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京城腔
目录:鱼水春来| 作者:鹿青崖| 类别:其他类型
关内关外的皑皑白雪,没有为大地上艰难前行的凡人,盖上一层轻柔又温暖的棉被,而是像一只巨大的网漱漱落下,牢牢地抓住这些脆弱的凡人,无止境地吸收他们身上最后一息的温热,留给大地冰冷的尸身。
用了多少白骨换回来的和平稍纵即逝,西北的瓦剌人迫不住饥寒交迫的严峻考验,重拾了手中的刀枪,跨上战马,宁愿战死沙场,也不怨向寒冷与饥荒屈服。
成华二十七年十一月,瓦剌人迅雷不及掩耳地偷袭了宁夏附近的村庄,烧杀抢掠,又绝尘而去。
今上大怒,大军开拔。
于霁收拾着近日看的几篇文章,转头问于小灵道:“爹爹点头了?”
翻过年就十一周岁的于小灵抽条了不少,安安静静地站着,也有了两分大姑娘的模样。
她随手翻了翻于霁的书架,见并没什么她觉得有趣的书,便撂开了手去,点头道:“是呀,我都跟姐姐们说好了,去平凉耍几日的,不然你看这瓦剌人厉害的样子,往后更没得去。”
说到现下的战事,于霁有些沉默,过了几息,他才道:“这才不过两年的功夫,他们就卷土重来了。忠勤伯府两代将军泉下有知,不知做何感想啊。”
于小灵也跟着挑了挑眉,无话可说。
两年前,瓦剌人大肆来犯,便是忠勤伯老伯爷和当时的忠勤伯世子,父子上阵,联手将瓦剌人灰头土脸地打了回去。
忠勤伯世子命丧沙场,老伯爷身受重伤,又逢丧子之痛,不过半月也一同去了。彼时,他们还在京都,并未过多关注此事。
如今看来,若非忠勤伯府的英勇就义,他们也没有这一年多的安定生活。
“哥哥晓不晓得现任忠勤伯世子的名讳?”于小灵突然想到这个,试着问道。
于霁奇怪地看了她一眼,不知她如何问起此事,只道:“不晓得。不过妹妹如何对此事这般上心?莫不是识得那忠勤伯世子?”
于小灵连忙摇头,摆手道:“我怎么可能识得他呢?我是读书人家的姑娘,人家是功臣名将的后人,只是好奇罢了……”
于霁满脸写着不信二字,于小灵干笑了两声,转头又瞧见于霆风风火火地跑了过来。
“姐姐,你是不是要去平凉府?!”他瞪着眼道,一副你为何瞒着我的愤愤表情。
于小灵被他瞧得心虚,连忙塞了一块椒盐酥给他,扯道:“二舅母要给大表姐准备嫁妆,自是要去平凉瞧瞧的。约莫二舅母和两位表姐觉得我在挑拣首饰一道颇有天分,所以专门要带了我去。”
她说着又指了指于霁:“大哥奉命护我过去,他也知道的。”
她话音刚落,眼角就瞧见于霁嘲笑地瞥了她一眼,于小灵也知于霆越发难骗了,不过她并没什么好办法。
于霆果然不信,咬了一口手里的酥饼,嚼了两口咽下了,又问她:“当真?娘亲怎地不去?我瞧着娘亲比你的挑首饰好看多了。”
他这个问题,问的正是关键,让于小灵面上闪过一丝无奈,不过她很快就想到了说辞,说道:“你不知道季娘子就要生小孩了吗?娘如何能放心她一个人呆在这里?定是要亲自看着的,你自己想想,是不是这么回事?”
于霆觉得这倒是个挺要紧的事体,半推半就地信了,扯着于小灵嘱咐她莫忘了给自己带些稀罕玩意回来,才又风风火火地跑走了。
腊月初六那日,平凉难得热闹非凡。
“唉?灵儿?你方才听见那路过的人说什么了吗?”程默意一张圆圆的脸蛋凑过来,趴在平凉府一座茶楼二楼雅间的窗口,问于小灵道。
于小灵自来耳聪目明,怎能听不见呢。
她答道:“听见了,说是朝廷派来镇守边关的大将军来了。难怪街上的人都红光满面的,原来是有人撑腰了。”
“扑哧!”程默意笑道:“跟你在一道,天天笑不够!”
二人说笑着,瞧见楼下的一个小贩刚挑了东西过来,就围了一圈人,俱来了兴致。二人对了个兴致勃勃的眼神,跟一旁的封氏打了声招呼,就跑了下去。
她们这个下去的功夫,小摊上就里三层外三层的围了起来,于小灵和程默意挤不过去,垫着脚也瞧不清楚,干着急。
“卖的什么呀,这么多人!”程默意半问半嘟囔道。
话音刚落,就听见左手边有个人疑惑地,长长地“嗯”了一声。
她回头瞧了那人一眼,见是个十四五岁的少年人,穿着一身藤紫色绣缠枝莲镶火狐毛长袄,头戴束发雕花玉簪,唇若粉瓣,目若点漆,正歪着头瞧自己,嘴角含笑,好似任由自己打量一般。
程默意一看,就知道此人不知是从哪里来的公子爷,能在平凉这样漫天黄沙的地方还穿的这般水灵,也是不知天高地厚的主。
最主要的是,他眼睛盯着自己看不算,还一副津津有味的模样。这不是登徒子又是什么?
程默意眉头一皱,小嘴一撅,使劲“哼”了一声,又斜瞥了那人一眼,拉着于小灵就要跑:“这里没什么好人!快走!”
那紫衣少年被她这番举动惊呆了,又听她说“没什么好人”,知道说的是自己,连忙眼睛一瞪,“唉”地问了一声。
可惜程默意跑的忒般快,他这句长腔还没拉完,就见程默意已经拉着于小灵转身往茶楼里跑过去了。
“这……”紫衣少年又气又笑,转头对一旁穿着青褐色素面镶玄狐毛长袄的少年道:“我长的不像好人吗?她竟然这样说我?”
青衫少年收回往摊位上探看的淡淡的目光,听了他的话,从头到脚地认真打量了一下紫衣少年,轻轻撇了嘴,摇头道:“不觉得,许是……我瞧惯了罢。”
“你……”紫衣少年被他这句话噎得不轻,瞪了他一眼,见他又转了头打量街边的行人,并不搭理自己,便又说道:“你方才听见那小丫头说话了吗?正经的京城腔呢!”
“没注意,约莫是随着长辈在任上的吧。”青衣少年不经意地回道。
“不光如此!”那紫衣少年又郑重了口气:“我瞧着她尤其眼熟!”
他说这,还兀自点了点头,越发觉得定是在那里见过,又道:“不行,我得跟过去瞧瞧!看她到底是哪家的丫头,这么嚣张!”
用了多少白骨换回来的和平稍纵即逝,西北的瓦剌人迫不住饥寒交迫的严峻考验,重拾了手中的刀枪,跨上战马,宁愿战死沙场,也不怨向寒冷与饥荒屈服。
成华二十七年十一月,瓦剌人迅雷不及掩耳地偷袭了宁夏附近的村庄,烧杀抢掠,又绝尘而去。
今上大怒,大军开拔。
于霁收拾着近日看的几篇文章,转头问于小灵道:“爹爹点头了?”
翻过年就十一周岁的于小灵抽条了不少,安安静静地站着,也有了两分大姑娘的模样。
她随手翻了翻于霁的书架,见并没什么她觉得有趣的书,便撂开了手去,点头道:“是呀,我都跟姐姐们说好了,去平凉耍几日的,不然你看这瓦剌人厉害的样子,往后更没得去。”
说到现下的战事,于霁有些沉默,过了几息,他才道:“这才不过两年的功夫,他们就卷土重来了。忠勤伯府两代将军泉下有知,不知做何感想啊。”
于小灵也跟着挑了挑眉,无话可说。
两年前,瓦剌人大肆来犯,便是忠勤伯老伯爷和当时的忠勤伯世子,父子上阵,联手将瓦剌人灰头土脸地打了回去。
忠勤伯世子命丧沙场,老伯爷身受重伤,又逢丧子之痛,不过半月也一同去了。彼时,他们还在京都,并未过多关注此事。
如今看来,若非忠勤伯府的英勇就义,他们也没有这一年多的安定生活。
“哥哥晓不晓得现任忠勤伯世子的名讳?”于小灵突然想到这个,试着问道。
于霁奇怪地看了她一眼,不知她如何问起此事,只道:“不晓得。不过妹妹如何对此事这般上心?莫不是识得那忠勤伯世子?”
于小灵连忙摇头,摆手道:“我怎么可能识得他呢?我是读书人家的姑娘,人家是功臣名将的后人,只是好奇罢了……”
于霁满脸写着不信二字,于小灵干笑了两声,转头又瞧见于霆风风火火地跑了过来。
“姐姐,你是不是要去平凉府?!”他瞪着眼道,一副你为何瞒着我的愤愤表情。
于小灵被他瞧得心虚,连忙塞了一块椒盐酥给他,扯道:“二舅母要给大表姐准备嫁妆,自是要去平凉瞧瞧的。约莫二舅母和两位表姐觉得我在挑拣首饰一道颇有天分,所以专门要带了我去。”
她说着又指了指于霁:“大哥奉命护我过去,他也知道的。”
她话音刚落,眼角就瞧见于霁嘲笑地瞥了她一眼,于小灵也知于霆越发难骗了,不过她并没什么好办法。
于霆果然不信,咬了一口手里的酥饼,嚼了两口咽下了,又问她:“当真?娘亲怎地不去?我瞧着娘亲比你的挑首饰好看多了。”
他这个问题,问的正是关键,让于小灵面上闪过一丝无奈,不过她很快就想到了说辞,说道:“你不知道季娘子就要生小孩了吗?娘如何能放心她一个人呆在这里?定是要亲自看着的,你自己想想,是不是这么回事?”
于霆觉得这倒是个挺要紧的事体,半推半就地信了,扯着于小灵嘱咐她莫忘了给自己带些稀罕玩意回来,才又风风火火地跑走了。
腊月初六那日,平凉难得热闹非凡。
“唉?灵儿?你方才听见那路过的人说什么了吗?”程默意一张圆圆的脸蛋凑过来,趴在平凉府一座茶楼二楼雅间的窗口,问于小灵道。
于小灵自来耳聪目明,怎能听不见呢。
她答道:“听见了,说是朝廷派来镇守边关的大将军来了。难怪街上的人都红光满面的,原来是有人撑腰了。”
“扑哧!”程默意笑道:“跟你在一道,天天笑不够!”
二人说笑着,瞧见楼下的一个小贩刚挑了东西过来,就围了一圈人,俱来了兴致。二人对了个兴致勃勃的眼神,跟一旁的封氏打了声招呼,就跑了下去。
她们这个下去的功夫,小摊上就里三层外三层的围了起来,于小灵和程默意挤不过去,垫着脚也瞧不清楚,干着急。
“卖的什么呀,这么多人!”程默意半问半嘟囔道。
话音刚落,就听见左手边有个人疑惑地,长长地“嗯”了一声。
她回头瞧了那人一眼,见是个十四五岁的少年人,穿着一身藤紫色绣缠枝莲镶火狐毛长袄,头戴束发雕花玉簪,唇若粉瓣,目若点漆,正歪着头瞧自己,嘴角含笑,好似任由自己打量一般。
程默意一看,就知道此人不知是从哪里来的公子爷,能在平凉这样漫天黄沙的地方还穿的这般水灵,也是不知天高地厚的主。
最主要的是,他眼睛盯着自己看不算,还一副津津有味的模样。这不是登徒子又是什么?
程默意眉头一皱,小嘴一撅,使劲“哼”了一声,又斜瞥了那人一眼,拉着于小灵就要跑:“这里没什么好人!快走!”
那紫衣少年被她这番举动惊呆了,又听她说“没什么好人”,知道说的是自己,连忙眼睛一瞪,“唉”地问了一声。
可惜程默意跑的忒般快,他这句长腔还没拉完,就见程默意已经拉着于小灵转身往茶楼里跑过去了。
“这……”紫衣少年又气又笑,转头对一旁穿着青褐色素面镶玄狐毛长袄的少年道:“我长的不像好人吗?她竟然这样说我?”
青衫少年收回往摊位上探看的淡淡的目光,听了他的话,从头到脚地认真打量了一下紫衣少年,轻轻撇了嘴,摇头道:“不觉得,许是……我瞧惯了罢。”
“你……”紫衣少年被他这句话噎得不轻,瞪了他一眼,见他又转了头打量街边的行人,并不搭理自己,便又说道:“你方才听见那小丫头说话了吗?正经的京城腔呢!”
“没注意,约莫是随着长辈在任上的吧。”青衣少年不经意地回道。
“不光如此!”那紫衣少年又郑重了口气:“我瞧着她尤其眼熟!”
他说这,还兀自点了点头,越发觉得定是在那里见过,又道:“不行,我得跟过去瞧瞧!看她到底是哪家的丫头,这么嚣张!”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鱼水春来》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鱼水春来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