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百二十四章 建奴求和
目录:独断大明| 作者:官笙| 类别:历史军事
陕/西确实太大了,大到朝廷无法全面赈灾,甚至无法全力的弹压民变。
地广人稀,这个词用在陕/西也极为合适,乱民若是流动作战,足以让整个大明头疼。
这也让朱栩对重划省域的心更加急切,由不得文昭阁那边肆意的的拖延。
朱栩一边翻着奏本,一边淡淡道“去,再催促文昭阁,要皇兄尽快呈奏!”
“是。”刘时敏答应一声,转身出御书房,向着文昭阁走去。
朱由检这几日心情都不怎么好,一来是朱栩执意要对富人征税,坏大明根基;二来是文昭阁诸位阁员为了改制省域而明争暗斗,搅他的头昏脑涨;三来陕/西灾情日趋严重,他的应灾衙门也开始力不从心,五十万两银子,百万石粮食发出去,一点回声都没有,令他越发的忧虑。
信王府。
周王妃安顿好孩子,走过来,看着罕见在府里饮酒,一脸愁容的信王,轻声道:“王爷,借酒浇愁愁更愁,不妨再出去走走。”
信王为了‘中兴大明’,极力克制自己,酒色财气,样样不占,每日每夜都是为朝政愁苦,偶尔的烦闷也只是出去走走,借酒浇愁实属罕见。
朱由检轻吐一口气,醉眼看了看周王妃,叹道:“国事日艰,百官徇私,我与皇上也有诸多冲突,手脚被束,大政难行,出去走走就能解决吗?”
周王妃不懂政务,走到朱由检身后,按着他的双肩,柔声道:“王爷,太妃说的是,你应该多与皇上走动,亲近,不能这样僵持……”
朱由检何尝不知道他与朱栩的冲突,这种冲突除了早先的心里偏见,还有就是政见上的大相径庭,这个不是简单的亲近可以化解的。
好在朱栩还记着先帝遗训,没有废除他这个总理大臣,让文昭阁一直存在。只是这种存在,朱由检也没有把握还能持续多久。
这次朱栩想要向富人征税,这‘富人’最大的就是遍布天下的官宦,这些人是大明的根基,他万不能答应朱栩轻动。
他现在采用的是拖字诀,以他对朱栩的了解,怕也拖不了多久。
这让他心里越发的烦闷,酒一杯一杯的喝下肚。
王承恩从外面进来,看着朱由检的神色,心里轻叹一声,从怀里掏出一道奏本,道:“王爷,来宗道,来大人进京了。”
朱由检勐的抬头,道:“真的?”
这位来宗道是曾经的礼部尚书,以‘清廉’着称,虽然参与过编修《三朝要典》,可也是毁《三朝要典》的主力,在清流之中,尤其是东林尽没的时候,影响力巨大!
朱由检正在苦寻良才,这,来宗道就是他请的第一人!
王承恩将奏本递给朱由检,道:“是,来大人已经进宫,求见皇上了。”
朱由检神色大振,酒也清醒了不少,翻看奏本一看,果然,来宗道所奏都是合他心意的,其中包括毁《三朝要典》,申明朝廷要职,缕清政务,政令合一等等。
这些都是他现在所纠结的,来宗道倒是看的分明。
“走,回文昭阁!”
朱由检站起来,深吐一口气,大声道。
周王妃慌忙安排人准备沐浴,不能让信王就这样去宫里。
就在朱由检在洗澡换衣服的时候,来宗道也进了宫,正被内监领着向景阳宫走去。
来宗道今年六十多,须发洁白,脸角瘦如刀削,双眼炯炯,高抬着头,给人一种严厉刻板的感觉。
内监神色不变,心里却有些紧张。这位来大人是杭/州府人,七次进阶,显赫一时,当初魏忠贤都对他敬畏三分,没有轻慢过。他的致仕不同于清流的‘乞疾归’,是真的生病,不堪重负才辞官的,因此朝野上下,对他的看法都趋于一致‘秉公尽职,计大事者’。
来宗道很快就进了御书房,看着坐在案桌后,正低着头批阅奏本的少年皇帝,他目光越发冷冽,如同看向后辈学子,抬手沉声道:“臣来宗道,拜见皇上!”
朱栩抬起头,看了来宗道一眼,微笑道:“来大人,平身吧。”
对于这位,朱栩右手边的小册子里有详细的描述,归结起来就是‘左右逢源,剑走偏锋’。魏忠贤得势的时候,他参与编撰为魏忠贤歌功颂德的《三朝要典》,魏忠贤倒霉,他极力要求焚毁。在阉党,清流之间似近非近,似远非远,始终都是两不得罪又从两边获取好处。
要论宦海沉浮,这位是个老船夫。
来宗道直起身,举着奏本道:“皇上,臣这次进京,矢志为朝廷匡扶得失,肃容天下,请皇上过目。”
曹化淳眼神动了动,他已经很久没有听到这样的大话了,一时间有些不适应,快步走过去,将奏本接过来递给朱栩。
朱栩也好奇的打量了眼这位来大人,翻开他的奏本扫一眼,神色不变,心里倒是颇为讶然。
来宗道奏本提了十几条,其中包括‘禁止内臣出京,毁三朝要典,理顺朝廷各部职权,明确国政,尊祖制,勿妄为’等等。
朱栩对于内监控制的也算比较严格,《三朝要典》暂时还不能毁,倒是理顺朝廷各部职权,明确国政,这一点倒是让朱栩双眼一亮。
随着时间推移,大明的所有职权几乎都集中在了六部,庞大而混杂,外面还有惠通商行,也承接着无数的特权,甚至权力都要超过一般衙门。
明确国政,说的是他的政策一直都不明朗,这是引起各种纷争的根源。
尊祖制这一条,也颇合朱栩的心意,乱世用重典,搬出明初,朱元璋的那些治吏政策,稍加变化,就能堵住天下大部分人的嘴!
不管圆不圆滑,朱栩现在需要的是能做事,做成事的官员,合上来宗道的奏本,笑容满面的道:“嗯,来大人所奏甚合朕意!”
来宗道听着朱栩的话,无动于衷,瘦削的脸上越发有着严厉之色,抬手道:“臣有三问,还请皇上具实回答。”
朱栩见过叶向高圆润,韩癀的古板,杨涟的持己,他们或多或少都带有‘严厉’,可还是远不如眼前的来宗道。
他对来宗道的‘三问’也颇为好奇,道:“来卿尽管问,朕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曹化淳也颇为好奇,不知道这位老大人要问什么。
来宗道抬起手,神色肃穆,沉声道:“第一问:太祖驱鞑靼而复中/国,万千艰难,不尽其言。昨有建奴临城,社稷倾覆之厄,纵然万幸败归,皇上可有太子守南都?以万全我大明江山?”
朱栩闻言眉头微动,当年朱棣迁都北/京,有诏命,帝守北/京,太子守南/京,保大明江山万全。这确实算是祖制,可他现在哪有什么太子?
朱栩这一辈,唯有信王有一子。
朱栩眯着眼,目光幽幽。他想起了史上,崇祯皇帝本可以让太子去南/京,可最终在朝臣的争辩中,决然没有允准,不止他自己身死社稷,也让南明失去正朔,陷入了内乱,各种皇位争夺,监国摄政此起彼伏。
朱栩手指敲着桌面,良久,他看向一脸刻板的来宗道,慢慢的道“这件事确实是朕欠考虑,若有下次,朕就册封信王长子为太子,驻守应/天。”
来宗道眼神深深的看了眼朱栩,依旧抬着手,沉声道:“第二问:自古圣君,清、正、廉、明,敢问皇上,自登基以来,占有哪样?”
朱栩神色又微动,要说‘清’,他占不到,好银钱的名声早就传遍天下。‘正’也算不上,他任人唯亲,也是人尽皆知。‘廉’也谈不上,他的内帑,恐怕是大明以来最多的了。‘明’这个本来应该能算上,可阉党复炽就是他默许,甚至推动的,现在阉党被天下喊打,他这个皇帝早已经挂上了‘昏君’的头衔。
朱栩手指敲的不自觉快了一些,这来宗道不亏是老奸巨猾的人,处处点在他的要害,他还发作不得。
他沉吟一阵,神色平静的道“朕哪个都不占,可朕,问心无愧!”
来宗道神色不变,眼神有着微光闪动,沉默一会儿,又道:“第三问:自古民为水君为舟,现万民在水,皇上视己为何?”
朱栩刚要张口,旋即就一怔,这来宗道的话里有深意啊。
朱栩手指敲着桌面,慢慢的放缓,过了好一阵子都没有开口,目光在打量这个来宗道。这个老滑头,没有道理为难他这个强势皇帝才对。
来宗道脸上的严厉丝毫不减,目光炯炯的盯着朱栩。
又是半晌,朱栩才缓慢的开口,道“我朱家受万民所托,执掌天下权柄,非水非舟,亦水亦舟,万民在水,朕在水,万民在舟,朕在舟,君民一体,同干同休!”
来宗道神色微动,眼帘微垂,过了好一会儿才微笑道:“皇上圣明!”
朱栩也微笑,道:“来卿这三问,怕不止是你一个人要问的吧?”
来宗道从怀里又掏出一道奏本,举起道:“臣代江南万民,呈递万言书。”
曹化淳快步上前,转递给朱栩。
朱栩眼角动了动,待奏本一翻,嘴角笑容越来越多。
这是江南士林集团的联合奏本,足足有万人署名,这标志着江南士林集团向朝廷低头,认可了那‘九条规定’,向他这个皇帝释放善意,请求‘和解’了。
朱栩合上奏本,微微颌首道:“朕对南方士林的深明大义甚感欣慰,魏忠贤多有逾矩,朕会即刻诏他回京问罪。”
来宗道听着朱栩的话,心里也一松,面上严厉之色和缓,道:“敢问皇上,关于科举,朝廷是如何打算?”
朱栩就知道,这一条是跑不了的,废除科举,影响实在太大,不过普及教育,给寒门更多机会,削弱南方官宦集团是他的既定目标,是不会妥协的。
可也不能逼得官宦集团就此低头,好在他早就想好对策,看着来宗道:“科举,不会废除,三年一次,府,省,京三试,不论是有无入学院,都需科举入仕。”
来宗道这次来,是为南方士林集团发声和回声的,听着朱栩的亲口话,心里大松,道:“皇上圣明,天下士子都会感念皇上恩德。”
朱栩暗自摇头,他的学院都是偏向实用型教学,不说六艺,单说‘数’,‘理’就不是埋头苦读圣贤书的富家子弟能够轻易补足的。
教育资源这种东西,日后会变得非常珍贵。江南士林集团死守着圣人学问,这分明就是给寒门士子出头的机会。
朱栩,自然也是乐见的。改革,就是要牺牲利益最多的那部分人。
来宗道的目的都已经达到了,抬手道:“臣还想向皇上举荐一人。”
朱栩对着老滑头倒是有一丝好感,至少他能帮忙解决南方士林的‘怨气’,微笑道“来卿要举荐何人?”
来宗道抬手,沉声道“原吏部尚书,张问达。此人机警睿智,通达事物,乃不世大才,朝廷不用,实属大谬。”
朱栩立时眉头一挑,这位张大人他可打过交道,真正的老奸巨猾,天启三年的时候朱栩本想套住他,给他做惠王府的长史,可这位圆滑如泥鳅,怎么都抓不住,只能任由他跑回老家,徒唿奈何。
天启五年的时候被魏忠贤追赃,差点害死,还是朱栩暗中保了他一命。
这位要是出仕,不论放在哪里,都足够让朱栩头疼,这是他拿不准的人!
东林党可以‘势’压,阉党可以‘力’压,中立的人可以直接下令,可张问达这老滑头,朱栩完全没有办法去对付,因为任何办法都拿不住他。
他是不可控的!
在这种事时候,朱栩需要牢牢掌控一切权力,容不得任何人给他增添变数!
因此,尽管很欣赏这位,可他从来没有启用的打算,一点都没有!
来宗道这次来,代表的是南方士林集团,朱栩也需要回应善意,这才能‘和解’,他沉吟一阵,道:“若是张老大人复启,来卿你认为,哪个位置合适?”
来宗道来举荐,自然早有打算,道:“回皇上,文昭阁阁员不齐,臣举荐张大人入文昭阁。”
张问达之前是吏部尚书,要进也是进内阁,内阁被废,也唯有文昭阁可以安排。
朱栩自然不能将张问达放到文昭阁去,文昭阁要失控,那他的政务就得乱套。
他断然摇头,道:“文昭阁你可以去,张问达不行。朕打算将辽东都司划出山/东,重立一省,张问达就去那做巡抚吧。”
辽东的后金现在被削弱到了一个尴尬的境地,这种尴尬还包括了明朝。既后金没有了攻伐明朝的实力,明朝也没有一举消灭后金的能力。
所以,两边都只能这样共存下去,直到明朝的实力足够强,彻底消灭后金!眼下,不论是山海/关以北,还是朝/鲜以西,除了后金的控制范围,基本上都处在一个和平的环境中,这种和平,预计两三年内不会被打破。
来宗道听着朱栩的话,知道没有商量余地,也只得抬手道:“臣领旨,今日便去信,请张大人入京。”
朱栩颌首,道:“来卿入文昭阁后,要督促文昭阁政务处置,不要任意拖沓,朝政需争朝夕。”
来宗道还不知道文昭阁的具体情形,心知应该是文昭阁有什么拖延惹的皇帝不满了,抬手躬身道:“遵旨!”
朱栩又勉力几句,便让曹化淳亲自领着来宗道,去往文昭阁。
来宗道的进京,也预示着南方政改基本完成,不会有大波澜了,这也让朱栩松了口气。
“接下来就是陕/西了。”朱栩眯着眼,望着门外,轻声自语。
陕/西一直是他的心病,这个地方灾情最重,是民乱的重灾区,必须要尽快分割立省,加强控制,完善赈灾渠道,遏制民乱。
真要是让民乱成势,朝廷时时刻刻忙着剿匪,那就是一点点的在放大明的血,迟早会放干的。
忽然间,刘时敏从侧门快步走进来,手里托着一道奏本“皇上,建奴贼酋的奏本。”
朱栩一愣,接过来看了眼,旋即双眼微眯。
这是黄太吉的奏本,其中写明了:去国号,请册封,请求联姻等等,写的非常详细,不同于之前的那道有名无实的议和文书。
朱栩看了好一阵子,心底也斟酌着,抬头向曹化淳笑道:“这位金国大汗要跟朕联姻。”
刘时敏微笑低头,他们大明的皇帝,哪有娶夷人女子的习惯。不过这也说明,为祸大明北方几十年的建奴,现在基本上失去威胁了。
朱栩拍打着这道奏本,心里踌躇。他心底有股冲动,派十万大军进剿沈/阳,彻底歼灭后金,可又十分明白,这个举动很冒险,成功可能性不大,还会破坏辽东现有的局面。
“只能再等等了。”
良久,朱栩轻叹,黄太吉是想要隐忍,休养生息,他何尝不是,大明的困难比后金多,他有太多的事情要做,不能总被辽东牵扯精力。
朱栩将奏本递给刘时敏,道“交给文昭阁商议吧。”
刘时敏欲言又止,以朱由检的性格,这次怕是不会同意,甚至想发兵北上,彻底消灭建奴吧?
不过他没有多言,应了声接过奏本,命人送去文昭阁。(未完待续。。)
地广人稀,这个词用在陕/西也极为合适,乱民若是流动作战,足以让整个大明头疼。
这也让朱栩对重划省域的心更加急切,由不得文昭阁那边肆意的的拖延。
朱栩一边翻着奏本,一边淡淡道“去,再催促文昭阁,要皇兄尽快呈奏!”
“是。”刘时敏答应一声,转身出御书房,向着文昭阁走去。
朱由检这几日心情都不怎么好,一来是朱栩执意要对富人征税,坏大明根基;二来是文昭阁诸位阁员为了改制省域而明争暗斗,搅他的头昏脑涨;三来陕/西灾情日趋严重,他的应灾衙门也开始力不从心,五十万两银子,百万石粮食发出去,一点回声都没有,令他越发的忧虑。
信王府。
周王妃安顿好孩子,走过来,看着罕见在府里饮酒,一脸愁容的信王,轻声道:“王爷,借酒浇愁愁更愁,不妨再出去走走。”
信王为了‘中兴大明’,极力克制自己,酒色财气,样样不占,每日每夜都是为朝政愁苦,偶尔的烦闷也只是出去走走,借酒浇愁实属罕见。
朱由检轻吐一口气,醉眼看了看周王妃,叹道:“国事日艰,百官徇私,我与皇上也有诸多冲突,手脚被束,大政难行,出去走走就能解决吗?”
周王妃不懂政务,走到朱由检身后,按着他的双肩,柔声道:“王爷,太妃说的是,你应该多与皇上走动,亲近,不能这样僵持……”
朱由检何尝不知道他与朱栩的冲突,这种冲突除了早先的心里偏见,还有就是政见上的大相径庭,这个不是简单的亲近可以化解的。
好在朱栩还记着先帝遗训,没有废除他这个总理大臣,让文昭阁一直存在。只是这种存在,朱由检也没有把握还能持续多久。
这次朱栩想要向富人征税,这‘富人’最大的就是遍布天下的官宦,这些人是大明的根基,他万不能答应朱栩轻动。
他现在采用的是拖字诀,以他对朱栩的了解,怕也拖不了多久。
这让他心里越发的烦闷,酒一杯一杯的喝下肚。
王承恩从外面进来,看着朱由检的神色,心里轻叹一声,从怀里掏出一道奏本,道:“王爷,来宗道,来大人进京了。”
朱由检勐的抬头,道:“真的?”
这位来宗道是曾经的礼部尚书,以‘清廉’着称,虽然参与过编修《三朝要典》,可也是毁《三朝要典》的主力,在清流之中,尤其是东林尽没的时候,影响力巨大!
朱由检正在苦寻良才,这,来宗道就是他请的第一人!
王承恩将奏本递给朱由检,道:“是,来大人已经进宫,求见皇上了。”
朱由检神色大振,酒也清醒了不少,翻看奏本一看,果然,来宗道所奏都是合他心意的,其中包括毁《三朝要典》,申明朝廷要职,缕清政务,政令合一等等。
这些都是他现在所纠结的,来宗道倒是看的分明。
“走,回文昭阁!”
朱由检站起来,深吐一口气,大声道。
周王妃慌忙安排人准备沐浴,不能让信王就这样去宫里。
就在朱由检在洗澡换衣服的时候,来宗道也进了宫,正被内监领着向景阳宫走去。
来宗道今年六十多,须发洁白,脸角瘦如刀削,双眼炯炯,高抬着头,给人一种严厉刻板的感觉。
内监神色不变,心里却有些紧张。这位来大人是杭/州府人,七次进阶,显赫一时,当初魏忠贤都对他敬畏三分,没有轻慢过。他的致仕不同于清流的‘乞疾归’,是真的生病,不堪重负才辞官的,因此朝野上下,对他的看法都趋于一致‘秉公尽职,计大事者’。
来宗道很快就进了御书房,看着坐在案桌后,正低着头批阅奏本的少年皇帝,他目光越发冷冽,如同看向后辈学子,抬手沉声道:“臣来宗道,拜见皇上!”
朱栩抬起头,看了来宗道一眼,微笑道:“来大人,平身吧。”
对于这位,朱栩右手边的小册子里有详细的描述,归结起来就是‘左右逢源,剑走偏锋’。魏忠贤得势的时候,他参与编撰为魏忠贤歌功颂德的《三朝要典》,魏忠贤倒霉,他极力要求焚毁。在阉党,清流之间似近非近,似远非远,始终都是两不得罪又从两边获取好处。
要论宦海沉浮,这位是个老船夫。
来宗道直起身,举着奏本道:“皇上,臣这次进京,矢志为朝廷匡扶得失,肃容天下,请皇上过目。”
曹化淳眼神动了动,他已经很久没有听到这样的大话了,一时间有些不适应,快步走过去,将奏本接过来递给朱栩。
朱栩也好奇的打量了眼这位来大人,翻开他的奏本扫一眼,神色不变,心里倒是颇为讶然。
来宗道奏本提了十几条,其中包括‘禁止内臣出京,毁三朝要典,理顺朝廷各部职权,明确国政,尊祖制,勿妄为’等等。
朱栩对于内监控制的也算比较严格,《三朝要典》暂时还不能毁,倒是理顺朝廷各部职权,明确国政,这一点倒是让朱栩双眼一亮。
随着时间推移,大明的所有职权几乎都集中在了六部,庞大而混杂,外面还有惠通商行,也承接着无数的特权,甚至权力都要超过一般衙门。
明确国政,说的是他的政策一直都不明朗,这是引起各种纷争的根源。
尊祖制这一条,也颇合朱栩的心意,乱世用重典,搬出明初,朱元璋的那些治吏政策,稍加变化,就能堵住天下大部分人的嘴!
不管圆不圆滑,朱栩现在需要的是能做事,做成事的官员,合上来宗道的奏本,笑容满面的道:“嗯,来大人所奏甚合朕意!”
来宗道听着朱栩的话,无动于衷,瘦削的脸上越发有着严厉之色,抬手道:“臣有三问,还请皇上具实回答。”
朱栩见过叶向高圆润,韩癀的古板,杨涟的持己,他们或多或少都带有‘严厉’,可还是远不如眼前的来宗道。
他对来宗道的‘三问’也颇为好奇,道:“来卿尽管问,朕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曹化淳也颇为好奇,不知道这位老大人要问什么。
来宗道抬起手,神色肃穆,沉声道:“第一问:太祖驱鞑靼而复中/国,万千艰难,不尽其言。昨有建奴临城,社稷倾覆之厄,纵然万幸败归,皇上可有太子守南都?以万全我大明江山?”
朱栩闻言眉头微动,当年朱棣迁都北/京,有诏命,帝守北/京,太子守南/京,保大明江山万全。这确实算是祖制,可他现在哪有什么太子?
朱栩这一辈,唯有信王有一子。
朱栩眯着眼,目光幽幽。他想起了史上,崇祯皇帝本可以让太子去南/京,可最终在朝臣的争辩中,决然没有允准,不止他自己身死社稷,也让南明失去正朔,陷入了内乱,各种皇位争夺,监国摄政此起彼伏。
朱栩手指敲着桌面,良久,他看向一脸刻板的来宗道,慢慢的道“这件事确实是朕欠考虑,若有下次,朕就册封信王长子为太子,驻守应/天。”
来宗道眼神深深的看了眼朱栩,依旧抬着手,沉声道:“第二问:自古圣君,清、正、廉、明,敢问皇上,自登基以来,占有哪样?”
朱栩神色又微动,要说‘清’,他占不到,好银钱的名声早就传遍天下。‘正’也算不上,他任人唯亲,也是人尽皆知。‘廉’也谈不上,他的内帑,恐怕是大明以来最多的了。‘明’这个本来应该能算上,可阉党复炽就是他默许,甚至推动的,现在阉党被天下喊打,他这个皇帝早已经挂上了‘昏君’的头衔。
朱栩手指敲的不自觉快了一些,这来宗道不亏是老奸巨猾的人,处处点在他的要害,他还发作不得。
他沉吟一阵,神色平静的道“朕哪个都不占,可朕,问心无愧!”
来宗道神色不变,眼神有着微光闪动,沉默一会儿,又道:“第三问:自古民为水君为舟,现万民在水,皇上视己为何?”
朱栩刚要张口,旋即就一怔,这来宗道的话里有深意啊。
朱栩手指敲着桌面,慢慢的放缓,过了好一阵子都没有开口,目光在打量这个来宗道。这个老滑头,没有道理为难他这个强势皇帝才对。
来宗道脸上的严厉丝毫不减,目光炯炯的盯着朱栩。
又是半晌,朱栩才缓慢的开口,道“我朱家受万民所托,执掌天下权柄,非水非舟,亦水亦舟,万民在水,朕在水,万民在舟,朕在舟,君民一体,同干同休!”
来宗道神色微动,眼帘微垂,过了好一会儿才微笑道:“皇上圣明!”
朱栩也微笑,道:“来卿这三问,怕不止是你一个人要问的吧?”
来宗道从怀里又掏出一道奏本,举起道:“臣代江南万民,呈递万言书。”
曹化淳快步上前,转递给朱栩。
朱栩眼角动了动,待奏本一翻,嘴角笑容越来越多。
这是江南士林集团的联合奏本,足足有万人署名,这标志着江南士林集团向朝廷低头,认可了那‘九条规定’,向他这个皇帝释放善意,请求‘和解’了。
朱栩合上奏本,微微颌首道:“朕对南方士林的深明大义甚感欣慰,魏忠贤多有逾矩,朕会即刻诏他回京问罪。”
来宗道听着朱栩的话,心里也一松,面上严厉之色和缓,道:“敢问皇上,关于科举,朝廷是如何打算?”
朱栩就知道,这一条是跑不了的,废除科举,影响实在太大,不过普及教育,给寒门更多机会,削弱南方官宦集团是他的既定目标,是不会妥协的。
可也不能逼得官宦集团就此低头,好在他早就想好对策,看着来宗道:“科举,不会废除,三年一次,府,省,京三试,不论是有无入学院,都需科举入仕。”
来宗道这次来,是为南方士林集团发声和回声的,听着朱栩的亲口话,心里大松,道:“皇上圣明,天下士子都会感念皇上恩德。”
朱栩暗自摇头,他的学院都是偏向实用型教学,不说六艺,单说‘数’,‘理’就不是埋头苦读圣贤书的富家子弟能够轻易补足的。
教育资源这种东西,日后会变得非常珍贵。江南士林集团死守着圣人学问,这分明就是给寒门士子出头的机会。
朱栩,自然也是乐见的。改革,就是要牺牲利益最多的那部分人。
来宗道的目的都已经达到了,抬手道:“臣还想向皇上举荐一人。”
朱栩对着老滑头倒是有一丝好感,至少他能帮忙解决南方士林的‘怨气’,微笑道“来卿要举荐何人?”
来宗道抬手,沉声道“原吏部尚书,张问达。此人机警睿智,通达事物,乃不世大才,朝廷不用,实属大谬。”
朱栩立时眉头一挑,这位张大人他可打过交道,真正的老奸巨猾,天启三年的时候朱栩本想套住他,给他做惠王府的长史,可这位圆滑如泥鳅,怎么都抓不住,只能任由他跑回老家,徒唿奈何。
天启五年的时候被魏忠贤追赃,差点害死,还是朱栩暗中保了他一命。
这位要是出仕,不论放在哪里,都足够让朱栩头疼,这是他拿不准的人!
东林党可以‘势’压,阉党可以‘力’压,中立的人可以直接下令,可张问达这老滑头,朱栩完全没有办法去对付,因为任何办法都拿不住他。
他是不可控的!
在这种事时候,朱栩需要牢牢掌控一切权力,容不得任何人给他增添变数!
因此,尽管很欣赏这位,可他从来没有启用的打算,一点都没有!
来宗道这次来,代表的是南方士林集团,朱栩也需要回应善意,这才能‘和解’,他沉吟一阵,道:“若是张老大人复启,来卿你认为,哪个位置合适?”
来宗道来举荐,自然早有打算,道:“回皇上,文昭阁阁员不齐,臣举荐张大人入文昭阁。”
张问达之前是吏部尚书,要进也是进内阁,内阁被废,也唯有文昭阁可以安排。
朱栩自然不能将张问达放到文昭阁去,文昭阁要失控,那他的政务就得乱套。
他断然摇头,道:“文昭阁你可以去,张问达不行。朕打算将辽东都司划出山/东,重立一省,张问达就去那做巡抚吧。”
辽东的后金现在被削弱到了一个尴尬的境地,这种尴尬还包括了明朝。既后金没有了攻伐明朝的实力,明朝也没有一举消灭后金的能力。
所以,两边都只能这样共存下去,直到明朝的实力足够强,彻底消灭后金!眼下,不论是山海/关以北,还是朝/鲜以西,除了后金的控制范围,基本上都处在一个和平的环境中,这种和平,预计两三年内不会被打破。
来宗道听着朱栩的话,知道没有商量余地,也只得抬手道:“臣领旨,今日便去信,请张大人入京。”
朱栩颌首,道:“来卿入文昭阁后,要督促文昭阁政务处置,不要任意拖沓,朝政需争朝夕。”
来宗道还不知道文昭阁的具体情形,心知应该是文昭阁有什么拖延惹的皇帝不满了,抬手躬身道:“遵旨!”
朱栩又勉力几句,便让曹化淳亲自领着来宗道,去往文昭阁。
来宗道的进京,也预示着南方政改基本完成,不会有大波澜了,这也让朱栩松了口气。
“接下来就是陕/西了。”朱栩眯着眼,望着门外,轻声自语。
陕/西一直是他的心病,这个地方灾情最重,是民乱的重灾区,必须要尽快分割立省,加强控制,完善赈灾渠道,遏制民乱。
真要是让民乱成势,朝廷时时刻刻忙着剿匪,那就是一点点的在放大明的血,迟早会放干的。
忽然间,刘时敏从侧门快步走进来,手里托着一道奏本“皇上,建奴贼酋的奏本。”
朱栩一愣,接过来看了眼,旋即双眼微眯。
这是黄太吉的奏本,其中写明了:去国号,请册封,请求联姻等等,写的非常详细,不同于之前的那道有名无实的议和文书。
朱栩看了好一阵子,心底也斟酌着,抬头向曹化淳笑道:“这位金国大汗要跟朕联姻。”
刘时敏微笑低头,他们大明的皇帝,哪有娶夷人女子的习惯。不过这也说明,为祸大明北方几十年的建奴,现在基本上失去威胁了。
朱栩拍打着这道奏本,心里踌躇。他心底有股冲动,派十万大军进剿沈/阳,彻底歼灭后金,可又十分明白,这个举动很冒险,成功可能性不大,还会破坏辽东现有的局面。
“只能再等等了。”
良久,朱栩轻叹,黄太吉是想要隐忍,休养生息,他何尝不是,大明的困难比后金多,他有太多的事情要做,不能总被辽东牵扯精力。
朱栩将奏本递给刘时敏,道“交给文昭阁商议吧。”
刘时敏欲言又止,以朱由检的性格,这次怕是不会同意,甚至想发兵北上,彻底消灭建奴吧?
不过他没有多言,应了声接过奏本,命人送去文昭阁。(未完待续。。)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独断大明》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独断大明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