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78章 应有改变
目录: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作者:让你窝心| 类别:历史军事
按照此前的作战计划,东路倪亮部在贺惟贤的协助下拦截蒙元草原部族军,并伺机歼灭,以阻止其入卫大都,为其它两路大军攻占大都减轻压力。现下倪亮部已占据山西大部,贺惟贤控制了大同路,河东地区实已尽在大宋掌控中。
现在要重新规划战略目标,倪亮部的任务也要进行重大调整,免得惊走了铁穆耳。但如何将转变做的自然,又不让敌军觉察宋军战役目标的改变,且让铁穆耳能安心的待在大都,就要细细谋划了。
贺惟贤内应的身份在赵昺遣江璆主持进攻河东的时候,他就已经告知几位中枢重臣,但为了保护贺惟贤也仅限于他们。因此在细谈之时,他屏退了帐中闲杂人等,并令徐宏守在帐外,不准他人靠近。 “当前贺惟贤以粮草不足,需妥善调配为名将蒙元部族军挡在城外,拖延他们入卫的时间。若想让蒙元相信我东路军志在河东,只有与敌一战,迫使敌部族军离开,而后会合贺惟贤部北上草原,切断铁穆耳自大都北逃的通路!”陆秀夫思索片刻提议道。
“不妥,贺惟贤此时不易暴露内应身份,战事不明朗之际易继续隐匿身份,留待后用。且其若是贸然领军北进草原,也定会让铁穆耳疑心,生出北逃之心。而他手中当下有二十万大军可用,以贺部的战力是难以阻挡的!”邓光荐摇摇头,不同意其的意见。
“那我们就赶着他们走!”赵昺想了想一挥手道。
“赶着走?!如何赶!”陆秀夫问道。
“让倪亮部继续北上攻打大同,‘逼’贺惟贤出走上都,赶着敌部族军去大都!”赵昺言道。 “陛下,聚于大同的敌军尚有近十万,而我军在河东只有三万余,兵力相差悬殊,且敌部族军皆为骑军,与敌硬拼即便能胜,也损失惨重,难以再战!”陆秀夫皱皱眉道。
他觉得如此太过冒险,倪亮本就是孤军深入,一旦进攻受挫,根本来不及调兵救援,且当下打大都同样是一场硬仗,也难以分兵。
“陆相所虑有理,陛下还是要慎重,当前还是要稳扎稳打,不宜冒险求胜!”邓光荐也觉现在的形势得来不易,不能因为局部而影响到全局。
“可以采用一放、二拉、三打的策略,以减轻倪亮的压力!”赵昺沉吟片刻道。
“如何?”两人几乎异口同声地问道。 “陆相、先生请看!”赵昺将地图展开,指点着道,“既然我们放弃重创敌部族军的目标,贺惟贤也就不必再有意拖延,可以放出部分粮草物资给其,让他们前往大都,此为一放;另外我进入河北的两路大军加快进军速度,给大都方面施加压力,铁穆耳必然要部族军尽快入卫,此为二拉;倪亮部在此时出兵攻打大同,兵力相当的情况下,应有把握取胜,顺势攻取大同后,逼走贺惟贤,尾随追击敌部族军,争取在运动中歼敌一部,此为三打。”
“陛下的想法甚妙,但两地相隔千里,指挥调度多有不便,一旦失误便前功尽弃了!”陆秀夫觉得皇帝的想法可行,但双方沟通不畅,导致指挥失灵贻误战机。
“陆相太过谨慎了,古人都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邓光荐言道,“江相文能治政,武能定国,乃是全才;倪亮跟随陛下身边快二十年了,即便他笨些,陛下用兵之道其看也看会了。而陛下一个眼神其都能明白陛下的心思,岂能领会不了其中的意图;且御前护军中人才济济,皆是百战之军将。让他们去做,我们还没有什么不放心的。且事无巨细皆要陛下操心,累也累死了!”
“呵呵,也是如此,陛下日理万机已然十分辛苦。”陆秀夫有些尴尬地笑道。此次北伐陛下授予各路统帅机宜之权,使得武将们行事更为任意,而大胜之后武人之中又将诞生一大批勋贵,可能会打破当前文武间的权力平衡,所以他希望加以约束,免得出现武臣擅权之事的发生。
“待北伐结束我们便能轻松些日子了!”赵昺摆手笑道,“事情多如牛毛,咱们当前只需把握大方向,谋划大局,不能将精力皆浪费到具体事务上。同时也能让下边的人得以发挥才智,有建功的机会啊!” “陛下,川蜀方面奏报,称汪氏有意请降!”陆秀夫点点头,表示自己明白了,但国事还要议的。
“哼,汪氏乃是蛇鼠两端的小人,他们见蒙古人连吃败仗,江山不保,想要另寻出路了。”邓光荐冷哼声道。
“不错,汪氏占据陇南几十年,又染指川蜀,对蒙元也向来是阴奉阳违。其担心蒙元覆灭遭到我朝报复,便想以此谋求脱罪,也好抢得先机获得更大的利益!”赵昺点点头道。
谷“陛下说的不错,汪氏趁蒙元朝廷抽调兵力入卫大都,陕甘地区兵力空虚之机扩张地盘,染指陕甘事务,想要控制西北地区!”陆秀夫言道,“而臣想其也是意在向我朝示威,抬高自己的身价,为自家谋个好出路。”
“如此说来,他们投降我朝开出的条件也必然苛刻吧!”赵昺言道。 “嗯,汪氏提出的首要条件是我朝封其为王,王爵世袭罔替不得降爵承袭;其次,我朝不得派兵进入陕甘地区,地方官员由朝廷任命,但要由他们举荐;另外,他们可以自主支配税收,朝廷每年要拨付钱粮助饷。”陆秀夫禀告道。
“当然,我朝要当应他的条件,汪氏可以替朝廷戍守西北,奉我朝为主。为表示臣服,他们可以遣质子入京,每岁贡献。为表诚意,送嫡女入宫,与陛下联姻。”
“这是做梦,其这是要拥兵割据一方,建国中之国,陛下万勿应允!”邓光荐怒道。他清楚当下大宋的军事重心在中原,以川蜀的兵力难以对其形成威胁,所以其意在逼宫。
“朕……朕想其还真拿自己当棵葱了,居然还想称王,与朕联姻!”赵昺不知道如何形容汪氏的野心,摇头呲笑道。
“陛下不接受汪氏的请降?其可能只是试探我朝的底线!”听皇帝的口气十分不屑,陆秀夫想想道。
“可以考虑,但朕是不可能答应其的条件的!”赵昺断然道。
“陛下,当下北伐我朝动用了举国之兵,难以再抽调兵力讨伐。但若是拒绝,其可能会借机生事,袭扰西南。”陆秀夫忧心地道。
“汪氏背叛旧主,毫无信义可言。即便我朝当下答应其归降的条件,其也会提出新的条件,届时其要重回川蜀,岂不是引狼入室。再者当下我朝北伐顺利,一旦受挫,其定然会再度反叛!”邓光荐摆手道。他的意思很明确,不愿与其谈判,更不能答应其的条件,以防遭其反噬。
“刘总管是何意见?”当前刘师勇主持川蜀军政,赵昺想知道其作为当事人的意见,想想问道。
“刘总管以为汪氏归降是假,而是想借机稳住我朝,为其借蒙元式微之际向陕西扩展势力做掩护。毕竟蒙元接连战败,中原陷落在即,已经难以对其扩张难以抑制。而我朝如日中天,他是不敢贸然挑战的。”陆秀夫言道。
“当下川蜀经过数年休养生息,军备整顿完毕,粮食基本自给,完全有能力自保,击退汪氏的袭扰。所以其也以为应立足于战,但当前我朝重心在中原,不宜两线作战,可与其虚以委蛇进行谈判,一旦中原战事结束便可出蜀入陕,配合大军收复关中地区。”
“嗯,其的建议不错。”赵昺言道,“关中乃是稳定西北之关键,攻取大都后便可以河东之军挥师西北,控制陕西,收复西京。”
“陛下之意是不与其争一日之长短,暂时稳住汪氏,任其入陕扩张地盘,待日后再适时用兵!”陆秀夫又再加确认道。
“不错,蒙元在陕势力庞杂,汪氏介入只会使其陷入动荡,对我朝日后出兵有益无害。且我朝一旦收取大都,他也会再做考虑,若想再谈归降价码就得降一降了!”赵昺笑道。
“嗯,臣便依照陛下的意思回复!”陆秀夫看看邓光荐其也未加反对,施礼道。
“陛下,当前蒙元即将覆灭,各地势力都在寻求出路,如陇南汪氏、真定史氏等地方势力请降的事情会日渐增多。而我朝对降者给出的条件不一而足,也不宜再多杀戮,还是要制定章程便于行事,却不必事事奏请陛下。”邓光荐这时建议道。
“邓相所言甚是!”陆秀夫也附议道,他清楚皇帝以为这些蒙元势力归降是迫于形势,并不值得信任,现下并不愿意接受他们请降。即便接受,给出的条件别说优厚,可称得上是苛刻,而这样并不利于此后战事,也不利于日后统治,还是应该基于形势做出改变……
现在要重新规划战略目标,倪亮部的任务也要进行重大调整,免得惊走了铁穆耳。但如何将转变做的自然,又不让敌军觉察宋军战役目标的改变,且让铁穆耳能安心的待在大都,就要细细谋划了。
贺惟贤内应的身份在赵昺遣江璆主持进攻河东的时候,他就已经告知几位中枢重臣,但为了保护贺惟贤也仅限于他们。因此在细谈之时,他屏退了帐中闲杂人等,并令徐宏守在帐外,不准他人靠近。 “当前贺惟贤以粮草不足,需妥善调配为名将蒙元部族军挡在城外,拖延他们入卫的时间。若想让蒙元相信我东路军志在河东,只有与敌一战,迫使敌部族军离开,而后会合贺惟贤部北上草原,切断铁穆耳自大都北逃的通路!”陆秀夫思索片刻提议道。
“不妥,贺惟贤此时不易暴露内应身份,战事不明朗之际易继续隐匿身份,留待后用。且其若是贸然领军北进草原,也定会让铁穆耳疑心,生出北逃之心。而他手中当下有二十万大军可用,以贺部的战力是难以阻挡的!”邓光荐摇摇头,不同意其的意见。
“那我们就赶着他们走!”赵昺想了想一挥手道。
“赶着走?!如何赶!”陆秀夫问道。
“让倪亮部继续北上攻打大同,‘逼’贺惟贤出走上都,赶着敌部族军去大都!”赵昺言道。 “陛下,聚于大同的敌军尚有近十万,而我军在河东只有三万余,兵力相差悬殊,且敌部族军皆为骑军,与敌硬拼即便能胜,也损失惨重,难以再战!”陆秀夫皱皱眉道。
他觉得如此太过冒险,倪亮本就是孤军深入,一旦进攻受挫,根本来不及调兵救援,且当下打大都同样是一场硬仗,也难以分兵。
“陆相所虑有理,陛下还是要慎重,当前还是要稳扎稳打,不宜冒险求胜!”邓光荐也觉现在的形势得来不易,不能因为局部而影响到全局。
“可以采用一放、二拉、三打的策略,以减轻倪亮的压力!”赵昺沉吟片刻道。
“如何?”两人几乎异口同声地问道。 “陆相、先生请看!”赵昺将地图展开,指点着道,“既然我们放弃重创敌部族军的目标,贺惟贤也就不必再有意拖延,可以放出部分粮草物资给其,让他们前往大都,此为一放;另外我进入河北的两路大军加快进军速度,给大都方面施加压力,铁穆耳必然要部族军尽快入卫,此为二拉;倪亮部在此时出兵攻打大同,兵力相当的情况下,应有把握取胜,顺势攻取大同后,逼走贺惟贤,尾随追击敌部族军,争取在运动中歼敌一部,此为三打。”
“陛下的想法甚妙,但两地相隔千里,指挥调度多有不便,一旦失误便前功尽弃了!”陆秀夫觉得皇帝的想法可行,但双方沟通不畅,导致指挥失灵贻误战机。
“陆相太过谨慎了,古人都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邓光荐言道,“江相文能治政,武能定国,乃是全才;倪亮跟随陛下身边快二十年了,即便他笨些,陛下用兵之道其看也看会了。而陛下一个眼神其都能明白陛下的心思,岂能领会不了其中的意图;且御前护军中人才济济,皆是百战之军将。让他们去做,我们还没有什么不放心的。且事无巨细皆要陛下操心,累也累死了!”
“呵呵,也是如此,陛下日理万机已然十分辛苦。”陆秀夫有些尴尬地笑道。此次北伐陛下授予各路统帅机宜之权,使得武将们行事更为任意,而大胜之后武人之中又将诞生一大批勋贵,可能会打破当前文武间的权力平衡,所以他希望加以约束,免得出现武臣擅权之事的发生。
“待北伐结束我们便能轻松些日子了!”赵昺摆手笑道,“事情多如牛毛,咱们当前只需把握大方向,谋划大局,不能将精力皆浪费到具体事务上。同时也能让下边的人得以发挥才智,有建功的机会啊!” “陛下,川蜀方面奏报,称汪氏有意请降!”陆秀夫点点头,表示自己明白了,但国事还要议的。
“哼,汪氏乃是蛇鼠两端的小人,他们见蒙古人连吃败仗,江山不保,想要另寻出路了。”邓光荐冷哼声道。
“不错,汪氏占据陇南几十年,又染指川蜀,对蒙元也向来是阴奉阳违。其担心蒙元覆灭遭到我朝报复,便想以此谋求脱罪,也好抢得先机获得更大的利益!”赵昺点点头道。
谷“陛下说的不错,汪氏趁蒙元朝廷抽调兵力入卫大都,陕甘地区兵力空虚之机扩张地盘,染指陕甘事务,想要控制西北地区!”陆秀夫言道,“而臣想其也是意在向我朝示威,抬高自己的身价,为自家谋个好出路。”
“如此说来,他们投降我朝开出的条件也必然苛刻吧!”赵昺言道。 “嗯,汪氏提出的首要条件是我朝封其为王,王爵世袭罔替不得降爵承袭;其次,我朝不得派兵进入陕甘地区,地方官员由朝廷任命,但要由他们举荐;另外,他们可以自主支配税收,朝廷每年要拨付钱粮助饷。”陆秀夫禀告道。
“当然,我朝要当应他的条件,汪氏可以替朝廷戍守西北,奉我朝为主。为表示臣服,他们可以遣质子入京,每岁贡献。为表诚意,送嫡女入宫,与陛下联姻。”
“这是做梦,其这是要拥兵割据一方,建国中之国,陛下万勿应允!”邓光荐怒道。他清楚当下大宋的军事重心在中原,以川蜀的兵力难以对其形成威胁,所以其意在逼宫。
“朕……朕想其还真拿自己当棵葱了,居然还想称王,与朕联姻!”赵昺不知道如何形容汪氏的野心,摇头呲笑道。
“陛下不接受汪氏的请降?其可能只是试探我朝的底线!”听皇帝的口气十分不屑,陆秀夫想想道。
“可以考虑,但朕是不可能答应其的条件的!”赵昺断然道。
“陛下,当下北伐我朝动用了举国之兵,难以再抽调兵力讨伐。但若是拒绝,其可能会借机生事,袭扰西南。”陆秀夫忧心地道。
“汪氏背叛旧主,毫无信义可言。即便我朝当下答应其归降的条件,其也会提出新的条件,届时其要重回川蜀,岂不是引狼入室。再者当下我朝北伐顺利,一旦受挫,其定然会再度反叛!”邓光荐摆手道。他的意思很明确,不愿与其谈判,更不能答应其的条件,以防遭其反噬。
“刘总管是何意见?”当前刘师勇主持川蜀军政,赵昺想知道其作为当事人的意见,想想问道。
“刘总管以为汪氏归降是假,而是想借机稳住我朝,为其借蒙元式微之际向陕西扩展势力做掩护。毕竟蒙元接连战败,中原陷落在即,已经难以对其扩张难以抑制。而我朝如日中天,他是不敢贸然挑战的。”陆秀夫言道。
“当下川蜀经过数年休养生息,军备整顿完毕,粮食基本自给,完全有能力自保,击退汪氏的袭扰。所以其也以为应立足于战,但当前我朝重心在中原,不宜两线作战,可与其虚以委蛇进行谈判,一旦中原战事结束便可出蜀入陕,配合大军收复关中地区。”
“嗯,其的建议不错。”赵昺言道,“关中乃是稳定西北之关键,攻取大都后便可以河东之军挥师西北,控制陕西,收复西京。”
“陛下之意是不与其争一日之长短,暂时稳住汪氏,任其入陕扩张地盘,待日后再适时用兵!”陆秀夫又再加确认道。
“不错,蒙元在陕势力庞杂,汪氏介入只会使其陷入动荡,对我朝日后出兵有益无害。且我朝一旦收取大都,他也会再做考虑,若想再谈归降价码就得降一降了!”赵昺笑道。
“嗯,臣便依照陛下的意思回复!”陆秀夫看看邓光荐其也未加反对,施礼道。
“陛下,当前蒙元即将覆灭,各地势力都在寻求出路,如陇南汪氏、真定史氏等地方势力请降的事情会日渐增多。而我朝对降者给出的条件不一而足,也不宜再多杀戮,还是要制定章程便于行事,却不必事事奏请陛下。”邓光荐这时建议道。
“邓相所言甚是!”陆秀夫也附议道,他清楚皇帝以为这些蒙元势力归降是迫于形势,并不值得信任,现下并不愿意接受他们请降。即便接受,给出的条件别说优厚,可称得上是苛刻,而这样并不利于此后战事,也不利于日后统治,还是应该基于形势做出改变……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重生宋末之山河动》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重生宋末之山河动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