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92章 民心向背
目录: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作者:让你窝心| 类别:历史军事
进入三月,春天的脚步已经无法阻挡,北地亦以江河开化,草长莺飞,大地萌绿。刘因经过月余的‘囚徒’生活,身体并没有因此而日渐衰弱,脸色却红润起来,过去走不了几步就会气喘吁吁,现在围着行营溜达一圈也能大气不喘了。
当初刘因屡次三番顶撞南朝皇帝,随后其他同行的几人皆因献降有功,被南朝封赏赐官,自己却也并不后悔。他抱着即便身死也不降宋的想法,滞留在南朝皇帝行营中,起初也有自杀殉国的想法,可看着同被‘囚’在一处的老妻又犹豫了,若是自己死了其便无依无靠,也灭了生路。
想及于此,刘因也想开了,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该吃吃、该喝喝,让自己投降却无可能。而南朝皇帝却仿佛忘记了他,即没有找他的麻烦,也无人前来劝降,就过上了自觉生平最为安逸的生活。
吃喝自然不愁,虽说不是山珍海味,但也精细了许多,且量大管饱。平日里还有医士问诊号脉,开方送药,连他过去落下的沉疴旧疾都好了许多。行路有车可乘,宿营时会专门给他与老妻安排一间房屋,或是一顶营帐同住,贴身照顾他的生活。
除了衣食无忧,有病可医,最让刘因感到幸福的是南朝皇帝随行的车驾中藏书甚丰,其中又有诸多他从未看到过的典籍,以及近年来南儒们新近编写的著作。而他在与管理图书的老阁架混熟后可以随意借阅,此对于爱书如命的刘因而言称的上是最好的日子了。
“娘子,怎生又出去了?”前些日子行营到达涿州后,他们在驿馆中已经停留了十余日,而值守行营的侍卫们并不限制他们的出营。刘因却由当囚徒的觉悟,从不踏出行营一步,而老妻则有时会出去买些日用之物。
“相公,天气转暖,该换春衣了,我想着买些布匹给相公做身新衣,可惜银钱不够!”刘氏叹口气道。
“无妨,将棉衣中的丝絮取出来,便可做夹衣了!”刘因见老妻面带难色,看看其身上满是补丁的冬装,心中更为愧疚,勉强挤出些笑言道。
“唉,江南贩来的丝绸和麻布皆是上等,价格也不贵,可惜我们手中的宝钞仍是不够!”刘氏叹口气道。
“宝钞?商贩也收宝钞?!”刘因十分诧异地问道。他虽然不喜过问柴米油盐这些俗事,可家中困顿,却也时常听闻老妻唠叨,还是知道一些的。因为元廷为了弥补财政不足,毫无节制的滥发宝钞,导致物价飞涨,宝钞形同废纸,千贯也买不了一斤盐。
“当地的商贩不收,江南来的商贩确是肯收,据说他们收取后可以按照千贯宝钞兑换百文宋廷通宝向官府转换。”刘氏答道。
“哦,居然还有此等事情!”刘因更觉惊异,但转而又道,“江南重商,而商人无义,必然从中取利颇多。”
“错了,南朝商贩的物品价格远低于中原,盐只要四十文一斤,糙米也只要八十文一斗,以此价兑换百姓还是占便宜的。”刘氏连连摆手道。
“确是利民的好事,可是米价低廉定然难以买到吧!”刘因点点头,又问道。
“我听闻南军刚刚入城时,随后而来的江南粮贩低价售粮,确是引起抢购,甚至有本地粮贩大量买进,准备南粮售罄后再抬高价格卖粮。可是南粮源源不断运进来,且价格还有略降,让本地屯粮的粮贩叫苦不迭。”刘氏有些幸灾乐祸地道。
“大战之时南粮大量运入中原,看来江南富庶不虚,朝廷危矣!”刘因听罢叹口气道。
“亡了就亡了吧,中原在他们暴敛之下民不聊生。而今南朝到来不仅给百姓们分派了田地,免费发放种子、农具,免除了欠下官府的税赋和斡脱人的羊羔贷,且田税也降了几成。百姓皆言若知南朝如此善待百姓,早该开城献降,迎王师入城。”刘氏言道。
“住口,不可胡言!百姓居然如此麻木,不思抵御南朝侵略,却为小利而甘当南朝顺民,汝亦能笑而视之!”刘因听罢心中恼火,河北已经是京畿腹地核心,而涿州距京师不过百余里,百姓们应奋起反抗,助朝廷抗宋。但让他诧异的是百姓们不仅不加抵抗,反而要开城请降,他不由愤而呵斥妻子道。
“相公,这又非我说的,何必恼我!”刘氏愣了片刻言道,“你整日在馆舍中不曾出门,自然听不到坊间流言,看不到百姓的凄惨景象,只信书中的圣人之言,却也当不了饭吃!”
“尔竟对圣人出污蔑之语……”刘因听了更加恼火道。
“圣人们不食人间烟火,我等却离不了柴米油盐。不说彼时朝廷如何,而今各地官府先是强征民间粮食,后又有官军劫掠百姓财物,京师周围百里的粮食和财物尽被征抢一空。当下又正是春荒之际,多少人冻饿而死,若非南朝放粮赈济,又有江南粮食运到,这城池中便满是饿殍!”刘氏听了皱皱眉反驳道。
“南朝官府给百姓分田地,剿匪缉盗,将那些害人的蒙古官儿抓捕下狱,没收了无良斡脱商人的财产分配给贫苦的百姓。而南朝王师不仅不会擅入民家,更不会做出劫掠之事,还帮助出人百姓修补损毁的房屋,抢农时耕地、播种。谁好谁坏,百姓们自然还分辨的清楚,反倒是你一直执迷不悟,还心念蒙古人!”
“你……不可救药!”连遭老妻的抢白,刘因想想自己连更换春衣的钱都没有,又觉对其愧疚,想要训斥几句,却难说出口。
“勿要气恼了!”见丈夫脸色不虞,手掌不住哆嗦,意识到自己话重了,赶紧为其抚胸劝道。
“我非恼你,而是气那些百姓鼠目寸光,妇人之识!”刘因拍掉妻子的手道,“江南与河北相距何止千里,现下又是春季,江河枯竭,运河无法通航,如此大量的调运粮草和物资全仗陆路岂能长久。如今只是施小恩小惠于民,以稳定民心,来日粮草短缺必会千百倍的索回,那时遭殃的还是百姓。”
刘因虽然是书呆子,但是博览群书,却也知道战争造成的损耗巨大,发动战争者就会想尽一切办法转嫁战争负担。文雅点是因粮于敌,说白了就是杀入敌境后,靠缴获和抢掠敌国的粮食来满足供应。
这种方法能够节省很多的军费,同时因为后勤压力骤降,在进攻作战时能够大幅提高进攻的速度,只要前方有足够的的食物,作战范围几乎不受限制,这也是为什么当年蒙古人能以数万精兵,连续作战数年纵横万余里,从漠北一路打到波斯的原因。
但是他也明白一旦军队停驻下来,仍依赖这种方式,会酿成严重的后果。通常土地的产出物,除了供应当地人民食用,只有少量的盈余,一旦突然来了数万大军,不啻于发生了蝗灾,很快就会耗尽当地的余粮,并导致物价飞涨。
缺乏食物的占领军,会毫不客气地抢夺居民的口粮,没有什么比这种行为更能激起当地百姓激烈抵抗的了。而那时占领者就会撕下虚伪的假面,转而动用大军肆无忌惮的进行弹压,那时定然是血流成河,尸横遍野。
所以刘因气恼普通百姓不识大局,只因南朝施舍给些许恩惠,便弃朝廷生死于不顾,放弃抵抗做了南朝顺民。且他也清楚南朝补给线漫长,容易遭到破坏和袭扰,而朝廷毕竟尚占据大都,并拥有大量军队,战争短时间内无法结束,其中就充满了变数。
南朝一旦在战事失利,又因千里馈粮一时供应不济,或是军费开支巨大入不敷出,只会向他们千百倍的索回,彼时就追悔莫及了。而若南朝败退,朝廷重新收复中原,以蒙古人的暴虐的性情,定然会实施报复,那时的惨状让他不敢想象。
“以后的事情谁也不知道,可眼下百姓都活不下去了,谁又会去想以后会如何?”刘氏却不考虑那么多,低声嘟囔着道。
“你……唉,去吧!”刘因看看毫不在意的老妻无奈的挥手道。
“陈主事!”刘氏见状转身欲走,正撞见陈识时,蹲身施礼道。
“刘夫人,静修先生!”陈识时也躬身回礼,又拿过一个包裹递上道,“现在上下更换春装,吾多讨要了两套给静修先生。而其中没有女装,只好要了一匹布帛,请夫人自行裁缝了!”
“奴家谢过陈主事了!”刘氏又施一礼,欣喜地接过道。
“这……”刘因想要拒绝,可看老妻高兴的样子,而不由的英雄气短,将话又咽了回去。
“举手之劳,勿需多礼。只是这衣服乃是由工坊统一缝制,若是不合身,还需烦劳夫人修改!”陈识时又嘱咐声道。
“陈主事若是不忙,稍歇片刻可好!”刘因让老妻去煮茶,请陈识时进屋。
“那就叨扰先生了!”陈识时却没有拒绝,随其进屋坐定道,“先生可有事需要陈某相帮?”
“并无它事,只是有几个问题讨教!”刘因施礼道……
当初刘因屡次三番顶撞南朝皇帝,随后其他同行的几人皆因献降有功,被南朝封赏赐官,自己却也并不后悔。他抱着即便身死也不降宋的想法,滞留在南朝皇帝行营中,起初也有自杀殉国的想法,可看着同被‘囚’在一处的老妻又犹豫了,若是自己死了其便无依无靠,也灭了生路。
想及于此,刘因也想开了,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该吃吃、该喝喝,让自己投降却无可能。而南朝皇帝却仿佛忘记了他,即没有找他的麻烦,也无人前来劝降,就过上了自觉生平最为安逸的生活。
吃喝自然不愁,虽说不是山珍海味,但也精细了许多,且量大管饱。平日里还有医士问诊号脉,开方送药,连他过去落下的沉疴旧疾都好了许多。行路有车可乘,宿营时会专门给他与老妻安排一间房屋,或是一顶营帐同住,贴身照顾他的生活。
除了衣食无忧,有病可医,最让刘因感到幸福的是南朝皇帝随行的车驾中藏书甚丰,其中又有诸多他从未看到过的典籍,以及近年来南儒们新近编写的著作。而他在与管理图书的老阁架混熟后可以随意借阅,此对于爱书如命的刘因而言称的上是最好的日子了。
“娘子,怎生又出去了?”前些日子行营到达涿州后,他们在驿馆中已经停留了十余日,而值守行营的侍卫们并不限制他们的出营。刘因却由当囚徒的觉悟,从不踏出行营一步,而老妻则有时会出去买些日用之物。
“相公,天气转暖,该换春衣了,我想着买些布匹给相公做身新衣,可惜银钱不够!”刘氏叹口气道。
“无妨,将棉衣中的丝絮取出来,便可做夹衣了!”刘因见老妻面带难色,看看其身上满是补丁的冬装,心中更为愧疚,勉强挤出些笑言道。
“唉,江南贩来的丝绸和麻布皆是上等,价格也不贵,可惜我们手中的宝钞仍是不够!”刘氏叹口气道。
“宝钞?商贩也收宝钞?!”刘因十分诧异地问道。他虽然不喜过问柴米油盐这些俗事,可家中困顿,却也时常听闻老妻唠叨,还是知道一些的。因为元廷为了弥补财政不足,毫无节制的滥发宝钞,导致物价飞涨,宝钞形同废纸,千贯也买不了一斤盐。
“当地的商贩不收,江南来的商贩确是肯收,据说他们收取后可以按照千贯宝钞兑换百文宋廷通宝向官府转换。”刘氏答道。
“哦,居然还有此等事情!”刘因更觉惊异,但转而又道,“江南重商,而商人无义,必然从中取利颇多。”
“错了,南朝商贩的物品价格远低于中原,盐只要四十文一斤,糙米也只要八十文一斗,以此价兑换百姓还是占便宜的。”刘氏连连摆手道。
“确是利民的好事,可是米价低廉定然难以买到吧!”刘因点点头,又问道。
“我听闻南军刚刚入城时,随后而来的江南粮贩低价售粮,确是引起抢购,甚至有本地粮贩大量买进,准备南粮售罄后再抬高价格卖粮。可是南粮源源不断运进来,且价格还有略降,让本地屯粮的粮贩叫苦不迭。”刘氏有些幸灾乐祸地道。
“大战之时南粮大量运入中原,看来江南富庶不虚,朝廷危矣!”刘因听罢叹口气道。
“亡了就亡了吧,中原在他们暴敛之下民不聊生。而今南朝到来不仅给百姓们分派了田地,免费发放种子、农具,免除了欠下官府的税赋和斡脱人的羊羔贷,且田税也降了几成。百姓皆言若知南朝如此善待百姓,早该开城献降,迎王师入城。”刘氏言道。
“住口,不可胡言!百姓居然如此麻木,不思抵御南朝侵略,却为小利而甘当南朝顺民,汝亦能笑而视之!”刘因听罢心中恼火,河北已经是京畿腹地核心,而涿州距京师不过百余里,百姓们应奋起反抗,助朝廷抗宋。但让他诧异的是百姓们不仅不加抵抗,反而要开城请降,他不由愤而呵斥妻子道。
“相公,这又非我说的,何必恼我!”刘氏愣了片刻言道,“你整日在馆舍中不曾出门,自然听不到坊间流言,看不到百姓的凄惨景象,只信书中的圣人之言,却也当不了饭吃!”
“尔竟对圣人出污蔑之语……”刘因听了更加恼火道。
“圣人们不食人间烟火,我等却离不了柴米油盐。不说彼时朝廷如何,而今各地官府先是强征民间粮食,后又有官军劫掠百姓财物,京师周围百里的粮食和财物尽被征抢一空。当下又正是春荒之际,多少人冻饿而死,若非南朝放粮赈济,又有江南粮食运到,这城池中便满是饿殍!”刘氏听了皱皱眉反驳道。
“南朝官府给百姓分田地,剿匪缉盗,将那些害人的蒙古官儿抓捕下狱,没收了无良斡脱商人的财产分配给贫苦的百姓。而南朝王师不仅不会擅入民家,更不会做出劫掠之事,还帮助出人百姓修补损毁的房屋,抢农时耕地、播种。谁好谁坏,百姓们自然还分辨的清楚,反倒是你一直执迷不悟,还心念蒙古人!”
“你……不可救药!”连遭老妻的抢白,刘因想想自己连更换春衣的钱都没有,又觉对其愧疚,想要训斥几句,却难说出口。
“勿要气恼了!”见丈夫脸色不虞,手掌不住哆嗦,意识到自己话重了,赶紧为其抚胸劝道。
“我非恼你,而是气那些百姓鼠目寸光,妇人之识!”刘因拍掉妻子的手道,“江南与河北相距何止千里,现下又是春季,江河枯竭,运河无法通航,如此大量的调运粮草和物资全仗陆路岂能长久。如今只是施小恩小惠于民,以稳定民心,来日粮草短缺必会千百倍的索回,那时遭殃的还是百姓。”
刘因虽然是书呆子,但是博览群书,却也知道战争造成的损耗巨大,发动战争者就会想尽一切办法转嫁战争负担。文雅点是因粮于敌,说白了就是杀入敌境后,靠缴获和抢掠敌国的粮食来满足供应。
这种方法能够节省很多的军费,同时因为后勤压力骤降,在进攻作战时能够大幅提高进攻的速度,只要前方有足够的的食物,作战范围几乎不受限制,这也是为什么当年蒙古人能以数万精兵,连续作战数年纵横万余里,从漠北一路打到波斯的原因。
但是他也明白一旦军队停驻下来,仍依赖这种方式,会酿成严重的后果。通常土地的产出物,除了供应当地人民食用,只有少量的盈余,一旦突然来了数万大军,不啻于发生了蝗灾,很快就会耗尽当地的余粮,并导致物价飞涨。
缺乏食物的占领军,会毫不客气地抢夺居民的口粮,没有什么比这种行为更能激起当地百姓激烈抵抗的了。而那时占领者就会撕下虚伪的假面,转而动用大军肆无忌惮的进行弹压,那时定然是血流成河,尸横遍野。
所以刘因气恼普通百姓不识大局,只因南朝施舍给些许恩惠,便弃朝廷生死于不顾,放弃抵抗做了南朝顺民。且他也清楚南朝补给线漫长,容易遭到破坏和袭扰,而朝廷毕竟尚占据大都,并拥有大量军队,战争短时间内无法结束,其中就充满了变数。
南朝一旦在战事失利,又因千里馈粮一时供应不济,或是军费开支巨大入不敷出,只会向他们千百倍的索回,彼时就追悔莫及了。而若南朝败退,朝廷重新收复中原,以蒙古人的暴虐的性情,定然会实施报复,那时的惨状让他不敢想象。
“以后的事情谁也不知道,可眼下百姓都活不下去了,谁又会去想以后会如何?”刘氏却不考虑那么多,低声嘟囔着道。
“你……唉,去吧!”刘因看看毫不在意的老妻无奈的挥手道。
“陈主事!”刘氏见状转身欲走,正撞见陈识时,蹲身施礼道。
“刘夫人,静修先生!”陈识时也躬身回礼,又拿过一个包裹递上道,“现在上下更换春装,吾多讨要了两套给静修先生。而其中没有女装,只好要了一匹布帛,请夫人自行裁缝了!”
“奴家谢过陈主事了!”刘氏又施一礼,欣喜地接过道。
“这……”刘因想要拒绝,可看老妻高兴的样子,而不由的英雄气短,将话又咽了回去。
“举手之劳,勿需多礼。只是这衣服乃是由工坊统一缝制,若是不合身,还需烦劳夫人修改!”陈识时又嘱咐声道。
“陈主事若是不忙,稍歇片刻可好!”刘因让老妻去煮茶,请陈识时进屋。
“那就叨扰先生了!”陈识时却没有拒绝,随其进屋坐定道,“先生可有事需要陈某相帮?”
“并无它事,只是有几个问题讨教!”刘因施礼道……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重生宋末之山河动》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重生宋末之山河动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