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 难民
目录:明末小农民| 作者:夜半更| 类别:历史军事
杨铨在审问俘虏的时候,听那些俘虏说,这次来这里,其实是某个明军的高官,让他们来这里剪除异己的,这个时候,杨铨其实已经隐隐约约猜到,这些的鞑子的目标就是自己,可他内心里,还是希望大明的官员,还保留一些底线,可是,王堃递过来的这张纸,让他彻底的惊醒了,既然已经成为了对手,那么就不要在心存幻想。
“这事情,咱们用不用上报总督衙门?”一旁的王堃,看了一眼杨铨说道。
杨铨沉默了片刻,眼下这种事情,若是桶上去,自己必定会被宣大“体系”内的旧军官敌视,可是方才的事情,已经吧杨铨敲醒了,哪怕现在杨铨把这事情给压下来,在那些人的眼中,在这李佥事背后那些人的眼中,自己都是他们的敌人,一味宽容,那就是烂好人,活该被人欺负。想到这里,他冷然一笑“若是他堂堂正正的对付我,我还敬仰他是条汉子,可是他却使出这般下作的手段,将宣大数万百姓,暴露于鞑子铁蹄之下,这种人,就该让他身负骂名,就这么死了,实在是太便宜他了!”
杨铨说道这里,转身看着王堃“王千户,这事情,咱们必须要告诉上边,这次鞑子入境,咱们太需要一个替罪羊了,何况今日这局势,都是这李勇搞出来的,既然他做了错事,就该承担这个后果,如此,咱们赶紧在草拟一封军情,上报给总督衙门吧!”
王堃苦笑,他刚才说出这样的话的时候,还是希望杨铨不要追究的,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位李佥事背后的人是那个,他是真的不愿意得罪那人啊,可是如今的情况,他和杨铨,就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另外,杨铨说的也对,如今的情况,他们太需要一个替罪羊了,眼下,除了这位李佥事,还是真的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了。
想到此处,王堃急忙让身边军中的文书,草拟一份军情,不过,既然要做这事情,就要做的更绝一些,比如这次万全左卫被敌人攻破城池,就是李佥事故意安排奸细入城,后来被城中诸军拼死挡住,而这李佥事也在乱军中被明军杀死云云。写完杨铨扫了一眼,对于王堃的这点小手段,他也不在意,在这信件的最后署上了自己的姓名。一旁的王堃看杨铨签名了,也急忙将自己的名字写在了后边。
不过这个排序,这王堃也是动了心思,之前的军情,因为他的军阶比杨铨高,所以都是他的名字在前,杨铨在后,这次签名他却故意让杨铨先写,大抵的心思就是,若是除了事情,都是杨铨的主意。
这时城外已经喧哗了起来,杨铨和王堃大惊,莫非又有鞑子来了?如今这万全左卫,怕是已经在承受不起一场攻城战了。他和王堃,也顾不上在想李佥事的这个事情了,急忙跑到了城墙之上,入目,却是浩浩荡荡的逃难人群。
城墙上的守军,看见城下的百姓,都慌乱了起来,一个个趴在城墙上,对着下边的百姓询问自己家人的情况,接着得到一个好或不好的消息,有亲人遇难的,则是传来一阵悲戚的哭声,
杨铨和王堃对视一眼,心中俱都一阵心惊,万全左卫的士卒,大多是边镇卫所,加入了大量的募兵构成,所以不少人的的家,就在这万全左卫周边,这些士卒哭泣的原因,无非就是家人有了死伤,宣大边镇不同内地,大多的村庄,都在军堡当中,这种城墙,若是碰上鞑子的大队,当然是守不住,若是碰见鞑子的小部队,则是一般不会被攻破,可是如今这种百姓逃难的情况,只有一个,那就是这些人的城堡,都被鞑子破了。
“千总老爷,千总老爷,求求你开开门,放我们这些人进去吧,后边还有鞑子追赶,一会他们就要来到城下了!“城外的一个老人,冲着城楼上的王堃喊道。
王堃脸色一沉,如今的万全左卫,已经自顾不暇,城中在涌进这么多的难民,若是鞑子有奸细混入其中,里应外合之下,这万全左卫,恐怕也守不住了。
但是,他看着周围士兵那种带着一丝期盼的眼神,王堃这话却是怎么也不能说出口,因为这话若是说出来,鞑子没有到,手下的士兵就要先混乱起来了。
杨铨在一边冷眼旁观,瞧王堃的这个模样,不由的叹了一口气,此时的情况,王堃如果果断一些,将难民赶到远处的山上或者其他的地方,城中的士兵未必会混乱,难民也有一些逃走的时间,可是眼下这位,在这节骨眼上竟然和城下的百姓僵持住了,要是一会鞑子跟着过来,那就太危险了。
如今情况,自己不站出来说一声,那么这些百姓恐怕就要没命了。想到此处,杨铨对着王堃说道”王大人,此时的情况,在驱赶百姓们去其他的地方,若是鞑子追上来,恐怕有些晚了,其实让这些人进来,也不是不可以,那就是让百姓们互相指认,十户一组,这十户当中,不能都是青壮,必须要有老幼,然后在让保长甲长担保,这样混入的奸细就可以大大的减少。”
杨铨说道这里,见王堃还在听,便接着说道“把这些人方进来,要一组一组的来,然后在随机打乱,分到各个街道,然后十户一甲,十甲一保,让这些而人在互相监督,若一户作乱,一甲连带,一甲作乱,一保连带,这样给那些人说清楚,就算真的混进来了鞑子,这种情况下,想必,他也没有动手的机会了。”
王堃犹疑了片刻,却似乎还是拿不定主意,便接着又说道“咱们俘虏的那些鞑子的供词上来看,这次扣关的鞑子,大多是因为今冬草原大旱,牛羊饿死不少,这个冬天熬不过去,他们来咱这里的目的,那就是掠夺粮食为主,眼下的这些难民,他们很有可能不会追赶,毕竟他们的粮食也不够吃的,如果带回去,那就是多了一张嘴,他们不会做这种过傻事,
可是咱们不放这些难民进来,虽然在大节上没有什么亏损,甚至上官还要表扬咱们一番,但,官面上,咱们见死不救的名声怕是就要传开了,况且,这些人当中,大部分都是本地的人,我倒是无所谓,此间事了,我也就要上任了,可是大人不出所料,还要留在这里干上多年,不放他们进来,这可就得罪人得罪到死了。”
(未完待续。)
“这事情,咱们用不用上报总督衙门?”一旁的王堃,看了一眼杨铨说道。
杨铨沉默了片刻,眼下这种事情,若是桶上去,自己必定会被宣大“体系”内的旧军官敌视,可是方才的事情,已经吧杨铨敲醒了,哪怕现在杨铨把这事情给压下来,在那些人的眼中,在这李佥事背后那些人的眼中,自己都是他们的敌人,一味宽容,那就是烂好人,活该被人欺负。想到这里,他冷然一笑“若是他堂堂正正的对付我,我还敬仰他是条汉子,可是他却使出这般下作的手段,将宣大数万百姓,暴露于鞑子铁蹄之下,这种人,就该让他身负骂名,就这么死了,实在是太便宜他了!”
杨铨说道这里,转身看着王堃“王千户,这事情,咱们必须要告诉上边,这次鞑子入境,咱们太需要一个替罪羊了,何况今日这局势,都是这李勇搞出来的,既然他做了错事,就该承担这个后果,如此,咱们赶紧在草拟一封军情,上报给总督衙门吧!”
王堃苦笑,他刚才说出这样的话的时候,还是希望杨铨不要追究的,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位李佥事背后的人是那个,他是真的不愿意得罪那人啊,可是如今的情况,他和杨铨,就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另外,杨铨说的也对,如今的情况,他们太需要一个替罪羊了,眼下,除了这位李佥事,还是真的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了。
想到此处,王堃急忙让身边军中的文书,草拟一份军情,不过,既然要做这事情,就要做的更绝一些,比如这次万全左卫被敌人攻破城池,就是李佥事故意安排奸细入城,后来被城中诸军拼死挡住,而这李佥事也在乱军中被明军杀死云云。写完杨铨扫了一眼,对于王堃的这点小手段,他也不在意,在这信件的最后署上了自己的姓名。一旁的王堃看杨铨签名了,也急忙将自己的名字写在了后边。
不过这个排序,这王堃也是动了心思,之前的军情,因为他的军阶比杨铨高,所以都是他的名字在前,杨铨在后,这次签名他却故意让杨铨先写,大抵的心思就是,若是除了事情,都是杨铨的主意。
这时城外已经喧哗了起来,杨铨和王堃大惊,莫非又有鞑子来了?如今这万全左卫,怕是已经在承受不起一场攻城战了。他和王堃,也顾不上在想李佥事的这个事情了,急忙跑到了城墙之上,入目,却是浩浩荡荡的逃难人群。
城墙上的守军,看见城下的百姓,都慌乱了起来,一个个趴在城墙上,对着下边的百姓询问自己家人的情况,接着得到一个好或不好的消息,有亲人遇难的,则是传来一阵悲戚的哭声,
杨铨和王堃对视一眼,心中俱都一阵心惊,万全左卫的士卒,大多是边镇卫所,加入了大量的募兵构成,所以不少人的的家,就在这万全左卫周边,这些士卒哭泣的原因,无非就是家人有了死伤,宣大边镇不同内地,大多的村庄,都在军堡当中,这种城墙,若是碰上鞑子的大队,当然是守不住,若是碰见鞑子的小部队,则是一般不会被攻破,可是如今这种百姓逃难的情况,只有一个,那就是这些人的城堡,都被鞑子破了。
“千总老爷,千总老爷,求求你开开门,放我们这些人进去吧,后边还有鞑子追赶,一会他们就要来到城下了!“城外的一个老人,冲着城楼上的王堃喊道。
王堃脸色一沉,如今的万全左卫,已经自顾不暇,城中在涌进这么多的难民,若是鞑子有奸细混入其中,里应外合之下,这万全左卫,恐怕也守不住了。
但是,他看着周围士兵那种带着一丝期盼的眼神,王堃这话却是怎么也不能说出口,因为这话若是说出来,鞑子没有到,手下的士兵就要先混乱起来了。
杨铨在一边冷眼旁观,瞧王堃的这个模样,不由的叹了一口气,此时的情况,王堃如果果断一些,将难民赶到远处的山上或者其他的地方,城中的士兵未必会混乱,难民也有一些逃走的时间,可是眼下这位,在这节骨眼上竟然和城下的百姓僵持住了,要是一会鞑子跟着过来,那就太危险了。
如今情况,自己不站出来说一声,那么这些百姓恐怕就要没命了。想到此处,杨铨对着王堃说道”王大人,此时的情况,在驱赶百姓们去其他的地方,若是鞑子追上来,恐怕有些晚了,其实让这些人进来,也不是不可以,那就是让百姓们互相指认,十户一组,这十户当中,不能都是青壮,必须要有老幼,然后在让保长甲长担保,这样混入的奸细就可以大大的减少。”
杨铨说道这里,见王堃还在听,便接着说道“把这些人方进来,要一组一组的来,然后在随机打乱,分到各个街道,然后十户一甲,十甲一保,让这些而人在互相监督,若一户作乱,一甲连带,一甲作乱,一保连带,这样给那些人说清楚,就算真的混进来了鞑子,这种情况下,想必,他也没有动手的机会了。”
王堃犹疑了片刻,却似乎还是拿不定主意,便接着又说道“咱们俘虏的那些鞑子的供词上来看,这次扣关的鞑子,大多是因为今冬草原大旱,牛羊饿死不少,这个冬天熬不过去,他们来咱这里的目的,那就是掠夺粮食为主,眼下的这些难民,他们很有可能不会追赶,毕竟他们的粮食也不够吃的,如果带回去,那就是多了一张嘴,他们不会做这种过傻事,
可是咱们不放这些难民进来,虽然在大节上没有什么亏损,甚至上官还要表扬咱们一番,但,官面上,咱们见死不救的名声怕是就要传开了,况且,这些人当中,大部分都是本地的人,我倒是无所谓,此间事了,我也就要上任了,可是大人不出所料,还要留在这里干上多年,不放他们进来,这可就得罪人得罪到死了。”
(未完待续。)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明末小农民》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明末小农民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