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三国小驸马 正文 第157章 逼降马家 2

正文 第157章 逼降马家 2

目录:三国小驸马| 作者:墨柱| 类别:历史军事

    前去马腾府上劝降之人刘范乃刘焉之子,与马腾为至交好友,昔日董卓辅政之时,刘范曾与马腾合谋发动兵变,两人共过患难,确是生死交情。刘范为刘焉长子,刘焉宠幸张鲁之母,导致刘范生母忧郁而死,刘范与其弟刘诞因此与刘焉不通往来。往昔马腾兵变失败,刘范时任左中郎将,刘诞任治书御史,董卓曾悬赏抓捕刘范、刘诞。姜述记得这段历史典故,马腾屯时,让史阿潜入洛阳,反情发作便将刘范兄弟密藏,又使人偷出兄弟两人家后来寻机接到齐郡。后来洛阳立朝,使刘范为宗正丞,刘涎为礼官大夫。

    姜述初时救下两人,本想用于日后平定益州之时。前期闻知马超出兵,与郭嘉设计欲逼马腾归降,讨论出使之人,忽然想起刘范,乃将刘范召至崞县军营,将诸般说词吩咐明白。

    刘范得姜述活命之恩,自然无不依从,奉命前去北地求见马腾。马腾一见刘范名刺,将其迎入室内,道:“上次事败,躲避董卓追杀,避入凉州,再未与弟相见。听闻如今在朝为官,一向可好?”

    刘范正色道:“前因董卓乱朝害民,与兄愤而讨之,后遭董卓通缉,与二弟两家幸得齐侯相救,至青州方知其人之才,可中兴汉室,造福万民。我与兄生死之交,此次实为兄合族兴旺大事而来。”

    马腾道:“莫非齐侯欲让为兄献地以降。”

    刘范道:“不错。数日前齐侯将弟招至崞县大营,细说当今形势。兄占据半州之地,实无抵挡之力。董卓手握重兵,为齐侯一朝剿灭。袁绍拥并州十余万精兵,争斗月余只剩孤城一座,麾下只剩二三千兵马。兄之势力比此两人皆不如,如何与其相争?”

    马腾叹道:“当初听信袁绍、曹操说客之言,派孟起领兵往援,如今陷于绝地,深自悔恨。孟起如今如何?”

    刘范道:“齐侯爱惜孟起之才,不忍伤之,设计让其与中护军许褚赌斗,今完好无损,兵马亦无损伤,只是齐侯言道,崞县粮草将尽。”

    马腾听说马超无恙,顿时面露喜色,道:“这便好。”继而眉头一皱,道:“崞县粮尽,兵马或是生乱,或是致于绝地而反扑,双方必受损伤,齐侯有何安排?”

    刘范道:“只需兄书信一封,让孟起率部归降,齐侯已有定计。”

    马腾道:“未知齐侯对马家如何安排?”

    刘范道:“兄封侯,入朝为四方将军,孟起、令明等随他为将,又言铁儿、休儿、岱儿皆有将才,成人后皆使跟随左右。”

    马腾长吁一口气,道:“虽失自立基地,换来合族富贵平安,或非祸是福。”

    刘范又道:“投靠之事暂时保密,齐侯还有利用之处,兄依言行事即可。”

    马腾听刘范说完计划,不由叹服道:“如今为兄才明白,齐侯当世之英雄也,袁绍实则朝夕可灭,设此局全为取凉州尔。”

    马腾立即书信一封,问刘范道:“使快马送到何处?”

    刘范道:“不用兄操心,弟从人自会送去。”

    崞县城内,县长沮授愁眉不展,城中粮草将尽,袁绍一日催促数次,然城中大户早已搜刮干净,城外前期又遭匪患,大户藏粮几乎全被抢光。没有粮草,此城如何守得?待到无粮之时,不需齐侯来攻,凉州兵马就会将县城掀了。

    沮授现在十分后悔,去年好友田丰书信相召,当初若是辞官至京,怎会如此狼狈?沮授自谓才华横溢,清高孤傲,治政皆优,然在县长任上五年未得升迁。本来田丰相荐,必会谋得高官,怎奈当初袁绍依附洛阳,自思才干出众,何不凭借能力升迁?袁绍后来依附长安,弃官南逃都成了奢望。沮授想过出城投降,可是合城百姓怎么办?袁绍横征暴敛,根本不管百姓死活,若无沮授在内协调,袁绍早就强抢百姓口粮了。数年之功,方得崞县大治,没想到一朝打回原形。沮授正胡思乱想之时,仆人来报,道:“门外有人求见。”

    沮授问道:“何人?”

    仆人道:“此人说是马超将军部下。”

    沮授心道定是前来催粮,始终无法躲得过去,道:“让他进来吧。”

    来人是马超亲兵,道:“县长,我家将军有请,有重要事情商议。”

    沮授推脱不得,随同亲兵来到马超军营,只见营中戒备森严,心道不亏为西凉精兵。来到帅帐,却见马超坐在下首,不由觉得怪异,打量上首之人,感觉十分眼熟,定睛细看,不由目瞪口呆,上前施了一礼,期期艾艾道“不知齐侯大驾光临,失礼之处请见谅。”

    姜述好好打量沮授一番,见沮授三十余岁,气度儒雅,一脸正气,道:“向闻县长干练之才,曾让田丰大人书信相召,未收到信吗?”

    沮授面露愧色,道:“信已收到,彼时并州属朝廷之地,想以政绩升迁,因此不愿前去,待袁本初归附长安,欲行却又不能。今又逢战乱,本想出城投靠,又放心不下合城百姓,因此一直耽搁至今。”

    姜述:“县长少有大志,又多权略,县长一职太过委屈,如今丞相征事空缺,县长以为如何?”

    沮授大喜,拜谢道:“多谢主公美意。”

    姜述道:“请坐,有事一同商议。”

    沮授坐下,问道:“战乱之时,丞相如何轻临险地?”

    姜述笑道:“本初只余二三千兵力,孟起三万精兵相随卫护,怎能称为险地?闻袁绍部将鞠义被拘牢中,所为何事?”

    沮授道:“上次袁绍弃了鞠义与步卒,只让颜良、文丑引骑兵护其西逃,被温侯率兵击退,又逃回城中。鞠义将军后来知晓真相,当着他人之面质问袁绍,袁绍恼羞成怒,因此将其下狱。”

    姜述道:“取袁本初性命,如探囊取物,又想鞠义、文丑、颜良三将皆有勇力,如今天下纷乱之时,想收之为国家出力,可有妙策?”

    沮授沉思一会,道:“鞠义一向忠心,袁绍捉其下狱,已失军心。鞠义刚直,倘若直接劝降,恐怕难有成效,但其爱兵如子,若以兵卒性命相协,或能降之。听闻文丑、颜良保护袁绍西逃,因袁绍不惜兵丁性命,又讥讽两将无能,两将口中不言,内心已生不满。文丑、颜良虽是袁氏家将出身,平昔最敬服鞠义,若让鞠义出面说服,再设法使其与袁氏离心,或可为之。”

    姜述思忖一会,道:“先将鞠义救出再议。”

    沮授道:“此事甚易

    ,鞠义关在县狱,属下设法放其出狱,着人送他过来。”

    姜述道:“就依你之言,我与孟起在此相候。”

    县狱距离军营不远,很快沮授将鞠义押到,鞠义抬眼见姜述高坐室内,不由大惊失色,问沮授道:“城池已破?”

    姜述接口道:“鞠将军且坐,虎牢关之雄在我眼中也如平地,何况如此小城?”

    鞠义默然,寻个蒲团坐下。姜述又道:“将军武艺高强,精通兵法,又擅长练兵之术。今逢乱世,国家用人之际,可否为国家做事?”

    鞠义欲开口回绝,又想起袁绍德薄,犹疑半天,没有说话。

    姜述笑道:“我知晓将军忠义之士,然将军知晓忠是什么?将军是条汉子,应该做点有意义的事情。何事有意义?对国家有利,对民族有利,对万民有利,为了国家、民族、万民之利不惜赴汤蹈火,此为忠诚于国家,忠诚于民族,忠诚于万民。百年之后,会被后人称为国家烈士、民族英雄、万民福星。能做到这些,人生才算真正有意义。将军就此牺牲,为谁牺牲?有意义吗?人的生命或轻若鸿毛,或重若泰山,我希望将军生命重若泰山,而非轻若鸿毛。很多时候,我思考一生追求的到底是什么?金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追求如山的金钱,有意义吗?权势?得意时权柄一时,若不想做事,便是碌碌无为若想做事,便要产生利益纠纷,因此得罪大批的人。失意时权势皆去,碌碌无为或可得以终老,做事之人因有对头却难以善终。美女?一个美女是美女,一万个呢?美女多了也会成为负担。人生苦短,美女的美好年华仅是十几年二十几年,其后一样会变老变丑,死后一样会化为骷髅。我思考过后得出一个结论,一个人若想活得有意义,就得寻找大道,大道是什么?开万世之太平,继往圣之绝学,寻人间之大道。这是我一生的目标,为世人创造一个适合社会发展的环境,编制一套适合社会发展的制度,为后世留下有益的借鉴和心得,尽平生之力去追求,即使不成功,也会感到欣慰,因为我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这个事业,只要开启有益的开端,必有后人接着我的衣钵去追求,因此我死而无悔。我想人一生的使命,是在盖棺定论之后,永远活在百姓心中。为了寻求大道,很多时候,我感觉很累。我身为大家嫡子,姜家产业众多,金钱无数,日进斗金。我拥有贤妻姜妾,个个美貌如花。又掌朝廷大权,朝中文武多出我门。若非为了追求大道,尽可以享受荣华富贵。很多时候我很累,要顾忌社稷安危,要思考百姓生计,要保证官兵粮饷。我原本可以不必拼搏,可以守着寡母娇妻,子女绕膝,过安逸快活的日子。如今母亲在堂,不能侍奉尽孝妻少子不能如常人般日日相处。这些可以牺牲,因为这是个人幸福。若是无所作为,碌碌无为,这种毫无意义的生活,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活一万天与活一天有何区别?所以我牺牲个人利益,就是要做有意义的事,虽然很累但很充实,很快乐,因为我所有的一切,最终将是为了万民谋利,是为了天下百姓幸福。我一人又能做多少事?只能集中志同道合的人,共同来做,才能更快达到目的。如今正处乱世,许多百姓还生活在苦难中,我之所以寻求天下文武才干辅助,就是为了尽快结束战乱,清除异族边患,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提高农业产量,发展工业商业,最终让大汉战事不起,百姓丰衣足食,这就是我一生的目标,想请诸君与我一起携手完成。”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三国小驸马》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三国小驸马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