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不死贱男 231话:雄战初啼

231话:雄战初啼

目录:不死贱男| 作者:雲| 类别:散文诗词

    北汉王刘崇没有料到柴荣自己会亲率大军前来,他伙同契丹大军,路过潞州不攻,引兵南向,想直趋中原直克汴梁。当夜北汉、契丹联军在高平屯军,刘崇一觉醒来,才知道柴荣亲统军队已经行到近前,联军并受到后周前锋军的猛烈进攻。

    北汉军虽受到小小的挫折,并无大碍,刘崇指挥军队慢慢地往后撤,退往巴公原。柴荣惟恐北汉主力就此不战而退,急忙下令诸军急行军集结准备总攻击。由于后周大将刘词的后军尚未到达,军中疑惧,将士们怯战。

    柴荣志气益锐,命令白重赞、李重进统领左军居西,命樊爱能、何徽统右军为东翼,又命令向训、史彦超二人为中军,与北汉军对阵。北汉军当然不是软蛋,部队颇为严整,刘崇自己居中军,猛将张元微居东翼,杨兖的契丹军为西翼,虎视耽耽。

    柴荣亲自乘马临阵督战,只有殿前都指挥使张永德率领一部禁军护驾。由于周军的后军未到,人数上明显少于北汉、契丹的联军。关键时刻,刘崇后悔召契丹兵助战,他对左右将领说:“根据经验,我认为周军很容易被消灭,我们汉军只要一军就可以破敌,不仅能完全消灭周军,还可以让契丹人心服。”

    诸将纷纷点头,于是刘崇派军使对契丹主将杨兖说道:“周军现在已经与我们汉军对阵,形势已经大明,不麻烦契丹军士助战,请你率军登高观战,欣赏汉军如何奋勇杀敌。”

    杨兖是百战将军,回劝北汉主刘崇不要轻敌,但既然对方不让自己的军士参战,他也乐得其便,慢慢移动军阵,给北汉、后周军的对仗腾出地方。

    本来天刮着北风,忽然转刮南风,北汉的枢密使王延嗣让司天监官员劝刘崇说:“此刻正是决战的好时机。”

    文臣王得中则拉住马劝谏:“风势转吹我军,千万不可以轻易出兵。”

    刘崇大喝:“我的心意已决,你这一个老书生不要再妄言,再胡说八道我就杀了你!”说完,他的令旗一挥,指示张元微东翼骑兵发动进攻。

    北汉大将张元微乃是出名的骁勇猛将,他的属下骑兵战斗力极强,因此开战没多久,周军大将樊爱能、何徽就引骑兵先逃遁,右军崩溃。后周右翼步兵没马逃不快,一千多人脱下战甲呼喊万岁,投降于北汉。此时周军形势万分的危急,刚刚开仗,右翼军就被对方干掉,等于是卸掉了一只臂膀。柴荣见军势危,亲自引亲兵督战,硬着头皮,不上也得上,只要柴荣战马一掉头,周军是必败不可。

    宋太祖赵匡胤当时还只是张永德鞍下一名禁军中级将校,他向同伴大呼:“国主危险如此,我们怎能不誓死以战!”

    同时他还对张永德讲:“贼兵气骑,力战可破。你指挥手下神箭手登高为左翼,我率军为右翼,国家安危,就在此一举。”

    于是二人各率领两千兵,分别进战。这两大将军身先士卒,驰犯其锋,士卒死战,无不以一挡百。此外周朝的禁军将校马仁瑀、马全义等人也率众掩蔽柴荣,反复的冲阵,最终保住周军中军和左军阵势不乱。

    刘崇望见黄龙伞覆盖,确定柴荣真的在军中,就死命褒赏初战得胜的大将张元微,催他乘胜进兵。福无双至,张大将军拍马而前,一马当先,正要冲入周军军阵,战马失蹄,一下子把张大将军甩入周军士卒的脚下。还未等到张元微爬起来,周军的长枪大刀密密麻麻朝甩到自己阵地里的敌将扎砍了过来,张大将军顿时成了一堆碎肉,北汉军士气大败。

    当时南风吹得强盛,周兵奋勇杀敌,北汉兵大败。刘崇亲自高举红旗收兵,但是兵败如山倒,溃不能止。起先被礼劝入高地观战的杨兖及他的手下契丹兵,畏惧周兵的强盛,不敢前进,且恨北汉主所说的话,全军彻退。

    收集残兵败将,刘崇发觉手下兵马连一万人还不到,三分之二的主力皆被周军干掉。还没有等到喘息,周军后军刘词又杀入战场,与柴荣军队合兵,乘胜追击,基本把剩下的北汉军包了饺子,辎重、器甲、乘舆皆为周师所获。幸亏刘崇有契丹人赠送的黄骝宝马,从雕窠岭的小路狂逃,驰离杀戮战场。

    夜间迷路,刘崇又受村民欺骗方向,走了好大一段冤枉路。一路之上,老头子仓惶狼狈,刚刚驻马想吃口干粮,就听见有人高呼“有追兵”,立刻上马又逃,昼夜驰骋,殆不能支,仅仅一个人逃入晋阳。

    回国之后,老头子并不发丧自责恤军,反而为他的黄骝马用真金白银上好檀木修造了一个专用的大马厩,食以三品料,号自在将军。来年,刘老匹夫病死,时年六十岁,他的儿子刘承钧袭位。刘承钧继位后也曾经发兵入冠,又大败而归,契丹人此后再不对这个儿皇帝施以援手,没有南侵的意思。

    全歼北汉兵后,柴荣发现起先投降北汉的一千多士兵还活着,全部杀掉。这帮东西确实没用,临阵投降,罪过不可说不大,更可恨的是临阵奔逃的樊爱能、何微二人,他们跑就跑了,抢劫自己人的后勤部队却精神十足。柴荣连派数名近臣和禁军军校追到他们并阻止他们,两人根本就不听。

    乱军还杀掉好几个御使,扬言:“契丹军已经来到,官军尝到败绩,其余的人都投降了。”

    甚至周军的后军刘词急赴军阵,樊爱能还劝阻刘大将军不要前往,刘词不听从,引兵北向。

    五代乱世的骄兵悍将,樊爱能、何微是其中的典型。高平之战时的柴荣,情势与先前与郭威对阵的后汉隐帝其实是完全一样,新皇之位摇摇晃晃,属下将领三心二意。如果柴荣像刘承佑那样怯懦无计,结果肯定逃不出兵败身死。

    大战胜利之后,对于如何处理樊爱能等人,柴荣一时还不能下决定。大白天,他躺在行宫营账中,召张永德来商议。张永德官为统率禁军的殿前都指挥使,直言不讳:“樊爱能等人素无大功,看见敌人先逃走,推卸责任。陛下方削平四海,倘若军法不立,虽然有百万之众,如何能统御呢?”

    柴荣听闻其言,正中下怀,丢枕头于地,大声呼喊称好。于是柴荣置酒高会,邀请诸位将领,酒刚过一巡,柴荣就赫然大怒,起身指骂樊爱能、何微等人:“你们是几朝的将领,并非不是不能用兵的将领。此次一战就逃走,实是想以朕为奇货,卖给刘崇。果非如此,为何朕亲自入阵,刘崇大军便败呢?你们罪该万死,也不足以谢罪天下。”

    说完,柴荣命令禁卫军立即擒拿樊爱能、何微等当天临阵脱逃

    的中高级将校七十多人,推出去斩首,同时他又立马晋升当时奋勇进击的军将士卒。在郭威临死之前见了四人托孤,樊爱能、何微正是其中之二,他们不仅是京城大将,又都身兼军镇节度使。受先帝如此寄重,高平大战如此表现,二人是应该杀。

    此次高平大战,柴荣临危不惧,身先士卒,不仅树立了自己的威望,也拉开了他统一战争的序幕。

    柴荣违背众议攻破北汉,自是政事无论大小都亲自决定,实战过后,柴荣终于看清楚京城兵士都是多年关系户的子弟,年纪老的人居多,又骄傲不听命令,每次遇到大敌,不走就变节投降,后汉失国,实在是因为这帮草包坏事。由此他命令赵匡胤等人涤汰冗军,简选兵士,以骁勇之士多为藩镇所蓄,诏募天下壮士,所以士卒精强,近代无比,征战四方,所向皆捷。

    坐稳了帝位,柴荣开始一系列的改革,治河、通漕、扩建汴梁都城,并命令大臣们各抒已见,广开建言,以削平天下,恢复唐僖宗之前的中国境土。同时为了富国强兵,柴荣对佛教加以禁抑,后周境内就废寺院三万多间,僧尼还俗六万多人。柴荣又下诏命令民间溶销铜佛像铸钱,以充国用。柴荣是中国古代历史灭毁佛教皇帝三武一宗中的一位,但他不滥杀,不滥废,有理有节。

    至此,政治、军事、经济基础都奠立,柴荣就开始了他南征北讨的伟大事业。在五代后期,群臣多守常偷安,后周的比部郎中王朴神峻气劲,有谋能断,他所上的《开边策》,句句中的字字合意,柴荣看了拍案叫绝。

    当然柴荣自有主见,不是完全接受王朴之议先进南唐,而是命令大将率兵西进,先击后蜀,立收秦、凤、成、阶四州,蜀人惊恐。当时的后蜀皇帝是孟昶,他大惧之下,致书请求议和,由于来信中孟昶自称为大蜀皇帝,柴荣生气不回答他。

    孟昶愈加的恐惧,聚兵粮于剑门、白帝,为守御之备。幸亏柴荣不以蜀地为意,让孟昶这个土皇帝苟延残喘数年。后来孟昶得知柴荣击破南唐,又遣使想要进一步发展两国友好关系,柴荣仍旧不答理,孟昶也懊恼。

    孟昶愤愤地说:“朕为天子郊祀天地的时候,你还是个小毛贼,何敢如此对待朕呢?”孟昶的天子,其实只是一个小盆地的天子罢了。

    后蜀后主孟昶,初名仁赞,字保元,是后蜀高祖孟知祥第三子,后蜀末代皇帝,在位三十一年,享年四十七岁。

    孟昶即位初年,励精图治,衣着朴素,兴修水利,注重农桑,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后蜀国势强盛,将北线疆土扩张到长安。但是他在位后期,贪图逸乐、沉湎酒色,不思国政,生活荒诞,奢侈无度,连夜壶都用珍宝制成,称为七宝溺器,朝政十分**,孟昶对戏曲,也入迷甚深。

    宋师在大将王全斌的指挥下以两路伐后蜀,蜀军与宋军在剑门关外进行一场大战,蜀军全军覆灭,后蜀精兵被全歼,灭亡之势已不可免了。宋军包围成都府,孟昶投降,后蜀灭亡。

    孟昶被俘后被封为检校太师兼中书令、秦国公,居住在汴京。孟昶被宋太宗所毒死,孟昶的宠妃花蕊夫人在亡国之后写下了悲愤的诗句:“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不死贱男》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不死贱男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