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火山
目录:心理大师| 作者:写故事的本子| 类别:都市言情
陆然看着桌上的那八幅林月容描述梦境的画,又从背包里拿出了今天在咨询中,记录的笔记。
陆然把林月容在自由联想中,想到的内容,都记录在了纸上。
画中的内容,是她第一次来咨询的时候,陈述的梦境,而纸上的笔记,可以说,是她这一次来,对上一次梦境的“续写”,是一个延续的想像。
而这一次,陆然让林月容从上次梦醒的地方接下去想,进行了一次续写,探得了梦里那位“朋友”的作案手法和藏尸方式。
可是,当陆然询问,林月容在记忆中,是否有一位这样可怕的人时,她却摇头,没有一点线索,全想不起来。
陆然背靠着椅背,闭上眼,再次回想起梦中那个人的作案手法,心里感觉着实奇怪。
“他”在公交车上,结识了一个女孩,又在公交车上,杀死了她。
还是在众目睽睽之下,杀死了她。
公交车,是多么公众的场合。
很显然,这不可能是一个真实的情况,不可能有一个人,在现实中用这种手法去杀人。
“所以,这只是她的想像。”
如果说,杀人手法是想像,那么,林月容为什么会幻想出这种不符合实际的、荒诞的杀人手法呢?
事实上,她梦到的这个人,究竟有没有杀人,是怎么杀的呢?
“意象。”陆然睁开了眼睛,他想起了本子和他说过的,梦中的人和事情,都可称为意象。
之所以称为意象,是因为这些梦到的事物,都是经过了做梦者的潜意识加工,它并不是完全的现实的产物。
这就是梦和回忆的区别。
也就是说,这个杀人手法,也可能经过了加工,只是一种意象?
陆然想到关键处,看见桌上那本熟悉的绿皮本子,没有犹豫,立刻翻开了。
他急需把自己的思路,写在笔记本上。
“杀人手法——意象。”
写完,陆然觉得还不够,他觉得需要有人和他一起深入地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看到笔记本上,白净的纸张,陆然觉得有必要,把某个人叫出来。
“老兄,你说意象,究竟为什么被称为意象?”陆然在本子上写道。
“我不是跟你说过了吗?”等了一会儿,下一行出现了回复,“还有,你最近询问了我几次关于梦的事情,是不是应该跟我汇报点什么?”
陆然一看,就知道林老太太的事怕是瞒不住它了。
他干脆主动“自首”,在新的一页坦白地写道:“个案记录:林月容,诊断:暂无,咨询师:陆然……”
等陆然老老实实地把个案写上了以后,本子才满意地回他道:“你刚才问我什么来着?什么是意象?”
“对,我记得你说过,它指代那些被梦到的东西。而梦到的东西,可以说是潜意识的流露……”
“是潜意识的变相的流露。”陆然还没写完,本子就纠正他道,“内心的想法和**,往往不会直接地呈现在梦境中,而会经过一定的伪装,变相地呈现。
比如,你想和一个女孩发生亲密关系,你或许并不会直接梦到和她发生关系的事情,而是梦到了一座喷射火焰的火山。”
“……”
陆然无语,点了六个点。
“这是一个比喻,陆然,内心的欲念和火山喷射的火焰,有相似的关联。当你的潜意识里有了一个念头,而这个念头,是不为你的意识、道德、价值观所接受的时候,就会以比喻的方式,伪装地呈现。意象,是一个比喻。”
“意象,是一个比喻?”陆然觉得这个说法,有些意思,他想了想,说:“你说的没错,梦中的所见之物,就是对内心所想的一个比喻。”
“没错。”
“梦中的事物,常常是不合理的,荒诞的,正因为它们不是内心想法的真实呈现,而只是内心想法的一个比喻。越荒诞处,或许越是经过了伪装的加工。”
“没错。”
陆然的悟性向来很好,本子的一点提示,他就可以自己往下深挖下去。
“什么事情,会需要荒诞的情节,进行伪装?”陆然自问道。
他再一次看到本子先前写的那个比喻,如果自己很想得到一个女孩,但是却梦到了一座火山,这是对**呈现的一种遮掩。
那么,如果那些荒诞的情节,不是真实的想法,就应该是对真实想法的遮掩。
“也就是说,越是需要遮掩的地方,就越是真实的想法所在的地方?”
“没错。”本子再一次肯定了陆然的猜测。
想到这里,陆然萌生了一个思路。
“如果,我可以把这个梦里,所有荒诞的情节,都整理出来,是否就能把这个梦里,最关键的一些地方找到?”
“你可以试一试,那些荒诞的,反复呈现的地方,或许背后就指代了什么重要的信息。
在这些关键的地方,还可能因为伪装得不够完全,而会暴露出一些较为真实的部分,于是就会呈现出一些前后不衔接,自相矛盾的地方。”
“而这些矛盾的地方,就需要我去分辨,哪一个是真实。”陆然对自己的想法,更加地肯定。
“没错。”本子也赞同道。
想到就做,陆然重新翻起了桌上的那八张图画和咨询笔记。
仔细对比了一下两次咨询的内容,陆然首先留意到了一个最为明显的,在两次的咨询中,都有提及的东西。
公交车。
两次梦境中,都反复出现了公交车这个意象。
第一次,林月容就是在公交车上,发现她和那位朋友坐在一起的。
梦境,就是从公交车上开始的。
第二次,在林月容的联想中,当她问及作案方法的时候,那位朋友又提到了公交车,而且连作案都是在公交车上完成的。
这里,就要提到第二个,让陆然注意到的地方了,就是这个荒诞的作案手法。
如果它不是真实的,那林月容,为什么会把他想象成那样可怕的人呢?
陆然继续翻看着桌上的图画,他拿起了第二张图,上面画着他们两人,从公交车上下车,走向路边一排排的居民楼。
如果没记错的话,他们下了车以后,就走进了其中的一栋楼里,往上走了几层楼以后,停了下来。
林月容的“朋友”打开了一扇门,进去以后,那里面就是他的家。
陆然还记得,林月容进去了他家以后,在沙发上和那位朋友聊了一会儿天,他就说,要带她去另一个地方看看,随后,打开了他家里的一扇房间的门,结果,门外就是一片草地。
这也是一个极度违反逻辑的事情,如果他的家在一幢普通的居民楼里,而且并不是在一楼,怎么可能一扇门开出去,却是一片开阔的草地呢?
他的家到底是不是在居民楼里,还有那一片草地和池塘,哪一个是经过了想象的加工,哪一部分,又可能是透露了真实的呢?(未完待续。)
陆然把林月容在自由联想中,想到的内容,都记录在了纸上。
画中的内容,是她第一次来咨询的时候,陈述的梦境,而纸上的笔记,可以说,是她这一次来,对上一次梦境的“续写”,是一个延续的想像。
而这一次,陆然让林月容从上次梦醒的地方接下去想,进行了一次续写,探得了梦里那位“朋友”的作案手法和藏尸方式。
可是,当陆然询问,林月容在记忆中,是否有一位这样可怕的人时,她却摇头,没有一点线索,全想不起来。
陆然背靠着椅背,闭上眼,再次回想起梦中那个人的作案手法,心里感觉着实奇怪。
“他”在公交车上,结识了一个女孩,又在公交车上,杀死了她。
还是在众目睽睽之下,杀死了她。
公交车,是多么公众的场合。
很显然,这不可能是一个真实的情况,不可能有一个人,在现实中用这种手法去杀人。
“所以,这只是她的想像。”
如果说,杀人手法是想像,那么,林月容为什么会幻想出这种不符合实际的、荒诞的杀人手法呢?
事实上,她梦到的这个人,究竟有没有杀人,是怎么杀的呢?
“意象。”陆然睁开了眼睛,他想起了本子和他说过的,梦中的人和事情,都可称为意象。
之所以称为意象,是因为这些梦到的事物,都是经过了做梦者的潜意识加工,它并不是完全的现实的产物。
这就是梦和回忆的区别。
也就是说,这个杀人手法,也可能经过了加工,只是一种意象?
陆然想到关键处,看见桌上那本熟悉的绿皮本子,没有犹豫,立刻翻开了。
他急需把自己的思路,写在笔记本上。
“杀人手法——意象。”
写完,陆然觉得还不够,他觉得需要有人和他一起深入地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看到笔记本上,白净的纸张,陆然觉得有必要,把某个人叫出来。
“老兄,你说意象,究竟为什么被称为意象?”陆然在本子上写道。
“我不是跟你说过了吗?”等了一会儿,下一行出现了回复,“还有,你最近询问了我几次关于梦的事情,是不是应该跟我汇报点什么?”
陆然一看,就知道林老太太的事怕是瞒不住它了。
他干脆主动“自首”,在新的一页坦白地写道:“个案记录:林月容,诊断:暂无,咨询师:陆然……”
等陆然老老实实地把个案写上了以后,本子才满意地回他道:“你刚才问我什么来着?什么是意象?”
“对,我记得你说过,它指代那些被梦到的东西。而梦到的东西,可以说是潜意识的流露……”
“是潜意识的变相的流露。”陆然还没写完,本子就纠正他道,“内心的想法和**,往往不会直接地呈现在梦境中,而会经过一定的伪装,变相地呈现。
比如,你想和一个女孩发生亲密关系,你或许并不会直接梦到和她发生关系的事情,而是梦到了一座喷射火焰的火山。”
“……”
陆然无语,点了六个点。
“这是一个比喻,陆然,内心的欲念和火山喷射的火焰,有相似的关联。当你的潜意识里有了一个念头,而这个念头,是不为你的意识、道德、价值观所接受的时候,就会以比喻的方式,伪装地呈现。意象,是一个比喻。”
“意象,是一个比喻?”陆然觉得这个说法,有些意思,他想了想,说:“你说的没错,梦中的所见之物,就是对内心所想的一个比喻。”
“没错。”
“梦中的事物,常常是不合理的,荒诞的,正因为它们不是内心想法的真实呈现,而只是内心想法的一个比喻。越荒诞处,或许越是经过了伪装的加工。”
“没错。”
陆然的悟性向来很好,本子的一点提示,他就可以自己往下深挖下去。
“什么事情,会需要荒诞的情节,进行伪装?”陆然自问道。
他再一次看到本子先前写的那个比喻,如果自己很想得到一个女孩,但是却梦到了一座火山,这是对**呈现的一种遮掩。
那么,如果那些荒诞的情节,不是真实的想法,就应该是对真实想法的遮掩。
“也就是说,越是需要遮掩的地方,就越是真实的想法所在的地方?”
“没错。”本子再一次肯定了陆然的猜测。
想到这里,陆然萌生了一个思路。
“如果,我可以把这个梦里,所有荒诞的情节,都整理出来,是否就能把这个梦里,最关键的一些地方找到?”
“你可以试一试,那些荒诞的,反复呈现的地方,或许背后就指代了什么重要的信息。
在这些关键的地方,还可能因为伪装得不够完全,而会暴露出一些较为真实的部分,于是就会呈现出一些前后不衔接,自相矛盾的地方。”
“而这些矛盾的地方,就需要我去分辨,哪一个是真实。”陆然对自己的想法,更加地肯定。
“没错。”本子也赞同道。
想到就做,陆然重新翻起了桌上的那八张图画和咨询笔记。
仔细对比了一下两次咨询的内容,陆然首先留意到了一个最为明显的,在两次的咨询中,都有提及的东西。
公交车。
两次梦境中,都反复出现了公交车这个意象。
第一次,林月容就是在公交车上,发现她和那位朋友坐在一起的。
梦境,就是从公交车上开始的。
第二次,在林月容的联想中,当她问及作案方法的时候,那位朋友又提到了公交车,而且连作案都是在公交车上完成的。
这里,就要提到第二个,让陆然注意到的地方了,就是这个荒诞的作案手法。
如果它不是真实的,那林月容,为什么会把他想象成那样可怕的人呢?
陆然继续翻看着桌上的图画,他拿起了第二张图,上面画着他们两人,从公交车上下车,走向路边一排排的居民楼。
如果没记错的话,他们下了车以后,就走进了其中的一栋楼里,往上走了几层楼以后,停了下来。
林月容的“朋友”打开了一扇门,进去以后,那里面就是他的家。
陆然还记得,林月容进去了他家以后,在沙发上和那位朋友聊了一会儿天,他就说,要带她去另一个地方看看,随后,打开了他家里的一扇房间的门,结果,门外就是一片草地。
这也是一个极度违反逻辑的事情,如果他的家在一幢普通的居民楼里,而且并不是在一楼,怎么可能一扇门开出去,却是一片开阔的草地呢?
他的家到底是不是在居民楼里,还有那一片草地和池塘,哪一个是经过了想象的加工,哪一部分,又可能是透露了真实的呢?(未完待续。)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心理大师》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心理大师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