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百八十二章 青年才俊纷纷登场
目录:断狱| 作者:离人望左岸| 类别:历史军事
♂,
偌大的集英殿,布置起来也需要很多人手,宫中的宦官和宫女本来是不能出来布置的,他们只有在宴会当日,才出来摆排场和听用。
但由于时间紧迫,这些人也都被用上,而董槐也已经不年轻了,虽然身材很高,但已经没有了年轻时候的魁梧,显得很是消瘦。
他亲力亲为,忙着调度人手,与礼部的官员一道,一遍又一遍地检查,即便再微小的地方,有些许违制,他都会一一点出来。
而有了他这个表率,其他人自然也不敢偷懒,整个集英殿忙得是热火朝天,虽然人潮如织,四处走动,却并没有乱哄哄的迹象,反而非常的井然有序。
杨璟将这些看在眼里,对董槐这股清流越发的敬佩,忍不住给他打个招呼,行了个礼。
没想到董槐并没有摆架子,反而很随和地点头示意,眼看着转身要去忙碌,却又扭过头来,朝杨璟确认道:“你叫杨璟?”
杨璟也有些惊诧,朝董槐道:“下官便是杨璟。”
董槐停下脚步来,正面杨璟问道:“早先宋慈向我推荐过一个年轻人,说是在巴陵当推吏,也叫杨璟,不会就是你吧?”
杨璟也是笑了,没想到宋慈竟然会向董槐推荐自己,不过想了想,这董槐的官场履历里头,有一大半都是推官提刑官,也算是刑名系统里头的老前辈,与宋慈交厚也就不足为奇了。
“难得老相公还记得,下官便是在巴陵当推吏的那个杨璟。”
董槐听得杨璟的回答,不由上下打量了一番,见得杨璟穿着道袍,不由问道:“你出使大理有功,官家弃而不用,心里可有怨言?”
杨璟也是苦笑,朝董槐道:“该是有的。”
杨璟的回答也是妙,说应该是有的,说明杨璟已经看淡看开了这件事,并没有因此而抱怨和自暴自弃。
董槐对杨璟的回答似乎很满意,朝杨璟道:“你有这份心胸和气度,已经着实不易了,眼下老夫也不好用你,不如老夫推荐你进国子监读书吧,出来也好有个出身。”
杨璟一听这话,也是哭笑不得,董槐乃是老牌进士,可以说是文官集团的首脑,可不像宋慈那般不拘一格降人才,与其他文官一般,第一个考虑到的便是杨璟的出身问题。
不过他也算是给杨璟提供了一条捷径,捐些钱进入国子监当个贡生,也是挤进文官集团的路子之一,不过不如正经科举,不过杨璟年纪太大,想要靠着正经读书参加科举,怕是要耽误太多。
只是杨璟从未想过要甚么文人出身,他也不会因为自己推吏出身而感到可耻,加上密旨已经下来,往后还有大把事情要做,哪里有时间到国子监里头镀金。
“老相公抬爱了,下官资质愚钝,只怕辜负了老相公的期许...”
杨璟这算是婉拒了,其实读书人不也出了秦桧丁大全么,报国也并非只有读书这一条道,武人叛乱,用大军兵马便可以镇压,但朝堂上的文官,想要分出忠奸来都不容易。
董槐也是知道杨璟所做之事的,见得杨璟婉拒,本想听之任之,但又劝了一句。
“杨璟啊,这武人立国是正理儿,但治国却需要文人,眼下我大宋文风鼎盛,想要报国,想要做大事,还是需要走文官的路子,只要你愿意,老夫倒是愿意推你一把的。”
董槐说的情真意切,里头包含了他曾经承诺过宋慈,要提拔一下杨璟,同样也含着他对杨璟所做之事的敬佩,这是爱才之心的自然流露。
若他不看重杨璟,也就不会一再劝说杨璟了。
一个堂堂宰辅,能够这般劝学,杨璟本该心怀感激,他也确实心怀感激。
但杨璟却很清楚,董槐口中的太平盛世,已经不复存在,蒙古人还在外头虎视眈眈,这个帝国就要风雨飘摇,需要的已经不是治国的文人,而是能够保家卫国的武人!
可杨璟也知道,董槐等文官集团,仍旧沉浸在繁盛强国的梦里头,以为一切都可以用金钱和宋朝的国际影响力来解决问题。
早年他在广西当提点刑狱之时,之所以能够平定交趾等小国的入侵,也并非借助武力,而是利用各种双边协商来解决问题。
说白了,董槐对执政是非常有本事的,尤其是国计民生,他是个非常好的总理大臣,可要说对外的政策,他还是太过天真和柔软。
杨璟也不想因此而与董槐争论,毕竟能够当上宰辅,对内外形势应该比所有人都清楚。
所以杨璟想了想,便朝董槐再次婉拒道:“下官只是个推吏出身,也就这么一点本事,能够继续走刑名断狱这条路,也就已经是我的极限了,多破些案子,不出冤案,或许便是我杨璟报国的路子了吧。”
听得杨璟这么一说,董槐也沉思了片刻,若有所悟一般点点头,朝杨璟道:“理是这个理儿,不过还是可惜了,随你去吧,日后若改变主意了,跟老夫说一声就成。”
董槐如此广阔的胸襟,也让杨璟肃然起敬,朝他行礼道:“谢过老相公。”
董槐点了点头,便丢下杨璟,自顾忙去了。
杨璟看着这老宰辅的背影,一想到丁大全即将要把他推下台去,杨璟便有些义愤,今番说甚么也不能让丁大全得逞!
由于陈密乃是皇城司的老人,而李彧陆长安和林爵得益于杨璟,也正式入职京城,协助陈密办事,有他们在操持,杨璟也就当起了甩手掌柜。
正准备去看看高采芝和花团锦簇的排演,徐佛却带着几个人走了过来。
杨璟对徐佛总有一种说不清的戒心,许是这位真正意义上的密探头子,掌握着整个帝国的秘密,使得杨璟有些发自内心的敬畏吧。
跟在徐佛身边的,是一个身材挺拔的年轻人,与杨璟相差不多,只是稍微矮了一些,但面相还是相当出众的。
“下官见过提举徐大人。”杨璟避不过,只好朝徐佛行礼,而徐佛则笑了笑,朝杨璟道:“忠勇伯也在啊,正好,本官便来引荐一番了。”
徐佛指着那年轻人,朝杨璟道:“这位乃是杨镇杨少府,右边这位乃是宝文阁待制董登州。”
杨璟一听,也不由吃了一惊,这少府监乃是从四品,可杨镇与他杨璟年龄相仿,又与徐佛并肩而行,实在让人意外。
杨璟的脑子里不断回忆着,终于想起来,这杨镇,可不就是杨太后的侄子,最终娶了瑞国公主的驸马爷么!
莫看这两宋时期总共有九十多位公主,但宋徽宗一个人就生了三十几个,结果靖康之难时,被金国人掳掠,受尽了**。
而徽宗之后的南宋皇帝们,子嗣都不旺,高宗、宁宗、理宗乃至后来的度宗,都没有儿子而绝了后,连女儿都没生几个,理宗皇帝赵昀便是从民间挖出来的,虽说是太祖赵匡胤之子赵德昭的九世孙,但已经是庶人。
南宋持续了一百五十多年,九个皇帝只生了八个公主,有些刚出生不久就夭折了,这些公主中,便只有瑞国公主成功嫁了人,但也是从十四五岁开始张罗,一直到二十一岁才嫁给了杨镇,婚后没多久,在二十二岁的时候就死了。
由于瑞国公主太过特殊,而杨镇一直在升官,瑞国公主死后,这哥儿们也一直在升官,到了南宋末期,这哥儿们更是经常冒头露脸,所以杨璟对他的一些事迹,倒也有些印象。
而旁边的董登州也是三十不到,这个年纪便已经成为了宝文阁的待制,文官仕途可见是多么的顺遂了。
徐佛见得杨璟眼神惊诧,便把杨镇和董登州的家世都提了一嘴,这杨镇是皇亲国戚,杨太后的侄儿,而董登州竟然是董槐的儿子!
杨璟也是一一见礼,董登州家教很好,姿态儒雅,为人谦和,颇有乃父之风,而杨镇则有些高傲,对杨璟不冷不热,不过杨璟也不在意,连董槐让他进国立大学镀金,杨璟都婉拒了两次,也就没必要巴结这些小辈了。
徐佛见得杨璟气态如常,心里也暗自点头,心说果然是在战场上见过世面,又在地方摸爬滚打过的,气度胆色都不是这些养尊处优的贵公子们所能相比的。
杨镇自恃身份,董登州虽然笑眯眯的,但骨子里还是跟他爹一样,有着一种文人的优越感,也就与杨璟没甚么好寒暄的了。
徐佛又指着身后那一群人,朝杨璟介绍道:“忠勇伯,这些便是今年的新科进士,前头的是状元周震炎,榜眼谢英棠,探花温如玉。”
杨璟一听状元周震炎,不由多看了一眼,但见得周震炎满面春风,见到杨璟顿时惊讶又是羞愧!
谁能想到那天夜里被丁大全视若无睹般的杨璟,竟然是个伯爵爷爷,而且还让皇城司提举徐佛停下来,专门介绍一番!
杨璟是伯爵,便是杨镇和董登州都要主动见礼,这些新科进士们还没补官,也只能给杨璟行礼。
他们可都是科考遴选出来的人中龙凤,可杨璟却只是个推吏出身,眼下要低三下四给杨璟行礼,实在让人吃味。
而行礼也是有规矩的,周震炎作为状元,自然要表率,但他却因为见到杨璟而惊愕和羞愧,竟然失态了!
榜眼谢英棠本想提醒一下周震炎,却被探花温如玉给悄悄拉了一把。
这个小动作自然没有逃过杨璟的眼睛,这三人虽然都是个中翘楚,但要说最抢风头的,自然是状元郎,再加上周震炎面容俊美,只怕很难有人关注到榜眼和探花。
如此看来,谢英棠可就比这个探花温如玉要厚道许多了。
周震炎发现气氛有异,这才醒悟过来,赶忙带头行礼,杨璟也只是摆了摆手,笑着受了这礼。
“提举大人将这些新科进士老爷带进来,所为何事?”
徐佛知道杨璟要缓解气氛,便随口答道:“明日便是琼林宴,这宴席之上所有流程,都必须要排演一遍,免得在官家面前出丑,一会儿礼部的同僚也会过来,说明礼仪和排场,再与诸多戏班子演练一遍,这三位都是要进行庭谢之礼,到时候要代表新科进士发言,所以也要参加排演。”
“原来是彩排啊...”杨璟小声嘀咕道,徐佛听不清,便朝杨璟问道:“杨大人说甚么?”
杨璟赶忙摆手:“没事,呵呵...”
徐佛道:“既然杨大人没事,便与本官一道去看看吧。”
杨璟微微抱拳道:“恭敬不如从命。”
这句话似乎已经是杨璟对徐佛说的第三次了,只是杨璟没想到,接下来的事情会让他如此头疼!
偌大的集英殿,布置起来也需要很多人手,宫中的宦官和宫女本来是不能出来布置的,他们只有在宴会当日,才出来摆排场和听用。
但由于时间紧迫,这些人也都被用上,而董槐也已经不年轻了,虽然身材很高,但已经没有了年轻时候的魁梧,显得很是消瘦。
他亲力亲为,忙着调度人手,与礼部的官员一道,一遍又一遍地检查,即便再微小的地方,有些许违制,他都会一一点出来。
而有了他这个表率,其他人自然也不敢偷懒,整个集英殿忙得是热火朝天,虽然人潮如织,四处走动,却并没有乱哄哄的迹象,反而非常的井然有序。
杨璟将这些看在眼里,对董槐这股清流越发的敬佩,忍不住给他打个招呼,行了个礼。
没想到董槐并没有摆架子,反而很随和地点头示意,眼看着转身要去忙碌,却又扭过头来,朝杨璟确认道:“你叫杨璟?”
杨璟也有些惊诧,朝董槐道:“下官便是杨璟。”
董槐停下脚步来,正面杨璟问道:“早先宋慈向我推荐过一个年轻人,说是在巴陵当推吏,也叫杨璟,不会就是你吧?”
杨璟也是笑了,没想到宋慈竟然会向董槐推荐自己,不过想了想,这董槐的官场履历里头,有一大半都是推官提刑官,也算是刑名系统里头的老前辈,与宋慈交厚也就不足为奇了。
“难得老相公还记得,下官便是在巴陵当推吏的那个杨璟。”
董槐听得杨璟的回答,不由上下打量了一番,见得杨璟穿着道袍,不由问道:“你出使大理有功,官家弃而不用,心里可有怨言?”
杨璟也是苦笑,朝董槐道:“该是有的。”
杨璟的回答也是妙,说应该是有的,说明杨璟已经看淡看开了这件事,并没有因此而抱怨和自暴自弃。
董槐对杨璟的回答似乎很满意,朝杨璟道:“你有这份心胸和气度,已经着实不易了,眼下老夫也不好用你,不如老夫推荐你进国子监读书吧,出来也好有个出身。”
杨璟一听这话,也是哭笑不得,董槐乃是老牌进士,可以说是文官集团的首脑,可不像宋慈那般不拘一格降人才,与其他文官一般,第一个考虑到的便是杨璟的出身问题。
不过他也算是给杨璟提供了一条捷径,捐些钱进入国子监当个贡生,也是挤进文官集团的路子之一,不过不如正经科举,不过杨璟年纪太大,想要靠着正经读书参加科举,怕是要耽误太多。
只是杨璟从未想过要甚么文人出身,他也不会因为自己推吏出身而感到可耻,加上密旨已经下来,往后还有大把事情要做,哪里有时间到国子监里头镀金。
“老相公抬爱了,下官资质愚钝,只怕辜负了老相公的期许...”
杨璟这算是婉拒了,其实读书人不也出了秦桧丁大全么,报国也并非只有读书这一条道,武人叛乱,用大军兵马便可以镇压,但朝堂上的文官,想要分出忠奸来都不容易。
董槐也是知道杨璟所做之事的,见得杨璟婉拒,本想听之任之,但又劝了一句。
“杨璟啊,这武人立国是正理儿,但治国却需要文人,眼下我大宋文风鼎盛,想要报国,想要做大事,还是需要走文官的路子,只要你愿意,老夫倒是愿意推你一把的。”
董槐说的情真意切,里头包含了他曾经承诺过宋慈,要提拔一下杨璟,同样也含着他对杨璟所做之事的敬佩,这是爱才之心的自然流露。
若他不看重杨璟,也就不会一再劝说杨璟了。
一个堂堂宰辅,能够这般劝学,杨璟本该心怀感激,他也确实心怀感激。
但杨璟却很清楚,董槐口中的太平盛世,已经不复存在,蒙古人还在外头虎视眈眈,这个帝国就要风雨飘摇,需要的已经不是治国的文人,而是能够保家卫国的武人!
可杨璟也知道,董槐等文官集团,仍旧沉浸在繁盛强国的梦里头,以为一切都可以用金钱和宋朝的国际影响力来解决问题。
早年他在广西当提点刑狱之时,之所以能够平定交趾等小国的入侵,也并非借助武力,而是利用各种双边协商来解决问题。
说白了,董槐对执政是非常有本事的,尤其是国计民生,他是个非常好的总理大臣,可要说对外的政策,他还是太过天真和柔软。
杨璟也不想因此而与董槐争论,毕竟能够当上宰辅,对内外形势应该比所有人都清楚。
所以杨璟想了想,便朝董槐再次婉拒道:“下官只是个推吏出身,也就这么一点本事,能够继续走刑名断狱这条路,也就已经是我的极限了,多破些案子,不出冤案,或许便是我杨璟报国的路子了吧。”
听得杨璟这么一说,董槐也沉思了片刻,若有所悟一般点点头,朝杨璟道:“理是这个理儿,不过还是可惜了,随你去吧,日后若改变主意了,跟老夫说一声就成。”
董槐如此广阔的胸襟,也让杨璟肃然起敬,朝他行礼道:“谢过老相公。”
董槐点了点头,便丢下杨璟,自顾忙去了。
杨璟看着这老宰辅的背影,一想到丁大全即将要把他推下台去,杨璟便有些义愤,今番说甚么也不能让丁大全得逞!
由于陈密乃是皇城司的老人,而李彧陆长安和林爵得益于杨璟,也正式入职京城,协助陈密办事,有他们在操持,杨璟也就当起了甩手掌柜。
正准备去看看高采芝和花团锦簇的排演,徐佛却带着几个人走了过来。
杨璟对徐佛总有一种说不清的戒心,许是这位真正意义上的密探头子,掌握着整个帝国的秘密,使得杨璟有些发自内心的敬畏吧。
跟在徐佛身边的,是一个身材挺拔的年轻人,与杨璟相差不多,只是稍微矮了一些,但面相还是相当出众的。
“下官见过提举徐大人。”杨璟避不过,只好朝徐佛行礼,而徐佛则笑了笑,朝杨璟道:“忠勇伯也在啊,正好,本官便来引荐一番了。”
徐佛指着那年轻人,朝杨璟道:“这位乃是杨镇杨少府,右边这位乃是宝文阁待制董登州。”
杨璟一听,也不由吃了一惊,这少府监乃是从四品,可杨镇与他杨璟年龄相仿,又与徐佛并肩而行,实在让人意外。
杨璟的脑子里不断回忆着,终于想起来,这杨镇,可不就是杨太后的侄子,最终娶了瑞国公主的驸马爷么!
莫看这两宋时期总共有九十多位公主,但宋徽宗一个人就生了三十几个,结果靖康之难时,被金国人掳掠,受尽了**。
而徽宗之后的南宋皇帝们,子嗣都不旺,高宗、宁宗、理宗乃至后来的度宗,都没有儿子而绝了后,连女儿都没生几个,理宗皇帝赵昀便是从民间挖出来的,虽说是太祖赵匡胤之子赵德昭的九世孙,但已经是庶人。
南宋持续了一百五十多年,九个皇帝只生了八个公主,有些刚出生不久就夭折了,这些公主中,便只有瑞国公主成功嫁了人,但也是从十四五岁开始张罗,一直到二十一岁才嫁给了杨镇,婚后没多久,在二十二岁的时候就死了。
由于瑞国公主太过特殊,而杨镇一直在升官,瑞国公主死后,这哥儿们也一直在升官,到了南宋末期,这哥儿们更是经常冒头露脸,所以杨璟对他的一些事迹,倒也有些印象。
而旁边的董登州也是三十不到,这个年纪便已经成为了宝文阁的待制,文官仕途可见是多么的顺遂了。
徐佛见得杨璟眼神惊诧,便把杨镇和董登州的家世都提了一嘴,这杨镇是皇亲国戚,杨太后的侄儿,而董登州竟然是董槐的儿子!
杨璟也是一一见礼,董登州家教很好,姿态儒雅,为人谦和,颇有乃父之风,而杨镇则有些高傲,对杨璟不冷不热,不过杨璟也不在意,连董槐让他进国立大学镀金,杨璟都婉拒了两次,也就没必要巴结这些小辈了。
徐佛见得杨璟气态如常,心里也暗自点头,心说果然是在战场上见过世面,又在地方摸爬滚打过的,气度胆色都不是这些养尊处优的贵公子们所能相比的。
杨镇自恃身份,董登州虽然笑眯眯的,但骨子里还是跟他爹一样,有着一种文人的优越感,也就与杨璟没甚么好寒暄的了。
徐佛又指着身后那一群人,朝杨璟介绍道:“忠勇伯,这些便是今年的新科进士,前头的是状元周震炎,榜眼谢英棠,探花温如玉。”
杨璟一听状元周震炎,不由多看了一眼,但见得周震炎满面春风,见到杨璟顿时惊讶又是羞愧!
谁能想到那天夜里被丁大全视若无睹般的杨璟,竟然是个伯爵爷爷,而且还让皇城司提举徐佛停下来,专门介绍一番!
杨璟是伯爵,便是杨镇和董登州都要主动见礼,这些新科进士们还没补官,也只能给杨璟行礼。
他们可都是科考遴选出来的人中龙凤,可杨璟却只是个推吏出身,眼下要低三下四给杨璟行礼,实在让人吃味。
而行礼也是有规矩的,周震炎作为状元,自然要表率,但他却因为见到杨璟而惊愕和羞愧,竟然失态了!
榜眼谢英棠本想提醒一下周震炎,却被探花温如玉给悄悄拉了一把。
这个小动作自然没有逃过杨璟的眼睛,这三人虽然都是个中翘楚,但要说最抢风头的,自然是状元郎,再加上周震炎面容俊美,只怕很难有人关注到榜眼和探花。
如此看来,谢英棠可就比这个探花温如玉要厚道许多了。
周震炎发现气氛有异,这才醒悟过来,赶忙带头行礼,杨璟也只是摆了摆手,笑着受了这礼。
“提举大人将这些新科进士老爷带进来,所为何事?”
徐佛知道杨璟要缓解气氛,便随口答道:“明日便是琼林宴,这宴席之上所有流程,都必须要排演一遍,免得在官家面前出丑,一会儿礼部的同僚也会过来,说明礼仪和排场,再与诸多戏班子演练一遍,这三位都是要进行庭谢之礼,到时候要代表新科进士发言,所以也要参加排演。”
“原来是彩排啊...”杨璟小声嘀咕道,徐佛听不清,便朝杨璟问道:“杨大人说甚么?”
杨璟赶忙摆手:“没事,呵呵...”
徐佛道:“既然杨大人没事,便与本官一道去看看吧。”
杨璟微微抱拳道:“恭敬不如从命。”
这句话似乎已经是杨璟对徐佛说的第三次了,只是杨璟没想到,接下来的事情会让他如此头疼!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断狱》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断狱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