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京师风云
目录:明末小农民| 作者:夜半更| 类别:历史军事
杨铨只是在离京之前,将一些计划,交付给了王文素他们,大抵不过是一些现在常见的营销手段,随口提了一句,垄断产生暴利,天知道这郡主,怎么就和王文素搅和到了一起,而且,还在京师掀起了如此的腥风血雨。
若是王文素听见杨铨这牢骚,定然也会冤枉的要死,其实刚开始的时候,他们从杨铨这里想到的,就是哄抬京师物价,从而使人大量的运输粮食,而作为奢侈品的玉米,自然运送的人就少了,
虽然杨铨没有留下多少钱财,可是王文素借着他浙商的身份,散布了大量谣言,顺便将自己带到京师的一些银两,雇了好几个人,分别去粮铺抢购粮食,这综合因素下,城中的粮商开始惜售起来,
此时此刻,京师中因为杨铨说的,玉米具有益寿延年的作用,经过某些人的故意添油加醋,开始在京师传播开来,恰巧不知那个人听说,皇帝有意将宣大产的玉米定位贡品,可皇帝已经许久没有让人上贡品了,经过这些人这么一搞,京师凡是有身份的,都争相吃起玉米来。
可是玉米这东西寻常没有人买的时候,价格自然不贵,可是此时众人都买的时候,价格自然就上去了,而杨铨宣大种植的玉米,则是因为种种原因,并没有抢占了这个先机,杨铨反倒被众多商家排挤在外了。可是,当这些粮商库存销完,却也只能干瞪眼,因为玉米这东西,南方产粮大省,没有人种植,也不会种植,所以产量很低,让人从南方寻找,已然是来不及了,因为此刻的运河上,已经被运粮食的船塞满了。
不过,真正的黑手,也开始运作起来,王文素他们想到的办法,到此也就是找个地方,将宣大玉米打出名号就完事了,这个地方,就是杏雨楼,不过,他们刚买下这酒楼,郡主就已经找上了他们,听了王文素的计划,又看了看杨铨留下的书信,却是眼睛一亮,旋即,就有了京师的民乱。
这次,这位柔弱弱弱的郡主,可是调动了不少的人马,借着这个机会,将五成兵马司负责巡城的指挥使,换成了王府的人,就连巡城御史这种职位,她都安排了不少人进去。这也算是郡主动用这种力量的回报吧,不过这次也暴漏了不少的隐藏机构,好歹是朝廷没有了锦衣卫东厂,这才行事没有了那么多的顾忌。
“哼,这次可是为了你这小小的玉米,让我颇费了一些脑筋呢,否则这乱如蛛网的京师,这小小的杏雨楼,早就被人一口吞了,只是不知道,你来了之后,怎么感谢我?”朱秀清想到此处,眼睛笑的弯了起来,
于此同时,京师的紫禁城中,王承恩正俯身在崇祯的身边,低声说着什么。
低头正在批阅奏章的崇祯帝,抬起头,侧头想了片刻,似是想不起什么,随机他放弃了这种费神的事情,问道“承恩,莫说那些烦心的事情了,你给朕说说,那个叫做杨什么来着?“
王承恩急忙说道”禀陛下,杨铨”
“哦,对,对,就是那个杨铨,朕倒是想要知道这人最近的情况如何了”
王承恩不晓得这位皇帝想要问什么,便将杨铨回到宣镇后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本来这种机会下,王承恩想要替杨铨美言几句,可是眼角一扫,却见崇祯眼光中的一抹冷光,顿时头上冒了一层冷汗,不过他很快反应了过来,冲着崇祯说道“陛下,虽然这杨把总是奴婢的家乡人,但是奴婢还是要说,这杨铨太过嚣张,没有总督大人的军令,就敢擅杀军卒,袭击同僚,此人断不可大用,请陛下三思”
崇祯扫了一眼一旁的王承恩,这次倒是没有其他的表情,只是淡淡的点了点头,“这杨铨固然粗鲁莽撞,不过这人倒是能激起边镇的水来。这就是我拍杨铨去哪里的原因。我是想要让他,将边镇的水搅乱搅浑,否则不知道多少龌龊肮脏的事情,都瞒着咱们那。”
说道此处,这崇祯放下了笔,转动了一下僵硬的脖子,才接着说道“承恩,你和这杨铨是同乡,不过你能大义灭亲,朕深感欣慰,若是朝中大臣,尽是你这般的想法,朝廷何愁不灭建奴叛匪!”
王承恩站在一旁却是一脸的苦笑,他现在还是后怕,若是方才自己替杨铨说了好话,可以预见,不但是自己,就是杨铨都要被牵涉进去吧。
崇祯伸了伸懒腰“不过,杨铨这人,眼光还是有的,只是一个小小的玉米,被他这么一弄,日进斗金恐怕也是难以形容了,不过,若不是我,他这小小的铺子,恐怕早就被那些吃人不吐骨头的家伙,吃干抹净了。“崇祯皇帝说道这里,似乎是想到了什么,难得笑了起来,
如今的崇祯,早就不是当年的懵懂少年,下边的那些龌龊事情,他也算是有些清楚,当然,他所谓的了解,还是下边的人经过润色传上来的消息,不过崇祯皇帝说起来,其实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因为从小他就没有被当成皇位继承人经过严格的训练,一些帝王心术乃至于用人之道,他都没有系统的学习过,所以,在上位之初,他就被东林那群家伙,怂恿的杀了魏忠贤,不过杀了魏忠贤也就罢了,他却没有重新扶植起来对抗文臣的新“魏忠贤”,导致文臣一家独大,而明王朝因为东林党人当权,导致财政崩溃,国家彻底走向了深渊。
如今的锦衣卫早就被裁撤,但是皇帝并非就一点耳目也没有了,比如王承恩手下的听政司,就兼着风闻奏事的职责,将这消息统统给崇祯传上去,所以,当杨铨手下的王文素接了杏雨楼之后,崇祯皇帝就已经知道了,本来他老人家是不想管的,在崇祯看来,杨铨若是连这些人都处理不了,那自己在怎么扶植也是不成的,可是,崇祯也受不了耳旁风,比如崇祯帝的贴心小棉袄坤仪公主,在这位小公主的央求下,崇祯帝终于出手了,只不过他老人家手段稍微高一些,只是稍微的用了一些手段,早加上朱秀清的势力,这事情就这么平息了。
(未完待续。)
若是王文素听见杨铨这牢骚,定然也会冤枉的要死,其实刚开始的时候,他们从杨铨这里想到的,就是哄抬京师物价,从而使人大量的运输粮食,而作为奢侈品的玉米,自然运送的人就少了,
虽然杨铨没有留下多少钱财,可是王文素借着他浙商的身份,散布了大量谣言,顺便将自己带到京师的一些银两,雇了好几个人,分别去粮铺抢购粮食,这综合因素下,城中的粮商开始惜售起来,
此时此刻,京师中因为杨铨说的,玉米具有益寿延年的作用,经过某些人的故意添油加醋,开始在京师传播开来,恰巧不知那个人听说,皇帝有意将宣大产的玉米定位贡品,可皇帝已经许久没有让人上贡品了,经过这些人这么一搞,京师凡是有身份的,都争相吃起玉米来。
可是玉米这东西寻常没有人买的时候,价格自然不贵,可是此时众人都买的时候,价格自然就上去了,而杨铨宣大种植的玉米,则是因为种种原因,并没有抢占了这个先机,杨铨反倒被众多商家排挤在外了。可是,当这些粮商库存销完,却也只能干瞪眼,因为玉米这东西,南方产粮大省,没有人种植,也不会种植,所以产量很低,让人从南方寻找,已然是来不及了,因为此刻的运河上,已经被运粮食的船塞满了。
不过,真正的黑手,也开始运作起来,王文素他们想到的办法,到此也就是找个地方,将宣大玉米打出名号就完事了,这个地方,就是杏雨楼,不过,他们刚买下这酒楼,郡主就已经找上了他们,听了王文素的计划,又看了看杨铨留下的书信,却是眼睛一亮,旋即,就有了京师的民乱。
这次,这位柔弱弱弱的郡主,可是调动了不少的人马,借着这个机会,将五成兵马司负责巡城的指挥使,换成了王府的人,就连巡城御史这种职位,她都安排了不少人进去。这也算是郡主动用这种力量的回报吧,不过这次也暴漏了不少的隐藏机构,好歹是朝廷没有了锦衣卫东厂,这才行事没有了那么多的顾忌。
“哼,这次可是为了你这小小的玉米,让我颇费了一些脑筋呢,否则这乱如蛛网的京师,这小小的杏雨楼,早就被人一口吞了,只是不知道,你来了之后,怎么感谢我?”朱秀清想到此处,眼睛笑的弯了起来,
于此同时,京师的紫禁城中,王承恩正俯身在崇祯的身边,低声说着什么。
低头正在批阅奏章的崇祯帝,抬起头,侧头想了片刻,似是想不起什么,随机他放弃了这种费神的事情,问道“承恩,莫说那些烦心的事情了,你给朕说说,那个叫做杨什么来着?“
王承恩急忙说道”禀陛下,杨铨”
“哦,对,对,就是那个杨铨,朕倒是想要知道这人最近的情况如何了”
王承恩不晓得这位皇帝想要问什么,便将杨铨回到宣镇后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本来这种机会下,王承恩想要替杨铨美言几句,可是眼角一扫,却见崇祯眼光中的一抹冷光,顿时头上冒了一层冷汗,不过他很快反应了过来,冲着崇祯说道“陛下,虽然这杨把总是奴婢的家乡人,但是奴婢还是要说,这杨铨太过嚣张,没有总督大人的军令,就敢擅杀军卒,袭击同僚,此人断不可大用,请陛下三思”
崇祯扫了一眼一旁的王承恩,这次倒是没有其他的表情,只是淡淡的点了点头,“这杨铨固然粗鲁莽撞,不过这人倒是能激起边镇的水来。这就是我拍杨铨去哪里的原因。我是想要让他,将边镇的水搅乱搅浑,否则不知道多少龌龊肮脏的事情,都瞒着咱们那。”
说道此处,这崇祯放下了笔,转动了一下僵硬的脖子,才接着说道“承恩,你和这杨铨是同乡,不过你能大义灭亲,朕深感欣慰,若是朝中大臣,尽是你这般的想法,朝廷何愁不灭建奴叛匪!”
王承恩站在一旁却是一脸的苦笑,他现在还是后怕,若是方才自己替杨铨说了好话,可以预见,不但是自己,就是杨铨都要被牵涉进去吧。
崇祯伸了伸懒腰“不过,杨铨这人,眼光还是有的,只是一个小小的玉米,被他这么一弄,日进斗金恐怕也是难以形容了,不过,若不是我,他这小小的铺子,恐怕早就被那些吃人不吐骨头的家伙,吃干抹净了。“崇祯皇帝说道这里,似乎是想到了什么,难得笑了起来,
如今的崇祯,早就不是当年的懵懂少年,下边的那些龌龊事情,他也算是有些清楚,当然,他所谓的了解,还是下边的人经过润色传上来的消息,不过崇祯皇帝说起来,其实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因为从小他就没有被当成皇位继承人经过严格的训练,一些帝王心术乃至于用人之道,他都没有系统的学习过,所以,在上位之初,他就被东林那群家伙,怂恿的杀了魏忠贤,不过杀了魏忠贤也就罢了,他却没有重新扶植起来对抗文臣的新“魏忠贤”,导致文臣一家独大,而明王朝因为东林党人当权,导致财政崩溃,国家彻底走向了深渊。
如今的锦衣卫早就被裁撤,但是皇帝并非就一点耳目也没有了,比如王承恩手下的听政司,就兼着风闻奏事的职责,将这消息统统给崇祯传上去,所以,当杨铨手下的王文素接了杏雨楼之后,崇祯皇帝就已经知道了,本来他老人家是不想管的,在崇祯看来,杨铨若是连这些人都处理不了,那自己在怎么扶植也是不成的,可是,崇祯也受不了耳旁风,比如崇祯帝的贴心小棉袄坤仪公主,在这位小公主的央求下,崇祯帝终于出手了,只不过他老人家手段稍微高一些,只是稍微的用了一些手段,早加上朱秀清的势力,这事情就这么平息了。
(未完待续。)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明末小农民》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明末小农民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