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49章 着急
目录: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作者:让你窝心| 类别:历史军事
进入十月下旬,杭州已经是初冬的季节,天气渐凉,而今天又下起了蒙蒙细雨,让人更觉湿冷。赵昺站在廊檐下呆呆的看着院子中飘落一层的黄叶,在前世他不怕夏季的酷热,也不讨厌阴雨连绵的梅雨季,最烦的就是阴冷的冬天。南方的这种冷不同于北方刺骨的冷,而是那种难以名状的湿冷,可又没有取暖设备,让人极为不舒服,只盼冬天赶紧结束。
“官家,不要冻坏了!”苏岚给赵昺披上大氅道。
“这件是姐姐亲手缝制的吧?”赵昺转过身让苏岚替他系好口子,笑笑道。
“嗯,官家改了改样式,却比此前的好看多了。”苏岚系好扣子,将衣服抚平笑笑道。
“是吗?只是不知将士们何时才能都穿上!”赵昺从腋下开的口子处伸出手将苏岚耳边垂下的一缕发丝拂到耳后轻叹道。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赶制的厚衣服随即按照先水军、后步军的次序逐步下发。而赵昺发现在官仓收缴的物品中有大量的毛毡和呢料。且拜蒙古人平定江南所赐,是南北物资交流变得通畅,这些产于西北的毛纺制品大量涌入江南,且价格低廉。
当然这个时期的呢料还称作‘褐’,赵昺灵机一动,想到细呢是可以做衣服的,不仅保暖,还可遮风挡雨,在江东足以御寒了。而褐的本意就是指粗麻或毛织的衣物,还含有贫贱的意思,所以比之丝绸和丝绵的价格要低廉的多,何不将这些东西也利用起来。
于是赵昺令人大量收购毛毡和呢料,按照新军服的样式制作军装,而他也设计了一种大氅。在古时候的大氅是由道教鹤氅演变而来。男性穿着,特点是对襟大袖,整体宽大且有系带,只能做常服穿着,而非现代形如斗篷,无袖的披风。
赵昺‘设计’的自然带有现代风格,又不同于现代的军大衣,而是小方领,无袖,压襟系扣,形体宽大,只在腋下开了口,可以方便伸出双手。不仅保暖,看着还十分拉风。试制出来后,大家都说方便实用,尤其是一班武将都想要,强烈要求列装。
赵昺自然随了众意,但是这款暂时只能配发给军官,当然也要分出个三六九等,统制官以上高级军官的以羊绒做的细呢为材料,指挥使以上中级军官的是细羊毛的,下级军官的则是更为廉价的驼绒所制。自己身上的这件则是兔绒的,这使他觉得价值观被颠覆了。
赵昺记的在前世好像是羊绒的价格最高,兔毛的甚至不如驼绒,可在此时兔绒纺织的细呢却是贡品,其它人根本享受不到,这也就是所谓的物以稀为贵吧。好在他并不计较这些,也没法计较,只要暖和、实用就好,但终归皇帝穿的不能是作坊做的大路货,还是要专人定制的,现在内府的一干人都在琼州,就只能麻烦苏岚了。
“陛下就要事事操心了,寒衣之事不是早已交由下边去做了,届时过问一下便好了!”苏岚看小皇帝一脸焦虑,笑笑道。
“话虽如此,但是我军多来自东南沿海,又在琼州久居,耐暑不耐寒,并不适应这里的气候,染了风寒岂不坏事!”赵昺却摇摇头道。
“官家,江东不是琼州,绍兴府城的绣楼、制衣坊便有百家之多,且女子皆会针线,只要有了样式,不需花费多少时日便可完成的!”苏岚轻笑道。
“对、对,朕现在到了江东,却还总以在琼州视事,真是糊涂了!”赵昺听了猛地醒悟苦笑着道。
“官家不是糊涂,是关心则乱,一时未想到罢了!”苏岚抬着头言道。
“……”
“官家怎么了……”苏岚猛然发现小皇帝脸色有异,定定的看着自己,急忙问道。
“哦,没事,只是发现朕比苏姐姐高了!”赵昺脸一红言道。两人现在站的很近,他闻到苏岚身上的特有的香气,忽觉心中一热,突然发现日日相守的苏岚已经从一个刚进宫时的青涩少女变成了成熟的蜜桃,身上多了股别有的韵味,不免看的痴了。
“当然了,陛下过了年便十五岁了,再过一年便要戴冠,那时就长大成人了,奴婢也便老了!”苏岚捋捋垂下的头发,看着陛下轻笑着道。
“姐姐正是大好年华,怎么会老了呢!”苏岚虽然笑着,但赵昺也听出其话中的寂寥,他算算苏岚年长自己六岁,已是二十出头的年纪了。若是在现代还能归到少女之列,但在这个时候却已经划到老姑娘圈里了,像其年纪早就为人妇了,如今只能困守宫中,他也只能讪讪地道。
“岁月易逝红颜易老,奴婢又怎能逃脱!”苏岚苦涩的一笑道,“太后早就有言,待官家戴冠后便会大选秀女,大婚后便让官家亲政,那时奴婢也便可出宫了。”
“朕是不会放姐姐出宫的!”赵昺却莞尔一笑道,他十分清楚这种大龄宫女出宫后下场都很凄惨,好的能嫁个鳏夫,不济的只能进勾栏卖笑了,人家将最好的年华都放在自己的身上,怎么也不能做出不义之事,何况……
“官家不要浑说!”苏岚脸一红低头苦笑道。太后让自己主管尚衣局就是让其给懵懂的小皇帝开窍的,那以便大婚前能开枝散叶,免得绝嗣。可小皇帝却嚷嚷着一日不能复国,便一日不会大婚,根本不往这方面想,自己却一天天的老去,这话也只能让她倍加苦涩。
“朕乃是金口玉言,怎么会浑说呢!”赵昺却伸出双手搭在苏岚的肩上,笑嘻嘻地道。
“官家……奴婢听说李三娘也随援军前来,你又如何安置?”苏岚被小皇帝突然搂住,心猛的一颤,但很快又镇定下来,轻轻地挣脱出来道。
“你如何知道?”赵昺被吓一跳,李三娘是自己与俚族联姻定下的妃子,想想也有几年不见了,若非每年过年按例赏赐,自己都快忘记其了,现在突然要来是闹哪样。
“官家定是没有仔细看过战报,此次琼州派出的援军中就有山地旅,而领兵军将中便有李三娘!”苏岚嫣然一笑道。
“她一个女子跟着作甚?”赵昺听了皱皱眉道。在组建新军中,他考虑俚人生活在山中,擅于攀山越岭,且又悍勇好斗,便征募俚兵编成一旅。自己的老丈母娘当然极力捧场,只其大宁寨以下就有两千人应募,占据了大半,。
最后以三千俚兵编成山地旅,让赵昺头疼的是这些俚兵不愿意使用火器,嫌其使用繁复,自山地中使用不便,却只爱传统的长枪、短刀和弩弓。考虑到俚兵的特殊性,他便没有强行改变,主官也没有任用汉将,而是以李宜人的表弟吴琴为统制,并授予其自主任命属官和下级军官的权力,只派教官教授军令和军纪,其它并不过多干涉,想其便是利用自己的放纵钻了空子。
“官家,奴婢在琼州就听闻三娘乃是奇女子,熟知儒学典籍,还精通骑射,上马可领兵,下马可治民。”苏岚言道。
“呵呵,估计其那点东西在琼州对付那些俚硐还行,如今是千军万马的大战,恐怕就不灵光了!”赵昺冷笑两声道。
“官家切不要辜负三娘的苦心,人家千里迢迢领兵前来护驾,而大宁寨又替行朝镇守俚硐多年,官家怎么能如此淡漠呢?”苏岚却对小皇帝的态度不大满意,劝解道。
“冤孽啊,当年救其性命,却惹下了这麻烦。”赵昺叹口气道,也再无聊下去的兴趣了,趴在栏杆上看着雨丝出神……
三日后,章子珍率第三舰队到达绍兴,随他们前来的不仅有辎重军,陆战二旅、三旅,还有炮三旅、骑兵二旅、山地旅及亲军旅一团等援军,而江璆也率领新军训练营官兵和万余征募的新兵前来会合。另外中书、尚书省六部及枢密院大部官员和尚未分配的数百太学生,周翔也领着将作监和都作院的千余工匠及设备同时到来。
赵昺闻知十分感概,应老头儿这是将行朝的家底儿几乎全给送来了,而琼州却兵力空虚,只有一个师步军及民军防守,府城也只剩下亲卫旅的两个团。不过这也表明老头儿坚信自己定能占据江东,才会不顾琼州空门倾力出兵。太后也来书对于大军接连大捷甚感欣慰,嘱咐赵昺注意身体,再不可亲临前线,自己待收复临安城后便前来会合,担心他身边无人,还将东宫的内侍悉数派来。
当前行朝几乎全部迁到江东,陆秀夫等人也是大喜。他们都没有预料到形势发展如此之快,只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便收复了江浙地区,现在要派遣官员,重建各级政府,可他们身边却无人可用,甚至连身边的书吏都派出去了仍然无法配齐人员。当下整套班子全部到来,他们也终于能松口气了。
让大家庆幸的是当年迁琼时,小皇帝没有大肆裁减官员,而是采用超编的方式将他们留在朝廷中,又开科培养了诸多的后备官员,养了这么多年后终于派上了用场,使之现在可以从容的派遣官员分赴各地任职,不至于抓瞎。众人佩服小皇帝深谋远虑的同时,也是无比兴奋,在琼州蜗居多年算是终于熬出头了。
如今形势紧急,赵昺没有时间配合他们兴奋,他首先命周翔在绍兴选址建造火药和枪弹、炮弹作坊,尽快投入生产,以便支撑战争所需。同时接收平江的船场和工匠,尽快对损坏的战船进行修整,并改造缴获的战船。另外便是做好接收临安匠作坊的准备,一旦收复城池后便尽快安装设备,投入生产。
另外吩咐枢密院职方司的江朝宗会同工部都作院少监张栩勘察沿江地形,制定修复平江、江阴和建康等沿江重镇的城防的方案。着令工部收买材料,征募工匠和丁壮,一旦完毕立刻动手修建;吏部选派官员尽快赴任,建立巩固政权,抚慰民心;户部则配合地方州县清查田亩和人口,为征收税赋和调遣夫役做好基础工作。
兵部的任务最重,赵昺令将琼州带来的结训新兵拨出半数补充进御前护军各旅,另一半则以炮一旅和二旅为基干扩建三至四个炮兵旅,用以巩固江防;同时征募十万新兵,以新军旅结业的士兵为骨干,尽快组建和训练十个新军师;另外还要着手整顿,扩编地方武装,设立镇抚司守备地方,清剿残敌,支援禁军作战。此外还有核查各部战功,处理违纪事件。
刑部也要尽快着手清查和抓捕在元军侵入江南期间的叛臣和汉奸,从快从重处罚;同时清理积案和冤案,释放因反元被抓的抵抗分子;礼部看似最轻松,但是他们要准备收复临安后一系列的事宜,从恢复礼制,到有关殿宇、书院的修复都需做好预案。御史台也要尽快投入工作,查办在战争中乱杀无辜,虚报战功,侵占财产的官员,监督恢复政权中是否有违法违纪的行为。
随着援军的到来,攻打临安的兵力已经是十分充足,所以赵昺打算尽快结束这次战役,然后就可以将兵力投入到其它战场,然后转入全面防御作战,巩固收复的失地,准备全力对抗元军的反扑。为了保证战役的顺利实施,他令章子珍部会同三个陆战旅以建康为中心设立水寨,担负起长江的防御任务,消灭一切试图渡江的敌军。
护军骑兵旅和骑兵二旅布置在临安城北门外,担任追歼逃敌的任务;护军一旅作为主攻,担任突破南城,抢占罗城城墙的任务。护军二旅和五师在破城后以御街为界,分东、西两路向前推进,将敌赶出城去。三旅的两个团担任预备队,亲卫旅和山地旅保护中军。护军水军则在破城后炸开东西两个水门,进入城中河道分割敌军……
“官家,不要冻坏了!”苏岚给赵昺披上大氅道。
“这件是姐姐亲手缝制的吧?”赵昺转过身让苏岚替他系好口子,笑笑道。
“嗯,官家改了改样式,却比此前的好看多了。”苏岚系好扣子,将衣服抚平笑笑道。
“是吗?只是不知将士们何时才能都穿上!”赵昺从腋下开的口子处伸出手将苏岚耳边垂下的一缕发丝拂到耳后轻叹道。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赶制的厚衣服随即按照先水军、后步军的次序逐步下发。而赵昺发现在官仓收缴的物品中有大量的毛毡和呢料。且拜蒙古人平定江南所赐,是南北物资交流变得通畅,这些产于西北的毛纺制品大量涌入江南,且价格低廉。
当然这个时期的呢料还称作‘褐’,赵昺灵机一动,想到细呢是可以做衣服的,不仅保暖,还可遮风挡雨,在江东足以御寒了。而褐的本意就是指粗麻或毛织的衣物,还含有贫贱的意思,所以比之丝绸和丝绵的价格要低廉的多,何不将这些东西也利用起来。
于是赵昺令人大量收购毛毡和呢料,按照新军服的样式制作军装,而他也设计了一种大氅。在古时候的大氅是由道教鹤氅演变而来。男性穿着,特点是对襟大袖,整体宽大且有系带,只能做常服穿着,而非现代形如斗篷,无袖的披风。
赵昺‘设计’的自然带有现代风格,又不同于现代的军大衣,而是小方领,无袖,压襟系扣,形体宽大,只在腋下开了口,可以方便伸出双手。不仅保暖,看着还十分拉风。试制出来后,大家都说方便实用,尤其是一班武将都想要,强烈要求列装。
赵昺自然随了众意,但是这款暂时只能配发给军官,当然也要分出个三六九等,统制官以上高级军官的以羊绒做的细呢为材料,指挥使以上中级军官的是细羊毛的,下级军官的则是更为廉价的驼绒所制。自己身上的这件则是兔绒的,这使他觉得价值观被颠覆了。
赵昺记的在前世好像是羊绒的价格最高,兔毛的甚至不如驼绒,可在此时兔绒纺织的细呢却是贡品,其它人根本享受不到,这也就是所谓的物以稀为贵吧。好在他并不计较这些,也没法计较,只要暖和、实用就好,但终归皇帝穿的不能是作坊做的大路货,还是要专人定制的,现在内府的一干人都在琼州,就只能麻烦苏岚了。
“陛下就要事事操心了,寒衣之事不是早已交由下边去做了,届时过问一下便好了!”苏岚看小皇帝一脸焦虑,笑笑道。
“话虽如此,但是我军多来自东南沿海,又在琼州久居,耐暑不耐寒,并不适应这里的气候,染了风寒岂不坏事!”赵昺却摇摇头道。
“官家,江东不是琼州,绍兴府城的绣楼、制衣坊便有百家之多,且女子皆会针线,只要有了样式,不需花费多少时日便可完成的!”苏岚轻笑道。
“对、对,朕现在到了江东,却还总以在琼州视事,真是糊涂了!”赵昺听了猛地醒悟苦笑着道。
“官家不是糊涂,是关心则乱,一时未想到罢了!”苏岚抬着头言道。
“……”
“官家怎么了……”苏岚猛然发现小皇帝脸色有异,定定的看着自己,急忙问道。
“哦,没事,只是发现朕比苏姐姐高了!”赵昺脸一红言道。两人现在站的很近,他闻到苏岚身上的特有的香气,忽觉心中一热,突然发现日日相守的苏岚已经从一个刚进宫时的青涩少女变成了成熟的蜜桃,身上多了股别有的韵味,不免看的痴了。
“当然了,陛下过了年便十五岁了,再过一年便要戴冠,那时就长大成人了,奴婢也便老了!”苏岚捋捋垂下的头发,看着陛下轻笑着道。
“姐姐正是大好年华,怎么会老了呢!”苏岚虽然笑着,但赵昺也听出其话中的寂寥,他算算苏岚年长自己六岁,已是二十出头的年纪了。若是在现代还能归到少女之列,但在这个时候却已经划到老姑娘圈里了,像其年纪早就为人妇了,如今只能困守宫中,他也只能讪讪地道。
“岁月易逝红颜易老,奴婢又怎能逃脱!”苏岚苦涩的一笑道,“太后早就有言,待官家戴冠后便会大选秀女,大婚后便让官家亲政,那时奴婢也便可出宫了。”
“朕是不会放姐姐出宫的!”赵昺却莞尔一笑道,他十分清楚这种大龄宫女出宫后下场都很凄惨,好的能嫁个鳏夫,不济的只能进勾栏卖笑了,人家将最好的年华都放在自己的身上,怎么也不能做出不义之事,何况……
“官家不要浑说!”苏岚脸一红低头苦笑道。太后让自己主管尚衣局就是让其给懵懂的小皇帝开窍的,那以便大婚前能开枝散叶,免得绝嗣。可小皇帝却嚷嚷着一日不能复国,便一日不会大婚,根本不往这方面想,自己却一天天的老去,这话也只能让她倍加苦涩。
“朕乃是金口玉言,怎么会浑说呢!”赵昺却伸出双手搭在苏岚的肩上,笑嘻嘻地道。
“官家……奴婢听说李三娘也随援军前来,你又如何安置?”苏岚被小皇帝突然搂住,心猛的一颤,但很快又镇定下来,轻轻地挣脱出来道。
“你如何知道?”赵昺被吓一跳,李三娘是自己与俚族联姻定下的妃子,想想也有几年不见了,若非每年过年按例赏赐,自己都快忘记其了,现在突然要来是闹哪样。
“官家定是没有仔细看过战报,此次琼州派出的援军中就有山地旅,而领兵军将中便有李三娘!”苏岚嫣然一笑道。
“她一个女子跟着作甚?”赵昺听了皱皱眉道。在组建新军中,他考虑俚人生活在山中,擅于攀山越岭,且又悍勇好斗,便征募俚兵编成一旅。自己的老丈母娘当然极力捧场,只其大宁寨以下就有两千人应募,占据了大半,。
最后以三千俚兵编成山地旅,让赵昺头疼的是这些俚兵不愿意使用火器,嫌其使用繁复,自山地中使用不便,却只爱传统的长枪、短刀和弩弓。考虑到俚兵的特殊性,他便没有强行改变,主官也没有任用汉将,而是以李宜人的表弟吴琴为统制,并授予其自主任命属官和下级军官的权力,只派教官教授军令和军纪,其它并不过多干涉,想其便是利用自己的放纵钻了空子。
“官家,奴婢在琼州就听闻三娘乃是奇女子,熟知儒学典籍,还精通骑射,上马可领兵,下马可治民。”苏岚言道。
“呵呵,估计其那点东西在琼州对付那些俚硐还行,如今是千军万马的大战,恐怕就不灵光了!”赵昺冷笑两声道。
“官家切不要辜负三娘的苦心,人家千里迢迢领兵前来护驾,而大宁寨又替行朝镇守俚硐多年,官家怎么能如此淡漠呢?”苏岚却对小皇帝的态度不大满意,劝解道。
“冤孽啊,当年救其性命,却惹下了这麻烦。”赵昺叹口气道,也再无聊下去的兴趣了,趴在栏杆上看着雨丝出神……
三日后,章子珍率第三舰队到达绍兴,随他们前来的不仅有辎重军,陆战二旅、三旅,还有炮三旅、骑兵二旅、山地旅及亲军旅一团等援军,而江璆也率领新军训练营官兵和万余征募的新兵前来会合。另外中书、尚书省六部及枢密院大部官员和尚未分配的数百太学生,周翔也领着将作监和都作院的千余工匠及设备同时到来。
赵昺闻知十分感概,应老头儿这是将行朝的家底儿几乎全给送来了,而琼州却兵力空虚,只有一个师步军及民军防守,府城也只剩下亲卫旅的两个团。不过这也表明老头儿坚信自己定能占据江东,才会不顾琼州空门倾力出兵。太后也来书对于大军接连大捷甚感欣慰,嘱咐赵昺注意身体,再不可亲临前线,自己待收复临安城后便前来会合,担心他身边无人,还将东宫的内侍悉数派来。
当前行朝几乎全部迁到江东,陆秀夫等人也是大喜。他们都没有预料到形势发展如此之快,只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便收复了江浙地区,现在要派遣官员,重建各级政府,可他们身边却无人可用,甚至连身边的书吏都派出去了仍然无法配齐人员。当下整套班子全部到来,他们也终于能松口气了。
让大家庆幸的是当年迁琼时,小皇帝没有大肆裁减官员,而是采用超编的方式将他们留在朝廷中,又开科培养了诸多的后备官员,养了这么多年后终于派上了用场,使之现在可以从容的派遣官员分赴各地任职,不至于抓瞎。众人佩服小皇帝深谋远虑的同时,也是无比兴奋,在琼州蜗居多年算是终于熬出头了。
如今形势紧急,赵昺没有时间配合他们兴奋,他首先命周翔在绍兴选址建造火药和枪弹、炮弹作坊,尽快投入生产,以便支撑战争所需。同时接收平江的船场和工匠,尽快对损坏的战船进行修整,并改造缴获的战船。另外便是做好接收临安匠作坊的准备,一旦收复城池后便尽快安装设备,投入生产。
另外吩咐枢密院职方司的江朝宗会同工部都作院少监张栩勘察沿江地形,制定修复平江、江阴和建康等沿江重镇的城防的方案。着令工部收买材料,征募工匠和丁壮,一旦完毕立刻动手修建;吏部选派官员尽快赴任,建立巩固政权,抚慰民心;户部则配合地方州县清查田亩和人口,为征收税赋和调遣夫役做好基础工作。
兵部的任务最重,赵昺令将琼州带来的结训新兵拨出半数补充进御前护军各旅,另一半则以炮一旅和二旅为基干扩建三至四个炮兵旅,用以巩固江防;同时征募十万新兵,以新军旅结业的士兵为骨干,尽快组建和训练十个新军师;另外还要着手整顿,扩编地方武装,设立镇抚司守备地方,清剿残敌,支援禁军作战。此外还有核查各部战功,处理违纪事件。
刑部也要尽快着手清查和抓捕在元军侵入江南期间的叛臣和汉奸,从快从重处罚;同时清理积案和冤案,释放因反元被抓的抵抗分子;礼部看似最轻松,但是他们要准备收复临安后一系列的事宜,从恢复礼制,到有关殿宇、书院的修复都需做好预案。御史台也要尽快投入工作,查办在战争中乱杀无辜,虚报战功,侵占财产的官员,监督恢复政权中是否有违法违纪的行为。
随着援军的到来,攻打临安的兵力已经是十分充足,所以赵昺打算尽快结束这次战役,然后就可以将兵力投入到其它战场,然后转入全面防御作战,巩固收复的失地,准备全力对抗元军的反扑。为了保证战役的顺利实施,他令章子珍部会同三个陆战旅以建康为中心设立水寨,担负起长江的防御任务,消灭一切试图渡江的敌军。
护军骑兵旅和骑兵二旅布置在临安城北门外,担任追歼逃敌的任务;护军一旅作为主攻,担任突破南城,抢占罗城城墙的任务。护军二旅和五师在破城后以御街为界,分东、西两路向前推进,将敌赶出城去。三旅的两个团担任预备队,亲卫旅和山地旅保护中军。护军水军则在破城后炸开东西两个水门,进入城中河道分割敌军……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重生宋末之山河动》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重生宋末之山河动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