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乱明风云 第一百六十章 真实的天启帝

第一百六十章 真实的天启帝

目录:乱明风云| 作者:为花做和尚| 类别:散文诗词

    天启帝年纪比高杰仅仅大了两岁多,又因为读书少,对君臣之礼并不注重,再加上高杰来自后世,不像封建社会的人们那么有君臣概念,随性随意,两个青少年凑在一起,倒是甚为投契。

    高杰是个机灵人,投其所好,一直不停地询问这些精致的家俱是如何制作、有何特点,天启帝满脸兴奋之色,口若悬河地不停作着讲解,丝毫没有疲惫不耐的意思。两个人叽叽喳喳聊得投机,这样一来,倒把魏忠贤和骆思恭俩老头凉在了一边。

    骆思恭对争权夺利兴趣缺缺,又是个武人,所以对魏忠贤这个目不识丁的大太监并无恶感,两人便在房门口一边看着圣上和高杰讨论家俱技术,一边低声交谈。

    通过朱由校的介绍,高杰学到了不少关于家俱的知识,也注意到古代家俱和现代家俱的不同之处。现代的家俱更讲究包装,所谓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外表漆亮木滑,其实家俱内部却十分粗糙,里面木头没有削光滑、满是钉子的痕迹都无所谓。而明朝的家俱全用榫卯连接,其实更牢固更美观,每一块木头都要刨得平整光滑,每一个接口都要用榫卯连结得严丝合缝,有的榫卯连接处还要涂上鱼鳔胶。

    所谓鱼鳔胶,是选择海鱼的鳔制成,因为海鱼鳔黏性较大。鱼鳔胶的制作要经过选、泡、滤、晾等几道工序。选好海鱼的鳔后,钭取出的干净鱼鳔用温水泡一天半到两天,直到鱼鳔完全软化了为止;接下来便是砸鳔,顾名思义就是把泡好的鳔放在铁盔中,用铁杵砸,边砸了边对温水,直到可以拉出黏丝来;砸完后用特制的锅一点一点熬,熬成之后再经过铜纱过滤,然后趁容器里鱼鳔胶还没有完全凝固时,用小刀拉成小条,挂起来晾干后,鱼鳔胶便制好了。古代匠人一般都在秋季或冬季制作鱼鳔胶。这种鳔胶使用时还要经温水泡,泡好后再重熬3个小时以上,才可以使用。而且,不同季节鱼鳔胶的稀稠度也不同,一般根据“冬使稀,夏使稠,春秋两季使将就”的原则。使用鱼鳔胶的最大好处就是天然环保。对于硬木家具来说,鱼鳔胶作为榫卯结构的辅助,可以拆卸,可以修补,不像现在的化学胶,黏上就打不开。它也比乳胶好,因为乳胶遇冷水就化开,而鱼鳔胶需经过热水泡才会化开。

    因为铁钉在古代造价太高,还不如用榫卯连接方式,所以天启帝这些家俱连一颗铁钉都见不到,榫卯连接得坚固而精致,不愧为一位出色木匠师傅。

    不过,高杰在询问学习的过程中,还是把后世一些家俱的特点照搬过来,提出了自己“独特新颖”的见解和创意,大到沙发的制作、推拉式柜门,小到门窗上的活页、门锁等等,都一一在纸上画出图样,并解释其用途。天启帝被这些奇思妙想勾引得惊喜莫名,啧啧称赞,一副得遇知音的模样,恨未能早点认识眼前这个神奇的少年。不仅仅是天启帝在惊叹,就连魏忠贤和骆思恭也想不通这个高杰脑子是什么结构,竟然能够想出那么多稀奇古怪的玩意,甚至开始怀疑他爹到底是猎户还是木匠。

    很快一个多时辰过去了,天启帝终于想到了还有骆思恭在等着,一边抑制着激动莫名的心情,一边歉然道:“都怪朕不好,只顾着聊这些家俱,倒把骆爱卿晾在了一边!小杰,走,我们出去说话吧!”说完,他把高杰手绘的“杰作”细心卷好,交给魏忠贤保管,然后带高杰等来到二楼一个房间内,坐下饮茶。

    高杰此前和朱由校聊得口干舌燥,此刻便埋头喝起茶来,骆思恭却没有饮茶,恭敬问道:“不知陛下唤微臣前来有何吩咐?”

    天启帝也大口喝了一盏茶后,方才开口道:“昨日骆爱卿领着小杰一干少年俊杰在比武中力挫蒙古使者,实是大大振奋了我大明之国威,朕心甚慰,今日召卿入宫,亲自勉慰,此其一也!”

    骆思恭连忙抱拳道:“此乃微臣职责,不敢居功!”

    天启帝点点头道:“骆爱卿乃我三朝元老,忠心耿耿,立下奇功无数,朕是一清二楚的。朕即位不过两年,加之年幼,朝中很多事情尚需骆爱卿多多帮衬指点,望多费心!”

    骆思恭闻言,不知天启帝此话何意,不敢轻易回答,禁不住向侍立一旁的魏忠贤瞄了一眼。

    魏忠贤连忙笑道:“圣上之意,乃是指如若再发生昨日朝堂之上君臣对立之局面时,骆大人仍能坚定地支持圣上,以正君威!”

    骆思恭顿时跪倒在地,叩首道:“微臣不通朝政,只知效忠陛下,如有屑小胆敢冒犯龙威,自会挺身而出,请圣上放心!”

    朱由校满意地点点头,赶紧让骆思恭起来说话。

    高杰听到这,连茶也顾不得喝了,怔怔望着朱由校,似乎想要重新认识这个所谓的“木工皇帝”。

    朱由校停顿了片刻,接着道:“爱卿,朕正在拟定一个税制革新的计划,想要听听你的意见!”

    骆思恭郑重说道:“陛下请明示,微臣虽是武人,不通政务,但也必定会竭尽所能,为圣上分忧!”

    天启帝欣慰道:“朕早就知道,没有看错人。这样吧,魏大大,你便将这个计划的内容粗略跟骆爱卿说说,朕刚才和小杰聊得投机,口干舌燥,先多喝几口茶!”

    魏忠贤领旨,想了想,便将天启帝正在暗中准备进行的一个税改计划简单道了出来。

    高杰也支着耳朵认真地听着,逐渐对如今的大明国库情况和税制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明朝在建国的时候,是以农业占据绝对统治地位的一个经济体。明太祖朱元璋开国后的税收制度就是完全围绕农业来制定的,国家的各项开支几乎都有农民来负担。那个时候土地的分配比较公平,经过战争以后,人口也比较稀少,愿意种地的人基本都能找到块土地耕种。所以国家的税后就以人头税为主,有多少人交多少税,征收成本低。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两个趋势,一个是土地兼并,皇室贵族和大地主手里的土地越来越多,失去土地的农民也越来越多,这个时候再按照人头收税,就严重不公平了,很多失地农民就变成流民,不在户口登记本上,也就不交税了,同时大地主还是按照人头交税,这样国家的税收就严重减少了;第二是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大力发展,江南以及东南沿海地区的贸易商业变得非常繁荣,巨贾越来越多,商人手里非常有钱,但是明朝的财政体制里面是没有商税的,或者说基本不怎么征收。结果就是大量富可敌国的商人基本不交税,而贫穷的农民必

    必须承担国家的主要税负。

    国库入不敷出的现象让帝王们意识到必须对税制进行改革,于是前有张居正搞的“一条鞭法”,即重新丈量全国的土地,按照占有的土地数量来收税,把各项农业税都落到土地上,国库顿时便充盈起来,可等张居正一死,这个项改革就被大地主联合朝中贵族官员上书抗议后废止了,税收看着看着又急剧减少。后来万历帝即位,开始向全国各地派太监去对各种商业活动征税,新开一个商业税的税源,大明国库再次充足起来。

    可是,大地主和富商们自然不会俯首,在朝廷里面扶植利益代言人,用两个理由来反对税制改革:第一个是要“藏富于民”,国家不应该与民争利,因为国家所有的财富理论上都是皇帝的,你皇帝征收起来跟放在民间有什么区别?征收起来就是皇帝生活腐化,而放在民间就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第二个就是要遵守“祖制”,不能违背开国的时候明太祖、明成祖这些祖宗们制定的只向农民征税的制度。而他们扶植的利益代言人正是东林党的读书人。东林党人多出生于大富大贵之家,有的家有良田千顷,有的家里是富甲一方的巨贾,这些税制改革直接侵犯到了他们的自身利益,于是他们用这两条为理论基础,对抗中央政府征税,其具体的方法主要是两个,一个是大力宣传征税的太监贪污**,不如以东林党为代表的士大夫集团那么清正廉洁奉公守法;第二是大力宣传开征商税搞得民不聊生,增加了人民负担。不能不佩服的是,这些所谓的读书人能量实在是巨大,他们不但能说会道,还掌握了宣传和言论的工具,让万历帝的商业税最后也征收失败了。

    天启帝即位之后,发现国库寒酸,连给前方将士的军饷都不能足数发放,许多士兵吃饭都吃不饱,还怎么能够抵御外敌?!于是便产生了改革税制的念头。只是,他很清楚,如今东林党人把持内阁,权倾六部,想要真正实施起来,恐怕如逆水行舟,难于登天。

    魏忠贤简单说完后,高杰突然意识到,自己此前的感觉没错,这个天启帝绝非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他实际上是个非常有想法、有抱负的皇帝,只是,他现在的力量不够,还不足于和把持内阁六部的权臣们较劲,所以急需有实力的援军和帮手,而骆思恭便是他拉拢的重要人物之一。

    骆思恭听完,陷入了沉思,半晌后方才重现伏地叩首,坚定地表态:“臣无他,唯有忠肝义胆,圣上但有所命,微臣绝无不从!”

    天启帝激动地站起来,上前亲自将骆思恭搀扶而起,欣慰道:“幸亏有骆爱卿,朕方可大胆出新除旧,重建我大明盛世!”

    魏忠贤声音哽咽,眼中蓄泪,诚恳道:“圣上不容易,不容易啊!”

    天启帝微微一笑,回身拍了拍他的肩膀道:“魏大大,我是不易,可你,更是不易!”

    高杰闻言,悚然一惊,似是想明白了什么,再看向魏忠贤的眼神中终于不再有任何戒心,而是充满了敬意。

    天启帝重新坐下,看着高杰笑道:“不过,这项计划不可操之过急,得徐徐图之,时机不到,切不可泄露,以免引发变故!小杰,你明白吗?”

    高杰听到朱由校的问话,立刻便明白了他的意思,连忙答道:“小杰明白,皇上的事就是我的事,要不是我年纪小,见识少,也一定会竭尽全力搭一把手的!”

    天启帝笑道:“我没读过多少书,魏大大更是斗大的字不识几个,小杰你出身贫寒,只怕也没上过私塾,在有些人眼中,我们这些人便如同他们的傀儡玩物一般,即便朕贵为当今天子,也未必会被他们放在眼中!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嘿嘿,真的便是如此吗?!”

    高杰轻笑一声,道:“小杰以为,人最重要的不在于读没读过书,而在于他动不动脑子,心中是否存有善念,愿不愿意为天下苍生谋福祉!一个满腹经纶,却只重私利的士大夫,在小杰眼中,还及不上一个勤勤恳恳务农于田野中的农夫!所以,陛下切勿自轻,你只须掌握好大的方向,找对有用的人,然后就像一艘大船的舵手一般,把好舵,其他事情自有臣子们为你办好!”

    天启帝惊讶地一拍椅子的扶手,大声赞道:“说得好!小杰之言,和魏大大的意思甚为相似,为君就该做君王的本份,只要身边有得力的臣子,具体的事情便由他们办好便是!”

    高杰拍掌道:“此言极是!陛下天子卓绝,小杰佩服!如果万事皆要陛下亲为,您即便是如千手观音一样神通广大,也难以做到事事周全!”说完,他直视朱由校,认真道:“其实,在任何一个国家,都存在同一个现象,绝大部分的财富都集中在极少部分人的手中,广大的百姓们能不能吃得饱穿得暖,才是为君者最应重视的!民心如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些底层的百姓吃穿不愁了,社会也就安定了,盛世自会到来!皇上的税改计划,小杰虽不太懂,但却能感受到陛下亲民爱民的拳拳之心!”

    高杰这番即兴之言,顿时将在场的三个人都震惊得呆立当场,屋内一片寂静。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乱明风云》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乱明风云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