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三十七章 紧锣密鼓的准备
目录:抗战惊雷| 作者:样| 类别:散文诗词
♂,
而就在歼灭田中勤步兵团之后不久,日军在山东的最高指挥官、第1军司令官尾高龟藏,因为倭皇的亲戚把小命丢在梁山,被追究责任,气急败坏地调集五千余人,在鲁西、鲁西南一带轮番“扫荡”,但却失败而回。梁山及郓(城)、巨野、菏泽、鄄城等地区,依然为八路军115师所控制,鲁西根据地依然稳固。
再加上陇海路以北的晋冀豫支队、苏鲁豫支队、国×军保安团等各支抗日武装的存在,牵制了大量日军。
而在豫东豫西,已经集中了大量的国×军部队,就算是进攻豫东地区,日军也会认识到至少要出动上万人马,才有取胜的把握。何况,陇海路西段已经被破袭得七零八落,沿路据点多被个个击破,鬼子想恢复机动优势,并不是容易的事情。
也就是说,日军想要扫荡永城根据地,就必须出动近万的人马,而出动的兵力越多,物资消耗得也越多,准备的时间也越长。
而唇亡齿寒的道理,杨天风比任何人认识得都深刻。大战刚止,他便给了参谋长林存忠具体的指示,将一部分缴获的枪枝弹药以感谢助战的名义,分别给予了陇海路北参战的各支抗日武装,冀鲁豫支队、苏鲁豫支队更是分别得到了一个营的日式装备,以及数十具钢拳。
再说三纵的损耗和补充,郭、蒋两个支队历经数战,伤亡不小,但四支队的编制取消,人员都补充进来。再加上曹大中、李忠毅的反正伪军,以及在光复区招募的新兵,兵力得以恢复,并远超以前的数量。
既然有了新七军的番号,三纵便成为历史,部队的编制也要进行变动。第一师郭松林,第二师蒋骥才,第三师佟志和,独立旅和直属警备旅则分别由赵青和陈大龙率领。
等到孙殿英的部队被整编合并,杨天风算了一下新兵招募的速度,新七军的总兵力至少将达到两万七八千人,甚至有可能达到三万四五千左右。
当然,这样大规模的扩充,带来的负面影响便是整体战斗力的下降。而要避免这样的结果,除了加强训练外,别无他途。
一个月的时间太仓促,如果能拖两到三个月,就差不多能扩充、整合、急训完所有部队,使整体的战斗力重新回升到杨天风希望的水平。
可如何能拖延鬼子的报复性进攻呢?杨天风的脑子里不停地进行着各种设想,连观看飞机的第三次试飞都有些心不在焉。
尽管杨天风拿出的是博采众长的优选方案,但在第一次、第二次试飞时,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
平飞中会稍稍左偏,这需要调整一下操纵索配平;在360公里/时以上的速度飞行时发生了尾部抖振,通过增加翼根整流罩,与机翼的交界处圆滑过渡,理顺气流后,解决了抖振问题……
不过是七天时间,飞机就经过了数次改进和加固,再次飞上天空。
滚转,爬升,急速俯冲……飞机在空中做出了机动,比前几次试飞时的胆量大了许多,飞机的敏捷性看起来很好,但杨天风还是有点担心会扯裂机翼。
但根据试飞员韩震的描述,虽然在试飞中出现了问题,但驾驶性能和飞行特性还是很顺畅的,超过了目前国×军所用的主力战机——苏联小驴伊16。如果可以提升到极限,这架飞机或许能飞得更快、更高、更灵活。
这也不算奇怪,这架飞机可是采取了全新的单翼结构设计,不象伊16战斗机还留有双翼战斗机的结构特点。而且伊16的机体设计不成熟,导致飞行时阻力较大,影响了机动性。
特别是伊16的操纵性能,可以说是非常不好。飞机几乎时刻都在震颤,很大程度地影响射击的精度,不算是一个稳定的射击平台。在飞机突然紧急俯冲或者翻转的时候,发动机还会发生剧烈震动,严重影响飞行员的控制和射击。同时,飞机的机动速度特别快时,便有失控的危险,经常会产生尾旋。
所以,伊16战斗机诞生以后,因为操纵很有问题,即使精选最厉害的飞行员,也经常出现事故。比如红队特技飞行员休珀卢恩、叶乌舍耶夫,一死一伤。还有苏联援华空军第一大队长库尔秋诺夫,率领第一批伊16战斗机从新疆飞往南京时,于甘肃附近因为飞机失控而坠毁牺牲。
由此可见,最优秀的飞行员尚且如此,普通的飞行员就更不用说了。这肯定是与杨天风要尽快、尽多地培养飞行员的设想是背道而驰的。
当然,基于现在的制造水平,这架飞机的仪表设备比较简陋,只有油量表、罗盘、高度仪,与伊16相差不大。但短波电台和步话机的安装,则在通讯上有了巨大的进步。
而且,由于采用木制主结构,以及机身的完美气动外形、机翼的先进设计,被杨天风命名为“鹰”式的战机在减轻重量、降低空阻上有着很大的优势。
按照杨天风的估算,它比日本的零式至少要轻四百公斤。而这,还是在油箱外、驾驶员座椅后加装了八毫米钢板的结果。
当然,这也是弥补发动机动力不足的无奈之举。重量轻,翼载小,灵活机动,这恐怕就是鹰式最大的优势了。
“长官,我看第二架飞机可以按此设计开始制造了。”孙岗心痒难耐,韩震飞行技术老到,性格沉稳,这首架飞机他是抢不走的,私下的交流中,他也认同韩震的观点,鹰式飞机在综合性能上是超过伊十六的,可以在空战中与日机进行较量。
杨天风白了他一眼,不置可否。与日机作战,他并不急切,也不认为鹰式能与明年问世的零式相抗衡。他要等更好的发动机,等更多的飞机制造工程师,等培训出更多的飞行员。换而言之,鹰式也只是尝试,对木质飞机承受能力的一次检验。
孙岗呲牙咧嘴,还想争取,高凤阁却拉了拉他,示意他不要着急。(未完待续。)
而就在歼灭田中勤步兵团之后不久,日军在山东的最高指挥官、第1军司令官尾高龟藏,因为倭皇的亲戚把小命丢在梁山,被追究责任,气急败坏地调集五千余人,在鲁西、鲁西南一带轮番“扫荡”,但却失败而回。梁山及郓(城)、巨野、菏泽、鄄城等地区,依然为八路军115师所控制,鲁西根据地依然稳固。
再加上陇海路以北的晋冀豫支队、苏鲁豫支队、国×军保安团等各支抗日武装的存在,牵制了大量日军。
而在豫东豫西,已经集中了大量的国×军部队,就算是进攻豫东地区,日军也会认识到至少要出动上万人马,才有取胜的把握。何况,陇海路西段已经被破袭得七零八落,沿路据点多被个个击破,鬼子想恢复机动优势,并不是容易的事情。
也就是说,日军想要扫荡永城根据地,就必须出动近万的人马,而出动的兵力越多,物资消耗得也越多,准备的时间也越长。
而唇亡齿寒的道理,杨天风比任何人认识得都深刻。大战刚止,他便给了参谋长林存忠具体的指示,将一部分缴获的枪枝弹药以感谢助战的名义,分别给予了陇海路北参战的各支抗日武装,冀鲁豫支队、苏鲁豫支队更是分别得到了一个营的日式装备,以及数十具钢拳。
再说三纵的损耗和补充,郭、蒋两个支队历经数战,伤亡不小,但四支队的编制取消,人员都补充进来。再加上曹大中、李忠毅的反正伪军,以及在光复区招募的新兵,兵力得以恢复,并远超以前的数量。
既然有了新七军的番号,三纵便成为历史,部队的编制也要进行变动。第一师郭松林,第二师蒋骥才,第三师佟志和,独立旅和直属警备旅则分别由赵青和陈大龙率领。
等到孙殿英的部队被整编合并,杨天风算了一下新兵招募的速度,新七军的总兵力至少将达到两万七八千人,甚至有可能达到三万四五千左右。
当然,这样大规模的扩充,带来的负面影响便是整体战斗力的下降。而要避免这样的结果,除了加强训练外,别无他途。
一个月的时间太仓促,如果能拖两到三个月,就差不多能扩充、整合、急训完所有部队,使整体的战斗力重新回升到杨天风希望的水平。
可如何能拖延鬼子的报复性进攻呢?杨天风的脑子里不停地进行着各种设想,连观看飞机的第三次试飞都有些心不在焉。
尽管杨天风拿出的是博采众长的优选方案,但在第一次、第二次试飞时,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
平飞中会稍稍左偏,这需要调整一下操纵索配平;在360公里/时以上的速度飞行时发生了尾部抖振,通过增加翼根整流罩,与机翼的交界处圆滑过渡,理顺气流后,解决了抖振问题……
不过是七天时间,飞机就经过了数次改进和加固,再次飞上天空。
滚转,爬升,急速俯冲……飞机在空中做出了机动,比前几次试飞时的胆量大了许多,飞机的敏捷性看起来很好,但杨天风还是有点担心会扯裂机翼。
但根据试飞员韩震的描述,虽然在试飞中出现了问题,但驾驶性能和飞行特性还是很顺畅的,超过了目前国×军所用的主力战机——苏联小驴伊16。如果可以提升到极限,这架飞机或许能飞得更快、更高、更灵活。
这也不算奇怪,这架飞机可是采取了全新的单翼结构设计,不象伊16战斗机还留有双翼战斗机的结构特点。而且伊16的机体设计不成熟,导致飞行时阻力较大,影响了机动性。
特别是伊16的操纵性能,可以说是非常不好。飞机几乎时刻都在震颤,很大程度地影响射击的精度,不算是一个稳定的射击平台。在飞机突然紧急俯冲或者翻转的时候,发动机还会发生剧烈震动,严重影响飞行员的控制和射击。同时,飞机的机动速度特别快时,便有失控的危险,经常会产生尾旋。
所以,伊16战斗机诞生以后,因为操纵很有问题,即使精选最厉害的飞行员,也经常出现事故。比如红队特技飞行员休珀卢恩、叶乌舍耶夫,一死一伤。还有苏联援华空军第一大队长库尔秋诺夫,率领第一批伊16战斗机从新疆飞往南京时,于甘肃附近因为飞机失控而坠毁牺牲。
由此可见,最优秀的飞行员尚且如此,普通的飞行员就更不用说了。这肯定是与杨天风要尽快、尽多地培养飞行员的设想是背道而驰的。
当然,基于现在的制造水平,这架飞机的仪表设备比较简陋,只有油量表、罗盘、高度仪,与伊16相差不大。但短波电台和步话机的安装,则在通讯上有了巨大的进步。
而且,由于采用木制主结构,以及机身的完美气动外形、机翼的先进设计,被杨天风命名为“鹰”式的战机在减轻重量、降低空阻上有着很大的优势。
按照杨天风的估算,它比日本的零式至少要轻四百公斤。而这,还是在油箱外、驾驶员座椅后加装了八毫米钢板的结果。
当然,这也是弥补发动机动力不足的无奈之举。重量轻,翼载小,灵活机动,这恐怕就是鹰式最大的优势了。
“长官,我看第二架飞机可以按此设计开始制造了。”孙岗心痒难耐,韩震飞行技术老到,性格沉稳,这首架飞机他是抢不走的,私下的交流中,他也认同韩震的观点,鹰式飞机在综合性能上是超过伊十六的,可以在空战中与日机进行较量。
杨天风白了他一眼,不置可否。与日机作战,他并不急切,也不认为鹰式能与明年问世的零式相抗衡。他要等更好的发动机,等更多的飞机制造工程师,等培训出更多的飞行员。换而言之,鹰式也只是尝试,对木质飞机承受能力的一次检验。
孙岗呲牙咧嘴,还想争取,高凤阁却拉了拉他,示意他不要着急。(未完待续。)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抗战惊雷》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抗战惊雷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