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宁远一日
目录:逍遥县令| 作者:长歌子| 类别:历史军事
♂
七月时节,未到流火的季候,阳光肆意烘烤着这一片土地,漫山遍野的林木在烈阳下动也不动。
闷、热。这是赶路人最直观的感受。
就算有一阵风迎面而来,也不过是把更灼热的气息扑向你的脸庞罢了,只有知了还在喋喋不休地聒噪。
即便是被青山绿水环绕的宁远县,正午时分,街道上依旧火辣辣的。
但是这一点也不影响四里八乡来赶集的热情,街道两旁摆满了庄户人家挑来贩卖的农产品。
高低错落的店铺旗帜琳琅满目,叫卖声不断,大的酒馆不多,小的茶棚食店倒是鳞次栉比,宁远县管辖之下登记在册的人口一千两百余户,将近六千的人口,在这个时代来说,已经算得上是大县了,至少在人口上是。
赶集的人很多,狭小的街道上基本上就是人挤着人在走,不过却看不出这里的人脸上有什么不悦之情,世世代代便是如此,他们或许已经习惯了这样,并且安于这种生活。
墨谦垂头丧气从县衙走出来,愁啊,按理说把张钊那个死胖子揍了几顿,他乖乖签字画押,证据也已经确凿,把他扔进大牢,过几日等候审判把钱追回来就是了。
不过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钱没追回来,据张钊供述,他同库房的一个官吏和前任县令勾结,这贪墨的几千两银子都大小不等分成三份。
县令胡志德拿着大头跑了,只剩下张钊和那个衙役,而他们分得的钱,早就挥霍一空,特别是张钊还娶了个小妾,家里根本没剩多少钱,两人一共也只剩几百两银子。
虽然这几百两银子在普通人家来说可以过得很富裕,但是对于宁远县财政的缺口却还差着近千两银子。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群太监上青楼。”这就是墨谦此时的心情。
有着现代的许多知识,也知道很多的来钱方法,什么剽窃文学作品、什么发明个土炸药包震惊一下皇帝,再不济造水泥修桥铺路,这些都是可以的嘛。
但是很明显这些现在都行不通!
就宁远县这破地方,秀才就那么两个,其中有一个昨天刚被他扔进大牢,也就是说宁远县这地方,文风压根不盛,要是想着卖四大名著赚钱的话,还不如一首两只老虎来得实在。
至于炸药包什么的,墨谦倒也不是不会调配,一硝二磺三木炭的黑火药配比在现代那是烂大街的,不过这种不在皇帝掌控下的危险物品,你敢贸然拿出来震惊皇帝,他估计也不介意拿着你发明的炸药震你几下,而且还是尸骨无存的那种。
至于发明什么水泥,听起来很有用的样子,什么用水泥创造一个现代化的城市,算了吧,墨谦可不想刚穿越到这里就混工地,这种带着点泥土气息的房子,也挺好的,没有必要这么着急改变这个时代的进程。
“怎么办呢?”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啊,何况是墨谦这个怂货。
墨谦挤进熙熙攘攘的人潮里,周围的人还蹲在地上和地摊上的卖家讨论商品。
说讨价还价其实有些过于商业化了,因为这个县几千号人在客观上其实算不上很大的圈子,有很多的人都是认识的,三叔、六婶地叫着,谈着价钱不一会儿就跑到家长里短,儿女婚嫁去了。
墨谦看见前方不远的大树下有一间茶棚,就径直走过去,茶棚很简陋,不过就是用几根木头随意搭起来,然后在上面覆上茅草。
不过人很多,都是些打短衫的汉子在谈天说地,还有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婆婆、抱着孩子出来转转的农妇都会在此歇歇脚。
毕竟现在太阳正大,又不适合出去干活,这间茶棚倒是成了侃大山的好去处。
店里面一个老板和一个小二在忙来忙去,端茶倒水,闲下来的时候也会抄张板凳坐在一旁,插上几句,笑声不断。看见墨谦走进来,脱了草鞋翘着脚跟人聊天的小二立马迎了过来,笑着道,“这位客官,您请坐。”
顺手就用肩上的毛巾拂一拂凳子,请墨谦坐下来,“客官,你要喝点什么?这大热天的要不来碗凉茶解解暑?”
墨谦微笑点头,“那就来壶凉茶吧。”
“好嘞,您稍等。”小二麻利的去端茶去了。
墨谦一只手撑着脑袋,看着外面的人来人往,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即便是到现在他还是没有能够真正的融入到这个世界里来,与这个世界不相符的思维,做着这个世界的人难以想象的事情,他明明在这个世界,别人看得见摸得着,却又仿佛隔离于这个世界之外。
抛开衙门里的那些烦恼事,今天的天气确实是不错的,茶棚里的人仿佛都互相认识,还在热热闹闹地聊着天。
有些稍微上了年纪的妇人,看见他一个人闷坐在一旁发呆,便冲他打了个招呼。
“嘿,那个后生!”
墨谦见有人冲这边说话,疑惑地指了指自己。
“对,跟你说话呢?你是哪家的后生?怎么没见过你啊!”一个黝黑的大婶咧着嘴冲墨谦喊道,乡下人家自然没什么顾忌,嗓门喊得人有点刺耳,仿佛不这样对方便会听不见。
但是墨谦却很喜欢这种乡下人家的叫法,后生啊,这是把他当做邻里乡亲呢,用地理上来讲,便是具有同一地缘关系圈子里的称呼。这让他感觉到,他在这个世界上,真真实实地存在着。于是他也提高了嗓门答道。
“大婶,我前几天刚来的,现在我在衙门里当差,要在这里住好久呢!”
这话一说,旁边一个正光着膀子用斗笠扇风的老汉也插嘴说道:“嘿,真巧,我家小子也在县衙里当差呢!你知道他不,他叫徐敬。对了,你叫啥呀?”
“我叫墨谦,徐大哥啊,知道知道,他为人很好,别人有啥事,经常会搭把手,好着勒。”徐敬是墨谦办公处的衙役,他正好认识。
“嗨,帮什么忙啊,就他那德行,不帮倒忙就让人省心了。”说是这么说,但是嘴角的笑意却出卖了这个老汉。
这时旁边一个八卦的大婶也插话道:“墨家小子,你许了亲事没?要不要婶帮你介绍一个?”“你这媒婆还真是三句不离本行。”旁边一人听见这话,无奈地笑道。
小二端茶过来,也笑嘻嘻的说:“吴媒婆,这你就不用担心了,你看这位郎君长得这般俊俏,哪里愁没有亲事啊。”
吴媒婆不服了:“长得俊俏,那也得别人知道啊,在我吴媒婆的撮合下,十里八乡的成了七十五桩婚事,哪一个不说好,别忘了你小子还是我帮你撮合的呢!”
“是是是,谁不知道你吴媒婆是这十里八乡的月老啊。”小二无奈说道。
“这还差不多。”
墨谦有些好笑地看着他们斗嘴,家常琐事,柴米油盐,原来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枯燥。
墨谦跟里边的人随意聊着天,这时候从外边车马声传来,接着走进来几个带着斗笠的人,看起来像是长途贩运的商人。
“小二,来壶酒。”没等小二招呼,便在一张桌子上坐下来,摘下斗笠,一个胖子说道,“这天可真热啊,从京城运一趟东西回来可真是累坏了。”
“谁说不是呢?这都一个月没着家了,对了,你听说没,咱们宁远县的恶棍主簿张钊被新来的县令给收拾了。”另一个高瘦的人也搭话。
“你这消息我早就知道了,我还知道一个更大的消息,乾元宗要派很多人来咱们宁远县。”“就是那个建安府四大门派之首的乾元宗,他们派人来这里干嘛?”
胖子得意地说道:“不止乾元宗,还有咱们很多的门派也要派人赶来,像赤云宗的李哲义带队,碧水门方庆辉,我看不会是咱们宁远县出了什么宝物把?”
墨谦听得有些皱眉,这些江湖门派派人到宁远县是要干什么?难道是跟他拿到的那本《璇玑心法》有关?不行,得好好打听一下。
这时小二正好把酒端上来,瘦高个拿过酒壶,“嗨,这怎么可能,我们宁远县这小地方,算了,江湖之事,跟我们也没什么关系,来,喝酒。”
“哎,你别说,喝过了京城的三勒浆之后,这些酒总感觉不那么够劲。”胖子摸着嘴巴说道,显然在回味他说的“三勒浆。”
“那不是,不然为什么三勒浆卖这么贵,喝过了之后,这些水酒实在没什么味道。”对于这一点,墨谦深感赞同,虽然他不是很喜欢喝酒。但是这个时代的就度数确实很低,也就相当于后世的果酒,他都能喝上许多,怪不得会有“一饮三百杯”的佳话。
“唉,”胖子叹气道,“要是咱们这也有三勒浆卖多好啊!”明显又是一个吃......不,喝货。
旁边的瘦高个笑道,“你呀,就别想了,这京城千里迢迢,谁会把三勒浆运来这里啊,再说了,即便是运来了,在京城,卖一两银子一坛的三勒浆,那不得贵到什么程度去,你又能喝得起吗?”
胖子叹了一声气,明显知道这个想法不可能实现的。
但是坐在一旁的墨谦却眼前一亮。
“酒?”
七月时节,未到流火的季候,阳光肆意烘烤着这一片土地,漫山遍野的林木在烈阳下动也不动。
闷、热。这是赶路人最直观的感受。
就算有一阵风迎面而来,也不过是把更灼热的气息扑向你的脸庞罢了,只有知了还在喋喋不休地聒噪。
即便是被青山绿水环绕的宁远县,正午时分,街道上依旧火辣辣的。
但是这一点也不影响四里八乡来赶集的热情,街道两旁摆满了庄户人家挑来贩卖的农产品。
高低错落的店铺旗帜琳琅满目,叫卖声不断,大的酒馆不多,小的茶棚食店倒是鳞次栉比,宁远县管辖之下登记在册的人口一千两百余户,将近六千的人口,在这个时代来说,已经算得上是大县了,至少在人口上是。
赶集的人很多,狭小的街道上基本上就是人挤着人在走,不过却看不出这里的人脸上有什么不悦之情,世世代代便是如此,他们或许已经习惯了这样,并且安于这种生活。
墨谦垂头丧气从县衙走出来,愁啊,按理说把张钊那个死胖子揍了几顿,他乖乖签字画押,证据也已经确凿,把他扔进大牢,过几日等候审判把钱追回来就是了。
不过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钱没追回来,据张钊供述,他同库房的一个官吏和前任县令勾结,这贪墨的几千两银子都大小不等分成三份。
县令胡志德拿着大头跑了,只剩下张钊和那个衙役,而他们分得的钱,早就挥霍一空,特别是张钊还娶了个小妾,家里根本没剩多少钱,两人一共也只剩几百两银子。
虽然这几百两银子在普通人家来说可以过得很富裕,但是对于宁远县财政的缺口却还差着近千两银子。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群太监上青楼。”这就是墨谦此时的心情。
有着现代的许多知识,也知道很多的来钱方法,什么剽窃文学作品、什么发明个土炸药包震惊一下皇帝,再不济造水泥修桥铺路,这些都是可以的嘛。
但是很明显这些现在都行不通!
就宁远县这破地方,秀才就那么两个,其中有一个昨天刚被他扔进大牢,也就是说宁远县这地方,文风压根不盛,要是想着卖四大名著赚钱的话,还不如一首两只老虎来得实在。
至于炸药包什么的,墨谦倒也不是不会调配,一硝二磺三木炭的黑火药配比在现代那是烂大街的,不过这种不在皇帝掌控下的危险物品,你敢贸然拿出来震惊皇帝,他估计也不介意拿着你发明的炸药震你几下,而且还是尸骨无存的那种。
至于发明什么水泥,听起来很有用的样子,什么用水泥创造一个现代化的城市,算了吧,墨谦可不想刚穿越到这里就混工地,这种带着点泥土气息的房子,也挺好的,没有必要这么着急改变这个时代的进程。
“怎么办呢?”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啊,何况是墨谦这个怂货。
墨谦挤进熙熙攘攘的人潮里,周围的人还蹲在地上和地摊上的卖家讨论商品。
说讨价还价其实有些过于商业化了,因为这个县几千号人在客观上其实算不上很大的圈子,有很多的人都是认识的,三叔、六婶地叫着,谈着价钱不一会儿就跑到家长里短,儿女婚嫁去了。
墨谦看见前方不远的大树下有一间茶棚,就径直走过去,茶棚很简陋,不过就是用几根木头随意搭起来,然后在上面覆上茅草。
不过人很多,都是些打短衫的汉子在谈天说地,还有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婆婆、抱着孩子出来转转的农妇都会在此歇歇脚。
毕竟现在太阳正大,又不适合出去干活,这间茶棚倒是成了侃大山的好去处。
店里面一个老板和一个小二在忙来忙去,端茶倒水,闲下来的时候也会抄张板凳坐在一旁,插上几句,笑声不断。看见墨谦走进来,脱了草鞋翘着脚跟人聊天的小二立马迎了过来,笑着道,“这位客官,您请坐。”
顺手就用肩上的毛巾拂一拂凳子,请墨谦坐下来,“客官,你要喝点什么?这大热天的要不来碗凉茶解解暑?”
墨谦微笑点头,“那就来壶凉茶吧。”
“好嘞,您稍等。”小二麻利的去端茶去了。
墨谦一只手撑着脑袋,看着外面的人来人往,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即便是到现在他还是没有能够真正的融入到这个世界里来,与这个世界不相符的思维,做着这个世界的人难以想象的事情,他明明在这个世界,别人看得见摸得着,却又仿佛隔离于这个世界之外。
抛开衙门里的那些烦恼事,今天的天气确实是不错的,茶棚里的人仿佛都互相认识,还在热热闹闹地聊着天。
有些稍微上了年纪的妇人,看见他一个人闷坐在一旁发呆,便冲他打了个招呼。
“嘿,那个后生!”
墨谦见有人冲这边说话,疑惑地指了指自己。
“对,跟你说话呢?你是哪家的后生?怎么没见过你啊!”一个黝黑的大婶咧着嘴冲墨谦喊道,乡下人家自然没什么顾忌,嗓门喊得人有点刺耳,仿佛不这样对方便会听不见。
但是墨谦却很喜欢这种乡下人家的叫法,后生啊,这是把他当做邻里乡亲呢,用地理上来讲,便是具有同一地缘关系圈子里的称呼。这让他感觉到,他在这个世界上,真真实实地存在着。于是他也提高了嗓门答道。
“大婶,我前几天刚来的,现在我在衙门里当差,要在这里住好久呢!”
这话一说,旁边一个正光着膀子用斗笠扇风的老汉也插嘴说道:“嘿,真巧,我家小子也在县衙里当差呢!你知道他不,他叫徐敬。对了,你叫啥呀?”
“我叫墨谦,徐大哥啊,知道知道,他为人很好,别人有啥事,经常会搭把手,好着勒。”徐敬是墨谦办公处的衙役,他正好认识。
“嗨,帮什么忙啊,就他那德行,不帮倒忙就让人省心了。”说是这么说,但是嘴角的笑意却出卖了这个老汉。
这时旁边一个八卦的大婶也插话道:“墨家小子,你许了亲事没?要不要婶帮你介绍一个?”“你这媒婆还真是三句不离本行。”旁边一人听见这话,无奈地笑道。
小二端茶过来,也笑嘻嘻的说:“吴媒婆,这你就不用担心了,你看这位郎君长得这般俊俏,哪里愁没有亲事啊。”
吴媒婆不服了:“长得俊俏,那也得别人知道啊,在我吴媒婆的撮合下,十里八乡的成了七十五桩婚事,哪一个不说好,别忘了你小子还是我帮你撮合的呢!”
“是是是,谁不知道你吴媒婆是这十里八乡的月老啊。”小二无奈说道。
“这还差不多。”
墨谦有些好笑地看着他们斗嘴,家常琐事,柴米油盐,原来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枯燥。
墨谦跟里边的人随意聊着天,这时候从外边车马声传来,接着走进来几个带着斗笠的人,看起来像是长途贩运的商人。
“小二,来壶酒。”没等小二招呼,便在一张桌子上坐下来,摘下斗笠,一个胖子说道,“这天可真热啊,从京城运一趟东西回来可真是累坏了。”
“谁说不是呢?这都一个月没着家了,对了,你听说没,咱们宁远县的恶棍主簿张钊被新来的县令给收拾了。”另一个高瘦的人也搭话。
“你这消息我早就知道了,我还知道一个更大的消息,乾元宗要派很多人来咱们宁远县。”“就是那个建安府四大门派之首的乾元宗,他们派人来这里干嘛?”
胖子得意地说道:“不止乾元宗,还有咱们很多的门派也要派人赶来,像赤云宗的李哲义带队,碧水门方庆辉,我看不会是咱们宁远县出了什么宝物把?”
墨谦听得有些皱眉,这些江湖门派派人到宁远县是要干什么?难道是跟他拿到的那本《璇玑心法》有关?不行,得好好打听一下。
这时小二正好把酒端上来,瘦高个拿过酒壶,“嗨,这怎么可能,我们宁远县这小地方,算了,江湖之事,跟我们也没什么关系,来,喝酒。”
“哎,你别说,喝过了京城的三勒浆之后,这些酒总感觉不那么够劲。”胖子摸着嘴巴说道,显然在回味他说的“三勒浆。”
“那不是,不然为什么三勒浆卖这么贵,喝过了之后,这些水酒实在没什么味道。”对于这一点,墨谦深感赞同,虽然他不是很喜欢喝酒。但是这个时代的就度数确实很低,也就相当于后世的果酒,他都能喝上许多,怪不得会有“一饮三百杯”的佳话。
“唉,”胖子叹气道,“要是咱们这也有三勒浆卖多好啊!”明显又是一个吃......不,喝货。
旁边的瘦高个笑道,“你呀,就别想了,这京城千里迢迢,谁会把三勒浆运来这里啊,再说了,即便是运来了,在京城,卖一两银子一坛的三勒浆,那不得贵到什么程度去,你又能喝得起吗?”
胖子叹了一声气,明显知道这个想法不可能实现的。
但是坐在一旁的墨谦却眼前一亮。
“酒?”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逍遥县令》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逍遥县令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