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长姐在,家就在 第537章 产业 (一更)
目录:锦绣弃妻| 作者:双子座尧尧| 类别:都市言情
很快,英国公府上下都知道大少爷潘家锦一房要搬去西娅公主的公主府了。原因?据说是因为大少爷跟随皇上去狩猎时,有人突然问起赐给西娅公主的公主府,才知道公主府一直空置。皇上虽然没有说什么,但大少爷觉得有些尴尬,回府后同西娅公主一商量,就决定搬去公主府住了,离大少爷任职的礼部衙署也不远。
西娅公主挺不开心的,主要是舍不得老夫人和灵儿,好在两府相聚也不远,老夫人说了欢迎她随时来陪老夫人聊天。
当然,好处也不是没有,至少不用天天面对婆婆宋氏和刁蛮小姑子潘舒敏,这是让西娅公主感觉最为开心的事。至于那些个妾室、通房也要跟着去公主府,西娅不以为意。有卓玛在边上指点她,同那些人斗心眼玩心思还挺有意思的,天天在内宅呆着养胎也才没那么无趣。
总而言之,作为公主府的第一主子,西娅公主对搬出英国公府去公主府居住完全没有意见。
而对于尹知晴几个妾来说,这个消息称为噩耗都不为过。
首先,她们本身都没有什么丰厚的嫁妆,在英国公府还好,家大业大,公中费用充盈,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月例银子都不会亏待了她们。一旦去了公主府,公中的费用来源就只有靠潘家锦分到的产业收息、还有他的月俸了,再就是靠西娅公主的嫁妆贴补,届时她们的待遇落差可想而知。
其次,宋氏不喜欢西娅公主,所以经常会故意抬举她们来打击她,等到了公主府,没有了宋氏的刁难和制约,她们还不被西娅公主压得死死的?西娅公主本身是没有那么多心眼和算计,无奈她身边有一个比宋氏那个所谓当家主母都更厉害更有手段的卓玛嬷嬷,偏偏西娅公主对她非常信任,言听计从。
说到这一点,尹知晴感触最深,也最是嫉恨不已。决定给潘家锦做妾之前,她算计的就是要成为让西娅公主全心依赖、言听计从的人,进而将其玩弄于股掌之间,借其之手获得想要的东西、对付想对付的人。
可惜,西娅公主身边早就有了卓玛,还是无论她如何挑拨都离间不了的厉害角色。她有时会想,不论是她身边有一个像卓玛那样厉害又全心全意为她考虑的嬷嬷,还是西娅公主能像对卓玛那样对她言听计从,她在英国公府的日子都会好过不少,也才不枉她选择委屈自己给潘家锦做妾。天不佑她!
深受潘家锦宠爱、还同西娅关系不错的贵妾尹知晴对将来在公主府的生活都心中没底,更别说让潘家锦不喜、只能依靠威胁姑姑宋氏才得以在府中获得好处的宋明金了。她想都不想直接拿出纸笔给她爹娘写了一封信求助。
妻妾们各怀心思各有算计,潘家锦也没闲着,他需要算计的东西更多,否则怎么养那么多妻妾儿女?总不能真的全靠西娅的嫁妆养活。其它先不说,他也要面子的不是?和顺
潘家锦一房要搬出去住,就需要带走属于他的财产产业,也就意味着大房要分家。
英国公府两房是早就分过家的,即使整个大房搬出府也只能带走他们自己的随身物品、衣物之类,国公爷要想多给他们些东西也只能拿自己的私房财物贴补。大房除了潘舒敏和潘家鑫两个小的还懵懵懂懂之外,其他人心里对此都是清楚明白。正是因为清楚明白,才害怕离开英国公府。
然而现在,他们不得不面对这一点,不得不清算属于他们自己的东西,然后分家了。除非整个大房都搬去公主府住,或者搬回当年分给大房的宅子,一整房人还是在一起生活,那样大房倒是不用分家,可他们更加不愿意啊。那意味着大房人真正成了英国公府的亲戚,潘如烨一脉正式成为分支,十多年的努力谋算化为乌有。
潘家锦是嫡长子,还有个蔵域国公主媳妇,即使现在要分出去,潘如烨也依然不会忽视他,直接让他一起进书房清点财产商量怎样分产,这个嫡长子依然是他目前最有用、最可信赖的帮手。
让潘如烨父子俩突然有些忐忑、有点预感不妙的是,带着账本进书房来的宋氏面色很不对劲,还支支吾吾遮遮掩掩的。
本来就心烦气躁的潘家锦直接沉了脸摊开道:“说吧娘,你不会是把我们那点产业都折腾去宋家了吧?”他越来越不耐烦这个既没有好娘家帮衬、又没有个好脑子的亲娘了。若不是那日他一回到府里就听到她娘哭哭啼啼地告状,之后又见晴儿一个人委屈抹泪,他也不会那么冲动,在没有精细谋算的情况下就在皇上眼皮子底下对潘家铭动手。
他不该用魏三河的,魏三河一家人以前都是他们大房的奴才,太打眼!他只考虑到潘家铭弄死了魏来才,魏三河为子报仇人之常情。魏三河死了,那个负责刷马的小厮死了,所有的证据就都没有了,没有人可以攀扯到他。但他不曾考虑到,皇上厌了一个人,想惩治一个人,根本不需要证据。何况赶他出英国公府算是家事,有的是冠冕堂皇的理由,哪里需要律法啊、证据啊什么的?
归根究底,都是他娘害了他。都说妻不贤毁三代,他爹当初怎么就娶了这么个媳妇,难怪谋算十多年也谋不来爵位,连皇后的正眼都谋不来,还不如西娅呢。
潘家锦眼里的冷意和潘如烨一脸的怀疑让宋氏更加心慌了:“也没……没有都,只是那时你外祖父他们要迁回槟州,要置产,后来又遇到那么多事,我这个做女儿的总要尽点心帮……帮点忙。我……我也是想着反正英国公府都……都是我们的,不……不差那一”点东西。
潘如烨父子二人眼里足以把她烧起来的怒火让她几乎没有办法把话说完。她其实也纳闷啊,每次她都是扣扣索索地拿一点,谁知道这么多年下来,一规整才知道竟然少了那么多。
西娅公主挺不开心的,主要是舍不得老夫人和灵儿,好在两府相聚也不远,老夫人说了欢迎她随时来陪老夫人聊天。
当然,好处也不是没有,至少不用天天面对婆婆宋氏和刁蛮小姑子潘舒敏,这是让西娅公主感觉最为开心的事。至于那些个妾室、通房也要跟着去公主府,西娅不以为意。有卓玛在边上指点她,同那些人斗心眼玩心思还挺有意思的,天天在内宅呆着养胎也才没那么无趣。
总而言之,作为公主府的第一主子,西娅公主对搬出英国公府去公主府居住完全没有意见。
而对于尹知晴几个妾来说,这个消息称为噩耗都不为过。
首先,她们本身都没有什么丰厚的嫁妆,在英国公府还好,家大业大,公中费用充盈,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月例银子都不会亏待了她们。一旦去了公主府,公中的费用来源就只有靠潘家锦分到的产业收息、还有他的月俸了,再就是靠西娅公主的嫁妆贴补,届时她们的待遇落差可想而知。
其次,宋氏不喜欢西娅公主,所以经常会故意抬举她们来打击她,等到了公主府,没有了宋氏的刁难和制约,她们还不被西娅公主压得死死的?西娅公主本身是没有那么多心眼和算计,无奈她身边有一个比宋氏那个所谓当家主母都更厉害更有手段的卓玛嬷嬷,偏偏西娅公主对她非常信任,言听计从。
说到这一点,尹知晴感触最深,也最是嫉恨不已。决定给潘家锦做妾之前,她算计的就是要成为让西娅公主全心依赖、言听计从的人,进而将其玩弄于股掌之间,借其之手获得想要的东西、对付想对付的人。
可惜,西娅公主身边早就有了卓玛,还是无论她如何挑拨都离间不了的厉害角色。她有时会想,不论是她身边有一个像卓玛那样厉害又全心全意为她考虑的嬷嬷,还是西娅公主能像对卓玛那样对她言听计从,她在英国公府的日子都会好过不少,也才不枉她选择委屈自己给潘家锦做妾。天不佑她!
深受潘家锦宠爱、还同西娅关系不错的贵妾尹知晴对将来在公主府的生活都心中没底,更别说让潘家锦不喜、只能依靠威胁姑姑宋氏才得以在府中获得好处的宋明金了。她想都不想直接拿出纸笔给她爹娘写了一封信求助。
妻妾们各怀心思各有算计,潘家锦也没闲着,他需要算计的东西更多,否则怎么养那么多妻妾儿女?总不能真的全靠西娅的嫁妆养活。其它先不说,他也要面子的不是?和顺
潘家锦一房要搬出去住,就需要带走属于他的财产产业,也就意味着大房要分家。
英国公府两房是早就分过家的,即使整个大房搬出府也只能带走他们自己的随身物品、衣物之类,国公爷要想多给他们些东西也只能拿自己的私房财物贴补。大房除了潘舒敏和潘家鑫两个小的还懵懵懂懂之外,其他人心里对此都是清楚明白。正是因为清楚明白,才害怕离开英国公府。
然而现在,他们不得不面对这一点,不得不清算属于他们自己的东西,然后分家了。除非整个大房都搬去公主府住,或者搬回当年分给大房的宅子,一整房人还是在一起生活,那样大房倒是不用分家,可他们更加不愿意啊。那意味着大房人真正成了英国公府的亲戚,潘如烨一脉正式成为分支,十多年的努力谋算化为乌有。
潘家锦是嫡长子,还有个蔵域国公主媳妇,即使现在要分出去,潘如烨也依然不会忽视他,直接让他一起进书房清点财产商量怎样分产,这个嫡长子依然是他目前最有用、最可信赖的帮手。
让潘如烨父子俩突然有些忐忑、有点预感不妙的是,带着账本进书房来的宋氏面色很不对劲,还支支吾吾遮遮掩掩的。
本来就心烦气躁的潘家锦直接沉了脸摊开道:“说吧娘,你不会是把我们那点产业都折腾去宋家了吧?”他越来越不耐烦这个既没有好娘家帮衬、又没有个好脑子的亲娘了。若不是那日他一回到府里就听到她娘哭哭啼啼地告状,之后又见晴儿一个人委屈抹泪,他也不会那么冲动,在没有精细谋算的情况下就在皇上眼皮子底下对潘家铭动手。
他不该用魏三河的,魏三河一家人以前都是他们大房的奴才,太打眼!他只考虑到潘家铭弄死了魏来才,魏三河为子报仇人之常情。魏三河死了,那个负责刷马的小厮死了,所有的证据就都没有了,没有人可以攀扯到他。但他不曾考虑到,皇上厌了一个人,想惩治一个人,根本不需要证据。何况赶他出英国公府算是家事,有的是冠冕堂皇的理由,哪里需要律法啊、证据啊什么的?
归根究底,都是他娘害了他。都说妻不贤毁三代,他爹当初怎么就娶了这么个媳妇,难怪谋算十多年也谋不来爵位,连皇后的正眼都谋不来,还不如西娅呢。
潘家锦眼里的冷意和潘如烨一脸的怀疑让宋氏更加心慌了:“也没……没有都,只是那时你外祖父他们要迁回槟州,要置产,后来又遇到那么多事,我这个做女儿的总要尽点心帮……帮点忙。我……我也是想着反正英国公府都……都是我们的,不……不差那一”点东西。
潘如烨父子二人眼里足以把她烧起来的怒火让她几乎没有办法把话说完。她其实也纳闷啊,每次她都是扣扣索索地拿一点,谁知道这么多年下来,一规整才知道竟然少了那么多。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锦绣弃妻》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锦绣弃妻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