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36章 懵,接着懵
目录:动力王朝| 作者:千年静守| 类别:都市言情
“我估计应该是法国人看到了咱们在法兰克福国际车展上的表现引起了法国人的注意。”谢老爷子道。
“还真是,”想了想,陈耕也笑了:“既然人家要来,那就没有不让人家来的道理,总归人家是外宾嘛,不过把这个情况顺便向二汽方面通报一声,人家二汽可是对与雪铁龙汽车的合作寄予了厚望的。”
能否与雪铁龙汽车进行合作,陈耕是无所谓的,但他知道二汽方面对这次与雪铁龙汽车的合作看的非常重!
作为这一时期中国汽车历史的见证人之一,陈耕对这段历史很熟悉,雪铁龙汽车与二汽的合作,“一波三折”都不足以来形容其中的困难程度。
早在84年前后,上汽汽车、羊城汽车以及一汽都分别与德国狼堡汽车、法国标致汽车以及德国梅赛德斯汽车进行了小规模的合作,但这些车辆都是以ckd的方式进行组装,不但产量较低,也无法实现产量的大规模提升和技术的学习,中央首长觉得这种合作只是小打小闹,成不了气候,共和国的汽车工业、尤其是绞车工业若想的道更快更好的发展,必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产化。
基于这一点,在经过数年的讨论之后,在1987年,共和国汽车战略论证会在二汽召开,当时国家给二汽下达了任务:搞中国的现代轿车工业。
但当时的共和国,一没资金,二没先进的技术,如果只靠如红旗轿车、上海轿车那样半手工式的敲敲打打,怎么可能搞的出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先进的现代化轿车?最有效、同时也是最快捷的道路就是通过合资来获取国外先进的汽车制造和管理技术。
确定了走合资这条路线,紧接着一个问题也出现了:跟谁合资?
当时国家对于二汽搞汽车工业有两个根本性的前提:第一是实现年产15万辆及以上的产能规模,不能像是红旗轿车那样年产一两百辆,也不能像是上海轿车、212吉普那样年产几千辆,同时车型必须是排量在1.0l至1.6l范围内的经济型轿车;第二,合资方的政府必须能提供相应的贷款。
至于为什么提出了这么一个条件,原因很简单,因为共和国中央政府没钱。
当时已经开始垂涎中国汽车市场的日本富士斯巴鲁汽车率先向二汽伸出了橄榄枝,提出了合作意向,二汽的领导也觉得这是个合作的机会,同时也可以趁着这个机会考察一下日本其他汽车制造企业的态度,但面对中方的条件,日本几家汽车制造企业的态度很明确:
本田表示俺不惜的跟你谈;
丰田表示坚决不进行任何形式的技术合作,只希望可以把产品以出口的形式销往中国;
日产、三菱、马自达等三家中等规模的汽车制造商表示可以进行适当的技术转让,但不同意进行合资;
就连最早向二汽伸出了橄榄枝、表示愿意进行合资的富士斯巴鲁重工也表示中方的先决条件超出了其能力范围,同时富士斯巴鲁的母公司:美国通用汽车对这桩合作一直持反对态度。
既然与日本汽车制造企业的合作没希望了,与美国企业合作的可能性本身就很低一汽与美国克莱斯勒汽车正在进行的这场艰苦的谈判实在是前车之鉴),怎么办?当时的国家计委提出:既然东方不行,那就与西向东,去欧洲!
相比于日本,欧洲作为现代汽车工业的发源地,其技术水平显然更先进。
东欧的几家汽车制造企业比如苏联拉达、波罗乃兹这些品牌的技术太落后,直接不考虑,英国的哥哥品牌早已经欧美汽车巨头收购,也没有合作的可能,最后筛选来筛选去,国家计委和二汽方面的目光最终落在了意大利人、法国人和德国人的身上。
但德国狼堡已经与上汽展开了合作,梅赛德斯和bmw定义为高端,与第一个先决条件不符,最终只剩下了三个汽车品牌:法国雷诺、意大利菲亚特以及法国psa集团旗下的雪铁龙汽车。
当时的雷诺正在于南韩三星汽车进行洽谈,面对南韩在技术、资金以及政策扶持方面的优势,快要破产的雷诺汽车很自然的选择了南韩三星;
意大利菲亚特倒是对二汽递过来的橄榄枝喜出望外,也愿意提供技术,唯一的问题就是菲亚特当时的车型普遍比较老旧,无法首先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为己所用的目的菲亚特汽车泪奔)
最终,愿意与二汽合资、且不要求控股,同时企业规模符合中方预期、愿意拿出正在研发中的、技术先进的雪铁龙zx也就是富康)、同时法国政府愿意提供全额政府贷款的雪铁龙汽车成功入选。
一切看起来都很美好的样子,在去年9月至12月期间双方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分析,如果不出意外,大概一两年内就会签订合同,但陈耕却知道,因为明年国内政局的动荡,法国政府闲的蛋疼的跟在美国人的屁股后面对中国进行制裁和封锁,导致雪铁龙和二汽的合作不得不停滞;
好不容易到了89年年底双方重启谈判,结果在1991年,弯弯表示要向法国采购16艘拉斐特级隐身护卫舰也就是弯弯的康定级),刚刚进入正规的合作进程再次限于停滞,雪铁龙汽车再次泪奔……
但更精彩的这才开始,法国外交部长公开发表声明表示这批军舰不会出售给弯弯,于是谈判开始;
然后法国政府将6艘拉斐特级护卫舰交付给了弯弯,共和国大怒,狠狠的收拾了法国人一顿,顺便拿羊城标致做了个娃样子……
法国政府终于老实了,表示再也不会卖军舰给弯弯,于是由法国雪铁龙汽车和二汽合资的神龙汽车终于1992年5月份成立了……
整个过程简直不是一个荡气回肠、曲折蜿蜒可以形容的。
想到这段时间二汽方面的悲催,陈耕都有点同情他们了。
“那就给二汽方面通报一下。”谢老爷子笑着点点头,他也觉得法国人要来润华实业考察这个事情,不给二汽方面说一声的确是不太好。
二汽方面对法国人的做法果然很恼火:咱们不是都已经说好了么,你们怎么可以背着我勾三搭四?
可润华实业不是二汽可以随便欺负的小伙伴,面对背后站着整个军队的润华实业,二汽方面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同时还得假惺惺的问一下润华实业,是否需要二汽方面提供一些帮助?
左右陈耕没想着与法国人合作,既然二汽方面主动表示要当冤大头,这样的要求当然没有不满足人家的道理,陈耕大手一挥:来吧!等法国人来考察的时候,你们可以安排人过来陪同。
法国人来润华实业考察的时间还早,现在还只是沟通阶段,但国家防务部、军事委员会方面接到了华东军区发来的报告,却再也坐不住了:华东军区下属的一家企业竟然要对外搞技术输出了?什么情况?
要说国家防务部和军事委员会的觉悟就是比华东军区高的太多了,在稍稍了解了一下情况之后,立刻将这一情况通报给了国家计委,国家计委也被这个消息给吓了一大跳:尼玛这是什么情况?咱们还在拼命的从欧洲引进先进的汽车技术呢,怎么咱们国家的汽车技术就要出口到经济发达国家去了?
国家计委的同志有点懵。
发懵归发懵,国家计委还是第一时间将这一情况上报给了长老会的诸位大佬们,不上报不行啊,这是共和国建国以来的开天辟地头一遭啊,什么时候咱们也能拿着技术出去卖钱了?
陈耕知道这件事被报上去之后一定会引起一场不小的争论,但对自己来说这种争论距离自己实在是太远了,也不关心其实是关心也没什么用,自己关心就能改变事实么?老老实实的等着上面的决定就是了。
这次的决定下来的倒是有点快,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上面就明确做出了决定:支持润华实业与伊朗的合作计划。
“怎么会这么快?”站在李雪山面前,这次轮到陈耕开始发懵了。
“那你觉得需要多长时间?”李雪山有些好笑的问道,别看他此刻笑吟吟的,其实刚刚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没比此刻的陈耕好到哪里去。
“怎么着也得十天半个月的吧?”陈耕道。
“你们润华实业是对外技术输出嘛,这是好事,上面当然要大力支持,”李雪山笑道:“另外国家计委、商务部、外交部也会派一些同志来协助你们工作,这个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陈耕的表情顿时严肃起来:“请首长放心。”
ps:这一章写的题外的东西有点多了,如果大家对当年共和国汽车工业发展过程中的幕后的故事感兴趣,千年就多写一些给大家看,如果大家不感兴趣,以后不会出现这样的情节了,嗯,不管大家想不想看,能在书评区给千年留一下言论吗?未完待续。
“还真是,”想了想,陈耕也笑了:“既然人家要来,那就没有不让人家来的道理,总归人家是外宾嘛,不过把这个情况顺便向二汽方面通报一声,人家二汽可是对与雪铁龙汽车的合作寄予了厚望的。”
能否与雪铁龙汽车进行合作,陈耕是无所谓的,但他知道二汽方面对这次与雪铁龙汽车的合作看的非常重!
作为这一时期中国汽车历史的见证人之一,陈耕对这段历史很熟悉,雪铁龙汽车与二汽的合作,“一波三折”都不足以来形容其中的困难程度。
早在84年前后,上汽汽车、羊城汽车以及一汽都分别与德国狼堡汽车、法国标致汽车以及德国梅赛德斯汽车进行了小规模的合作,但这些车辆都是以ckd的方式进行组装,不但产量较低,也无法实现产量的大规模提升和技术的学习,中央首长觉得这种合作只是小打小闹,成不了气候,共和国的汽车工业、尤其是绞车工业若想的道更快更好的发展,必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产化。
基于这一点,在经过数年的讨论之后,在1987年,共和国汽车战略论证会在二汽召开,当时国家给二汽下达了任务:搞中国的现代轿车工业。
但当时的共和国,一没资金,二没先进的技术,如果只靠如红旗轿车、上海轿车那样半手工式的敲敲打打,怎么可能搞的出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先进的现代化轿车?最有效、同时也是最快捷的道路就是通过合资来获取国外先进的汽车制造和管理技术。
确定了走合资这条路线,紧接着一个问题也出现了:跟谁合资?
当时国家对于二汽搞汽车工业有两个根本性的前提:第一是实现年产15万辆及以上的产能规模,不能像是红旗轿车那样年产一两百辆,也不能像是上海轿车、212吉普那样年产几千辆,同时车型必须是排量在1.0l至1.6l范围内的经济型轿车;第二,合资方的政府必须能提供相应的贷款。
至于为什么提出了这么一个条件,原因很简单,因为共和国中央政府没钱。
当时已经开始垂涎中国汽车市场的日本富士斯巴鲁汽车率先向二汽伸出了橄榄枝,提出了合作意向,二汽的领导也觉得这是个合作的机会,同时也可以趁着这个机会考察一下日本其他汽车制造企业的态度,但面对中方的条件,日本几家汽车制造企业的态度很明确:
本田表示俺不惜的跟你谈;
丰田表示坚决不进行任何形式的技术合作,只希望可以把产品以出口的形式销往中国;
日产、三菱、马自达等三家中等规模的汽车制造商表示可以进行适当的技术转让,但不同意进行合资;
就连最早向二汽伸出了橄榄枝、表示愿意进行合资的富士斯巴鲁重工也表示中方的先决条件超出了其能力范围,同时富士斯巴鲁的母公司:美国通用汽车对这桩合作一直持反对态度。
既然与日本汽车制造企业的合作没希望了,与美国企业合作的可能性本身就很低一汽与美国克莱斯勒汽车正在进行的这场艰苦的谈判实在是前车之鉴),怎么办?当时的国家计委提出:既然东方不行,那就与西向东,去欧洲!
相比于日本,欧洲作为现代汽车工业的发源地,其技术水平显然更先进。
东欧的几家汽车制造企业比如苏联拉达、波罗乃兹这些品牌的技术太落后,直接不考虑,英国的哥哥品牌早已经欧美汽车巨头收购,也没有合作的可能,最后筛选来筛选去,国家计委和二汽方面的目光最终落在了意大利人、法国人和德国人的身上。
但德国狼堡已经与上汽展开了合作,梅赛德斯和bmw定义为高端,与第一个先决条件不符,最终只剩下了三个汽车品牌:法国雷诺、意大利菲亚特以及法国psa集团旗下的雪铁龙汽车。
当时的雷诺正在于南韩三星汽车进行洽谈,面对南韩在技术、资金以及政策扶持方面的优势,快要破产的雷诺汽车很自然的选择了南韩三星;
意大利菲亚特倒是对二汽递过来的橄榄枝喜出望外,也愿意提供技术,唯一的问题就是菲亚特当时的车型普遍比较老旧,无法首先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为己所用的目的菲亚特汽车泪奔)
最终,愿意与二汽合资、且不要求控股,同时企业规模符合中方预期、愿意拿出正在研发中的、技术先进的雪铁龙zx也就是富康)、同时法国政府愿意提供全额政府贷款的雪铁龙汽车成功入选。
一切看起来都很美好的样子,在去年9月至12月期间双方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分析,如果不出意外,大概一两年内就会签订合同,但陈耕却知道,因为明年国内政局的动荡,法国政府闲的蛋疼的跟在美国人的屁股后面对中国进行制裁和封锁,导致雪铁龙和二汽的合作不得不停滞;
好不容易到了89年年底双方重启谈判,结果在1991年,弯弯表示要向法国采购16艘拉斐特级隐身护卫舰也就是弯弯的康定级),刚刚进入正规的合作进程再次限于停滞,雪铁龙汽车再次泪奔……
但更精彩的这才开始,法国外交部长公开发表声明表示这批军舰不会出售给弯弯,于是谈判开始;
然后法国政府将6艘拉斐特级护卫舰交付给了弯弯,共和国大怒,狠狠的收拾了法国人一顿,顺便拿羊城标致做了个娃样子……
法国政府终于老实了,表示再也不会卖军舰给弯弯,于是由法国雪铁龙汽车和二汽合资的神龙汽车终于1992年5月份成立了……
整个过程简直不是一个荡气回肠、曲折蜿蜒可以形容的。
想到这段时间二汽方面的悲催,陈耕都有点同情他们了。
“那就给二汽方面通报一下。”谢老爷子笑着点点头,他也觉得法国人要来润华实业考察这个事情,不给二汽方面说一声的确是不太好。
二汽方面对法国人的做法果然很恼火:咱们不是都已经说好了么,你们怎么可以背着我勾三搭四?
可润华实业不是二汽可以随便欺负的小伙伴,面对背后站着整个军队的润华实业,二汽方面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同时还得假惺惺的问一下润华实业,是否需要二汽方面提供一些帮助?
左右陈耕没想着与法国人合作,既然二汽方面主动表示要当冤大头,这样的要求当然没有不满足人家的道理,陈耕大手一挥:来吧!等法国人来考察的时候,你们可以安排人过来陪同。
法国人来润华实业考察的时间还早,现在还只是沟通阶段,但国家防务部、军事委员会方面接到了华东军区发来的报告,却再也坐不住了:华东军区下属的一家企业竟然要对外搞技术输出了?什么情况?
要说国家防务部和军事委员会的觉悟就是比华东军区高的太多了,在稍稍了解了一下情况之后,立刻将这一情况通报给了国家计委,国家计委也被这个消息给吓了一大跳:尼玛这是什么情况?咱们还在拼命的从欧洲引进先进的汽车技术呢,怎么咱们国家的汽车技术就要出口到经济发达国家去了?
国家计委的同志有点懵。
发懵归发懵,国家计委还是第一时间将这一情况上报给了长老会的诸位大佬们,不上报不行啊,这是共和国建国以来的开天辟地头一遭啊,什么时候咱们也能拿着技术出去卖钱了?
陈耕知道这件事被报上去之后一定会引起一场不小的争论,但对自己来说这种争论距离自己实在是太远了,也不关心其实是关心也没什么用,自己关心就能改变事实么?老老实实的等着上面的决定就是了。
这次的决定下来的倒是有点快,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上面就明确做出了决定:支持润华实业与伊朗的合作计划。
“怎么会这么快?”站在李雪山面前,这次轮到陈耕开始发懵了。
“那你觉得需要多长时间?”李雪山有些好笑的问道,别看他此刻笑吟吟的,其实刚刚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没比此刻的陈耕好到哪里去。
“怎么着也得十天半个月的吧?”陈耕道。
“你们润华实业是对外技术输出嘛,这是好事,上面当然要大力支持,”李雪山笑道:“另外国家计委、商务部、外交部也会派一些同志来协助你们工作,这个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陈耕的表情顿时严肃起来:“请首长放心。”
ps:这一章写的题外的东西有点多了,如果大家对当年共和国汽车工业发展过程中的幕后的故事感兴趣,千年就多写一些给大家看,如果大家不感兴趣,以后不会出现这样的情节了,嗯,不管大家想不想看,能在书评区给千年留一下言论吗?未完待续。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动力王朝》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动力王朝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