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新朝新时代
目录:赵马踏天下| 作者:平安战| 类别:历史军事
《赵书*赵惠文王传》载:赵惠文王33年春,赵惠文王王薨,时年42岁,葬于邯郸之北,举国皆悲。太史令言:“王勤政爱民,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使得赵国国力大增,可谓明君也。”
其子丹继位,是为赵孝成王,尊其母为王太后,史称‘赵威后’,册封其妻李氏为王后,其嫡长子捷为太子,是为赵武昭王,其女幻为赵公主。太史令言:“新王登基,有万象更新之象。”
墓地是人类的最终去处,无论你生前如何富贵强势,都逃不过变为一抔黄土的命运。墓地寄托着人类对逝者的哀伤与怀念,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墓地的规模和形式也在不断的变化。
西周年间,为了满足贵族夫妻生生世世永不分离的愿望,中国最早的墓地的设计师们创造了"异穴合葬"墓葬形式,即夫妻分别葬在两个相互紧靠的墓穴中。春秋战国时代,这种异穴合葬的制度开始流行起来,贵族们普遍选择这种墓葬形式,从此以后在上流社会中夫妻合葬遂成定制。
春秋中期,陵园出现在了中国的土地上,晋国的国家公墓——九原便是其中的显著代表(后世人‘九泉’的说法便是由九原演化而来)。最初的陵园,相当的简单,园内除陵墓外,没有其他附属建筑,陵墓的四周仅仅挖掘了一道隍壕或是夯筑了一面围墙以作屏障。
春秋晚期,人们开始在墓上构筑坟丘,从此,坟墓一词出现在中国人的口中。而此前的人类的墓地是没有坟丘的,即"不封不树"、"墓而不坟、与地齐平"。
战国早期,战争开始频繁起来,巨大的资源消耗使得贵族们不得不尽可能的节约战争资源,于是他们不再在墓葬中陪葬大量的青铜兵器、青铜车马器等较大的青铜制品,因此随葬品中漆器等生活用品的比重得以显著增加,酒器、乐器、饮食器等青铜制品较多的的出现在墓地当中。
战国中期,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导致了贵族愈加穷奢极欲,在这个时代,赵、秦、楚、燕、齐、韩等国的君主死后都营建起了高大的坟丘,并尊称为"陵",即指其高大如山林,也象征着王权的尊严和地位的崇高。从此,陵墓一词出现。与此同时,这一时期,残酷的杀殉遭到了人们的反对,殉人减少甚至为各国政府所禁绝,并出现了用木俑和陶俑来替代人殉随葬。
作为赵国的王,赵何也不能免俗,随葬品向同时代的君王看齐,陵园与陵墓一应俱全,在其生前便已经开始建造完成了。停尸了一段时间后,赵何的尸体在子女亲人的护送下在邯郸之北的陵园下葬了。当墓门缓缓下降之后,所有人都不知不觉的松了口气,一个属于赵惠文王的时代结束了,一个新的时代在向人们招手。
丧礼结束之后,赵国上下绷紧的那根弦并没有松下来,像机器一样的朝堂依旧在满负荷的运行着,一个更重要的工作摆在百官面前,急需他们完成。这个工作便是新王登基。
赵何下葬后的第一天,一大批有组织的民众被集中到了太子府门前,这些人当中有农民,有商人,有穷人,有富人,他们在太子府门前高呼:“请太子即王位。”可太子府门纹丝不动。虽然知道这些人都是作秀的,从头到尾都有人在后安排,但赵捷心中还是不禁的暗想:“如果这些人明天不来了,估计父亲应该会抓狂吧!”
赵何下葬后的第二天,更多的人有组织的来到了太子府门前,这次的人中增加了朝中的重臣和一些身份崇高的贵族,他们再一次在太子府门前高呼:“请太子即王位。”太子府的大门依旧纹丝不动。
赵何下葬后的第三天,由相国平原君带头,廉颇在左,蔺相如在右,所有的王室子弟,朝中重臣,以及大量的邯郸民众全部集中到了府门前高呼:“请太子即王位。这一次,府门渐渐的开启,赵丹走出太子府,躬身行礼道:“承蒙诸位不弃,孤便勉为其难的答应你们的要求了。”
说完,赵丹便被民众和百官拥上了銮驾,向着王宫进发而去。道路两边观礼的百姓高呼:“王上万岁!”
————————————————————————————————————
邯郸宫正殿,赵丹落坐王座,众臣跪坐叩首,新时代的第一场朝会开始了。
“先王之谥未定,有司精选谥号十数,请王上过目选定,其后方可通告天下各国。”蔺相如率先出列禀奏道。
赵丹取过竹简,翻开一看,上书十个谥号:文成、文康、文昭、康穆、康昭,文贞、康贞、元贞、元惠,昭惠。赵丹想了想,然后开口说道:“我看惠文不错,就用它吧!”
“诺!”蔺相如领命道。“惠者,爱民好与;文者慈惠爱民,两者相配而用,不夸大,不贬低,用来做先王的谥号确实再恰当不过了。”蔺相如暗想到。
平原君紧随蔺相如出列道:“新王登基,理应封赏百官,大赦全国,恩荫天下。”
“相国所言不虚,正该如此。”赵丹点头称是道:“孤口述封赏,请相国大人代为执笔。”于是赵丹即位的第一道旨意出台了。
赵丹口述的旨意内容大致有四点:
定其父的谥号为赵惠文王,尊其母为王太后,册封其妻李氏为王后,其嫡长子捷为太子,其女幻为赵公主。
二、朝中重臣皆赐金百两,田百亩,地方郡守皆赐银百两,田百亩,军中将领皆赐钱百贯,田百亩,普通士卒皆赐钱百贯。
三、大赦赵地万民,死刑者不赦,并着各地郡守入朝述职,凭其执政效果,当地税赋情况来判断其升迁或贬值。
四、下求才令,鼓励贤者报效国家,鼓励民众入伍参军,鼓励百官推荐人才。
平原君从小接受贵族的教育,才思还算敏捷,文采也还不错,没过多长时间,一篇洋洋洒洒的旨意便完成了。“请王上加盖王玺。”平原君递上写满字的布帛道。
听到‘王玺’二字后,赵丹才突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脸色瞬间变得阴沉了起来。王玺就相当于后世的玉玺,他是王的身份证明,在国家发布的每一项重要旨意上都需要加盖此印,没有加盖王玺的圣旨都不具备合法的地位,臣子可以拒绝听从。
看到赵丹的变化,平原君的心也沉到了最低点,大殿中静悄悄的,让人感觉不寒而栗。他以眼神示意赵丹,想知道到底出了什么状况了。
赵丹凝视着他,摇了摇头,双手平摊,表示自己并没有拿到王玺
玺。平原君也是有大智慧的人,看到赵丹的动作瞬间明白了过来。
“王上没拿到王玺,那王玺去哪儿呢?”平原君暗想道:“先王病重,在王宫中可以来去自如的除了了王上,就还剩下……”心中咯噔一响,“王太后”三个字出现在脑海中,平原君再次抬起头看向赵丹。
赵丹此时也明白了过来,他躲闪的竖起一根手指,指向其母居住的宫殿方向。平原君看见到赵丹的手势,微不可查的点了点头,示意明白了,整个交流过程中,平原君的脸色阴暗。
“看来我赵国也要经历女子主政的时代了,也不知是福还是祸。”平原君暗想道。
历史总是惊人的有趣,在战国末期的各国朝堂上,女子主政的现象出现了一个循环,你方唱罢我出场。首先是出生楚国的秦昭王母主秦国政,其后,与秦国王室同族的赵国王室也遭遇了相同的命运,出生齐国的赵孝成王母主赵国政,紧接着,出生齐国的齐王建之母主齐国政,再之后便是出生赵国的楚王之母主楚国政,最后循环又回到了秦国,出生赵国的秦王嬴政母主秦国政。中国历史上第一批主政的女子以这样的方式一一亮相,让人不禁感慨历史的神奇。
“太后驾到!”一声宦官的声音在大殿外响起,本已经因为王上拿不出王玺而有些混乱的群臣更加混乱了起来。一些聪明的大臣联想前前后后的迹象,突然意识到了即将要发生的事。
听到母亲降临的消息,赵丹望向了自己的叔叔平原君。平原君无奈的点了点头,示意赵丹认清现实,前去迎接。
“太后驾临,诸臣随孤前去迎接。”赵丹下令道。这时候,几乎所有的臣子都明白了要发生什么事,而赵丹刚刚的话也表明了他屈服的态度,这让一些朝堂上的墙头草产生了变换主人的心思。
;
其子丹继位,是为赵孝成王,尊其母为王太后,史称‘赵威后’,册封其妻李氏为王后,其嫡长子捷为太子,是为赵武昭王,其女幻为赵公主。太史令言:“新王登基,有万象更新之象。”
墓地是人类的最终去处,无论你生前如何富贵强势,都逃不过变为一抔黄土的命运。墓地寄托着人类对逝者的哀伤与怀念,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墓地的规模和形式也在不断的变化。
西周年间,为了满足贵族夫妻生生世世永不分离的愿望,中国最早的墓地的设计师们创造了"异穴合葬"墓葬形式,即夫妻分别葬在两个相互紧靠的墓穴中。春秋战国时代,这种异穴合葬的制度开始流行起来,贵族们普遍选择这种墓葬形式,从此以后在上流社会中夫妻合葬遂成定制。
春秋中期,陵园出现在了中国的土地上,晋国的国家公墓——九原便是其中的显著代表(后世人‘九泉’的说法便是由九原演化而来)。最初的陵园,相当的简单,园内除陵墓外,没有其他附属建筑,陵墓的四周仅仅挖掘了一道隍壕或是夯筑了一面围墙以作屏障。
春秋晚期,人们开始在墓上构筑坟丘,从此,坟墓一词出现在中国人的口中。而此前的人类的墓地是没有坟丘的,即"不封不树"、"墓而不坟、与地齐平"。
战国早期,战争开始频繁起来,巨大的资源消耗使得贵族们不得不尽可能的节约战争资源,于是他们不再在墓葬中陪葬大量的青铜兵器、青铜车马器等较大的青铜制品,因此随葬品中漆器等生活用品的比重得以显著增加,酒器、乐器、饮食器等青铜制品较多的的出现在墓地当中。
战国中期,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导致了贵族愈加穷奢极欲,在这个时代,赵、秦、楚、燕、齐、韩等国的君主死后都营建起了高大的坟丘,并尊称为"陵",即指其高大如山林,也象征着王权的尊严和地位的崇高。从此,陵墓一词出现。与此同时,这一时期,残酷的杀殉遭到了人们的反对,殉人减少甚至为各国政府所禁绝,并出现了用木俑和陶俑来替代人殉随葬。
作为赵国的王,赵何也不能免俗,随葬品向同时代的君王看齐,陵园与陵墓一应俱全,在其生前便已经开始建造完成了。停尸了一段时间后,赵何的尸体在子女亲人的护送下在邯郸之北的陵园下葬了。当墓门缓缓下降之后,所有人都不知不觉的松了口气,一个属于赵惠文王的时代结束了,一个新的时代在向人们招手。
丧礼结束之后,赵国上下绷紧的那根弦并没有松下来,像机器一样的朝堂依旧在满负荷的运行着,一个更重要的工作摆在百官面前,急需他们完成。这个工作便是新王登基。
赵何下葬后的第一天,一大批有组织的民众被集中到了太子府门前,这些人当中有农民,有商人,有穷人,有富人,他们在太子府门前高呼:“请太子即王位。”可太子府门纹丝不动。虽然知道这些人都是作秀的,从头到尾都有人在后安排,但赵捷心中还是不禁的暗想:“如果这些人明天不来了,估计父亲应该会抓狂吧!”
赵何下葬后的第二天,更多的人有组织的来到了太子府门前,这次的人中增加了朝中的重臣和一些身份崇高的贵族,他们再一次在太子府门前高呼:“请太子即王位。”太子府的大门依旧纹丝不动。
赵何下葬后的第三天,由相国平原君带头,廉颇在左,蔺相如在右,所有的王室子弟,朝中重臣,以及大量的邯郸民众全部集中到了府门前高呼:“请太子即王位。这一次,府门渐渐的开启,赵丹走出太子府,躬身行礼道:“承蒙诸位不弃,孤便勉为其难的答应你们的要求了。”
说完,赵丹便被民众和百官拥上了銮驾,向着王宫进发而去。道路两边观礼的百姓高呼:“王上万岁!”
————————————————————————————————————
邯郸宫正殿,赵丹落坐王座,众臣跪坐叩首,新时代的第一场朝会开始了。
“先王之谥未定,有司精选谥号十数,请王上过目选定,其后方可通告天下各国。”蔺相如率先出列禀奏道。
赵丹取过竹简,翻开一看,上书十个谥号:文成、文康、文昭、康穆、康昭,文贞、康贞、元贞、元惠,昭惠。赵丹想了想,然后开口说道:“我看惠文不错,就用它吧!”
“诺!”蔺相如领命道。“惠者,爱民好与;文者慈惠爱民,两者相配而用,不夸大,不贬低,用来做先王的谥号确实再恰当不过了。”蔺相如暗想到。
平原君紧随蔺相如出列道:“新王登基,理应封赏百官,大赦全国,恩荫天下。”
“相国所言不虚,正该如此。”赵丹点头称是道:“孤口述封赏,请相国大人代为执笔。”于是赵丹即位的第一道旨意出台了。
赵丹口述的旨意内容大致有四点:
定其父的谥号为赵惠文王,尊其母为王太后,册封其妻李氏为王后,其嫡长子捷为太子,其女幻为赵公主。
二、朝中重臣皆赐金百两,田百亩,地方郡守皆赐银百两,田百亩,军中将领皆赐钱百贯,田百亩,普通士卒皆赐钱百贯。
三、大赦赵地万民,死刑者不赦,并着各地郡守入朝述职,凭其执政效果,当地税赋情况来判断其升迁或贬值。
四、下求才令,鼓励贤者报效国家,鼓励民众入伍参军,鼓励百官推荐人才。
平原君从小接受贵族的教育,才思还算敏捷,文采也还不错,没过多长时间,一篇洋洋洒洒的旨意便完成了。“请王上加盖王玺。”平原君递上写满字的布帛道。
听到‘王玺’二字后,赵丹才突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脸色瞬间变得阴沉了起来。王玺就相当于后世的玉玺,他是王的身份证明,在国家发布的每一项重要旨意上都需要加盖此印,没有加盖王玺的圣旨都不具备合法的地位,臣子可以拒绝听从。
看到赵丹的变化,平原君的心也沉到了最低点,大殿中静悄悄的,让人感觉不寒而栗。他以眼神示意赵丹,想知道到底出了什么状况了。
赵丹凝视着他,摇了摇头,双手平摊,表示自己并没有拿到王玺
玺。平原君也是有大智慧的人,看到赵丹的动作瞬间明白了过来。
“王上没拿到王玺,那王玺去哪儿呢?”平原君暗想道:“先王病重,在王宫中可以来去自如的除了了王上,就还剩下……”心中咯噔一响,“王太后”三个字出现在脑海中,平原君再次抬起头看向赵丹。
赵丹此时也明白了过来,他躲闪的竖起一根手指,指向其母居住的宫殿方向。平原君看见到赵丹的手势,微不可查的点了点头,示意明白了,整个交流过程中,平原君的脸色阴暗。
“看来我赵国也要经历女子主政的时代了,也不知是福还是祸。”平原君暗想道。
历史总是惊人的有趣,在战国末期的各国朝堂上,女子主政的现象出现了一个循环,你方唱罢我出场。首先是出生楚国的秦昭王母主秦国政,其后,与秦国王室同族的赵国王室也遭遇了相同的命运,出生齐国的赵孝成王母主赵国政,紧接着,出生齐国的齐王建之母主齐国政,再之后便是出生赵国的楚王之母主楚国政,最后循环又回到了秦国,出生赵国的秦王嬴政母主秦国政。中国历史上第一批主政的女子以这样的方式一一亮相,让人不禁感慨历史的神奇。
“太后驾到!”一声宦官的声音在大殿外响起,本已经因为王上拿不出王玺而有些混乱的群臣更加混乱了起来。一些聪明的大臣联想前前后后的迹象,突然意识到了即将要发生的事。
听到母亲降临的消息,赵丹望向了自己的叔叔平原君。平原君无奈的点了点头,示意赵丹认清现实,前去迎接。
“太后驾临,诸臣随孤前去迎接。”赵丹下令道。这时候,几乎所有的臣子都明白了要发生什么事,而赵丹刚刚的话也表明了他屈服的态度,这让一些朝堂上的墙头草产生了变换主人的心思。
;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赵马踏天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赵马踏天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