疆都是些胡人把持着。’,听到这话,李忱一僵,这位梁都头说的一点都没错。
不是说大唐都没有人下海经商了,可是呢,大唐沿海,大概以泉州为界吧,大概,以北是新罗人的天下。以南则是胡商,阿拉伯商人,的天下。不是说这些地方不让唐人进入,而是唐人很少。
这也是李忱决定要出海的原因之一。不仅如此,他还要亲自出海。(未完待续。)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再启人生之再造盛唐》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再启人生之再造盛唐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