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兄友弟恭(一)
目录:我不求仙| 作者:在南方的毛豆| 类别:武侠仙侠
楼岑之知道,随着滴灌法施行天下,自己身为发明人必然也将名扬修行界,各门各派都欠了自己一个大大的人情,这对今后自己的修行有着无量功德,只不过,无人知道,其实这份功德是归凡界一个叫郭大路的野小子的--
楼岑之的脑海里突然冒出一个想法,那后隆村的郭大路能想出滴灌此等妙法,一举让大李朝亿万农人摆脱了数千年种植葛草之苦,那他有没有办法帮林师妹解决种植赤炼果之累呢?
楼岑之很快摇了摇头,自己真正是病急乱投疾了,这赤练果与葛草大不相同,葛草是低阶仙草,只要控制好浇灌水量,就能成长,可种植赤练果却要改变周遭的环境,强行提升热度,可谓是逆天而行,这岂是一个凡人能做到的?
传说中,高宗皇帝的艳妃,为了能在冬季赏到鲜花,曾命花匠将各色花枝移入房内,日日用火盆薰烤,结果不仅没让鲜花绽放,那烟火气反而把娇嫩的花枝都烤死了。凡人之力也只能做到这一地步了。
楼岑之正在为林远尘师妹牵肠挂肚,远在京城的紫禁城,当今圣上的书房内,突然光华一闪,一枚灵符出现在书桌上。
正在批阅奏章的老皇帝一怔,忙对旁边伺候的贴身太监道:“你们这起子不开眼的奴才,没看到上仙有灵符下凡嘛,快快恭迎!”
如何迎接上仙的灵符,宫内两千余年来自有一套规矩,太监们连忙安排老皇帝净身、焚香,然后才将托在玉盘里的玉符呈上。
老皇帝捧起玉符,脑海中立刻闪过一段仙音,那就是仙家传下的法旨了,他贵为四海之帝也要恭敬服从仙家的法旨,要不然,修行者只要动动手指头,他的皇位必定不保。
老皇帝听罢法旨,沉默了片刻,脸上居然露出了难得的笑意,自言自语道:“天一阁的诸仙居然想出了滴灌妙法,此法大行天下,必将造福万民。寡人谢过上仙。”
他一挥手:“来人啊,速传太子,令他通告天下,自今起,凡种葛草之地,必行滴灌法。嗯,天一阁上仙提到曾在后隆村试行此法,给后隆村里正发一道表彰,赏银千两,另命户部挑选精干吏员,赴后隆村学那滴灌法。”
普天之下,皆是王土,四海之内,皆是王臣,皇帝老儿在仙人一道法旨前恭敬恭敬,但他一声令下,自监国太子、六部丞相始,就是一通忙乱。
大李朝可没有电脑传真,官家在深宫内一道圣旨就能遍传天下,总要按部就班,丞相、户部、各州府道乃至县城,一级级行文通告,还得安排官吏到后隆村,学那什么滴灌法。这全国范围内人员的来往、吃喝住宿,总得还要一笔银子,上下又是一通忙乱。
但皇帝老儿的心情却极好,监国太子送上来的与滴灌相关的奏章一律批准,他最近正为禅让之事而忧心忡忡,太子与二皇子之间的矛盾他并非不知,禅让之日,就是两个儿子之间刀兵相见的日子。
只是,他虽然名义上贵为天下之主,却哪里真的能做自己的主,那些高高在上的神仙只要一道法旨下来,他就得恭敬领命,这禅让之举就是几位大罗金仙下的法旨。
老皇帝自认自己亲政数十余年,也算是兢兢业业,对百姓也较为仁厚,可是依着当年太祖与神仙们定下的不成文的规矩,皇帝在位不得超过二十五年,到了二十五年不管身体是否康健,必须禅让。
对此,神仙们的理由是,皇帝辛苦了二十五年,年老齿衰,精力不济,该颐养天年了,国事就禅让给新皇帝吧。
年老齿衰,精力不济?哼,只要神仙赠下一粒仙丹,就是垂垂老者也能重新变得龙精虎猛,区区政事何在话下?
说到底,只不过是天上的神仙们不放心皇家掌握的权力,似乎一个皇帝如果在位日久,深得民心,根基日深,就难以被神仙们所控制。
所以,才有逼宫--不,禅让之举。
老皇帝不愿意禅位,并不是恋权,只是不忍见两个儿子相争,唉,这两个傻儿子,难道他们至今没有看出,两兄弟之间的猜忌,也是神仙们在暗中挑拔的结果吗?
太子与二皇子相争,无论谁得胜,都会造成天下动荡,生民受难。
今日天一阁上仙传来滴灌之法,却让老皇帝稍稍开怀,滴灌法大行天下,将大大缓解农人的劳动,可生息养民,这实在是件大好事。
老皇帝突然心中一动,后隆村,这个村的名字似乎有些熟悉,他唤来太监,在往日的公文中一阵查找,又到各地秘卫上报的密折中查看,还真找到了与后隆村有关的不少消息。
老皇帝看着一桌子与后隆村有关的奏章、密折,呵呵轻笑道:“有意思,有点意思,这小小的后隆村居然折腾出了这样多的花样--积肥法、标点符号、雪糖,甚至连我那个三儿子献上的明月镜也与这小小的村子有关。怪不得天一阁的上仙也将滴灌法在此村试行,看来,这小小的后隆村有贤者遗野啊。”.
就在这时,宫外突然传来一道龙吟,一个金甲神将突然出现在正殿空中,口宣法旨:“九天十地无量仙尊有法旨,为推行滴灌法,今解山川之禁。”
书房内的皇帝在太监们的扶持下,倒地便拜,一直等空中传法旨的神将消失后,才起身,一迭声命宫人摆香案,上鲜花,恭送神将。
九天十地的修行者一起派出神将传法旨,自然是天一阁阁主的千里传音起了作用,修行者们也会算帐,开放山禁,让出些许小利,换来更多的葛草丹,怎么说也件划算的事情,所以一致同意了天一阁阁主的建议。
法旨一下,大李朝朝堂上下自然又是一顿忙乱,有人为百姓生活的改善击掌欢喜,也有人打着算盘,看自己能从中谋到多少好处--修行者拥有了天下无数名山大川,开放禁令让百姓使用,其中有的是各种可以发财的门道,那是万万不可错过的!
当然,放开山川禁令,并不代表百姓就可以随意上山乱砍乱伐,官府必然需要严密管理,要不那些平头百姓眼皮子浅,为了一点子小利,坏了山林湖泊,惹得修行者不快,那又会惹来大祸,少不得各地的衙门还得加派人手,严加管控。
一骑骑快马从京城绝尘而出,这八百里急报将一封封公文传递到大李朝的天涯海角。
京城外的一处田庄,鸡犬相闻,牧童吹着杨柳笛子,从田埂悠悠而过,几头老牛倒嚼草,发着呣呣的叫声,晚归的沅女嬉笑着而过。
在这一派田园风光中,一处青竹搭成,极清雅的竹屋中,一个少年正躺在床上,听着外面农家女哼唱的小调,脸上挂着淡淡地笑意。
突然,竹门吱嘎一声推开了,一个年纪较长的男子捧着一碗药缓步而入:“二弟,该吃药了。”
被称做二弟的少年想撑起身,胳膊却一软,唉哟一声又躺了下去,年长男子快走几步,放下药碗,扶起少年:“二弟,你的身子骨太虚,还是躺着吧,我来给你喂药。”
少年一咧嘴:“大哥,你可是太子爷,代父皇监国事,日理万机,照顾臣弟这种小事,让手下的奴手来做就是了。”
年长男子正色道:“在这里可没有什么太子,我是你哥哥,照顾弟弟,正是我这哥哥该做的事。话说回来,你这一身伤病是为国而得的,说起来,是我对不起你,没有打理好后勤,让你在前方吃了苦,照顾你,就当我这哥哥向你赔罪了。”
原来,这一对正上演着兄友弟恭一幕的两人,居然就是大李朝的当朝太子和曾经有大将军王之称的二皇子!
外界传闻,太子忌二皇子功劳,故意断二皇子率领的大军的后勤,导致大李朝与南国的战事兵败如山倒,二皇子也身受重伤,被软禁在太子宫中。
可眼前的一幕,却是太子精心照顾弟弟,二皇子深受感动的场景,这哪里是软禁,分明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写意。
太子亲手端着药碗,一口一口喂给二皇子喝,直到碗里的药汁一滴不剩,这才满意地点点头。取过床边的一个小碗:“二弟,这是新进的雪糖,甘甜无比,你吃一点,压压药的苦味。”
二皇子用银勺舀了一勺雪糖含到嘴里,咽了下去,笑道:“这雪糖其实并不比红糖甜多少,只是卖相好,生生比红糖贵了好几倍。”
太子看着二皇子咽下雪糖,确认所有的药都下了肚,就算是吐也吐不出来,这才满意地点点头。
太子轻笑道:“二弟,今日朝堂上发生一事,你听了必然喜欢。今日,父皇接到天一阁仙札,后又有神将从天而降,口谕九天十地无量仙尊的法旨--”
楼岑之的脑海里突然冒出一个想法,那后隆村的郭大路能想出滴灌此等妙法,一举让大李朝亿万农人摆脱了数千年种植葛草之苦,那他有没有办法帮林师妹解决种植赤炼果之累呢?
楼岑之很快摇了摇头,自己真正是病急乱投疾了,这赤练果与葛草大不相同,葛草是低阶仙草,只要控制好浇灌水量,就能成长,可种植赤练果却要改变周遭的环境,强行提升热度,可谓是逆天而行,这岂是一个凡人能做到的?
传说中,高宗皇帝的艳妃,为了能在冬季赏到鲜花,曾命花匠将各色花枝移入房内,日日用火盆薰烤,结果不仅没让鲜花绽放,那烟火气反而把娇嫩的花枝都烤死了。凡人之力也只能做到这一地步了。
楼岑之正在为林远尘师妹牵肠挂肚,远在京城的紫禁城,当今圣上的书房内,突然光华一闪,一枚灵符出现在书桌上。
正在批阅奏章的老皇帝一怔,忙对旁边伺候的贴身太监道:“你们这起子不开眼的奴才,没看到上仙有灵符下凡嘛,快快恭迎!”
如何迎接上仙的灵符,宫内两千余年来自有一套规矩,太监们连忙安排老皇帝净身、焚香,然后才将托在玉盘里的玉符呈上。
老皇帝捧起玉符,脑海中立刻闪过一段仙音,那就是仙家传下的法旨了,他贵为四海之帝也要恭敬服从仙家的法旨,要不然,修行者只要动动手指头,他的皇位必定不保。
老皇帝听罢法旨,沉默了片刻,脸上居然露出了难得的笑意,自言自语道:“天一阁的诸仙居然想出了滴灌妙法,此法大行天下,必将造福万民。寡人谢过上仙。”
他一挥手:“来人啊,速传太子,令他通告天下,自今起,凡种葛草之地,必行滴灌法。嗯,天一阁上仙提到曾在后隆村试行此法,给后隆村里正发一道表彰,赏银千两,另命户部挑选精干吏员,赴后隆村学那滴灌法。”
普天之下,皆是王土,四海之内,皆是王臣,皇帝老儿在仙人一道法旨前恭敬恭敬,但他一声令下,自监国太子、六部丞相始,就是一通忙乱。
大李朝可没有电脑传真,官家在深宫内一道圣旨就能遍传天下,总要按部就班,丞相、户部、各州府道乃至县城,一级级行文通告,还得安排官吏到后隆村,学那什么滴灌法。这全国范围内人员的来往、吃喝住宿,总得还要一笔银子,上下又是一通忙乱。
但皇帝老儿的心情却极好,监国太子送上来的与滴灌相关的奏章一律批准,他最近正为禅让之事而忧心忡忡,太子与二皇子之间的矛盾他并非不知,禅让之日,就是两个儿子之间刀兵相见的日子。
只是,他虽然名义上贵为天下之主,却哪里真的能做自己的主,那些高高在上的神仙只要一道法旨下来,他就得恭敬领命,这禅让之举就是几位大罗金仙下的法旨。
老皇帝自认自己亲政数十余年,也算是兢兢业业,对百姓也较为仁厚,可是依着当年太祖与神仙们定下的不成文的规矩,皇帝在位不得超过二十五年,到了二十五年不管身体是否康健,必须禅让。
对此,神仙们的理由是,皇帝辛苦了二十五年,年老齿衰,精力不济,该颐养天年了,国事就禅让给新皇帝吧。
年老齿衰,精力不济?哼,只要神仙赠下一粒仙丹,就是垂垂老者也能重新变得龙精虎猛,区区政事何在话下?
说到底,只不过是天上的神仙们不放心皇家掌握的权力,似乎一个皇帝如果在位日久,深得民心,根基日深,就难以被神仙们所控制。
所以,才有逼宫--不,禅让之举。
老皇帝不愿意禅位,并不是恋权,只是不忍见两个儿子相争,唉,这两个傻儿子,难道他们至今没有看出,两兄弟之间的猜忌,也是神仙们在暗中挑拔的结果吗?
太子与二皇子相争,无论谁得胜,都会造成天下动荡,生民受难。
今日天一阁上仙传来滴灌之法,却让老皇帝稍稍开怀,滴灌法大行天下,将大大缓解农人的劳动,可生息养民,这实在是件大好事。
老皇帝突然心中一动,后隆村,这个村的名字似乎有些熟悉,他唤来太监,在往日的公文中一阵查找,又到各地秘卫上报的密折中查看,还真找到了与后隆村有关的不少消息。
老皇帝看着一桌子与后隆村有关的奏章、密折,呵呵轻笑道:“有意思,有点意思,这小小的后隆村居然折腾出了这样多的花样--积肥法、标点符号、雪糖,甚至连我那个三儿子献上的明月镜也与这小小的村子有关。怪不得天一阁的上仙也将滴灌法在此村试行,看来,这小小的后隆村有贤者遗野啊。”.
就在这时,宫外突然传来一道龙吟,一个金甲神将突然出现在正殿空中,口宣法旨:“九天十地无量仙尊有法旨,为推行滴灌法,今解山川之禁。”
书房内的皇帝在太监们的扶持下,倒地便拜,一直等空中传法旨的神将消失后,才起身,一迭声命宫人摆香案,上鲜花,恭送神将。
九天十地的修行者一起派出神将传法旨,自然是天一阁阁主的千里传音起了作用,修行者们也会算帐,开放山禁,让出些许小利,换来更多的葛草丹,怎么说也件划算的事情,所以一致同意了天一阁阁主的建议。
法旨一下,大李朝朝堂上下自然又是一顿忙乱,有人为百姓生活的改善击掌欢喜,也有人打着算盘,看自己能从中谋到多少好处--修行者拥有了天下无数名山大川,开放禁令让百姓使用,其中有的是各种可以发财的门道,那是万万不可错过的!
当然,放开山川禁令,并不代表百姓就可以随意上山乱砍乱伐,官府必然需要严密管理,要不那些平头百姓眼皮子浅,为了一点子小利,坏了山林湖泊,惹得修行者不快,那又会惹来大祸,少不得各地的衙门还得加派人手,严加管控。
一骑骑快马从京城绝尘而出,这八百里急报将一封封公文传递到大李朝的天涯海角。
京城外的一处田庄,鸡犬相闻,牧童吹着杨柳笛子,从田埂悠悠而过,几头老牛倒嚼草,发着呣呣的叫声,晚归的沅女嬉笑着而过。
在这一派田园风光中,一处青竹搭成,极清雅的竹屋中,一个少年正躺在床上,听着外面农家女哼唱的小调,脸上挂着淡淡地笑意。
突然,竹门吱嘎一声推开了,一个年纪较长的男子捧着一碗药缓步而入:“二弟,该吃药了。”
被称做二弟的少年想撑起身,胳膊却一软,唉哟一声又躺了下去,年长男子快走几步,放下药碗,扶起少年:“二弟,你的身子骨太虚,还是躺着吧,我来给你喂药。”
少年一咧嘴:“大哥,你可是太子爷,代父皇监国事,日理万机,照顾臣弟这种小事,让手下的奴手来做就是了。”
年长男子正色道:“在这里可没有什么太子,我是你哥哥,照顾弟弟,正是我这哥哥该做的事。话说回来,你这一身伤病是为国而得的,说起来,是我对不起你,没有打理好后勤,让你在前方吃了苦,照顾你,就当我这哥哥向你赔罪了。”
原来,这一对正上演着兄友弟恭一幕的两人,居然就是大李朝的当朝太子和曾经有大将军王之称的二皇子!
外界传闻,太子忌二皇子功劳,故意断二皇子率领的大军的后勤,导致大李朝与南国的战事兵败如山倒,二皇子也身受重伤,被软禁在太子宫中。
可眼前的一幕,却是太子精心照顾弟弟,二皇子深受感动的场景,这哪里是软禁,分明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写意。
太子亲手端着药碗,一口一口喂给二皇子喝,直到碗里的药汁一滴不剩,这才满意地点点头。取过床边的一个小碗:“二弟,这是新进的雪糖,甘甜无比,你吃一点,压压药的苦味。”
二皇子用银勺舀了一勺雪糖含到嘴里,咽了下去,笑道:“这雪糖其实并不比红糖甜多少,只是卖相好,生生比红糖贵了好几倍。”
太子看着二皇子咽下雪糖,确认所有的药都下了肚,就算是吐也吐不出来,这才满意地点点头。
太子轻笑道:“二弟,今日朝堂上发生一事,你听了必然喜欢。今日,父皇接到天一阁仙札,后又有神将从天而降,口谕九天十地无量仙尊的法旨--”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我不求仙》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我不求仙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