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调兵遣将
目录:赵马踏天下| 作者:平安战| 类别:历史军事
邯郸宫,勤政殿,赵国诸臣济济一堂,赵捷在所有人的注视下缓缓的走进大殿。
“儿臣拜见父王。”赵捷恭恭敬敬的叩拜道,礼仪上没有一丝错处。
“入列吧!”赵丹比往常更加威严的说道。多年的父子默契让赵丹明白儿子这是在给他显示王权威严的机会。
“诺!”赵捷应了一声,然后依礼退入群臣之列之中。太子既为子,亦为臣。
“诸位卿家,就在刚刚,韩国使臣递交了一份盟约给我赵国,希望与我国秘密结盟,共同进退。”赵丹指着案上的一堆竹简,语速平缓的说道:“我手中的这一份是盟约的具体条款,其内容我已经命人传抄了几份,诸位已经互相传看完毕。有谁先出列谈谈自己的看法。”
话音刚落,诸臣不约而同的看向了赵捷,好像在说:“你干的事,你先说。”
在众人的注视下,赵捷再次出列,向赵丹禀奏道:“这份盟约是儿臣根据三个基础而制定。”
赵捷抬起右手,竖起第一更手指道:“第一个基础是当今天下的局势。今日之天下,孰为至强?显而易见,秦也。秦依托关中财富,依仗崤山之固,而征山东之国,高屋建瓴,屡战屡胜,天下各国莫能与之敌。今秦王掌权,用张碌之远交近攻之策,显然欲和齐而攻三晋与楚国。未来的几年里,秦国必定会经常性的出关进攻包括我赵国在内的四国。与此同时,我赵国安定了北方边境,兵正利,甲正坚,粮正足,携屡胜之势入争中原,已经隐约成为了山东六国的执牛首者。楚国受伤严重,犹在舔舐伤口,韩国精锐尽失,已经快要灭国了,魏国彻底没落,靠着老底艰难的维持着国家的安全,齐国一蹶不振,躲在四国生后默默发展,山东六国只剩下赵国可以与秦国一抗了。不需要过多久,秦赵必有惊天一战,一场决定天下归属的一战,成者一统天下,输者万劫不复。”
赵捷抬起右手,竖起第二根手指道:“第二个基础是上党地区的局势。上党地区是天下之高地,其于天下有高屋建瓴之势,韩赵魏秦四国无不想完全占领此地。如今秦国已经占领了魏国的前国都安邑,并在那里驻扎了重兵,其心思天下人皆已了然于心。秦国必定发兵平阳,韩必不可敌,继而顺势进入上党地区,与赵国共享上党地利,以作决战。上党是赵国的最后屏障,若赵国不幸战败,秦国全境占领上党,则邯郸必危,赵国必危。因此,我赵国必须将战场推出上党地区,将上党打造成一个有巨大纵深的坚固的屏障,避免战争在赵国本土发生,损害赵国利益。上党是秦国进攻赵国的跳板的同时,也是赵国的后方基地。赵国可以依托上党,经平阳,入侵安邑,占领安邑后沿山势顺势攻至黄河,驻扎重兵以威胁秦国本土的最后一道屏障——西河地区。在这之后,能不能重演魏国荣光还犹未可知,但这样的进攻方式绕过了函谷雄关,其意义非同小可。
赵捷抬起右手,竖起第三根手指道:“第三个基础是三晋浓重的历史渊源。春秋时代那个国家称霸的时间最长?所有人都知道是晋国。虽然齐桓公率先称霸,但自从齐桓公死后,齐国就彻底没落了,晋国紧随其后扛起了尊王攘夷,九合诸侯的旗帜。晋国的称霸让三晋地区成为了当时中国最文明,最富裕,最繁荣的地区,以至于即使到了今日,韩赵魏三国至今犹享其利。历史早已证明三晋和,则霸天下,巨大的文明底蕴是一直和蛮夷混在一起的秦国无法比拟的。在晋国称霸的时代,韩氏与赵氏便已经有了深厚的交往。赵氏孤儿的故事耳熟能详,韩氏拯救赵氏于危亡之间;赵韩同盟使得韩氏与赵氏安全的的度过了晋国诸卿争权的岁月。虽然晋国灭亡后两国有了许多的纠葛,但深厚的情谊依旧保持在赵氏与韩氏之间,依托如此深厚的交情,韩氏与赵氏也就有了合作的基础。”
赵捷朝着赵丹再次躬身行礼道:“韩赵以此三者为基,结为密盟,相依相靠,共抗强秦,皆保社稷,此臣所以密谈也。”
听完了赵捷的话,赵丹的脸庞不禁露出欣慰的笑意。“我有了个好儿子啊!”赵丹如是想到。
“秦赵必有一战已为天下共识,然吾赵国与秦国疆域千里,太子殿下凭什么确定秦赵之战会在上党地区发生呢?难道就秦军就不能在上郡与我赵国决战吗?”平原君赵丹出列问赵捷道。
“前世教科书上明确写明,秦国是从上党地区攻入赵国的,先是在长平打了一场决战,然后又在邯郸打了一仗,我确定以及肯定。”赵捷如是想到:“可这些话不能告诉你们,还好我聪明,早就仔细的研究过了这个问题。”
“秦军若想灭我赵国之有生力量,就必须攻我赵国所必救之地。邯郸为都,政令皆从此地出,必不可失;晋城为祖地,有先王之陵墓,亦不可失。由上党北上一二日可达晋城,东向四五日可至邯郸,因而我赵国决不能容忍上党之地落入敌手,此地乃我赵国必救之地;而若秦军从上郡入侵赵地,则我赵氏无忧矣,漫长的粮道与战略纵深最终将压垮秦国大军。秦国亦有贤士,断不会取此路。”赵捷口若悬河的解释道。
“即使太子殿下的猜测正确无误,可现如今赵国哪里还有近十万的军队可用于调遣呢?漫长的边境线已经让国内的军队过于分散了,我们很难再调集如此大量的军队。”平阳君赵豹,赵丹的叔叔出列提问道。
“调往韩国的军队直接从上党的驻军中选出即可。按盟约的内容,我们需要将9万人调往韩国,而上党地区有10万军队,足矣!在上党,平阳二地,韩赵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此时此刻,量韩国也不敢得罪我赵国!当然为了确保能对突发事件作出应变,我建议再从护卫国都邯郸的精锐军队中调3万人至上党。”赵捷继续解释道。
“兵员解决了,那将领呢?一将无能,累死三军,派谁统领这十三万大军呢?而且与韩国长时间的合兵一处,矛盾必不会少,谁来处理这些矛盾呢?”胆大心细的廉颇问道。
“我推荐廉大将军为这十三万大军的统帅,专门负责训练军队,抵御秦军。统帅有临机专断之权、先斩后奏之权、诸将任免之权。我推荐奉阳君之孙李闵为常驻韩国的使者,专门负责处理韩赵矛盾,其地位仅次于统帅,亦有临机专断之权。”赵捷向赵丹躬身行礼道。
……
赵国朝堂诸臣陆陆续续的询问了赵捷许多问题,赵捷一一都作出了解答。许多年后,一些当事人回忆仍不住的赞叹赵捷
的英姿。叙事条理清晰,见解四方兼顾,赵捷以一个头脑清晰,才华渊博,见识高远的智者形象留在了一代群臣的脑海中。
也许是因为赵捷的详备解释,也许是英雄所见略同,在不断的询问与解答中,赵国大部分群臣接受了赵捷的想法,最终,他们选择与赵捷站在了一起,选择了支持韩赵的秘密结盟。于是在赵惠文王死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韩赵的顺利的结成了秘密联盟,签署了秘密的盟约,军队等人员的调动开始秘密的展开了,一切依照赵捷的想法与设想进行着。
后世人认为这场在邯郸勤政殿举行的朝会确定了赵国未来十年的国际战略,即结盟韩国,拉拢魏国,经营上党,共抵秦国。这场朝会之后,赵国意识到了上党地区的重要性,开始有了一个正确的发展的目标。赵国将大量的精力用于了对上党的经营中,在未来得到了巨大的回报,这不得不说是一项极其明智的决定。
后世人认为这场在邯郸勤政殿举行的朝会还为后来的异常残酷的上党战役打好了坚实的基础。没有这场朝会,就没有经营上党的决策。上党的精心经营让上党之战时的赵军有了坚强的依托,民心向赵,军心向赵,虽不在自己的土地上,胜似在自己的土地上。士卒视死如归,让人数处于劣势的赵军与强大的秦军有了一搏之力。
后世人认为这场在邯郸勤政殿举行的朝会还极大的影响了整个战国时代的国际局势。正是这场朝会开启了赵国的崛起之路,从此赵国走上了一条日渐强大、繁荣、富强的道路,最终有了与天下众国一较高下的实力。
“儿臣拜见父王。”赵捷恭恭敬敬的叩拜道,礼仪上没有一丝错处。
“入列吧!”赵丹比往常更加威严的说道。多年的父子默契让赵丹明白儿子这是在给他显示王权威严的机会。
“诺!”赵捷应了一声,然后依礼退入群臣之列之中。太子既为子,亦为臣。
“诸位卿家,就在刚刚,韩国使臣递交了一份盟约给我赵国,希望与我国秘密结盟,共同进退。”赵丹指着案上的一堆竹简,语速平缓的说道:“我手中的这一份是盟约的具体条款,其内容我已经命人传抄了几份,诸位已经互相传看完毕。有谁先出列谈谈自己的看法。”
话音刚落,诸臣不约而同的看向了赵捷,好像在说:“你干的事,你先说。”
在众人的注视下,赵捷再次出列,向赵丹禀奏道:“这份盟约是儿臣根据三个基础而制定。”
赵捷抬起右手,竖起第一更手指道:“第一个基础是当今天下的局势。今日之天下,孰为至强?显而易见,秦也。秦依托关中财富,依仗崤山之固,而征山东之国,高屋建瓴,屡战屡胜,天下各国莫能与之敌。今秦王掌权,用张碌之远交近攻之策,显然欲和齐而攻三晋与楚国。未来的几年里,秦国必定会经常性的出关进攻包括我赵国在内的四国。与此同时,我赵国安定了北方边境,兵正利,甲正坚,粮正足,携屡胜之势入争中原,已经隐约成为了山东六国的执牛首者。楚国受伤严重,犹在舔舐伤口,韩国精锐尽失,已经快要灭国了,魏国彻底没落,靠着老底艰难的维持着国家的安全,齐国一蹶不振,躲在四国生后默默发展,山东六国只剩下赵国可以与秦国一抗了。不需要过多久,秦赵必有惊天一战,一场决定天下归属的一战,成者一统天下,输者万劫不复。”
赵捷抬起右手,竖起第二根手指道:“第二个基础是上党地区的局势。上党地区是天下之高地,其于天下有高屋建瓴之势,韩赵魏秦四国无不想完全占领此地。如今秦国已经占领了魏国的前国都安邑,并在那里驻扎了重兵,其心思天下人皆已了然于心。秦国必定发兵平阳,韩必不可敌,继而顺势进入上党地区,与赵国共享上党地利,以作决战。上党是赵国的最后屏障,若赵国不幸战败,秦国全境占领上党,则邯郸必危,赵国必危。因此,我赵国必须将战场推出上党地区,将上党打造成一个有巨大纵深的坚固的屏障,避免战争在赵国本土发生,损害赵国利益。上党是秦国进攻赵国的跳板的同时,也是赵国的后方基地。赵国可以依托上党,经平阳,入侵安邑,占领安邑后沿山势顺势攻至黄河,驻扎重兵以威胁秦国本土的最后一道屏障——西河地区。在这之后,能不能重演魏国荣光还犹未可知,但这样的进攻方式绕过了函谷雄关,其意义非同小可。
赵捷抬起右手,竖起第三根手指道:“第三个基础是三晋浓重的历史渊源。春秋时代那个国家称霸的时间最长?所有人都知道是晋国。虽然齐桓公率先称霸,但自从齐桓公死后,齐国就彻底没落了,晋国紧随其后扛起了尊王攘夷,九合诸侯的旗帜。晋国的称霸让三晋地区成为了当时中国最文明,最富裕,最繁荣的地区,以至于即使到了今日,韩赵魏三国至今犹享其利。历史早已证明三晋和,则霸天下,巨大的文明底蕴是一直和蛮夷混在一起的秦国无法比拟的。在晋国称霸的时代,韩氏与赵氏便已经有了深厚的交往。赵氏孤儿的故事耳熟能详,韩氏拯救赵氏于危亡之间;赵韩同盟使得韩氏与赵氏安全的的度过了晋国诸卿争权的岁月。虽然晋国灭亡后两国有了许多的纠葛,但深厚的情谊依旧保持在赵氏与韩氏之间,依托如此深厚的交情,韩氏与赵氏也就有了合作的基础。”
赵捷朝着赵丹再次躬身行礼道:“韩赵以此三者为基,结为密盟,相依相靠,共抗强秦,皆保社稷,此臣所以密谈也。”
听完了赵捷的话,赵丹的脸庞不禁露出欣慰的笑意。“我有了个好儿子啊!”赵丹如是想到。
“秦赵必有一战已为天下共识,然吾赵国与秦国疆域千里,太子殿下凭什么确定秦赵之战会在上党地区发生呢?难道就秦军就不能在上郡与我赵国决战吗?”平原君赵丹出列问赵捷道。
“前世教科书上明确写明,秦国是从上党地区攻入赵国的,先是在长平打了一场决战,然后又在邯郸打了一仗,我确定以及肯定。”赵捷如是想到:“可这些话不能告诉你们,还好我聪明,早就仔细的研究过了这个问题。”
“秦军若想灭我赵国之有生力量,就必须攻我赵国所必救之地。邯郸为都,政令皆从此地出,必不可失;晋城为祖地,有先王之陵墓,亦不可失。由上党北上一二日可达晋城,东向四五日可至邯郸,因而我赵国决不能容忍上党之地落入敌手,此地乃我赵国必救之地;而若秦军从上郡入侵赵地,则我赵氏无忧矣,漫长的粮道与战略纵深最终将压垮秦国大军。秦国亦有贤士,断不会取此路。”赵捷口若悬河的解释道。
“即使太子殿下的猜测正确无误,可现如今赵国哪里还有近十万的军队可用于调遣呢?漫长的边境线已经让国内的军队过于分散了,我们很难再调集如此大量的军队。”平阳君赵豹,赵丹的叔叔出列提问道。
“调往韩国的军队直接从上党的驻军中选出即可。按盟约的内容,我们需要将9万人调往韩国,而上党地区有10万军队,足矣!在上党,平阳二地,韩赵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此时此刻,量韩国也不敢得罪我赵国!当然为了确保能对突发事件作出应变,我建议再从护卫国都邯郸的精锐军队中调3万人至上党。”赵捷继续解释道。
“兵员解决了,那将领呢?一将无能,累死三军,派谁统领这十三万大军呢?而且与韩国长时间的合兵一处,矛盾必不会少,谁来处理这些矛盾呢?”胆大心细的廉颇问道。
“我推荐廉大将军为这十三万大军的统帅,专门负责训练军队,抵御秦军。统帅有临机专断之权、先斩后奏之权、诸将任免之权。我推荐奉阳君之孙李闵为常驻韩国的使者,专门负责处理韩赵矛盾,其地位仅次于统帅,亦有临机专断之权。”赵捷向赵丹躬身行礼道。
……
赵国朝堂诸臣陆陆续续的询问了赵捷许多问题,赵捷一一都作出了解答。许多年后,一些当事人回忆仍不住的赞叹赵捷
的英姿。叙事条理清晰,见解四方兼顾,赵捷以一个头脑清晰,才华渊博,见识高远的智者形象留在了一代群臣的脑海中。
也许是因为赵捷的详备解释,也许是英雄所见略同,在不断的询问与解答中,赵国大部分群臣接受了赵捷的想法,最终,他们选择与赵捷站在了一起,选择了支持韩赵的秘密结盟。于是在赵惠文王死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韩赵的顺利的结成了秘密联盟,签署了秘密的盟约,军队等人员的调动开始秘密的展开了,一切依照赵捷的想法与设想进行着。
后世人认为这场在邯郸勤政殿举行的朝会确定了赵国未来十年的国际战略,即结盟韩国,拉拢魏国,经营上党,共抵秦国。这场朝会之后,赵国意识到了上党地区的重要性,开始有了一个正确的发展的目标。赵国将大量的精力用于了对上党的经营中,在未来得到了巨大的回报,这不得不说是一项极其明智的决定。
后世人认为这场在邯郸勤政殿举行的朝会还为后来的异常残酷的上党战役打好了坚实的基础。没有这场朝会,就没有经营上党的决策。上党的精心经营让上党之战时的赵军有了坚强的依托,民心向赵,军心向赵,虽不在自己的土地上,胜似在自己的土地上。士卒视死如归,让人数处于劣势的赵军与强大的秦军有了一搏之力。
后世人认为这场在邯郸勤政殿举行的朝会还极大的影响了整个战国时代的国际局势。正是这场朝会开启了赵国的崛起之路,从此赵国走上了一条日渐强大、繁荣、富强的道路,最终有了与天下众国一较高下的实力。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赵马踏天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赵马踏天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