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天子震怒
目录:五代枭雄| 作者:一包黄果树| 类别:历史军事
五月初的金陵,已经是莺.飞.草.长,天空湛蓝的如同一块碧玉,最优秀的纺织能手都自叹不如。
位于金陵中轴线的皇城,已经是绿叶满枝,一眼望过去,让人心情十分舒畅。大唐的主宰,第二代天子李璟正在院子里走动,这几****的心情非常不好。
先是福州传来消息,白暇浦一战,冯延鲁的本意是要引吴越军上岸,然后将吴越军全歼,但却低估了吴越军的作战能力,不得不弃阵而逃,裨将孟坚战死,余者尽皆崩溃。吴越军趁势与李仁达合兵一处,士气大振,出兵夹击城南的冯延鲁军队,冯延鲁力不能支,逃亡而去。王崇文、魏岑等见势不利,也先后焚营而遁。这一战的结局,基本上就定了。
余安率军乘胜追击,杀得大唐士兵血流成河,南唐兵战死有两万人之多,被缴获的军资器械更是不可胜数。福州一战,最后以失败而告终。李璟不由握紧了拳头,这是他第一次出兵,想要彻底灭掉闽国,但最终,福州这个桃子被吴越人摘了。吴越人就像一只讨厌的虫子,总是给自己一些麻烦,令李璟愤怒。
可是吴越国在南方各国中,实力不菲,大唐要想灭掉吴越国,只有倾尽国立才有可能。但李璟又不可能倾尽全力去打这一仗。福州的战事让李璟觉得李征古的出征已经没有了意义,所以他派出了使者,让李征古撤兵,可是不好的消息接连传来,李征古在撤退的当夜遇伏,损失不小。从常州刺史眭匡符的折子来看,李征古、高审思以及朱匡业等人下落不明,不然就不会任由败兵围城。
常州是大唐与吴越国交界的重镇,城池高大,也有一定的防守兵力,这些败兵是拿不下常州的,但让李璟郁闷的是,这些败兵居然敢攻打常州!这是他不能忍的。这些败兵居然背叛了大唐,背叛了朕,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出来?李璟决定等常州事件平息之后,杀鸡儆猴,将这些士兵满门抄斩,但目前,他需要解决掉常州被围的事情。
李璟已经决定派兵出征,但还没有想好人选,大唐名将死的死,亡的亡,让他一时之间,选不到更好的人。
院子里的李璟已经没有了欣赏景致的心情,脑海不停地转动着,这时,脚步声响了起来,查文徽快步走了过来。前几年查文徽率兵攻打闽地,擒获王延政,立功不小。李璟多有赏赐。此时查文徽仍是枢密使副使,掌管大唐军机。
“臣查文徽见过陛下。”查文徽过来,施了一礼。
李璟回头,见是查文徽,心中一沉,料想不是福州的坏消息,便是常州那边又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只得郁郁的摆摆手,道:“查爱卿,有话不妨直说。”
查文徽一愣,见陛下不开心,显然是受了福州、常州战局不利的影响,当即禀告,道:“陛下,这一次的消息是个好消息。”
“哦?好消息?”李璟总算有了一点精神。
查文徽笑道:“常州刺史眭匡符派人送来急报,常州之围已经解了,根据描述,是吴越人在煽风点火,败兵又都惶恐不安,于是都失去了理智,围攻常州。”
“哼!”李璟心中微微有了一丝喜气,但依旧不悦,败兵惶恐不安,就可以围攻常州吗?若是那日心情不好,是不是也要围攻金陵,围攻皇城?
查文徽说完,不多话了,递上常州刺史眭匡符的折子。李璟接过,翻开仔细看着。眭匡符不仅写的一手好字,文章也是写的极好。常州发生的事情,在他口中,变得波澜起伏。
败军如同蝗虫一般,铺天盖地地袭来,想要夺取常州,常州军民无不是惶恐不安,更有数人提议,放弃常州。在这个最为黑暗的时候,一个英雄出现了,他单枪匹马,擒获了贼首,并将贼首的阴谋揭破,成功化解了一场危机。随后,以高超的手段,安抚了败兵,将他们安置在常州城外十里的地方。
在折子的后面,眭匡符话锋一转,却是在告罪。因为他擅自动用了常州的储备军粮,请陛下降罪。
李璟能从众位皇子中脱颖而出,又不是笨蛋,岂能不知动用常州储备军粮是那人与败兵商议的结果?
“这个眭匡符,倒是对那人有爱护之意。”李璟说着,看向下一页,顿时就愣了。
那个英雄的名字居然叫做杨琏!这个名字,还有很多年没有听过了,前朝旧太子的名字,在本朝是一个禁忌,尽管杨吴朝廷已经消失了数年,族人也被关押在海陵。李璟知道,那些被关押在海陵的杨氏族人,由于与外界不能接触,因此开始**,民间也一度有同情杨氏、反对朝廷的声音,但李璟作为一个帝王,根本不可能因为民间的反对声音就有所改变。
杨行密虽然对先帝有大恩,但那些都是往事,李璟才不在乎。
杨琏的名字在李璟的心中荡起了一番涟漪,勾起了他心中的往事。他的妹妹,皇室的长公主,后来因为杨琏的死,坐化而亡,如今葬在了樱洲,与杨琏的坟墓隔着一条人工挖掘的河流。生,他们曾经同床,死,他们不能同穴,或许,这是人世间最大的折磨吧。
曾经的文学青年,如今的文学大叔李璟心中感慨了一番之后,与大多数的人同样认为,前朝旧太子已经死了,而且被葬在樱洲,这也就意味着,折子上出现的这个人,并不是前朝旧太子。
李璟心思活络,更是想的很透彻,如果这个人真的是前朝旧太子,那么他只需要煽动败兵,夺取常州,然后献给吴越人,就能获得更多的好处,又怎会单枪匹马,解除这场危机?
常州之乱已经解了,让李璟有些郁郁的心情得到了一丝安慰,既然福州的战事已经落定,苏州战事又不可能再起,李璟想了想,道:“传朕的旨意,即日起,神武军、天雄军会师金陵。”就算要算账,也不是此时。
查文徽点点头,道:“遵命。”
李璟突然想起了什么,又道:“查爱卿,朕记得前几年,就是你抓了王延政?”
“正是微臣。”查文徽说道。
“福州一败,宵小得志,朕的心中着实不安。查爱卿,你用过兵,对福州有什么看法?”李璟问道。
查文徽想了想,道:“福州之败,看似是冯延鲁政策错误所致,但实际上是对局势判断不准,诸将争功,这才导致半年未攻克福州。”其实查文徽觉得,便是陛下令多人统兵,有多个主事人,诸将争功,因此才有此败,只是这话不能说。
查文徽说的隐秘,李璟不通军事,只听出一句诸将争功,并没有多想。沉吟片刻,道:“查爱卿,福州之败,朕绝不能忍。若朕以你为建州留守,统领建州兵马,你将如何做?”
查文徽想来对此事已经有过了解,道:“李仁达引吴越人进入福州,只是为了对抗大唐。若大唐兵马退却,吴越人又赖在福州不走,两者之间,必定心生龌蹉。微臣去了建州,必当整顿军备,静待福州有变,寻机会攻打。”
“好。”李璟见查文徽说的头头是道,不由赞美了一声,又道:“既然如此,爱卿整理一下,即日便是建州就任。”
虽然是离京,对于查文徽来说,却是升迁,当即拱拱手,道:“微臣领旨!”
查文徽告退之后,李璟又拿着眭匡符的折子,目光凝视在杨琏二字上,此人能进入神武军,必然有一番本事,也罢,这次立下大功,就召见一番。这个名字,终究让他心中有些不安。
此时的常州,杨琏并不知道金陵发生了什么事情。在经历了最初的****之后,常州逐渐稳定了下来,败兵都得到了有效的安置,逐渐也有败兵回到常州。周弘祚也回来了,乱战中,他奔往了宣州方向,还斩杀了几名追击的士兵,不过与杨琏斩杀了指挥使以及都头的功劳,就差了许多。
杨琏甚至隐隐感觉到周弘祚对自己的敌意,但他不在意,一个周弘祚都对付不了,何谈复国大业?在常州等待了几日,败兵都回来的差不多了,点了人数,最后这一战损失的有两成半左右,也就是死伤了将近三千人。
考虑到是被突袭,这个损失还能接受,而且吴越人也损失了大约五百人,其中有一名顾姓的指挥使被斩,一名胡姓的小将被斩,都头也有两三人,这个功劳已经不小。
这时,陛下的圣旨也下来了,令各军点起人数,先回转金陵——至于这一次的败兵围城事件,圣旨里压根没有提,也没有人敢问,包括李征古。
杨琏倒是不在乎,收拾了行李,那几颗人头就地埋葬,反正军功已经报了,留着也没有什么意义。三军在得到圣旨后,休息了一日,第二天,朝着金陵缓缓而行。
每个人的心情都有不同,原本抱着建功立业的心情来到苏常,但这次回去,很多人的命运都会发生改变,李征古、高审思、朱匡业,乃至于杨琏,都会有不同的改变。或许这一次回去,,有的人就永远再也见不着了。
位于金陵中轴线的皇城,已经是绿叶满枝,一眼望过去,让人心情十分舒畅。大唐的主宰,第二代天子李璟正在院子里走动,这几****的心情非常不好。
先是福州传来消息,白暇浦一战,冯延鲁的本意是要引吴越军上岸,然后将吴越军全歼,但却低估了吴越军的作战能力,不得不弃阵而逃,裨将孟坚战死,余者尽皆崩溃。吴越军趁势与李仁达合兵一处,士气大振,出兵夹击城南的冯延鲁军队,冯延鲁力不能支,逃亡而去。王崇文、魏岑等见势不利,也先后焚营而遁。这一战的结局,基本上就定了。
余安率军乘胜追击,杀得大唐士兵血流成河,南唐兵战死有两万人之多,被缴获的军资器械更是不可胜数。福州一战,最后以失败而告终。李璟不由握紧了拳头,这是他第一次出兵,想要彻底灭掉闽国,但最终,福州这个桃子被吴越人摘了。吴越人就像一只讨厌的虫子,总是给自己一些麻烦,令李璟愤怒。
可是吴越国在南方各国中,实力不菲,大唐要想灭掉吴越国,只有倾尽国立才有可能。但李璟又不可能倾尽全力去打这一仗。福州的战事让李璟觉得李征古的出征已经没有了意义,所以他派出了使者,让李征古撤兵,可是不好的消息接连传来,李征古在撤退的当夜遇伏,损失不小。从常州刺史眭匡符的折子来看,李征古、高审思以及朱匡业等人下落不明,不然就不会任由败兵围城。
常州是大唐与吴越国交界的重镇,城池高大,也有一定的防守兵力,这些败兵是拿不下常州的,但让李璟郁闷的是,这些败兵居然敢攻打常州!这是他不能忍的。这些败兵居然背叛了大唐,背叛了朕,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出来?李璟决定等常州事件平息之后,杀鸡儆猴,将这些士兵满门抄斩,但目前,他需要解决掉常州被围的事情。
李璟已经决定派兵出征,但还没有想好人选,大唐名将死的死,亡的亡,让他一时之间,选不到更好的人。
院子里的李璟已经没有了欣赏景致的心情,脑海不停地转动着,这时,脚步声响了起来,查文徽快步走了过来。前几年查文徽率兵攻打闽地,擒获王延政,立功不小。李璟多有赏赐。此时查文徽仍是枢密使副使,掌管大唐军机。
“臣查文徽见过陛下。”查文徽过来,施了一礼。
李璟回头,见是查文徽,心中一沉,料想不是福州的坏消息,便是常州那边又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只得郁郁的摆摆手,道:“查爱卿,有话不妨直说。”
查文徽一愣,见陛下不开心,显然是受了福州、常州战局不利的影响,当即禀告,道:“陛下,这一次的消息是个好消息。”
“哦?好消息?”李璟总算有了一点精神。
查文徽笑道:“常州刺史眭匡符派人送来急报,常州之围已经解了,根据描述,是吴越人在煽风点火,败兵又都惶恐不安,于是都失去了理智,围攻常州。”
“哼!”李璟心中微微有了一丝喜气,但依旧不悦,败兵惶恐不安,就可以围攻常州吗?若是那日心情不好,是不是也要围攻金陵,围攻皇城?
查文徽说完,不多话了,递上常州刺史眭匡符的折子。李璟接过,翻开仔细看着。眭匡符不仅写的一手好字,文章也是写的极好。常州发生的事情,在他口中,变得波澜起伏。
败军如同蝗虫一般,铺天盖地地袭来,想要夺取常州,常州军民无不是惶恐不安,更有数人提议,放弃常州。在这个最为黑暗的时候,一个英雄出现了,他单枪匹马,擒获了贼首,并将贼首的阴谋揭破,成功化解了一场危机。随后,以高超的手段,安抚了败兵,将他们安置在常州城外十里的地方。
在折子的后面,眭匡符话锋一转,却是在告罪。因为他擅自动用了常州的储备军粮,请陛下降罪。
李璟能从众位皇子中脱颖而出,又不是笨蛋,岂能不知动用常州储备军粮是那人与败兵商议的结果?
“这个眭匡符,倒是对那人有爱护之意。”李璟说着,看向下一页,顿时就愣了。
那个英雄的名字居然叫做杨琏!这个名字,还有很多年没有听过了,前朝旧太子的名字,在本朝是一个禁忌,尽管杨吴朝廷已经消失了数年,族人也被关押在海陵。李璟知道,那些被关押在海陵的杨氏族人,由于与外界不能接触,因此开始**,民间也一度有同情杨氏、反对朝廷的声音,但李璟作为一个帝王,根本不可能因为民间的反对声音就有所改变。
杨行密虽然对先帝有大恩,但那些都是往事,李璟才不在乎。
杨琏的名字在李璟的心中荡起了一番涟漪,勾起了他心中的往事。他的妹妹,皇室的长公主,后来因为杨琏的死,坐化而亡,如今葬在了樱洲,与杨琏的坟墓隔着一条人工挖掘的河流。生,他们曾经同床,死,他们不能同穴,或许,这是人世间最大的折磨吧。
曾经的文学青年,如今的文学大叔李璟心中感慨了一番之后,与大多数的人同样认为,前朝旧太子已经死了,而且被葬在樱洲,这也就意味着,折子上出现的这个人,并不是前朝旧太子。
李璟心思活络,更是想的很透彻,如果这个人真的是前朝旧太子,那么他只需要煽动败兵,夺取常州,然后献给吴越人,就能获得更多的好处,又怎会单枪匹马,解除这场危机?
常州之乱已经解了,让李璟有些郁郁的心情得到了一丝安慰,既然福州的战事已经落定,苏州战事又不可能再起,李璟想了想,道:“传朕的旨意,即日起,神武军、天雄军会师金陵。”就算要算账,也不是此时。
查文徽点点头,道:“遵命。”
李璟突然想起了什么,又道:“查爱卿,朕记得前几年,就是你抓了王延政?”
“正是微臣。”查文徽说道。
“福州一败,宵小得志,朕的心中着实不安。查爱卿,你用过兵,对福州有什么看法?”李璟问道。
查文徽想了想,道:“福州之败,看似是冯延鲁政策错误所致,但实际上是对局势判断不准,诸将争功,这才导致半年未攻克福州。”其实查文徽觉得,便是陛下令多人统兵,有多个主事人,诸将争功,因此才有此败,只是这话不能说。
查文徽说的隐秘,李璟不通军事,只听出一句诸将争功,并没有多想。沉吟片刻,道:“查爱卿,福州之败,朕绝不能忍。若朕以你为建州留守,统领建州兵马,你将如何做?”
查文徽想来对此事已经有过了解,道:“李仁达引吴越人进入福州,只是为了对抗大唐。若大唐兵马退却,吴越人又赖在福州不走,两者之间,必定心生龌蹉。微臣去了建州,必当整顿军备,静待福州有变,寻机会攻打。”
“好。”李璟见查文徽说的头头是道,不由赞美了一声,又道:“既然如此,爱卿整理一下,即日便是建州就任。”
虽然是离京,对于查文徽来说,却是升迁,当即拱拱手,道:“微臣领旨!”
查文徽告退之后,李璟又拿着眭匡符的折子,目光凝视在杨琏二字上,此人能进入神武军,必然有一番本事,也罢,这次立下大功,就召见一番。这个名字,终究让他心中有些不安。
此时的常州,杨琏并不知道金陵发生了什么事情。在经历了最初的****之后,常州逐渐稳定了下来,败兵都得到了有效的安置,逐渐也有败兵回到常州。周弘祚也回来了,乱战中,他奔往了宣州方向,还斩杀了几名追击的士兵,不过与杨琏斩杀了指挥使以及都头的功劳,就差了许多。
杨琏甚至隐隐感觉到周弘祚对自己的敌意,但他不在意,一个周弘祚都对付不了,何谈复国大业?在常州等待了几日,败兵都回来的差不多了,点了人数,最后这一战损失的有两成半左右,也就是死伤了将近三千人。
考虑到是被突袭,这个损失还能接受,而且吴越人也损失了大约五百人,其中有一名顾姓的指挥使被斩,一名胡姓的小将被斩,都头也有两三人,这个功劳已经不小。
这时,陛下的圣旨也下来了,令各军点起人数,先回转金陵——至于这一次的败兵围城事件,圣旨里压根没有提,也没有人敢问,包括李征古。
杨琏倒是不在乎,收拾了行李,那几颗人头就地埋葬,反正军功已经报了,留着也没有什么意义。三军在得到圣旨后,休息了一日,第二天,朝着金陵缓缓而行。
每个人的心情都有不同,原本抱着建功立业的心情来到苏常,但这次回去,很多人的命运都会发生改变,李征古、高审思、朱匡业,乃至于杨琏,都会有不同的改变。或许这一次回去,,有的人就永远再也见不着了。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五代枭雄》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五代枭雄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