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65章 分明是机会呀
目录:茅山捉鬼笔记| 作者:时间2011| 类别:散文诗词
魔鉞笑道,“这个王媒婆,真有两下子,舌头一摇,愣是把一个没嫁妆的姑娘给嫁出去了。”
路飞笑道,“是的,有句老话是怎么说的,媒婆的嘴和讼师的舌头,最是无敌。其中,讼师的舌头更是被比喻成三寸不烂之舌。”
魔鉞皱眉,“啥叫讼师啊?”
路飞笑道,“讼师是古代的叫法,古人们大多不识字,一旦跟人起了纠纷,闹上公堂,连个状子都写不了。这个讼师呢,最早就是帮人写状子的,起初,讼师们只是帮人写状子,后来,有精明的讼师开始帮犯人打官司,辩护啥的。于是乎,讼师这个职业又有新的功用,就是替人打官司。我相信听到这里,你就该明白,讼师这种职业,发展到今天,其实就是律师了。”
魔鉞笑道,“嗨,真是大喘气啊,说了半天,不就是律师嘛。”
路飞点头,“对啊。就是律师。古时候叫作讼师,现在就叫律师。而且讼师这一职业,发展到今天,功用变得更强大了。高水平的律师不但可以在法庭上舌战群儒,为自己的委托人讨回公道,还可以协助警方取证,使案件取得重大进展。好了,咱们现在还是接着讲故事。那王媒婆迈开小碎步,朝着老赵家去了,没想到,还没走到老赵家门口,远远的,就看见一个人蹲在院门口抽烟,长吁短叹的,王媒婆借着夕阳的余晖,看清那人就是老赵,不由地乐了,颠颠儿地跑过去,笑道,老赵,我这给你道喜来了。老赵郁闷地道,他王姨,像我这样穷光蛋,能有啥喜事呀?王媒婆笑道,我说老赵,你瞅瞅你这点心气儿,张嘴就说自己穷,没好事,你可知道,就算是粪堆,也有发的时候,你可不能这么颓废。老赵拿起烟锅把烟锅里的烟灰都倒出来,又把烟锅在墙上敲了敲,方才放了些新鲜的烟丝在烟锅里重新点燃,美美地吸了一口,苦笑道,说吧,像我这样的破落户,能有啥喜事?王媒婆笑道,老赵啊,你可真是健忘,你之前可是托过我给你家姑娘找婆家,你不是都给忘了吧?老赵笑道,我没忘,只是我家的三个闺女要出嫁,我是一丁点的嫁妆也拿不出啊。王媒婆笑道,没嫁妆也不要紧,只要有人就行。老赵听了,心念一动,皱眉道,人自然是有的,我家三个闺女都是好姑娘,如果不要嫁妆,那倒是可以随便挑。王媒婆笑道,老赵,人家也不是不想要嫁妆,你说这年头,谁不想要嫁妆呢?可是你拿不出嫁妆来,你叫人家要什么呢?老赵闷着头,一口口地吸着烟,不知他在想些什么。王媒婆知道老赵是个闷葫芦,于是咳咳两声,继续说,老赵,现在邻村有一户姓刘的,着急给儿子娶媳妇,哎哟,那小哥才刚满十八岁,长得浓眉大眼的,挺喜兴的,依我看,跟你家三闺女配对,蛮合适的。人家刘家特着急,说是没有嫁妆都行。老赵不是傻子,自然听出这段话里的隐台词,咳咳两声,他王姨,你说的这个刘家,他家为啥这么着急娶媳妇,十八岁的小伙子不算太大,不用那么着急结婚吧?这要是着急结婚,指定是因为家里有啥事吧?再说了,如果是不要嫁妆,相信他们本村的好些姑娘都打破脑袋的,想要嫁过去呢,还用托你跑到外村来找媳妇?王媒婆笑道,老赵果然是个聪明人,刘家托我到外村找媳妇,自然是有原因的。老赵笑道,我就知道,我都活了大半辈子了,好事从来就没找过我,而且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也从来没有砸到我头上过,如果真有馅饼落在我的头上,那估计还没落地之前,那块馅饼就已经变成铁饼了。王媒婆笑道,啊哟,老赵啊,你还真是幽默,你对生活实在是太悲观了。其实生活没你想象得那么糟,偶尔还是会有好事发生的。这不,好事就落在你的头上了吗?现在,人家刘家不要嫁妆,你不需要付出什么,就可以轻松地打发掉一个闺女了。老赵冷哼一声,王媒婆,咱们认识也不是一两天了,都搁这村里住着,都是老邻居了。你就说实话吧,那赵家到底出了啥事,非得急着给儿子找媳妇。既然话都说到这个份上,王媒婆自然是不好再隐瞒什么了,毕竟都是一个村的,还是打开天窗说亮话的好,王媒婆咳咳两声,笑道,老赵果然聪明,刘家着急给儿子娶媳妇,主要是因为刘家的户主,唉,干脆就叫他老刘好了,这个老刘啊,得了怪病,成天不吃不喝不睡的,瞪大眼珠子盯着天花板说胡话,刘家请了赤脚医生,还请了道士驱邪,通通不管用。他家是没招了,才想出给儿子娶媳妇的办法。老赵冷哼一声,冲喜?王媒婆笑道,对对对,就是冲喜,老赵你还真是聪明,我一点,你就明白了。老赵长叹一口气,站起身来,把烟锅里的烟灰倒了,再次把烟锅里加满了烟丝,点着了,猛地吸了一大口,谁知,这一口吸得太猛了,烟直接呛到了肺里,老赵被呛得头晕眼花,咳嗽起来,好半天,才止住。王媒婆苦笑,老赵啊,你激动个啥呀,把心搁在肚里好好琢磨一下,这也不失为一个嫁女儿的好机会。老赵冷笑,我就知道。好事从来都轮不到我家,一旦落在我头上,那保不齐就是麻烦。王媒婆笑道,老赵啊,这哪里是麻烦,分明是机会呀。你好好想想,你家里养着三个闺女,这三个闺女都到了出嫁的年纪,却嫁不出去,还得在家里养着,你就没算过一笔帐,这三个闺女见天养着,每年得吃掉家里多少粮食呀?老赵长叹一口气,王媒婆说得都是实情,闺女嫁不出去,待字闺中,也是要吃饭的,三张嘴巴,就算她们仨饭量再小,每年的确是得吃掉不少粮食呢。在那个饭都吃不饱的年代,粮食的确是金贵东西。所以,好多人家不等女儿成年就早早地打发出去,也是为了减少家里的口粮负担。”
路飞笑道,“是的,有句老话是怎么说的,媒婆的嘴和讼师的舌头,最是无敌。其中,讼师的舌头更是被比喻成三寸不烂之舌。”
魔鉞皱眉,“啥叫讼师啊?”
路飞笑道,“讼师是古代的叫法,古人们大多不识字,一旦跟人起了纠纷,闹上公堂,连个状子都写不了。这个讼师呢,最早就是帮人写状子的,起初,讼师们只是帮人写状子,后来,有精明的讼师开始帮犯人打官司,辩护啥的。于是乎,讼师这个职业又有新的功用,就是替人打官司。我相信听到这里,你就该明白,讼师这种职业,发展到今天,其实就是律师了。”
魔鉞笑道,“嗨,真是大喘气啊,说了半天,不就是律师嘛。”
路飞点头,“对啊。就是律师。古时候叫作讼师,现在就叫律师。而且讼师这一职业,发展到今天,功用变得更强大了。高水平的律师不但可以在法庭上舌战群儒,为自己的委托人讨回公道,还可以协助警方取证,使案件取得重大进展。好了,咱们现在还是接着讲故事。那王媒婆迈开小碎步,朝着老赵家去了,没想到,还没走到老赵家门口,远远的,就看见一个人蹲在院门口抽烟,长吁短叹的,王媒婆借着夕阳的余晖,看清那人就是老赵,不由地乐了,颠颠儿地跑过去,笑道,老赵,我这给你道喜来了。老赵郁闷地道,他王姨,像我这样穷光蛋,能有啥喜事呀?王媒婆笑道,我说老赵,你瞅瞅你这点心气儿,张嘴就说自己穷,没好事,你可知道,就算是粪堆,也有发的时候,你可不能这么颓废。老赵拿起烟锅把烟锅里的烟灰都倒出来,又把烟锅在墙上敲了敲,方才放了些新鲜的烟丝在烟锅里重新点燃,美美地吸了一口,苦笑道,说吧,像我这样的破落户,能有啥喜事?王媒婆笑道,老赵啊,你可真是健忘,你之前可是托过我给你家姑娘找婆家,你不是都给忘了吧?老赵笑道,我没忘,只是我家的三个闺女要出嫁,我是一丁点的嫁妆也拿不出啊。王媒婆笑道,没嫁妆也不要紧,只要有人就行。老赵听了,心念一动,皱眉道,人自然是有的,我家三个闺女都是好姑娘,如果不要嫁妆,那倒是可以随便挑。王媒婆笑道,老赵,人家也不是不想要嫁妆,你说这年头,谁不想要嫁妆呢?可是你拿不出嫁妆来,你叫人家要什么呢?老赵闷着头,一口口地吸着烟,不知他在想些什么。王媒婆知道老赵是个闷葫芦,于是咳咳两声,继续说,老赵,现在邻村有一户姓刘的,着急给儿子娶媳妇,哎哟,那小哥才刚满十八岁,长得浓眉大眼的,挺喜兴的,依我看,跟你家三闺女配对,蛮合适的。人家刘家特着急,说是没有嫁妆都行。老赵不是傻子,自然听出这段话里的隐台词,咳咳两声,他王姨,你说的这个刘家,他家为啥这么着急娶媳妇,十八岁的小伙子不算太大,不用那么着急结婚吧?这要是着急结婚,指定是因为家里有啥事吧?再说了,如果是不要嫁妆,相信他们本村的好些姑娘都打破脑袋的,想要嫁过去呢,还用托你跑到外村来找媳妇?王媒婆笑道,老赵果然是个聪明人,刘家托我到外村找媳妇,自然是有原因的。老赵笑道,我就知道,我都活了大半辈子了,好事从来就没找过我,而且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也从来没有砸到我头上过,如果真有馅饼落在我的头上,那估计还没落地之前,那块馅饼就已经变成铁饼了。王媒婆笑道,啊哟,老赵啊,你还真是幽默,你对生活实在是太悲观了。其实生活没你想象得那么糟,偶尔还是会有好事发生的。这不,好事就落在你的头上了吗?现在,人家刘家不要嫁妆,你不需要付出什么,就可以轻松地打发掉一个闺女了。老赵冷哼一声,王媒婆,咱们认识也不是一两天了,都搁这村里住着,都是老邻居了。你就说实话吧,那赵家到底出了啥事,非得急着给儿子找媳妇。既然话都说到这个份上,王媒婆自然是不好再隐瞒什么了,毕竟都是一个村的,还是打开天窗说亮话的好,王媒婆咳咳两声,笑道,老赵果然聪明,刘家着急给儿子娶媳妇,主要是因为刘家的户主,唉,干脆就叫他老刘好了,这个老刘啊,得了怪病,成天不吃不喝不睡的,瞪大眼珠子盯着天花板说胡话,刘家请了赤脚医生,还请了道士驱邪,通通不管用。他家是没招了,才想出给儿子娶媳妇的办法。老赵冷哼一声,冲喜?王媒婆笑道,对对对,就是冲喜,老赵你还真是聪明,我一点,你就明白了。老赵长叹一口气,站起身来,把烟锅里的烟灰倒了,再次把烟锅里加满了烟丝,点着了,猛地吸了一大口,谁知,这一口吸得太猛了,烟直接呛到了肺里,老赵被呛得头晕眼花,咳嗽起来,好半天,才止住。王媒婆苦笑,老赵啊,你激动个啥呀,把心搁在肚里好好琢磨一下,这也不失为一个嫁女儿的好机会。老赵冷笑,我就知道。好事从来都轮不到我家,一旦落在我头上,那保不齐就是麻烦。王媒婆笑道,老赵啊,这哪里是麻烦,分明是机会呀。你好好想想,你家里养着三个闺女,这三个闺女都到了出嫁的年纪,却嫁不出去,还得在家里养着,你就没算过一笔帐,这三个闺女见天养着,每年得吃掉家里多少粮食呀?老赵长叹一口气,王媒婆说得都是实情,闺女嫁不出去,待字闺中,也是要吃饭的,三张嘴巴,就算她们仨饭量再小,每年的确是得吃掉不少粮食呢。在那个饭都吃不饱的年代,粮食的确是金贵东西。所以,好多人家不等女儿成年就早早地打发出去,也是为了减少家里的口粮负担。”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茅山捉鬼笔记》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茅山捉鬼笔记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