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鲁道有荡,齐子翱翔
目录:南北乱世之倾国权臣——高澄传| 作者:沅汰原创| 类别:散文诗词
鬒发如云,不屑髢也。
清晨的日影里,高常君坐在铜镜前,浓密如云的头发完全披散至足踵。她仅身着束胸宝袜,裙长虽曳地,肩臂处一片细腻的白,乌云丝丝散于肩上,美到极致。
宫女一边给皇后梳理头发一边和皇后喁喁私语。
“殿下,自打那天早上主上来用膳,此后就再没有来过椒房殿,殿下还不肯告诉大丞相。”宫女梳头甚是辛苦,来回上下,跪下又起身,还生怕拉了头发弄疼了皇后。
“多嘴。我与主上既为夫妻,自然应该多多体谅。主上朝务繁琐已经很辛劳,我不能为主上分忧便要使主上不为我分心劳神,哪里还有怨怼的道理。再说,父亲辅助主上已是战战兢兢,只怕有负于主上重托之责,怎么还能为这些小事去让父亲心烦?”话说的严厉,但高常君语气非常慈和。
洛阳城的初秋凉意渐起,元修步入椒房殿,用手势制止了迎候和将要去通报的宫女。若云看着脸色略有些苍白的皇帝正立于皇后高常君不远处的纱幔之外,她隐身于柱后,只见元修浓眉深锁一动不动地看着高常君的背影。
梳头宫女继续道:“殿下不知道,主上心里那个最爱的人就是平原公主元明月。就是为了她,所以主上才总不愿意来椒房殿。倒是几次微行出宫去平原公主府呢。”
高常君停下抚弄发丝的手,抬起脸。纱帐后的元修看到日光里她的侧影像是笼罩在朦胧的薄雾中,既美又不真实,好像永远都遥不可及。
“我知道。”高常君轻轻一句。
元修心里一惊。她知道,她什么都知道。只要她愿意,元明月就可能殒命。他顿时急上心头。
“这事以后谁都不许再提。主上要做什么不是你们该问的。”高常君向外面唤了一声,“若云”。
若云又轻又慢地从柱后出来,一副浑然不觉的样子走进去,应了一声。
“传我的话,若是宫里有谁敢私下里议论主上,谣传宫闱之事,立刻处死。”高常君站起身,似要转过身来。
元修默默走出了椒房殿。他不知道是该感激她,还是该怕她,或是该爱她。但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高常君在他心里深深地划下了第一道印记。
若云仔细聆听一刻,轻声向高常君回道:“殿下,主上走了。渤海王世子、侍中高大人等候皇后召见。”
高常君没答若云的话,转身来看着她吩咐道,“若云,宫里的事,不必事无具细都禀报父亲知道。父亲的意思便是想安定朝局,如果两败俱伤,想来不是父亲的本心。”高常君声音低落下来。
“奴婢不敢专擅,全凭殿下吩咐。”若云心里一颤,急忙回道。
红日东升,椒房殿里到了一天中最明亮的时候。高常君并不升座,只坐在平日读书处,笑意盈盈地看着弟弟高澄走进来。
高澄刚行大礼,高常君便忍不住笑道:“又长高了,自从加了侍中,阿奴更像肃立朝堂指点天下大政、辅助至尊的在任官。”
“阿姊,不是像,根本就是。阿姊也不似在家时,更像皇后殿下。”高澄完全恢复了顽皮男孩本色。
姊弟二人就座,高常君又问,“听说前几日朝里有大事?一个重臣,叫侯景,父亲请主上重重封赏。”
高澄泯了笑,忿忿然道,“阿姊都知道了?什么重臣?!我看是反复无常的奸滑小人才是!”他几乎要声高震宇。
高常君没说话,只端起面前的茶低头啜饮。高澄看长姊无话,也安静不语。过了一刻高常君放下茶盏道,“阿惠,这话放在心里就够了。何必嚷得人尽皆知。你是要提醒那个侯景你已看破他的为人,要他不利于你?还是要父亲部属人人知道世子是个没有度量,胸中无计之人?究竟哪一样于你有好处?”
高澄被长姊问得哑口无言。好在他人极聪明,把长姊的话一一记入心中。
乖乖答一句,“阿姊教训得对,我明白了。”
“阿惠,父亲做事自有道理。你都能看得出,难道大人看不出?还是你觉得天下只你一人是聪明人?别人都愚笨不堪?遇事如此沉不住气,还不能与父亲同心,惹人笑话是小事,如被人趁隙利用岂不坏了大事?”高常君的焦虑之情溢于言表,高澄只有低头敬听的份儿。
“阿惠,所谓家天下不外就是父子兄弟相承。以后父亲辛苦所得基业必然要你承嗣。你如今已经长成,却不能沉稳持重,总是这么谑浪笑傲的,怎么让父母大人放心?”高常君是爱之深,责之切。
高澄起身拜倒道:“阿姊今日一番肺腹之言弟永生牢记,必然不负父母大人重托和阿姊的苦心教导。”
见他真正往心里去了,高常君欣慰点头微笑。
此后,高澄随着父亲日日入朝听政学习。百官原来俱知大丞相嫡长子、渤海王世子这位新加侍中的高大人于军事上善谋略,勇武异常,如今多见其面更觉得沉静持重。连高欢都觉得儿子日渐老成,胸中生出丘壑,少言语多思虑,暗自欣慰得意。
洛阳城看似平静了。
日复一日中秋渐近。宫中府中似乎俱有闲暇和心情来过一过佳节。细算起来,从信都到洛阳这些日子,大丞相高欢的渤海王府却没有过去热闹了。
郞主大丞相朝务、军务忙,在府里的时候不多。王妃娄夫人深居简出,不大露面。另外大丞相的宠妾尔朱氏、郑氏,还有几个,也还都安逸,各有各的事要忙,并不张扬。娄夫人长女高常君入宫就少了很大一分热闹,她原是大丞相掌上明珠,在王府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嫡长子、世子、侍中高大人近来也学习朝务极少有时间在府里厮混。甚至连小小年纪的二公子,娄夫人次子高洋也跟着高岳、高归彦两位大丞相随侍的重臣学习实务不见了踪影。
中秋前一日午后,太阳极好,暖洋洋地照在人身上。况且又是一天里最慵懒、闲暇的时候,这样时候人很容易困乏,无事做打盹的人多极了。整个府里似乎都睡着了般寂静无声。
重重内闱一处僻静的小院落里,屋子的门紧紧关闭,近处无人,只有院门处桂树下站着两个小丫头小声说话。
一个守门的丫头,揪了一片桂树上已镶上黄边的绿叶子,小声向过路停下找她说话的另一个小丫头低语道:“这也不是第一次了,细算起来我也记不清楚。只是每次娘子都让我守门,有时候有人过来听到声音险些发现,我胆都要吓破了。娘子和世子却只管自己高兴。”听她语气中颇有怨怼。
过路的丫头本是尔朱氏房中服侍的,因与这守门的丫头要好,又见她一人在这里好是奇怪,所以才停下来问询。听了她抱怨,便安慰道:“你如此肯出力,日后郑娘子和世子必定会重赏你。”
“世子也罢了,哪里认识我是谁,瞧都不肯瞧我一眼。”丫头似乎对高澄很易于谅解,又叹道,“我们娘子别说重赏,从来都不曾和颜悦色过。”
尔朱氏的丫头想了想劝道,“这样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要瞒住人千万别让人知道,不然第一个遭重惩的就是你。”
郑氏的丫头沉默了,脸色慢慢泛白。半天声音哽咽地道:“阿姊,他们做的事与我无干,凭什么让我担干系?我心里也好怕啊。”
尔朱氏的丫头并不太会劝人,反道:“若是郞主知道了,世子是他儿子,郑娘子是他爱妾,恐怕唯有先要了你的小命才能出了这口气。”
守门丫头心慌意乱,慢慢抽抽咽咽地哭起来。
这时候外面忽然嘈杂起来。只听有家奴的声音传来,“郞主回来了。”
两个丫头俱是一惊,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那尔朱氏的丫头急急道:“我们娘子还等我取东西,我先走了。”
郑氏的丫头一把扯住她急着哭道:“阿姊,我怎么办?”
尔朱氏的丫头一急道:“不如先去告诉郞主,郞主必来找郑娘子和世子,哪有时间和你计较,既出了气日后也必不会再杀你。郑娘子和世子必定先想着如何应付郎主,也没时间先杀你。事后如能侥幸而脱哪里还管你,最多不过挨顿打而矣,总比丢了性命好。”说完这丫头已跑得无影无踪。
郑氏的丫头急得汗如雨下,一时拿不定主意地回头,见那房门还紧紧关闭,来不及细想,于是一咬牙横了心便往院子外面跑去。
今日纳罕,大丞相高欢不知为什么忽然早早回府。高欢刚进府来,往里走了没几步,各色家奴、奴婢前呼后拥正要往后面去。突见一个小丫头急趋而来,一边哭一边大叫道:“郎主……郎主……”丫头跑得步伐蹒跚,一路冲至高欢面前,“普通”一声跪倒在地大声哭道:“郎主饶命,郑娘子和世子在后面院落里私通。”
一下子安静了,刚才还人声鼎沸。高欢似乎一时没听明白,忽然明白过来,顿时怒气上头,满脸血红,大喝道:“家贼,竖子,父尚在便要谋夺家财。如此胆大专擅之子,留他何为!”
那告状的丫头跪在地上只是哭,但人头攒动之间她早被挤到后面去了。家奴、奴婢们纷纷私语,有的甚至还窃笑起来。
高欢几下扯掉外面宽身大袖的外衣,只着里面行动方便的中衣,一边大声怒喝道:“拿棍棒来!快与我拿棍棒来!!”
混乱之间家奴、奴婢四散开来,一时大乱,有往里去者,有往外跑者,不知是哪个家奴已把棍棒递到高欢手里。
高欢接了棍棒一瞧,又一掂量,分明就是根竹竿,气得挥舞竹竿向着家奴一通乱抽,大喝,“快拿大棒来!大棒!!大棒!!!”
片刻,高欢手持碗口粗的大棒提步飞奔向内院,家奴、奴婢们蜂拥追随。一大群人如风而来,如云而至,席卷向内,场面蔚为壮观。高欢一边大步飞奔,一边大声怒喝:“竖子!竖子!你与我出来。”
娄夫人午时休息片刻,忽然听到原本安静的院内嘈杂渐起。开始还不以为意,后来竟越听越不像话,心里不快,正想叫人来问问是何事吵闹。突然就听“咣当”一声,没人通报便有一个家奴把自己的房门撞开。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
“夫人,不好了,世子与郑娘子私通,郎主回来大怒,已提着大棒进去寻找世子。”家奴急报。
娄夫人顿了一刻方才明白。暗想,一人不成奸,夫君不提郑氏,只拿了大棒要去怒责儿子,不由心里暗骂郑氏“老妪该死”。
“快去宫里请皇后回府”娄夫人立刻吩咐,一边奴婢进来服侍着衣,这屋子里也乱起来。“先不必说是何事,只说我请皇后速归。”
家奴应了一声转身刚要走,娄夫人忽然又喝止了他,再吩咐道,“慢,慢,先去请司马子如大人,然后再进宫去请皇后。”
家奴来不及细想,又应了一声便去了。
高欢早已提棒至院门口,这时停下,抡动手里大棒先砸向门口桂树,发出震天响声,黄绿相间的叶子也纷纷震落,一边大喊,“家贼!出来!”
随高欢喝骂乱打一阵,这时忽见紧闭的房门打开,果然是高澄出来,他倒也算镇定,只是目中稍有怯意。他身上白衣穿着整齐,只是一头乌发完全披散,更显得肤白如玉,一双绿色的眼睛格外清澈透亮。
高澄不敢近前,只远远叫了一声,“大人”。
高欢一怔,见儿子穿戴整齐,又只是一人,心里瞬间生出千丝万缕的思虑,半天才喝问一声,“郑氏呢?”
高澄俯首半日答曰,“并未见阿姨。”说着小步顺行至一侧。
高欢提棒上前,推开屋门一看,里面竟然郑大车衣衫不整,躯体半露,头发凌乱披散,正颤抖着穿衣。见高欢进来,立刻扑入怀中大哭道,“世子无礼,妾心只属丞相一人。”责任全推,表明心迹,完全摸准了高欢心态。
高欢不忍见责,推开郑氏回身怒道,“竖子快回来!”
大丞相府内沸反盈天,四处都是人,各色人等,表情形状各异,焦点都集中在高欢和高澄父子身上。高澄奔跑如飞,高欢提棒而追。高欢本六镇镇兵出身,勇武过人,竟能追上年少的儿子。追上后立刻不顾头脸抡棒便砸,高澄也同样身手敏捷,但躲闪之间还是着了几棒。
“夫君!”忽然听到一声大喝。
刹时,终于安静下来了。
娄夫人已经一眼看到了儿子衣服破损,脸上瘀青。儿子不是没挨过父亲棍棒,父亲也不是从未下重手。正相反,高欢棍棒教子是太经常的事了。不只高澄,就连对年纪幼小的高洋也如此。可是唯有这一次,娄夫人心里十分痛惜儿子,痛恨郑大车。
高欢终于平静下来,但手里仍然握着大棒不肯扔掉。向来喜怒不形于色的高欢这也算是头一回了。好在他还保留了几分理智。
高澄别过脸去叫了一声,“阿母。”这一声里有对母亲的愧悔,也有对父亲不屈的倔强。
娄夫人走上几步,大声吩咐道:“各自散去吧,为了一点小事弄得人声喧赫,成何体统?谁若再提起此事,休怪我重惩。”娄夫人治家向来说到做到,家奴、奴婢们立刻便一一散了去。
娄夫人又吩咐郑氏的丫头,“郑娘子受了委屈,快快请娘子回去。”尊称一声“娘子”已经是娄夫人放低了身份,况且还说受了委屈。这份委屈究竟是谁受了,或者有还是没有这份委屈,这谁都明白。
高欢已经不好再说什么了。满院子的人走得只剩下血亲三人及零星数个心腹奴婢。
娄夫人没有看高澄一眼,走到高欢近前,忽然“扑通”一声屈膝便跪倒面前,此时方声泪俱下道,“大人,是妾教子无方,大人重惩妾便是了。”
冯翊公主本来是要出去,却被阿娈给拦住了。
“外面什么声音?”元仲华将手里的书放下,向外面走去。
“殿下还是别去了,也别多问。”阿娈吱唔答道。
“可是我听到了大人公的怒喝声。”她指的是她的公公高欢。
阿娈决意还是要瞒着她。
“谁在外面?”元仲华忽然又径直向门口走去。
“殿下……”阿娈等人跟上来。
元仲华已经打开门。而且,门外居然真有人。
“二公子?”阿娈惊讶地叫了一声。
原来是和冯翊公主年纪相仿的高洋。
“阿进弟弟。”元仲华看到他倒是很高兴。
高洋提步入内,一边四处打量一边道,“殿下既呼我为弟,我便视殿下为至亲。”说着,他竟将冯翊公主本人也上下仔细打量了一番。
一旁的阿娈不知道为什么,每次见到二公子高洋总觉得身上冷冷的。尽管他年纪不大,却有种慑人之威。
哭求的哭求,不为所动的不为所动,倔强的倔强。司马子如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么一幅情景。
“你这是做什么?”司马子如毫不客气地从高欢手中夺了棒子扔出老远。“夫人快起来。”不由分说便扶起娄夫人,同时吩咐道,“阿惠,快送你母亲回去休息,我来劝劝大丞相。”高欢没反对便是默许。
片刻,这院子里只剩下高欢和司马子如二人。
“丞相看候景都能一眼瞧穿了,怎么对自己儿子倒识人不明?”司马子如出语便不顺高欢的耳,但显然抓住了他的注意力。
“竖子真是家贼,父尚在便谋财。”高欢面上铁青,但语气明显没刚才那么怒了。
“你若不在,便都是他的,连郑氏也不例外,既是他的,早晚还不是一样,你又何必计较?”司马子如乱缠起来。
“遵业兄!我尚在!”高欢怒色覆面地反驳,但更像两个孩子打架一般。唯有司马子如能看到这样的高欢。
“你千怨万怨,为何放了郑氏?”司马子如反问,“娄夫人无过。阿惠也不过是胆子大了些。胆子大些这是好事,他早晚要继任你。若是胆小,天下谁肯服他信他听他?阿惠必不致夺父之财,是你想多了。你原本并不如此,唯有在郑氏一事上如此这般。依我看来,这郑氏致你父子反目,如同三国貂蝉,难道尽是温侯之过?丞相对阿惠不为之立威服众,日后便有人敢欺他、责他,你让他如何立足?”
司马子如一番话已经完全说动了高欢。司马子如察言观色,顺水推舟地给了他一个台阶下,上前抚着高欢的背笑曰,“走,走,喝酒去。丞相尚欠我好酒。”
高欢被他推着走。司马子如却忽然停下,凑向高欢耳语道,“娄夫人急急命人唤我来,我当什么大事。我那幼子消难和阿惠一样,我只当没看见。”
高欢惊讶得嘴都快合不上了,半天睨了司马子如一眼不屑道,“阿融聪惠,我尚思日后以女妻之。罢了,罢了。”说完甩脱司马子如背着手大步走进去。
“如此说定了,不许反悔。”司马子如大喜,急忙跟上来。
这时忽听外面禀报,说皇后高常君回府。
清晨的日影里,高常君坐在铜镜前,浓密如云的头发完全披散至足踵。她仅身着束胸宝袜,裙长虽曳地,肩臂处一片细腻的白,乌云丝丝散于肩上,美到极致。
宫女一边给皇后梳理头发一边和皇后喁喁私语。
“殿下,自打那天早上主上来用膳,此后就再没有来过椒房殿,殿下还不肯告诉大丞相。”宫女梳头甚是辛苦,来回上下,跪下又起身,还生怕拉了头发弄疼了皇后。
“多嘴。我与主上既为夫妻,自然应该多多体谅。主上朝务繁琐已经很辛劳,我不能为主上分忧便要使主上不为我分心劳神,哪里还有怨怼的道理。再说,父亲辅助主上已是战战兢兢,只怕有负于主上重托之责,怎么还能为这些小事去让父亲心烦?”话说的严厉,但高常君语气非常慈和。
洛阳城的初秋凉意渐起,元修步入椒房殿,用手势制止了迎候和将要去通报的宫女。若云看着脸色略有些苍白的皇帝正立于皇后高常君不远处的纱幔之外,她隐身于柱后,只见元修浓眉深锁一动不动地看着高常君的背影。
梳头宫女继续道:“殿下不知道,主上心里那个最爱的人就是平原公主元明月。就是为了她,所以主上才总不愿意来椒房殿。倒是几次微行出宫去平原公主府呢。”
高常君停下抚弄发丝的手,抬起脸。纱帐后的元修看到日光里她的侧影像是笼罩在朦胧的薄雾中,既美又不真实,好像永远都遥不可及。
“我知道。”高常君轻轻一句。
元修心里一惊。她知道,她什么都知道。只要她愿意,元明月就可能殒命。他顿时急上心头。
“这事以后谁都不许再提。主上要做什么不是你们该问的。”高常君向外面唤了一声,“若云”。
若云又轻又慢地从柱后出来,一副浑然不觉的样子走进去,应了一声。
“传我的话,若是宫里有谁敢私下里议论主上,谣传宫闱之事,立刻处死。”高常君站起身,似要转过身来。
元修默默走出了椒房殿。他不知道是该感激她,还是该怕她,或是该爱她。但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高常君在他心里深深地划下了第一道印记。
若云仔细聆听一刻,轻声向高常君回道:“殿下,主上走了。渤海王世子、侍中高大人等候皇后召见。”
高常君没答若云的话,转身来看着她吩咐道,“若云,宫里的事,不必事无具细都禀报父亲知道。父亲的意思便是想安定朝局,如果两败俱伤,想来不是父亲的本心。”高常君声音低落下来。
“奴婢不敢专擅,全凭殿下吩咐。”若云心里一颤,急忙回道。
红日东升,椒房殿里到了一天中最明亮的时候。高常君并不升座,只坐在平日读书处,笑意盈盈地看着弟弟高澄走进来。
高澄刚行大礼,高常君便忍不住笑道:“又长高了,自从加了侍中,阿奴更像肃立朝堂指点天下大政、辅助至尊的在任官。”
“阿姊,不是像,根本就是。阿姊也不似在家时,更像皇后殿下。”高澄完全恢复了顽皮男孩本色。
姊弟二人就座,高常君又问,“听说前几日朝里有大事?一个重臣,叫侯景,父亲请主上重重封赏。”
高澄泯了笑,忿忿然道,“阿姊都知道了?什么重臣?!我看是反复无常的奸滑小人才是!”他几乎要声高震宇。
高常君没说话,只端起面前的茶低头啜饮。高澄看长姊无话,也安静不语。过了一刻高常君放下茶盏道,“阿惠,这话放在心里就够了。何必嚷得人尽皆知。你是要提醒那个侯景你已看破他的为人,要他不利于你?还是要父亲部属人人知道世子是个没有度量,胸中无计之人?究竟哪一样于你有好处?”
高澄被长姊问得哑口无言。好在他人极聪明,把长姊的话一一记入心中。
乖乖答一句,“阿姊教训得对,我明白了。”
“阿惠,父亲做事自有道理。你都能看得出,难道大人看不出?还是你觉得天下只你一人是聪明人?别人都愚笨不堪?遇事如此沉不住气,还不能与父亲同心,惹人笑话是小事,如被人趁隙利用岂不坏了大事?”高常君的焦虑之情溢于言表,高澄只有低头敬听的份儿。
“阿惠,所谓家天下不外就是父子兄弟相承。以后父亲辛苦所得基业必然要你承嗣。你如今已经长成,却不能沉稳持重,总是这么谑浪笑傲的,怎么让父母大人放心?”高常君是爱之深,责之切。
高澄起身拜倒道:“阿姊今日一番肺腹之言弟永生牢记,必然不负父母大人重托和阿姊的苦心教导。”
见他真正往心里去了,高常君欣慰点头微笑。
此后,高澄随着父亲日日入朝听政学习。百官原来俱知大丞相嫡长子、渤海王世子这位新加侍中的高大人于军事上善谋略,勇武异常,如今多见其面更觉得沉静持重。连高欢都觉得儿子日渐老成,胸中生出丘壑,少言语多思虑,暗自欣慰得意。
洛阳城看似平静了。
日复一日中秋渐近。宫中府中似乎俱有闲暇和心情来过一过佳节。细算起来,从信都到洛阳这些日子,大丞相高欢的渤海王府却没有过去热闹了。
郞主大丞相朝务、军务忙,在府里的时候不多。王妃娄夫人深居简出,不大露面。另外大丞相的宠妾尔朱氏、郑氏,还有几个,也还都安逸,各有各的事要忙,并不张扬。娄夫人长女高常君入宫就少了很大一分热闹,她原是大丞相掌上明珠,在王府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嫡长子、世子、侍中高大人近来也学习朝务极少有时间在府里厮混。甚至连小小年纪的二公子,娄夫人次子高洋也跟着高岳、高归彦两位大丞相随侍的重臣学习实务不见了踪影。
中秋前一日午后,太阳极好,暖洋洋地照在人身上。况且又是一天里最慵懒、闲暇的时候,这样时候人很容易困乏,无事做打盹的人多极了。整个府里似乎都睡着了般寂静无声。
重重内闱一处僻静的小院落里,屋子的门紧紧关闭,近处无人,只有院门处桂树下站着两个小丫头小声说话。
一个守门的丫头,揪了一片桂树上已镶上黄边的绿叶子,小声向过路停下找她说话的另一个小丫头低语道:“这也不是第一次了,细算起来我也记不清楚。只是每次娘子都让我守门,有时候有人过来听到声音险些发现,我胆都要吓破了。娘子和世子却只管自己高兴。”听她语气中颇有怨怼。
过路的丫头本是尔朱氏房中服侍的,因与这守门的丫头要好,又见她一人在这里好是奇怪,所以才停下来问询。听了她抱怨,便安慰道:“你如此肯出力,日后郑娘子和世子必定会重赏你。”
“世子也罢了,哪里认识我是谁,瞧都不肯瞧我一眼。”丫头似乎对高澄很易于谅解,又叹道,“我们娘子别说重赏,从来都不曾和颜悦色过。”
尔朱氏的丫头想了想劝道,“这样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要瞒住人千万别让人知道,不然第一个遭重惩的就是你。”
郑氏的丫头沉默了,脸色慢慢泛白。半天声音哽咽地道:“阿姊,他们做的事与我无干,凭什么让我担干系?我心里也好怕啊。”
尔朱氏的丫头并不太会劝人,反道:“若是郞主知道了,世子是他儿子,郑娘子是他爱妾,恐怕唯有先要了你的小命才能出了这口气。”
守门丫头心慌意乱,慢慢抽抽咽咽地哭起来。
这时候外面忽然嘈杂起来。只听有家奴的声音传来,“郞主回来了。”
两个丫头俱是一惊,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那尔朱氏的丫头急急道:“我们娘子还等我取东西,我先走了。”
郑氏的丫头一把扯住她急着哭道:“阿姊,我怎么办?”
尔朱氏的丫头一急道:“不如先去告诉郞主,郞主必来找郑娘子和世子,哪有时间和你计较,既出了气日后也必不会再杀你。郑娘子和世子必定先想着如何应付郎主,也没时间先杀你。事后如能侥幸而脱哪里还管你,最多不过挨顿打而矣,总比丢了性命好。”说完这丫头已跑得无影无踪。
郑氏的丫头急得汗如雨下,一时拿不定主意地回头,见那房门还紧紧关闭,来不及细想,于是一咬牙横了心便往院子外面跑去。
今日纳罕,大丞相高欢不知为什么忽然早早回府。高欢刚进府来,往里走了没几步,各色家奴、奴婢前呼后拥正要往后面去。突见一个小丫头急趋而来,一边哭一边大叫道:“郎主……郎主……”丫头跑得步伐蹒跚,一路冲至高欢面前,“普通”一声跪倒在地大声哭道:“郎主饶命,郑娘子和世子在后面院落里私通。”
一下子安静了,刚才还人声鼎沸。高欢似乎一时没听明白,忽然明白过来,顿时怒气上头,满脸血红,大喝道:“家贼,竖子,父尚在便要谋夺家财。如此胆大专擅之子,留他何为!”
那告状的丫头跪在地上只是哭,但人头攒动之间她早被挤到后面去了。家奴、奴婢们纷纷私语,有的甚至还窃笑起来。
高欢几下扯掉外面宽身大袖的外衣,只着里面行动方便的中衣,一边大声怒喝道:“拿棍棒来!快与我拿棍棒来!!”
混乱之间家奴、奴婢四散开来,一时大乱,有往里去者,有往外跑者,不知是哪个家奴已把棍棒递到高欢手里。
高欢接了棍棒一瞧,又一掂量,分明就是根竹竿,气得挥舞竹竿向着家奴一通乱抽,大喝,“快拿大棒来!大棒!!大棒!!!”
片刻,高欢手持碗口粗的大棒提步飞奔向内院,家奴、奴婢们蜂拥追随。一大群人如风而来,如云而至,席卷向内,场面蔚为壮观。高欢一边大步飞奔,一边大声怒喝:“竖子!竖子!你与我出来。”
娄夫人午时休息片刻,忽然听到原本安静的院内嘈杂渐起。开始还不以为意,后来竟越听越不像话,心里不快,正想叫人来问问是何事吵闹。突然就听“咣当”一声,没人通报便有一个家奴把自己的房门撞开。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
“夫人,不好了,世子与郑娘子私通,郎主回来大怒,已提着大棒进去寻找世子。”家奴急报。
娄夫人顿了一刻方才明白。暗想,一人不成奸,夫君不提郑氏,只拿了大棒要去怒责儿子,不由心里暗骂郑氏“老妪该死”。
“快去宫里请皇后回府”娄夫人立刻吩咐,一边奴婢进来服侍着衣,这屋子里也乱起来。“先不必说是何事,只说我请皇后速归。”
家奴应了一声转身刚要走,娄夫人忽然又喝止了他,再吩咐道,“慢,慢,先去请司马子如大人,然后再进宫去请皇后。”
家奴来不及细想,又应了一声便去了。
高欢早已提棒至院门口,这时停下,抡动手里大棒先砸向门口桂树,发出震天响声,黄绿相间的叶子也纷纷震落,一边大喊,“家贼!出来!”
随高欢喝骂乱打一阵,这时忽见紧闭的房门打开,果然是高澄出来,他倒也算镇定,只是目中稍有怯意。他身上白衣穿着整齐,只是一头乌发完全披散,更显得肤白如玉,一双绿色的眼睛格外清澈透亮。
高澄不敢近前,只远远叫了一声,“大人”。
高欢一怔,见儿子穿戴整齐,又只是一人,心里瞬间生出千丝万缕的思虑,半天才喝问一声,“郑氏呢?”
高澄俯首半日答曰,“并未见阿姨。”说着小步顺行至一侧。
高欢提棒上前,推开屋门一看,里面竟然郑大车衣衫不整,躯体半露,头发凌乱披散,正颤抖着穿衣。见高欢进来,立刻扑入怀中大哭道,“世子无礼,妾心只属丞相一人。”责任全推,表明心迹,完全摸准了高欢心态。
高欢不忍见责,推开郑氏回身怒道,“竖子快回来!”
大丞相府内沸反盈天,四处都是人,各色人等,表情形状各异,焦点都集中在高欢和高澄父子身上。高澄奔跑如飞,高欢提棒而追。高欢本六镇镇兵出身,勇武过人,竟能追上年少的儿子。追上后立刻不顾头脸抡棒便砸,高澄也同样身手敏捷,但躲闪之间还是着了几棒。
“夫君!”忽然听到一声大喝。
刹时,终于安静下来了。
娄夫人已经一眼看到了儿子衣服破损,脸上瘀青。儿子不是没挨过父亲棍棒,父亲也不是从未下重手。正相反,高欢棍棒教子是太经常的事了。不只高澄,就连对年纪幼小的高洋也如此。可是唯有这一次,娄夫人心里十分痛惜儿子,痛恨郑大车。
高欢终于平静下来,但手里仍然握着大棒不肯扔掉。向来喜怒不形于色的高欢这也算是头一回了。好在他还保留了几分理智。
高澄别过脸去叫了一声,“阿母。”这一声里有对母亲的愧悔,也有对父亲不屈的倔强。
娄夫人走上几步,大声吩咐道:“各自散去吧,为了一点小事弄得人声喧赫,成何体统?谁若再提起此事,休怪我重惩。”娄夫人治家向来说到做到,家奴、奴婢们立刻便一一散了去。
娄夫人又吩咐郑氏的丫头,“郑娘子受了委屈,快快请娘子回去。”尊称一声“娘子”已经是娄夫人放低了身份,况且还说受了委屈。这份委屈究竟是谁受了,或者有还是没有这份委屈,这谁都明白。
高欢已经不好再说什么了。满院子的人走得只剩下血亲三人及零星数个心腹奴婢。
娄夫人没有看高澄一眼,走到高欢近前,忽然“扑通”一声屈膝便跪倒面前,此时方声泪俱下道,“大人,是妾教子无方,大人重惩妾便是了。”
冯翊公主本来是要出去,却被阿娈给拦住了。
“外面什么声音?”元仲华将手里的书放下,向外面走去。
“殿下还是别去了,也别多问。”阿娈吱唔答道。
“可是我听到了大人公的怒喝声。”她指的是她的公公高欢。
阿娈决意还是要瞒着她。
“谁在外面?”元仲华忽然又径直向门口走去。
“殿下……”阿娈等人跟上来。
元仲华已经打开门。而且,门外居然真有人。
“二公子?”阿娈惊讶地叫了一声。
原来是和冯翊公主年纪相仿的高洋。
“阿进弟弟。”元仲华看到他倒是很高兴。
高洋提步入内,一边四处打量一边道,“殿下既呼我为弟,我便视殿下为至亲。”说着,他竟将冯翊公主本人也上下仔细打量了一番。
一旁的阿娈不知道为什么,每次见到二公子高洋总觉得身上冷冷的。尽管他年纪不大,却有种慑人之威。
哭求的哭求,不为所动的不为所动,倔强的倔强。司马子如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么一幅情景。
“你这是做什么?”司马子如毫不客气地从高欢手中夺了棒子扔出老远。“夫人快起来。”不由分说便扶起娄夫人,同时吩咐道,“阿惠,快送你母亲回去休息,我来劝劝大丞相。”高欢没反对便是默许。
片刻,这院子里只剩下高欢和司马子如二人。
“丞相看候景都能一眼瞧穿了,怎么对自己儿子倒识人不明?”司马子如出语便不顺高欢的耳,但显然抓住了他的注意力。
“竖子真是家贼,父尚在便谋财。”高欢面上铁青,但语气明显没刚才那么怒了。
“你若不在,便都是他的,连郑氏也不例外,既是他的,早晚还不是一样,你又何必计较?”司马子如乱缠起来。
“遵业兄!我尚在!”高欢怒色覆面地反驳,但更像两个孩子打架一般。唯有司马子如能看到这样的高欢。
“你千怨万怨,为何放了郑氏?”司马子如反问,“娄夫人无过。阿惠也不过是胆子大了些。胆子大些这是好事,他早晚要继任你。若是胆小,天下谁肯服他信他听他?阿惠必不致夺父之财,是你想多了。你原本并不如此,唯有在郑氏一事上如此这般。依我看来,这郑氏致你父子反目,如同三国貂蝉,难道尽是温侯之过?丞相对阿惠不为之立威服众,日后便有人敢欺他、责他,你让他如何立足?”
司马子如一番话已经完全说动了高欢。司马子如察言观色,顺水推舟地给了他一个台阶下,上前抚着高欢的背笑曰,“走,走,喝酒去。丞相尚欠我好酒。”
高欢被他推着走。司马子如却忽然停下,凑向高欢耳语道,“娄夫人急急命人唤我来,我当什么大事。我那幼子消难和阿惠一样,我只当没看见。”
高欢惊讶得嘴都快合不上了,半天睨了司马子如一眼不屑道,“阿融聪惠,我尚思日后以女妻之。罢了,罢了。”说完甩脱司马子如背着手大步走进去。
“如此说定了,不许反悔。”司马子如大喜,急忙跟上来。
这时忽听外面禀报,说皇后高常君回府。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南北乱世之倾国权臣——高澄传》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南北乱世之倾国权臣——高澄传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