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百二十五章 海外粮仓
目录:乱世扬明| 作者:小雨非非| 类别:历史军事
♂
听朱大典提起当地土人的威胁,夏天南忍不住问:“那么延之先生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朱大典回答:“正面对抗的话,土人其实不堪一击,别说魏将军的百战精兵了,即使是他新编练的新军,训练个把月,不用火器,拿根长矛就能轻松击败对方。可是土人神出鬼没,不知道会什么时候出现,在哪里出现,落单了就会遭到毒手,大军开过去他们又跑得没影了,实在不堪其扰……”
这种套路夏天南很熟悉,美帝陷入越战泥沼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北越的雨林游击战,这种不正面对抗、打了就跑的游击战术让美军很受伤,空有强大的军队和精良的装备,却是大炮打蚊子——大材小用,耗费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取得的战果却不成比例。台湾还是个没有开发的莽荒之地,与越南雨林有相似之处,丛林深处是土人的天下,另外瘴气、毒虫,毒虫、蛇蚁都是移民和军队的敌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敌人并不比鞑子和流寇更好对付。
“……属下想到的应对办法有二:一是劈山开路。凡是垦荒屯田所及之处,树林全部砍光,连根一起烧掉,让土人无处可藏;二是藏军于民。发给移民长矛等武器,告诉他们,垦出来的土地都是他们自己的,赶跑了土人就是保卫自己的家园,同时我们开出一两银子一个人头的赏格。这样一来,移民的抵抗意识非常强烈,虽然冲突中互有死伤,但是移民的人数远远多于土人,而且还源源不断有新移民加入,就算一命换一命,土人也终究会灭绝。”
夏天南一听,这第一种办法和美帝臭名昭著的“牧工行动”很相似。越战中,美帝不堪北越游击战的袭扰,为了给大规模地面战争开路,连续九年喷洒落叶剂,让湄公河三角洲地区的雨林变得光秃秃一片,让北越的军队和基地暴露在轰炸机的视野之内,这也是美帝发动越战遭受国际舆论甚至国内反对的主要原因之一。不过朱大典的策略造成的破坏当然和落叶剂无法相提并论,虽然破坏了丛林,但是没有其他的灾难性后果,这个年代也谈不上环境保护,夏天南也就默认了这个方法,没有提出异议。
至于第二种办法,和tg的人民战争有异曲同工之妙。夏天南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了地雷战、地道战的电影画面。他不得不佩服朱大典的创造性思维,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官僚,能够想到激发移民保卫家园的意识,直接让移民带着长矛和锄头击退土人、开拓荒地,确实难能可贵。虽然这样做牺牲了部分移民的性命,但确实最简单有效的办法。至于损害了台湾原住民的利益,这个就顾不上了,原始积累的阶段,确实是伴随着血腥和暴力的,汉化和改造土人、民族大团结那是将来的事了。
“延之先生的法子很好,用军队去剿土人只能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却收效甚微。武装移民,随着垦荒一齐推进,蚕食土人的地盘,是一个绝佳的办法。”夏天南对朱大典的努力作了肯定。
朱大典微微笑道:“多谢侯爷夸奖。”
马车走了一个多时辰,来到了一片平坦的地带,朱大典请夏天南下了车。夏天南四处看了看,被眼前的一幕吸引住了。
放眼望去,四周都是成片的稻田,黄灿灿的谷穗在阳光下发射着金色的光芒,微风吹过,稻田里犹如波浪起伏,洋溢着丰收的味道。远处,已经有成群结队的人在收割成熟的稻谷了。
朱大典介绍:“这里是最早开始垦荒种植的区域,已经到了收获的季节了。据老农们说,台湾这地方气候温暖,雨水充足,一年可以耕种两期,一到七月可以耕种一次,七月到腊月又可以耕种一次,谷物颗粒饱满,收成比西北强上太多。”
夏天南陶醉地呼吸着空气里传来的水稻和泥土的味道,这是丰收的香味,是他开发台湾最大的目的。内陆战乱四起,土地兼并严重,加上小冰河时期的严酷气候,很难打造这样的粮食产地。有了琼州和台湾的粮食,他才能有底气争霸天下,挽救更多的华夏子民,扭转这个古老国家的命运。
品味了一番丰收带来的成就感之后,夏天南安步当车,走向了收割稻谷的移民。朱大典和负责护卫的人赶紧跟随其后,亦步亦趋。
移民们看到了这一大群人,即便不认识夏天南,也知道来了大人物,赶紧放下镰刀,直接跪在了田里。
朱大典对他们说:“你们可知道这是谁?这正是朝廷任命的平南侯、大将军、太子少傅、左都督夏天南。你们能够脱离苦海,来到这里安居乐业,全靠了侯爷。”
移民们闻言纷纷喊道:
“侯爷是小的再生父母!”
“侯爷是活菩萨,一定会长命百岁!”
……
夏天南温和地说:“你们都起来吧,眼下收谷子才是头等大事,该干嘛干嘛。”他指着一名老农说,“老人家,你抽空上来跟我唠唠,我有些事想问问你。”
老农战战兢兢上了田埂,在草上踩了踩,擦掉了脚上一些泥浆,手却不知道如何放。
“老人家,你别紧张。我问你,这里收成比起你家乡如何?”
谈到庄稼,老农就不紧张了,他回答:“回侯爷的话:额是陕南人,那边稻谷、小麦都种,关中则主要种小麦。可无论是小麦还是稻谷,论土地肥沃、雨水、气候都比不上这里。没闹兵灾的时候,陕南还能勉强活下去,一闹起来之后,田里都抛荒了,大伙就只能逃命了。现在谷子还没全收上来,但是最低能比陕南的收成翻一番,大家伙都说,还从没收过这么多粮食呢……”
“唔……你给我具体说说,同样一亩地,在陕北能养几口人,在这里能养几口人?”
“额估摸着,陕北一亩地交了租子和征粮后,三口之家填饱肚子都很难,充其量不饿死;在这边的话,一亩地一年种两茬,加上朝廷不收粮,六个汉子吃饱没问题……”
夏天南默算了一下,按这个标准,台湾每开垦一亩地,除了养活三个劳动力,还能余下粮食养活三个青壮——这么推算虽然不科学,但是也能作为参考依据——这么说来,只要好好经营台湾这个海外粮仓,就算把军队扩充到十万都毫无压力,还能赈济内陆被战火波及失去土地的百姓,战胜流寇和清军后,在较短的时间内稳定战后局势压力不大。12937
听朱大典提起当地土人的威胁,夏天南忍不住问:“那么延之先生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朱大典回答:“正面对抗的话,土人其实不堪一击,别说魏将军的百战精兵了,即使是他新编练的新军,训练个把月,不用火器,拿根长矛就能轻松击败对方。可是土人神出鬼没,不知道会什么时候出现,在哪里出现,落单了就会遭到毒手,大军开过去他们又跑得没影了,实在不堪其扰……”
这种套路夏天南很熟悉,美帝陷入越战泥沼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北越的雨林游击战,这种不正面对抗、打了就跑的游击战术让美军很受伤,空有强大的军队和精良的装备,却是大炮打蚊子——大材小用,耗费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取得的战果却不成比例。台湾还是个没有开发的莽荒之地,与越南雨林有相似之处,丛林深处是土人的天下,另外瘴气、毒虫,毒虫、蛇蚁都是移民和军队的敌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敌人并不比鞑子和流寇更好对付。
“……属下想到的应对办法有二:一是劈山开路。凡是垦荒屯田所及之处,树林全部砍光,连根一起烧掉,让土人无处可藏;二是藏军于民。发给移民长矛等武器,告诉他们,垦出来的土地都是他们自己的,赶跑了土人就是保卫自己的家园,同时我们开出一两银子一个人头的赏格。这样一来,移民的抵抗意识非常强烈,虽然冲突中互有死伤,但是移民的人数远远多于土人,而且还源源不断有新移民加入,就算一命换一命,土人也终究会灭绝。”
夏天南一听,这第一种办法和美帝臭名昭著的“牧工行动”很相似。越战中,美帝不堪北越游击战的袭扰,为了给大规模地面战争开路,连续九年喷洒落叶剂,让湄公河三角洲地区的雨林变得光秃秃一片,让北越的军队和基地暴露在轰炸机的视野之内,这也是美帝发动越战遭受国际舆论甚至国内反对的主要原因之一。不过朱大典的策略造成的破坏当然和落叶剂无法相提并论,虽然破坏了丛林,但是没有其他的灾难性后果,这个年代也谈不上环境保护,夏天南也就默认了这个方法,没有提出异议。
至于第二种办法,和tg的人民战争有异曲同工之妙。夏天南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了地雷战、地道战的电影画面。他不得不佩服朱大典的创造性思维,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官僚,能够想到激发移民保卫家园的意识,直接让移民带着长矛和锄头击退土人、开拓荒地,确实难能可贵。虽然这样做牺牲了部分移民的性命,但确实最简单有效的办法。至于损害了台湾原住民的利益,这个就顾不上了,原始积累的阶段,确实是伴随着血腥和暴力的,汉化和改造土人、民族大团结那是将来的事了。
“延之先生的法子很好,用军队去剿土人只能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却收效甚微。武装移民,随着垦荒一齐推进,蚕食土人的地盘,是一个绝佳的办法。”夏天南对朱大典的努力作了肯定。
朱大典微微笑道:“多谢侯爷夸奖。”
马车走了一个多时辰,来到了一片平坦的地带,朱大典请夏天南下了车。夏天南四处看了看,被眼前的一幕吸引住了。
放眼望去,四周都是成片的稻田,黄灿灿的谷穗在阳光下发射着金色的光芒,微风吹过,稻田里犹如波浪起伏,洋溢着丰收的味道。远处,已经有成群结队的人在收割成熟的稻谷了。
朱大典介绍:“这里是最早开始垦荒种植的区域,已经到了收获的季节了。据老农们说,台湾这地方气候温暖,雨水充足,一年可以耕种两期,一到七月可以耕种一次,七月到腊月又可以耕种一次,谷物颗粒饱满,收成比西北强上太多。”
夏天南陶醉地呼吸着空气里传来的水稻和泥土的味道,这是丰收的香味,是他开发台湾最大的目的。内陆战乱四起,土地兼并严重,加上小冰河时期的严酷气候,很难打造这样的粮食产地。有了琼州和台湾的粮食,他才能有底气争霸天下,挽救更多的华夏子民,扭转这个古老国家的命运。
品味了一番丰收带来的成就感之后,夏天南安步当车,走向了收割稻谷的移民。朱大典和负责护卫的人赶紧跟随其后,亦步亦趋。
移民们看到了这一大群人,即便不认识夏天南,也知道来了大人物,赶紧放下镰刀,直接跪在了田里。
朱大典对他们说:“你们可知道这是谁?这正是朝廷任命的平南侯、大将军、太子少傅、左都督夏天南。你们能够脱离苦海,来到这里安居乐业,全靠了侯爷。”
移民们闻言纷纷喊道:
“侯爷是小的再生父母!”
“侯爷是活菩萨,一定会长命百岁!”
……
夏天南温和地说:“你们都起来吧,眼下收谷子才是头等大事,该干嘛干嘛。”他指着一名老农说,“老人家,你抽空上来跟我唠唠,我有些事想问问你。”
老农战战兢兢上了田埂,在草上踩了踩,擦掉了脚上一些泥浆,手却不知道如何放。
“老人家,你别紧张。我问你,这里收成比起你家乡如何?”
谈到庄稼,老农就不紧张了,他回答:“回侯爷的话:额是陕南人,那边稻谷、小麦都种,关中则主要种小麦。可无论是小麦还是稻谷,论土地肥沃、雨水、气候都比不上这里。没闹兵灾的时候,陕南还能勉强活下去,一闹起来之后,田里都抛荒了,大伙就只能逃命了。现在谷子还没全收上来,但是最低能比陕南的收成翻一番,大家伙都说,还从没收过这么多粮食呢……”
“唔……你给我具体说说,同样一亩地,在陕北能养几口人,在这里能养几口人?”
“额估摸着,陕北一亩地交了租子和征粮后,三口之家填饱肚子都很难,充其量不饿死;在这边的话,一亩地一年种两茬,加上朝廷不收粮,六个汉子吃饱没问题……”
夏天南默算了一下,按这个标准,台湾每开垦一亩地,除了养活三个劳动力,还能余下粮食养活三个青壮——这么推算虽然不科学,但是也能作为参考依据——这么说来,只要好好经营台湾这个海外粮仓,就算把军队扩充到十万都毫无压力,还能赈济内陆被战火波及失去土地的百姓,战胜流寇和清军后,在较短的时间内稳定战后局势压力不大。12937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乱世扬明》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乱世扬明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