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论道(二)
目录:九州志之诸子百家| 作者:逍仙08| 类别:散文诗词
♂,
百家论道大会一甲子一次,可谓机会难得,分秒必争。? 要?看书
可是,阴阳家不论自家主张,却费尽了半天口舌,只为让世人明白“盛德无怨”之世根本不可能存在,无偿为大会作了贡献。肖逸对此颇为敬服。不过,身旁的众道家弟子却不以为然,口中颇有微词。
原来,道家先祖南华真人正是以浪漫风格著称,而且道家的无为之论,恢宏博大,气象高远,非常人所能领悟,因此,在世人看来,道家之论颇有不切实际。
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在道家人听来,阴阳家竟有挤兑道家之意。
长清道者忽然对众弟子道:“道家论道在后半场,越往后,论道难度越大,你等一定要深思熟虑,多作考量,莫要轮到上场时却发现所有言论都被人抢了先,届时可要贻笑大方了。”
说话时,特地望向肖逸。岂料,肖逸沉醉了阴阳之道,一脸兴奋之色,根本未注意其言语,不禁摇了摇头,大感无奈。
此时,只听先前发问那人又道:“认清事实又如何?既然‘怨’始终存在,我们所做一切也皆是徒劳而已。”
邹恒这次却反驳道:“此言差矣。壹 看书 ?阴阳并生不假,但是人类可利用阴阳消长之性,强德而遏怨,纵然无法达到盛德无怨之境地,也可无限接近,给人以引导。”
有识之人无不点头,表示认同。无论道论高低,方向若错了,便是说的天花乱坠,也毫无价值可言。邹恒虽只是以阴阳之道讲授了一个客观事实,但是给后人论道及行事指明了方向。
“人类研究阴阳五行之道的意义正在于此啊!阴阳家推衍未来,给人以指引,功不可没。”肖逸忽地叹了一声,心中对阴阳家进行了重新定位,“阴阳家推衍未来,给人以指引,功不可没。”
眼看时间将尽,那法家了空大师不得不提醒道:“不知阴阳家对报德报怨有何高见?”
邹恒把声一杨,说道:“阳德在上,阴怨在下。按照万物阳生而阴消之规律,阴阳家主张报德以德、报怨亦以德。以盛德之势,遏制怨气蔓延,力所能及,开创太平之世。”
“原来如此!”百姓听罢,皆有感而发。
报德以德,乃是自然而然,人之天性,实属正常。报怨以德,与佛家的以善报怨颇有相似相处,此时百姓再次听来,未感到突兀,故而也无异议。要看书
邹恒对时间拿捏的恰到好处,似乎也已推算到无人会发问,故而径直退了回去,结束了论道。
其实,但凡来此求道的百姓,无不品高德重,平时生活之中,已然存在以德报怨的行径。阴阳家讲了一大圈,又回到原点,并无什么新意。唯一不同之处在于,百姓听罢之后,在思想上有了很大转变,感触良多。
“人心受外界干扰,总有起伏不定之时。自己常常以德报怨,却发现对方总是以怨相对,难免会质疑以德报怨的行径是否正确。久而久之,就会动摇心境,改变初衷。今日听了阴阳家之言,方才让人明白了:我们首先要正视德怨,莫要认为报怨以德,对方就一定会被感化,从此不再施怨,因为‘怨’永远存在,绝不会消除。人类只用通过崇尚德行,才能营造盛德之氛围,从而遏制怨气,令世间不断变好而已。”肖逸长吁了口气,忽然有一种霍然开朗之感。
无论对待铭浩、静灵,还是对待吕尚、公孙辩等人,他总是报怨以德。可是,待发现对方根本无动于衷后,自己心境的确发生了动摇,这才有了“我要成圣”的想法,想通过圣人之教来感化众生。回想过往经历,岂不正好印证了阴阳家之论?
“过去,我以为是我德行不够,不足以感化世人。现在看来,原因根本不在于此。即便我做了圣人,也不可能做到感化所有世人,只能尽可能地开创盛德之世而已。这是事实,不可强求!”肖逸想通此节之后,心境突然稳固了许多,脑海中再想起铭浩等人时,再无起伏,平淡无波。
在其沉思之际,又有两家依次论道。其中一家旗子上写了一个“茶”字,教授世人通过‘吃茶’来“内省修行”,达到心境平和,看淡德、怨。
其主张亦是“以德报怨”,绝妙处在于心境修行上。茶道几乎融合了佛、阴阳二家之道,但相较而言,又更贴近百姓,更易达成。
毕竟佛家那五蕴皆空的心境唯有出家修行方可办到,阴阳家的阴阳五行之论又艰涩难懂,但是茶家却借助“吃茶”就可使人达到心若止水的地步。其虽是小家之道,却委实令人叹服。
那茶家之人娓娓道来,讲了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诸多程序,其意盎然,其境妙美,令人心生向往。
只可惜肖逸对茶道一窍不通,特别是茶道不同于别家之道,不是单靠冥想就能领悟,必须要亲身经历一次“吃茶”过程,方能真正体会其中之意。
直到今日,肖逸还不曾真正“吃”过一次茶。当年那林不凡送的二两老君眉,他还未来得及品尝,就出了(下)阴界闯山之事,那茶叶最后也不知丢到哪里去了。是以,他听得茶家之道虽好,但终究是纸上得来,始终理解不透。
待那茶家之人讲完,心道:“待有机会,我定要‘吃’一次茶才是。”
之后,该由墨家论道,肖逸忙向墨家一方望去。
他对墨家甚有好感,尤其是墨家之主亲自赴会,心生敬仰,早已按耐不住听闻墨家高论的冲动。
墨家有十大钜子,墨千手居其首。而十大钜子之上,还有一个墨家最大的钜子,即墨家家主墨九重。
墨家最大的钜子墨九重和十大钜子之首墨千手齐坐台上,这等阵仗平素可难得一见。
不过,肖逸一望之下,却感到其台上气氛与众不同,甚为怪异。
其他高台上,一家弟子探讨道法,总要说上几句话。可是墨家一方,个个秉着一脸正义之色,不苟言笑,庄重无比,十分严肃。
这几日时刻闻道,对墨家之道也有些了解,不禁惊讶道:“听闻墨家纪律严明,想不到竟严明如斯。不过,这也应该与墨家‘重行轻言’有关。墨家之道颇有独到之处,不知在德、怨之上有何见解。”心中期待更甚。(未完待续。)
百家论道大会一甲子一次,可谓机会难得,分秒必争。? 要?看书
可是,阴阳家不论自家主张,却费尽了半天口舌,只为让世人明白“盛德无怨”之世根本不可能存在,无偿为大会作了贡献。肖逸对此颇为敬服。不过,身旁的众道家弟子却不以为然,口中颇有微词。
原来,道家先祖南华真人正是以浪漫风格著称,而且道家的无为之论,恢宏博大,气象高远,非常人所能领悟,因此,在世人看来,道家之论颇有不切实际。
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在道家人听来,阴阳家竟有挤兑道家之意。
长清道者忽然对众弟子道:“道家论道在后半场,越往后,论道难度越大,你等一定要深思熟虑,多作考量,莫要轮到上场时却发现所有言论都被人抢了先,届时可要贻笑大方了。”
说话时,特地望向肖逸。岂料,肖逸沉醉了阴阳之道,一脸兴奋之色,根本未注意其言语,不禁摇了摇头,大感无奈。
此时,只听先前发问那人又道:“认清事实又如何?既然‘怨’始终存在,我们所做一切也皆是徒劳而已。”
邹恒这次却反驳道:“此言差矣。壹 看书 ?阴阳并生不假,但是人类可利用阴阳消长之性,强德而遏怨,纵然无法达到盛德无怨之境地,也可无限接近,给人以引导。”
有识之人无不点头,表示认同。无论道论高低,方向若错了,便是说的天花乱坠,也毫无价值可言。邹恒虽只是以阴阳之道讲授了一个客观事实,但是给后人论道及行事指明了方向。
“人类研究阴阳五行之道的意义正在于此啊!阴阳家推衍未来,给人以指引,功不可没。”肖逸忽地叹了一声,心中对阴阳家进行了重新定位,“阴阳家推衍未来,给人以指引,功不可没。”
眼看时间将尽,那法家了空大师不得不提醒道:“不知阴阳家对报德报怨有何高见?”
邹恒把声一杨,说道:“阳德在上,阴怨在下。按照万物阳生而阴消之规律,阴阳家主张报德以德、报怨亦以德。以盛德之势,遏制怨气蔓延,力所能及,开创太平之世。”
“原来如此!”百姓听罢,皆有感而发。
报德以德,乃是自然而然,人之天性,实属正常。报怨以德,与佛家的以善报怨颇有相似相处,此时百姓再次听来,未感到突兀,故而也无异议。要看书
邹恒对时间拿捏的恰到好处,似乎也已推算到无人会发问,故而径直退了回去,结束了论道。
其实,但凡来此求道的百姓,无不品高德重,平时生活之中,已然存在以德报怨的行径。阴阳家讲了一大圈,又回到原点,并无什么新意。唯一不同之处在于,百姓听罢之后,在思想上有了很大转变,感触良多。
“人心受外界干扰,总有起伏不定之时。自己常常以德报怨,却发现对方总是以怨相对,难免会质疑以德报怨的行径是否正确。久而久之,就会动摇心境,改变初衷。今日听了阴阳家之言,方才让人明白了:我们首先要正视德怨,莫要认为报怨以德,对方就一定会被感化,从此不再施怨,因为‘怨’永远存在,绝不会消除。人类只用通过崇尚德行,才能营造盛德之氛围,从而遏制怨气,令世间不断变好而已。”肖逸长吁了口气,忽然有一种霍然开朗之感。
无论对待铭浩、静灵,还是对待吕尚、公孙辩等人,他总是报怨以德。可是,待发现对方根本无动于衷后,自己心境的确发生了动摇,这才有了“我要成圣”的想法,想通过圣人之教来感化众生。回想过往经历,岂不正好印证了阴阳家之论?
“过去,我以为是我德行不够,不足以感化世人。现在看来,原因根本不在于此。即便我做了圣人,也不可能做到感化所有世人,只能尽可能地开创盛德之世而已。这是事实,不可强求!”肖逸想通此节之后,心境突然稳固了许多,脑海中再想起铭浩等人时,再无起伏,平淡无波。
在其沉思之际,又有两家依次论道。其中一家旗子上写了一个“茶”字,教授世人通过‘吃茶’来“内省修行”,达到心境平和,看淡德、怨。
其主张亦是“以德报怨”,绝妙处在于心境修行上。茶道几乎融合了佛、阴阳二家之道,但相较而言,又更贴近百姓,更易达成。
毕竟佛家那五蕴皆空的心境唯有出家修行方可办到,阴阳家的阴阳五行之论又艰涩难懂,但是茶家却借助“吃茶”就可使人达到心若止水的地步。其虽是小家之道,却委实令人叹服。
那茶家之人娓娓道来,讲了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诸多程序,其意盎然,其境妙美,令人心生向往。
只可惜肖逸对茶道一窍不通,特别是茶道不同于别家之道,不是单靠冥想就能领悟,必须要亲身经历一次“吃茶”过程,方能真正体会其中之意。
直到今日,肖逸还不曾真正“吃”过一次茶。当年那林不凡送的二两老君眉,他还未来得及品尝,就出了(下)阴界闯山之事,那茶叶最后也不知丢到哪里去了。是以,他听得茶家之道虽好,但终究是纸上得来,始终理解不透。
待那茶家之人讲完,心道:“待有机会,我定要‘吃’一次茶才是。”
之后,该由墨家论道,肖逸忙向墨家一方望去。
他对墨家甚有好感,尤其是墨家之主亲自赴会,心生敬仰,早已按耐不住听闻墨家高论的冲动。
墨家有十大钜子,墨千手居其首。而十大钜子之上,还有一个墨家最大的钜子,即墨家家主墨九重。
墨家最大的钜子墨九重和十大钜子之首墨千手齐坐台上,这等阵仗平素可难得一见。
不过,肖逸一望之下,却感到其台上气氛与众不同,甚为怪异。
其他高台上,一家弟子探讨道法,总要说上几句话。可是墨家一方,个个秉着一脸正义之色,不苟言笑,庄重无比,十分严肃。
这几日时刻闻道,对墨家之道也有些了解,不禁惊讶道:“听闻墨家纪律严明,想不到竟严明如斯。不过,这也应该与墨家‘重行轻言’有关。墨家之道颇有独到之处,不知在德、怨之上有何见解。”心中期待更甚。(未完待续。)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九州志之诸子百家》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九州志之诸子百家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