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五七章 访徳使团(四)
目录: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作者:木林森444| 类别:散文诗词
李松晨和严复见面后,就向严复发出了邀请,而严复客气了一番之后,也很痛快的接受了李松晨的邀请,愿意代表华东**,出访徳国进行文化交流。
其实在远东战争之后,严复原本就有心向华东**靠陇,尽管从严复的内心里还是忠于清廷,并且主张在中国施行君主立宪制度,但清廷的表现实在太糟糕,而华东**取得的成就又太耀眼,虽然严复也曾经一度希望在元老们的主导下,在清廷推君主立宪的改革,这样严复也可以没有顾虑的投奔到元老这边来。
但在了解元老们的海外历史之后,严复也彻底放弃了这个不切实际的幻想,因为一来是元老的海外史中己说得很明白,他们是明朝的后裔,三宝太监下西洋时留下的后人,并非是清廷的孑民,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说,和清君主立宪制度廷还算是有家国世仇;二来元老们在海外都是施行的共和制度,也就表明元老根本不可能奉立清廷的皇族,实行施行君主立宪制度。因此严复只能在效忠清廷和投向华东**中二选其一,不可能做到二全其美。
从严复的本心来说,并不是只愿做一名学者,一来他有较强的功名心,希望能够建功立业,光宗耀祖,这当然也不是坏事,二来也是想为中国的的富强尽一份力。而要实现这个目标,显然是只能投靠华东**。只是严复出于自己现在的名望、地位和面子,都不可能主动向华东**投靠,因为毕竟严复也算是受过清廷的皇恩,清廷再怎么腐败无能,但对严复还是有恩的。尽管严复推崇西学,但也会受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影响,投靠华东**无疑就对清廷的背叛,成了贰臣,因此对严复来说,最理想的结果是在淸廷灭亡之后再投靠华东**,这样就不必担负叛臣之名了。
不过严复也知道老话说得好,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现在投靠华东**,都不能算是雪中送炭了,何况是等华东**真的开朝建基之后,就算那时华东**为了显示新朝的气度容納了严复,但也只会给严复一个闲职,很难委以重任,那还不如就当一个学者算了。
而现在华东**的邀请,到是给严复解了套,他到不在意代表中国与徳国进行文化交流的虚名,但这无论算是合作也好,是帮华东**做事,都表示自己和华东**己经搭上了关系,另外这次自己是以学者的身份出访,并没有在华东**里正式任职,无论将来历史怎么评论自已,但严复自己是问心无愧的。而且严复也不是讲究虚礼的人,因此很痛快就答应了李松晨,接受了华东**的邀请。
搞定了严复之后,李松晨也信心大增,一来是至少成功了一半,二来只要严复答应了,他就有办法对付辜鸿铭。原来在接到这个任务时,秦铮告诉李松晨一则旧时空里的严复与辜鸿铭的趣事。
原来在一次宴席,辜鸿铭宣称恨不能杀严复和林纾二人以谢天下,当时严、林二人均在同席。不过严复涵养好,对辜鸿铭的大放厥词一笑了之,林纾则是个火爆脾气,当场质问辜鸿铭何出此言。辜鸿铭振振有词道:“自严复译《天演论》一出,国人只知物竞天择,而不知有功名,于是兵连祸结;自从林纾译《茶花女》一出,莘莘学子就只知男欢女悦,而不知有礼义,于是人欲横流。以学说败坏天下者,不是严、林又是谁?”
当然辜鸿铭说要杀严、林二人不过是戏言,主要是辜鸿铭推崇国学,鄙视欧洲文明,而严、林二人都是翻译欧洲著作而闻名,因此辜鸿铭早就看两人不顺眼,于是找个机会挖苦两人一番。其实算起来在旧时空里的严复与辜鸿铭还算是亲家关系,严复的孙女严倬云嫁给了辜鸿铭的堂侄辜振甫(即曾任台湾海基会首任董事长)。
果然,李松晨和辜鸿铭一谈,辜鸿铭一口就拒绝了华东**的邀请,还称严复无学无识,有什么资格代表中国去和德国学者进行文化交流,自己可不屑与严复为伍。这个结果也早在李松晨的预料之中,就知道辜鸿铭没有那么好说话,因此也没有太在意,只说这一次的机会难得,请辜鸿铭不要轻率的做出决定,不访再考虑几天,自己在三天之后再来拜访。
李松晨离开之后,有辜鸿铭的朋友来拜访,劝说辜鸿铭,一来是现在华东**如日中天,必将取清廷而代之,因此得罪华东**,有百害而无一利;二来这次和德国的文化交流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就是放眼世界,也是首次有两国**主导的文化交流,又是东西文化的碰撞,这可是百年难得一遇的文化盛世,参与的人必将青史流名,如果错过了,岂不是可惜了;三来辜鸿铭一向推崇国学,这正是一个将国学推向海外世界的大好机会,如果辜鸿铭不去,这次文化交流必然由严复主导,严复其人崇尚西学,怎能向世界推广国学呢?而辜鸿铭去了,正好和严复比一比,看谁在德国更受欢迎。
其实这是受李松晨之托,从侧面来劝说辜鸿铭的,不过这番话确实打动辜鸿铭,实际上辜鸿铭是非常想参加这次访问的,因为向欧洲国家推广中华文明,一直都是辜鸿铭毕生追求的目标,这确实是一个大好机会;另外德国对辜鸿铭来说,也有特殊意义,因为辜鸿铭在欧洲留学14年,其中在德国有6年,分为两个阶段,后一个阶段就读于德国著名的莱比锡大学,这是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也是德国历史中第二悠久的大学,培养出不计其数的著名人物。因此这次辜鸿铭如果能去德国,无异于是锦衣还校。最后青史流名也对辜鸿铭有强烈的吸引力。
辜鸿铭是典型的学者,对做官到并不感兴趣,除了推广宣扬中华文明之外,对自己的名声,荣誉也十分看重。尽管辜鸿铭推崇孔孟之道,也主张皇权,在庚子国变时出版为清廷辩解的文集《尊王篇》,但实际上辜鸿铭对清廷并没有什么好感,慈禧过生日时,他就写下一首讥讽的贺诗:天子万年,百姓花钱。万寿无疆,百姓遭殃。他对皇权的尊重,实际是由于中华传统文明中,皇权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而并非是对清廷有特殊感情。其实这个时代的学者都不可能对清廷有好感,毕竟清廷的表现实在太烂了。
而拒绝华东**的邀请,一方面是对严复不爽,另一方面也是文人的清高作祟,因此听了朋友的劝说之后,也不禁有些后悔,自己确实拒绝得太仓促了,好在是李松晨没有把话说死,三天以后还会来拜访,只希望他真能言出必行。
果然,三天之后,李松晨又来拜访辜鸿铭,而这一次辜鸿铭也没有再矫情,见面就答应下来,愿意出访德国,但又提出了两个条件,一是这次访问德国,在文化交流方面必须是以自己为首;二是安排自己回母校访问一趟。
即然决定要去德国,辜鸿铭也就放下了面子,尽力的为自己争取到最大的利益,这次出访当然是会在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因此如果是华东**文化交流的主导者,自然可以在参与人员中脱颖而出,成为最耀眼的一个,而回母校访问不仅有巨大的象征意义,实质意义也同样不小,毕竟莱比锡大学可是培养出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弗里德里希?尼采、罗伯特?舒曼、卡尔?李卜克内西这样优秀的人物,而这次回校访问,也能让辜鸿铭达到与这些先辈校友比肩的地位。当然辜鸿铭也保证自己会全力配合华东**的这次访问,确保访问取得圆满的成功。
其实这两个条件并不过份,有资格和辜鸿铭争文化交流的主导者的,只有严复,但严复并不在意这个主导者的身份,当然不会和辜鸿铭争,至于在访问其间,安排辜鸿铭回自己的母校访问更不是问题,毕竟这对德国,对莱比锡大学都是一件好事,相信德国方面也会尽力的配合,促成这次访问。
约请到了严复和辜鸿铭,李松晨又按青岛方面的要求,又邀请了几位学者,共计凑齐了7个人,组成了这次华东**访德代表团中的文化小组,由辜鸿铭担任组长。
这样访德代表团的最后一块拼图补齐,于10月12从青岛出发,华东**也专门调动一艘大型客轮,运载全部访德人员,并派遣两巡洋舰沂州号、济宁号护航。到达上海时,在上海的港几停留一夜,而李松晨也在港口举行了一次隆重的欢送仪式,上海的参加这次出访的人员都在当晚上船。第二天,三艘船舰驶离中国,向德国进发。
其实在远东战争之后,严复原本就有心向华东**靠陇,尽管从严复的内心里还是忠于清廷,并且主张在中国施行君主立宪制度,但清廷的表现实在太糟糕,而华东**取得的成就又太耀眼,虽然严复也曾经一度希望在元老们的主导下,在清廷推君主立宪的改革,这样严复也可以没有顾虑的投奔到元老这边来。
但在了解元老们的海外历史之后,严复也彻底放弃了这个不切实际的幻想,因为一来是元老的海外史中己说得很明白,他们是明朝的后裔,三宝太监下西洋时留下的后人,并非是清廷的孑民,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说,和清君主立宪制度廷还算是有家国世仇;二来元老们在海外都是施行的共和制度,也就表明元老根本不可能奉立清廷的皇族,实行施行君主立宪制度。因此严复只能在效忠清廷和投向华东**中二选其一,不可能做到二全其美。
从严复的本心来说,并不是只愿做一名学者,一来他有较强的功名心,希望能够建功立业,光宗耀祖,这当然也不是坏事,二来也是想为中国的的富强尽一份力。而要实现这个目标,显然是只能投靠华东**。只是严复出于自己现在的名望、地位和面子,都不可能主动向华东**投靠,因为毕竟严复也算是受过清廷的皇恩,清廷再怎么腐败无能,但对严复还是有恩的。尽管严复推崇西学,但也会受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影响,投靠华东**无疑就对清廷的背叛,成了贰臣,因此对严复来说,最理想的结果是在淸廷灭亡之后再投靠华东**,这样就不必担负叛臣之名了。
不过严复也知道老话说得好,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现在投靠华东**,都不能算是雪中送炭了,何况是等华东**真的开朝建基之后,就算那时华东**为了显示新朝的气度容納了严复,但也只会给严复一个闲职,很难委以重任,那还不如就当一个学者算了。
而现在华东**的邀请,到是给严复解了套,他到不在意代表中国与徳国进行文化交流的虚名,但这无论算是合作也好,是帮华东**做事,都表示自己和华东**己经搭上了关系,另外这次自己是以学者的身份出访,并没有在华东**里正式任职,无论将来历史怎么评论自已,但严复自己是问心无愧的。而且严复也不是讲究虚礼的人,因此很痛快就答应了李松晨,接受了华东**的邀请。
搞定了严复之后,李松晨也信心大增,一来是至少成功了一半,二来只要严复答应了,他就有办法对付辜鸿铭。原来在接到这个任务时,秦铮告诉李松晨一则旧时空里的严复与辜鸿铭的趣事。
原来在一次宴席,辜鸿铭宣称恨不能杀严复和林纾二人以谢天下,当时严、林二人均在同席。不过严复涵养好,对辜鸿铭的大放厥词一笑了之,林纾则是个火爆脾气,当场质问辜鸿铭何出此言。辜鸿铭振振有词道:“自严复译《天演论》一出,国人只知物竞天择,而不知有功名,于是兵连祸结;自从林纾译《茶花女》一出,莘莘学子就只知男欢女悦,而不知有礼义,于是人欲横流。以学说败坏天下者,不是严、林又是谁?”
当然辜鸿铭说要杀严、林二人不过是戏言,主要是辜鸿铭推崇国学,鄙视欧洲文明,而严、林二人都是翻译欧洲著作而闻名,因此辜鸿铭早就看两人不顺眼,于是找个机会挖苦两人一番。其实算起来在旧时空里的严复与辜鸿铭还算是亲家关系,严复的孙女严倬云嫁给了辜鸿铭的堂侄辜振甫(即曾任台湾海基会首任董事长)。
果然,李松晨和辜鸿铭一谈,辜鸿铭一口就拒绝了华东**的邀请,还称严复无学无识,有什么资格代表中国去和德国学者进行文化交流,自己可不屑与严复为伍。这个结果也早在李松晨的预料之中,就知道辜鸿铭没有那么好说话,因此也没有太在意,只说这一次的机会难得,请辜鸿铭不要轻率的做出决定,不访再考虑几天,自己在三天之后再来拜访。
李松晨离开之后,有辜鸿铭的朋友来拜访,劝说辜鸿铭,一来是现在华东**如日中天,必将取清廷而代之,因此得罪华东**,有百害而无一利;二来这次和德国的文化交流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就是放眼世界,也是首次有两国**主导的文化交流,又是东西文化的碰撞,这可是百年难得一遇的文化盛世,参与的人必将青史流名,如果错过了,岂不是可惜了;三来辜鸿铭一向推崇国学,这正是一个将国学推向海外世界的大好机会,如果辜鸿铭不去,这次文化交流必然由严复主导,严复其人崇尚西学,怎能向世界推广国学呢?而辜鸿铭去了,正好和严复比一比,看谁在德国更受欢迎。
其实这是受李松晨之托,从侧面来劝说辜鸿铭的,不过这番话确实打动辜鸿铭,实际上辜鸿铭是非常想参加这次访问的,因为向欧洲国家推广中华文明,一直都是辜鸿铭毕生追求的目标,这确实是一个大好机会;另外德国对辜鸿铭来说,也有特殊意义,因为辜鸿铭在欧洲留学14年,其中在德国有6年,分为两个阶段,后一个阶段就读于德国著名的莱比锡大学,这是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也是德国历史中第二悠久的大学,培养出不计其数的著名人物。因此这次辜鸿铭如果能去德国,无异于是锦衣还校。最后青史流名也对辜鸿铭有强烈的吸引力。
辜鸿铭是典型的学者,对做官到并不感兴趣,除了推广宣扬中华文明之外,对自己的名声,荣誉也十分看重。尽管辜鸿铭推崇孔孟之道,也主张皇权,在庚子国变时出版为清廷辩解的文集《尊王篇》,但实际上辜鸿铭对清廷并没有什么好感,慈禧过生日时,他就写下一首讥讽的贺诗:天子万年,百姓花钱。万寿无疆,百姓遭殃。他对皇权的尊重,实际是由于中华传统文明中,皇权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而并非是对清廷有特殊感情。其实这个时代的学者都不可能对清廷有好感,毕竟清廷的表现实在太烂了。
而拒绝华东**的邀请,一方面是对严复不爽,另一方面也是文人的清高作祟,因此听了朋友的劝说之后,也不禁有些后悔,自己确实拒绝得太仓促了,好在是李松晨没有把话说死,三天以后还会来拜访,只希望他真能言出必行。
果然,三天之后,李松晨又来拜访辜鸿铭,而这一次辜鸿铭也没有再矫情,见面就答应下来,愿意出访德国,但又提出了两个条件,一是这次访问德国,在文化交流方面必须是以自己为首;二是安排自己回母校访问一趟。
即然决定要去德国,辜鸿铭也就放下了面子,尽力的为自己争取到最大的利益,这次出访当然是会在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因此如果是华东**文化交流的主导者,自然可以在参与人员中脱颖而出,成为最耀眼的一个,而回母校访问不仅有巨大的象征意义,实质意义也同样不小,毕竟莱比锡大学可是培养出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弗里德里希?尼采、罗伯特?舒曼、卡尔?李卜克内西这样优秀的人物,而这次回校访问,也能让辜鸿铭达到与这些先辈校友比肩的地位。当然辜鸿铭也保证自己会全力配合华东**的这次访问,确保访问取得圆满的成功。
其实这两个条件并不过份,有资格和辜鸿铭争文化交流的主导者的,只有严复,但严复并不在意这个主导者的身份,当然不会和辜鸿铭争,至于在访问其间,安排辜鸿铭回自己的母校访问更不是问题,毕竟这对德国,对莱比锡大学都是一件好事,相信德国方面也会尽力的配合,促成这次访问。
约请到了严复和辜鸿铭,李松晨又按青岛方面的要求,又邀请了几位学者,共计凑齐了7个人,组成了这次华东**访德代表团中的文化小组,由辜鸿铭担任组长。
这样访德代表团的最后一块拼图补齐,于10月12从青岛出发,华东**也专门调动一艘大型客轮,运载全部访德人员,并派遣两巡洋舰沂州号、济宁号护航。到达上海时,在上海的港几停留一夜,而李松晨也在港口举行了一次隆重的欢送仪式,上海的参加这次出访的人员都在当晚上船。第二天,三艘船舰驶离中国,向德国进发。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