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不死贱男 005话:秦朝 1

005话:秦朝 1

目录:不死贱男| 作者:雲| 类别:散文诗词

    非子由于给周王室养马有功,周孝王封给他附庸,附庸小国号就叫秦。周幽王时期犬戎攻入镐京,秦襄公因为保卫周王室有功,正式被封为诸侯国,秦国号继续使用。而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秦只是一个诸侯国的称呼,统一以后由诸侯国名变为全中国的王朝称呼,由于统治者姓嬴,又有嬴秦之称。

    最早的字书当中的秦,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有两个解释,一是伯益之后所封的国,二是禾名。伯益就是益,是大禹治水的助手,曾经被禹选为继承人,后来被禹的儿子杀了,因为秦人把伯益认作为自己的祖先,所以伯益之后所封国。禾名,就是禾苗的名字。

    甲骨文和金文,秦字的下部是两个禾,象形的是禾苗在密植丛生长在一起,上部的中间,像宝葫芦一样的字符,象形的是禾苗的禾穗,是朝天生长的,一般的禾穗会弯下来,上部的左右好像一对爪子一样的东西,表示双手收获,从字形来看,秦应该是密植丛生禾穗向天的禾。

    《说文解字》把秦这个字列在禾部,禾是表意的符号,基本可以断定,秦这个字的初义是禾,而不是国号,这个密植丛生禾穗向天的禾,是一种什么样的植物?经过考证禾是指现在称作草谷或者是毛谷的禾本科优质牧草,猫尾草,马和骡子最喜欢吃,这种牧草在今天的西北、东北和华北还有种植。

    秦的国号和秦人立国的历史密切相关,秦人的立国始于非子,按照《史记》的记载,说非子住在犬丘,他善长于养马,周孝王听说之后,就把非子召来,让他为周王室养马,非子在汧水和渭水一带,把马养的是膘肥体壮,而且繁殖率很高,周天王很高兴,就把非子召来。

    说:“你的祖先伯益为舜帝主持驯养牲畜,牲畜的繁殖率很高,所以舜帝就赏给他一块土地,又赐他姓嬴,现在你也养的这么好,朕也封给你一块土地,作为附庸吧。”

    秦作为一种政治实体,正式开始于非子,这一个附庸小国,国号就叫做秦。这个叫秦的牧草在当时很重要,非子的地位很低,他只不过是一个马夫,封给他附庸是很难想象的,附庸是比诸侯小的国,为了纪念这份荣耀,为了标志立国的根本,所以国号就叫做秦。

    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完成了古中原的统一大业,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王扫**,虎视何雄哉”秦王赢政建都咸阳,成为了中国封建王朝中第一个皇帝。

    秦朝初立便北击匈奴,南下百越,疆域迅速的扩展,当时疆域西部达到今甘肃、四川,西南到云南、广西,北到阴山。

    秦作为一个封建大帝国,在辐员广大的统治区域内,创立了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凡行政、军事、经济等一切大权,均由皇帝总揽。

    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即三公九卿制,三公分别为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太尉-负责管理军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的奏章,下达皇帝的召令,兼理国家监察的事务,三公互相没有统属关系,由皇帝掌握最终的决断权。

    地方实行郡县制,皇室任免郡县的主要官吏,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车轨,修驰道。书同文,将小篆作为标准文字;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以吏为师,严禁私学。

    秦朝创下了一套封建国家制度,为了巩固统治,秦始皇下令把原来六国的兵器收缴销毁,然后铸成了十二个铜人。为了加强控制,原六国的贵族被强行迁到咸阳附近居住。

    秦朝还颁布了严苛的法律,对农民实行什伍编制,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他接受丞相李斯的主意,除了少数几种书籍之外,大量诗书、典籍、诸子百家著述一律烧掉,并将四百六十多名的儒生、方士活埋,留下了一个骇人听闻的焚书坑儒的历史事件。秦始皇还在全国修筑道路,尤其是开通了通往东方和东南的驰道。

    秦始皇自称为始皇帝,他一心想让秦朝的天下千秋万代延伸不休,但他决没想到,仅仅十五年之后,才传到第二个皇帝时秦朝就灭亡了。尽管他采取了种种巩固统治的措施,但是他的**、横征暴敛,早已经埋下了祸根。

    他征招了七十多万人修造阿房宫,动用大量人力财力修造骊山陵,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就是对他残酷赋役的控诉。频繁的战争、庞大的官僚机构、连续的大兴土木,动摇了统治的基础,人民不堪重负,痛苦到了极点。

    秦人是汉民族西迁的一支,秦的先祖为伯益,伯益是颛顼的后裔,黄帝的正妃嫘祖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叫玄嚣、次子叫昌意,玄嚣生蟜极,蟜极生三子,帝喾、挥公、大业之父。昌意生一子名叫颛顼,颛顼有一女名叫女修;大业之父娶颛顼之女女修,生大业;大业娶女华,生伯益,本为古部落的首领,舜帝赐姓为嬴。

    到了夏朝的末年,费昌,伯益次子若木的玄孙,当夏桀的时候,离夏归附商,为商汤防御,败夏桀于鸣条,其后嬴姓世代辅佐殷商。

    到了商朝末年,蜚廉-伯益九世孙中潏之子、恶来-蜚廉长子父子皆以财力侍奉纣王,周武王伐纣,击败商军,周武王亲射恶来之口以泄愤恨,蜚廉逃奔到霍太山,嬴姓自此中衰。到了周穆王,造父,蜚廉的次子季胜生孟增,孟增生衡父,衡父生造父,为周王防御,千里平定了徐国之乱,受封于赵城,他的宗族乃为赵氏。

    造父的侄孙非子,恶来生女防,女防生旁皋,旁皋生太几,太几生大骆,大骆生非子,即秦非子,非子为周孝王牧马有功,周孝王赐给了他一小块土地秦,让他继续为嬴姓祭祀,后来秦襄公又救周有功,被封为诸侯。

    当时为了谋求强兵兴国,各国纷纷开始变法图强。魏文侯敢为天下先,率先起用法家李悝,李悝撰写《法经》六篇以为治国之道,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开发地利、奖励农耕的经济政策,魏国遂渐变强盛。

    为了改变秦国被楚国、魏国欺凌的处境,胸有壮志的秦孝公即位之后,他时年十九岁,他决心复兴秦国,再现秦穆公的伟业。秦孝公不吝重赏,下令求贤,向全天下颁布《求贤令》:“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卫人商鞅就是这个勇敢的人,他从魏国跑来了,帮助秦孝公实行变法革新,并迁都咸阳。

    商鞅,战国时期的政治家,著名法家的代表

    人物。他是卫国国君的后裔,公孙氏,故称为卫鞅,又称为公孙鞅。因变法有功被封于商,故又称为商鞅。在秦孝公宠臣景监的举荐下,商鞅献上了一套“循名责实,信赏必罚”的变法计划,秦孝公大为赞赏,决心实行变法。

    实行连坐法,商鞅“令民为什伍而相收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匿奸者与降敌同罚”。后来又禁止家人“同室内息”,使父子、男女有别。

    此外还“平斗俑、权衡、丈尺”,统一度量衡,推行县制,商鞅将全国的小都、乡、邑集合成四十一县,破坏了旧贵族的封邑,加强了国家的集权。

    全国上下有了标准的度量准则,方便了税收和交换。对赋税制和俸禄制度的统一产生了积极作用,有利于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的影响。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商鞅之法规定,农民“致粟帛多者”可免除徭役与租税,不努力耕作或弃本逐末者全家被罚为仆人,而且凡有二子以上不分家者“倍其赋”。

    后来又废井田,开阡陌,允许土地买卖,承认土地私有权,为中央集权经济的发展铺平道路。这些政策有利于增殖人口、征发徭役和户口税,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避免私斗,奖励战功,按照军功大小取得贵族爵位,实行二十等爵制,除世卿世禄制,按贵族爵位高低分配田宅,无军功者不可得爵,私斗者受罚。

    “军功爵”是缴杀敌首级数作为晋爵受奖的依据,此举打破了世卿世禄的官制,士兵斩一敌军官马上可晋一级爵位,较之魏国只赏铜八两的规定高得多。有了军功即使是仆人也可以得到升官,没有军功即使是过去的贵族也只能享受平民待遇。

    秦国平民从此有了用战功改变自身地位的希望,军人也成了最荣耀的职业。立军功者能升官晋爵,极大地刺激了秦人的生产积极性和为国作战的勇气,掠地和缴获愈多也使秦国论功行赏愈有了资本。如此循环,秦军是愈战愈强,成为一支令东方诸国丧胆的虎狼之师。

    商鞅变法的核心思想是重刑、弱民、抑商和禁旅,迅速使得秦国从一个西方不起眼的弱国变成为天子致胙、诸侯毕贺的军事强国。

    秦国在商鞅变法的短短十多年间,被治理得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秦人皆勇于公战而怯于私斗,闻战则喜,乡邑大治。连周天子也送礼给秦孝公,封他为方伯,一方诸侯领袖,各国纷纷前来祝贺,秦国成为当时最强大富足的国家。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不死贱男》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不死贱男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